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缺衣(一)少食(十)的谐音对联,谐音对联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何」,藕「偶」。
2、 下联:杏「幸」,梅「媒」。
3、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4、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5、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按插」谐「按察」,「布阵」谐「布政」。
6、 「尽是」谐「进士」,「汗淋」谐「翰林」。
7、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
8、 下联:「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9、 塔内点灯 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 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上联:诸葛亮字孔明。
10、 下联:李太白字长庚。
11、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晷」音鬼。
12、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
13、下联的意思 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後发生的自然现 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
14、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尼肥和尚瘦 鬼短夜叉长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
15、「禾上」谐音「和尚」, 「绣裁」谐音「秀才」。
16、 上联: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下联: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注解: 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17、 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下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 注解: 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
18、酒喝得一干二净, 人也真个倒也倒也。
19、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
20、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21、 上联: 细羽家禽砖下死 下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娃挖蛙出瓦; 妈骂马吃麻。
22、 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
23、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1组谐音字。
24、 移椅倚桐同玩月; 点灯凳阁各攻书。
25、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26、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2组谐音字。
27、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28、 上例中上、下联各用了3组谐音字。
29、 指挥绕纸灰,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馐馔,馐馔饱充修撰腹。
30、 贾岛是唐代诗人;刘伶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喜好饮酒。
31、“指挥”、“修撰”都是职务,前者为武职,后者为文职。
32、 密云无雨,通州水不通舟; 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
33、 “通州”、“即墨”都是地名。
34、这类对联,一看就明白;只听,则往往不知所云。
35、 也有用韵母相同、相近的字创作的谐韵联: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36、 单显式。
37、与对联中某些字谐音的字并不出现,借助谐音关系表达双关意义。
38、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39、 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金圣叹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40、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41、 上联“橹速”与“鲁隶”、“帆快”与“樊哙”谐音,含文臣不如武将之意;下联为另一人所对,“笛清”与“狄青”、“箫和”与“箫何”谐音,含武将不及文臣之意。
42、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敢对锯; 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
43、 此联为戏谑之作,上联为一人所出,“对锯”与“对句”谐音;下联是另一人反唇相戏,“出蹄”与“出题”谐音。
以上就是【缺衣(一)少食(十)的谐音对联,谐音对联】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