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乱世时代,但其书法艺术却得益于同时期社会文化的环境的滋养。
首先,从政治上看,那时的世家大族是一个特权阶级,有从事艺术的优越条件,由于处于有闲阶层,所以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质基础去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如我们所熟知的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官至右将军。
并且在魏晋,要想跻身于名士阶层,书法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艺。并且随着玄学的兴起,文人在艺术方面的修养,才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仕途。
其次,从社会风气上看。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繁,时代更迭迅速,但是人们崇尚文艺的社会风气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上层书家涌现,与此同时,平民想要跻身上层社会,更要注重在文艺方面的修养,书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再次,魏晋时期,佛教开始盛行,那时还没有印刷术,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抄经开始盛行,抄经对当事人来说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对字体的要求也很严格,由于佛教传播范围的扩大,对抄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抄经成为一种职业,从事抄经的“善书”之人也越来越多,这无疑也推动了当时书法艺术的艺术迅速发展。
最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逢乱世,但当时社会对文教却极为重视,特别是书法教育,更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甚至把书法列为童子业的必修课。
由此可知,魏晋虽乱世,但却是我国书法艺术取得高度成就的时期,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书法名家。
时代风尚使然。上有所好,下有所兴。
曹魏之时,曹操酷爱书法,常与韦诞,钟繇谈论书法。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官至太傅。是曹魏时期书法的象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钟会,卫瓘二人不会陌生。钟会为钟繇之子。钟会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卫氏家族对魏晋书法的影响巨大,卫凯,魏尚书仆射,善草书,子卫瓘,魏灭入晋,官至太保。得张芝草法。卫瓘子卫恒,也是当时的大书家。卫恒的侄女卫烁,便是大名鼎鼎的卫夫人。卫夫人之所以名垂千古,便是她教导出来了一个万世书圣王羲之。师以徒贵!
从三国至东晋灭亡,前后二百来年的时间里,安定的年代只有三十多年。西晋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之后,司马睿在王导,王旷的建议下,南渡建康,建立东晋。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王旷,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氏家族在东晋十分显赫。“王与马,共天下”,就是王家在东晋时期的写照。王家与卫家为表亲,都有善书的传统。当时,士以不工书为耻。家学的渊源与师传,能书之人辈出。王羲之妻子的郗氏家族,至交谢安谢氏家族,庾氏家族,在当时都是书法的世传名家。在相互的书信往来中,都以自己的书谏被对方收藏为荣。
王献之经常用心书写给谢安,对身边的人说,这封信丞相一定会存留。每次谢安都在他的书信背后写回信。为此王献之感到非常遗憾。在崇尚书法的年代的,并不以乱世或是治世来决定。大家都把写好字当作一件荣耀的事看待,人人都会努力的去写。
现代的安定,是前所未有的。但书法家崇尚的书风是古拙,要想获得认可,就得迎合评委的口味。假如评委喜欢魏晋风度,魏晋风格的书作便会流行天下。书风的流行,其实只是在于当时倡导的少数人身上。你写的如他们的意,便能从中获益。即便古代,也是一样的。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简单了解下那段历史时期的书法史。
魏晋书法,从汉末到西晋,出现了很多的书法人物。索靖是东汉末年草圣张芝的姐姐的孙子,学张芝。钟繇是三国魏国人。陆机是西晋人。
这一时期在各种书体上都有探索,如草书(章草),行书,如隶书向楷书的转变,等等都在这一时期。 索靖与陆机死的那一年,是公元303年。
这一年,王羲之出生了。随后以二王为代表,书法出现了空前繁荣。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北魏崇尚佛教,佛教往往喜欢造像,而且他们也不管什么曹魏时定下的禁碑令,短短三十多年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一片地区,刻了无数的碑文,被称为魏碑。此时南方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了,再无风流人物,北方碑刻书法兴起,被称魏碑。
为什么魏晋时期书法会达到如此高度呢?
首先,从汉到西晋,隶、草、行各种书体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笔法上有了丰富的储备。
其次,晋室南渡,随迁到江南(以南京为中心)的都是名门望族,经济上富裕,文化上才有更高的追求。
再次,魏晋时期长年战乱,很多骚人墨客居无定所,回归田园,归隐山林,融入自然。在山水田园的自然坏境熏陶下,骚人墨客们饮酒赋诗,感悟人生,艺术上得到了解放,天马行空,创作出了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竹林七贤,有雪夜访戴的王公子,田园诗人陶渊明,山水诗人谢灵运,画圣顾恺之等都出现在那个时期。
(如有不对之处,请大家补充、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不好准确回答的问题。
简言之,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产物。不出王羲之,也要出李羲之。
往细处说,原因在方方面面。主要有,书体发展至此五体皆备,松散的思想统治,使社会弥漫着自由的空气,创新突破成为常态,中和之社会审美成为主流,书法成为表现读书人才情逸致的主要舞台,这一切,都孕育着晋代必然成为书法的辉煌时代。
当然,深究下去,将是一篇大文章。留给行家来完成吧。
其他网友回答:首先和当时的文化气氛有关。书法从秦朝的小篆到汉朝的隶书,到为魏晋时期的魏碑。总的来说是字形从复杂到简单的一个发展过程。魏晋时期,书法的理论研究也趋于成熟。再加上古人从小写字一直用的是毛笔。在此基础上,参与书法艺术的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晋代名人雅士非常多。也有很多的聚会。大家在相互交流时,包括书信的书写,都用毛笔字来写。而书法水平作为一种门面备受关注。
其次就是当时的大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特别是晋朝,大多数的斗争都是宫廷内斗。政治权力之间的斗争。基本上没有涉及到全国范围的大的战争。所以普通老百姓所感受到的生活基本上还是稳定的。这种基本稳定的生活,促使人们对于文化的需要有一定的层次。
第三就是书法自身的艺术特点。是书法本身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书法艺术起点很低。要求条件也非常少,有基本的笔墨纸砚即可开展工作。这个特点导致参与书法艺术的人数。在量上达到了很大的一种优势。
第四就是个人的天资与努力,王羲之从小就表现出在书法方面有非同寻常的铁粉,再加上家庭背景非常好,所处的教育环境,教育程度也非常高。
第五就是时间的优势,因为王羲之成名比较早。我们祖国传统文化里面普遍有尊古的一种文化趋势。比如在物理学里面牛顿虽然不懂的量子力学,但是他在经典力学的贡献主奠定了的在物理学里面的地位。
总之,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总是有很多的因素在起作用。任何一种解释,也只能帮助我们去了解事实,但是不可能全部囊括其中的奥妙。
其他网友回答:乱世与顺世,但文化没有乱,所以我认为书法的传承是中华儿女的根本。
其他网友回答:乱世造“英雄”,天时地利人和。
其他网友回答:书圣是有,多年来争论从未停,关于王羲之和其它书家。时代特征皆有人,有事有物,说魏晋是放在书法发展史上地位,方有此说。未必所有人都认可!
上一篇:历史上真的有千千万万个王羲之吗?
下一篇:你认为书法艺术书写能脱离汉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