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僧为何阻拦孙悟空打杀白骨精?
滴滴
11-23
0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写了一个专栏《晨曦小荷大话西游之旅第一部》,里面有更多更详细的西游记解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

唐僧为什么死活不让打白骨精?

那因为唐僧善良,更准确的说是愚善。他没有火眼金睛,他肉眼凡胎,分不清妖魔鬼怪,所以唐僧死活不让孙悟空打白骨精,因为这个时候在他的眼里,那不是白骨精,而是妙龄女孩、老妇人、老者! 我们知道佛家讲究不杀生,走路怕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何况是活生生的“三个人”呢?

其实这个白骨精所幻化的三个人,代表着人的贪、嗔、痴三毒,要拔除这三毒,就要用戒、定、慧。他们本身就是人身所具有的东西,所以打在他们身上,却痛在唐僧的心上。首先是白骨夫人变成的十八岁美丽少女,带着吃喝而来,这就是食和色,而见到这两样,猪八戒依然第一个把持不住,符合了他的本性,其实唐僧此时也饥渴难耐。这就是“贪”,贪什么呢?贪色,贪口。结果被孙悟空一打,吃食都变成了癞蛤蟆、青蛙和长蛆,美女变成了一具尸首,想想这个场景就可怕和可憎。这是一打,打得就是贪念。

由贪而生嗔,唐僧不干了,念紧箍咒;猪八戒不干了,串掇唐僧收拾孙悟空,趁机报复被菩萨们穿珍珠汗衫的怨恨。虽然最后平息了师徒间的争执,但是一念既生,二念即来,嫌隙算是加大了。这个时候白骨夫人就变成老妇人,来寻女儿了。孙悟空依然照打不误,因为他有火眼金睛,可是唐僧没有。这还了得,这还不嗔怒!所以唐僧怒了,猪八戒也怒了,连之前不知道该怎么站队的沙和尚都有些怒了。老妇人也怒了,杀了自己的女儿自然要怒。这里里外外全怒了。结果就是老妇人依然被撂倒,成为一具尸首,孙悟空依然被念咒,除了孙悟空其他三人结成了统一战线,大家得到的结论:孙悟空嗜杀成性,使用障眼法蒙骗他们。师徒几人的嫌隙加大。为后续的分裂做了铺垫。

贪嗔既过,痴迷就来,这个时候白骨夫人化成老者,颤颤巍巍地来寻妻女,八十多的老者怎么会有十八岁的姑娘?荒郊野外的怎么会有这么三人?老者拄杖数珠念经?这一切都透着古怪,可是唐增已经痴迷不悟,当人从贪到嗔自然而然就到了痴迷的境地而不自知。人有各种痴,有情痴、武痴、书痴等等,唐僧就是佛痴、法痴、空痴。孙悟空抡棒照打,白骨精无处遁形,只留下一具脊梁上写着“白骨夫人”的白骨骷髅。三打之后,矛盾逐步升级,师徒分裂,取经团队残缺。

贪、嗔、痴虽然不算多难见的“毒”,就如同白骨夫人一样,没有多少道行,连猪八戒和沙和尚都尚且不惧,但是他对于人的修行来说却是开始的大障碍,只有用戒、定、慧来拔除。

说点题外话,在中国的禅宗里有个白骨观,是佛家修持法之一,为佛教五门禅法之一种,通常由不净观、白骨观、白骨生肌和白骨流光四步组成。主要的目的是息灭对色身的贪恋。这大概也是白骨精的一个出处。 如是观照:玉体横陈,如骷髅一具;骷髅当面,栩栩如生。只有金刚不动的念力才能有这样的修为。所以历来白骨观难以修持。稍有不慎,就落“魔道”。

世上事没有“捷径”,有师师度,无师自度,总归是:善调身口意,菩提日日增。不是吗?

其他网友回答:

电视剧只能演个大概意思,表达不出来原著的细节。要想品味精髓,还是得看书,才有味道。实际上原著中唐僧并不是单纯的出于慈悲,“死活”不让打白骨精。

原著中这段叫尸魔三戏唐三藏,戏曲中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的三打和三次被唐僧制裁是各有原由。

白骨尸魔最先登场是变成了少妇,假装去给丈夫送饭,偶遇唐僧师徒,于是决定饭不给丈夫了,用来供养唐僧。此处对她外貌有这样的描写: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那是相当的性感,尤其还是少妇,风韵没的说。二师兄当场就发起了猪癫风,倒也属于正常。但这时候唐僧的表现也是不淡定: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他看见这位少妇的时候是跳起来,这就有点失态了,而且上去就是查户口,你家在哪,家里都有啥人。好奇心也是有点重。就像现在俩人邂逅,都会假装不经意的问一下:家里都有什么人呀?其实就是想知道对方是不是单身。

受电视剧影响,大家都觉得唐僧在女儿国里动了凡心,险些没闯过情关。跟国王情意绵绵,最后斩断情丝,忍痛西行,这是不符合原著的。在女儿国,唐僧是半点凡心都没动,他非常不喜欢这个国王。而且在什么蝎子精、耗子精、兔子精、花仙子面前,唐长老那是经得住了考验,都没动心,意志很坚决。

就像经常有朋友问,西游记里哪个妖精最漂亮?在猪八戒的眼里,都很漂亮。在孙悟空的眼里,都不漂亮。在唐僧的眼里:白骨精最漂亮。这是他唯一一次动心,而且还有所流露,更尴尬的是被孙悟空看出来了。

孙悟空赶回来,看见妖精,自然是不由分说扯棒就打,这时候唐僧上去拦住,问个原由这也正常,你打可以,但这是人命关天的事,你是不是得先解释明白?问题是孙悟空这破嘴惹了是非: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啪啪啪。一下子把唐僧的小心思给揭穿了,还是当着另外两个徒弟的面。

大家仔细品一下孙悟空这句话:你见他那等容貌。说明即便是孙悟空,石头里蹦出来的,也承认白骨精漂亮。可见白骨夫人生前对美有着极为深厚的造诣。对美的理解,西游记里所有人,白骨精那是大姐大。

就在唐僧面红耳赤的时候,孙悟空打倒了这个女子,于是唐僧开始念咒。

走到这里,孙悟空已经陪伴了唐僧许久,并且上一站就是万寿山五庄观,刚吃完人参果。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本事,唐僧是很了解的。实际上此时绝对不存在孙悟空说这是个妖怪,唐僧不信的问题。真正让唐僧恼羞成怒的是孙悟空看穿了他对女色动了心,还不留情面、大庭广众的说了出来。

第二打,是尸魔化成了老妈妈来寻女儿。孙悟空是二话不说上去就给打倒了。又被唐僧念了几十遍紧箍咒。首先唐僧是刚才的气还没消利索,你说你,看见老妇人过来,也不跟师父解释,上去就打,太不把师父放在眼里了。

最后是尸魔化成了老丈,等唐僧一行上门。孙悟空准备打之前有过这样的心理活动: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孙悟空想的是先打了,然后再哄哄唐僧也就过去了。然后念起咒,招来土地山神,把尸魔围住,一棒打死,一代美学大师,香消玉殒。而后来的发展也是按照孙悟空预期来的,唐僧看见地下躺的是粉骷髅,也就信了孙悟空。

按理说这就没事了,但孙悟空千算万算没算到这时候猪八戒捅了他一刀。猪八戒告诉唐僧,孙悟空就是打死了人,骷髅是他使的障眼法。这唐僧才又发作的,在念咒的时候,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唐僧最后之所以一定要赶孙悟空走,是怕他再打死人连累自己。而且大家仔细再看看前半句,荒郊野外你打死三个人,没有报案,没人作证。实际上唐僧这句话的后面按照现在的语法应该再加上几个字:这倒也无所谓。

在荒郊野外打死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你要是跑到城里再打,就会连累了我。这是唐僧这句话的意思。

电视剧、戏曲里面演的热闹,给人的印象是唐僧死活拦着孙悟空,不让他打。原著中,就第一次稍微拦了一下,然后被孙悟空一顿抢白,在唐僧惭愧的时候,孙悟空就下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唐僧压根就没拦。

而唐僧之所以恨孙悟空,第一次是因为被说穿了心事。第二次是孙悟空擅自行动不尊重自己。第三次是受了猪八戒的挑拨,怕以后受连累。白骨精的死活,唐长老并没有特别在意,动凡心也是对着尸魔的假相,而且还是一瞬间。

其他网友回答: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相信很多人都对唐三藏再三阻挠孙悟空打杀妖精的事有所不满,而更令人发指的是,之后竟对孙悟空念了数十遍“紧箍咒”,让孙悟空头疼得满地打滚。究其缘由,原来是因为唐三藏前世与白骨精有过一段情缘。

话说佛祖选定他的弟子金蝉子作为取经人投胎入世。然而金蝉子前八次取经,都被道教派的天庭势力所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天庭派下卷帘大将守在流沙河将其吃掉了。后来,金蝉子(注:投胎为人后当然不叫金蝉子,但为了便于叙述,依旧以金蝉子相称)第九次投胎,落户在白虎岭一户农家。都知道,金蝉子每次投胎为人都是克父克母的,这毋庸置疑,从《西游记》就可得知。因此很快就成了孤儿。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了。这户农家的主人姓白,夫妇俩只有一个女儿,闺名为白孤静,生的丽质可人、活泼伶俐。于是金蝉子就与白孤静一块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后来年纪渐长,金蝉子变成了一个白面长身、玉树临风的英俊后生。白孤静也出落得明眸皓齿、亭亭玉立,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大美人。白氏夫妇见两人的感情亲密无间,也打算为两人筹备婚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村里有一名恶霸早就对白孤静垂涎三尺,想娶来做他的二房夫人,但白孤静誓死不从,那恶霸自是恼羞成怒。正好那时恶霸家一头牛病死,便借机诬陷是被白家老人毒死了的,扬言要告官。古时的耕牛看得极重,堪比一条人命,白孤静被逼无奈只好含泪答应了这场不情愿的婚事。两人在婚后自然也相处不合谐,恶霸因见白孤静与金蝉子旧情不断而虐待她。白孤静在那里度日如年,不久便含恨自缢了。那恶霸人财两空,便在一怒之下将白氏两老夫妇残害至死,又一把火烧了他们的房屋。

于是金蝉子又变成孤身一人了,后来看破红尘,觅了一家寺院出家为僧了,再后来发愿去西天取经,但在过流沙河时,仍然被吃掉了。之后便第十次投胎到秀才陈光蕊家了。

而白孤静因冤情郁积,以致阴魂不散,便化作厉鬼将恶霸一家治死了。久而久之便心性大变,后来因自身冤孽过重,就破罐破摔,干脆化名为“白骨精”,驻在白虎岭以吃人为生。

又过了许多年以后,十世投胎的金蝉子也就是玄奘,俗称唐僧。此次,佛界吸取前九次的教训,安排了法力超强的三个徒弟作为取经护法,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路过白虎岭时,恰遇白骨精(原来的白孤静)。那白骨精一看原来江湖上盛传,吃了长生不老的唐僧便是自己前世的情郎,一颗芳心又不由得被撩了起来,于是便化作当年的白孤静来见唐僧。然而此时已经是阴阳相隔,又是佛妖两界,何况唐僧身边还有三个凶神恶煞又手段高强的徒弟,连近身都难,哪里还能如愿两情相谐呢?

话说那唐僧此时本来已经佛法高深,于俗世早已毫不萦怀,但毕竟前世有过那么深的一段情缘。待见过“白孤静”之后,就像贾宝玉初见林黛玉那样,霎那间便觉得似曾相识,心中腾起了一种莫名的好感,因而极力劝阻孙悟空打杀白骨精。

那白骨精也是用尽了心思,为了更加唤起唐僧前世的记忆,又接连化身为抚养唐僧前生的养父养母,也就是当年的白氏老夫妇。

那唐僧本是灵山金蝉子转世,慧根远超于常人。于是前世的记忆便慢慢找回来了。想那时在白家,养父母将自己视为己出,一饭一汤一针一线点点滴滴都攒给自己,可惜养育之恩丝毫未报便撒手人寰了;还有我那可人的白孤静姑娘,与自己两情依依,本已相约共度一生,只可叹那命运的安排……唐僧此时已经完全忆起前世的往事了。想到这里,唐僧突然间凡心大起,什么取经拜佛?什么西天灵山?都去它的,这些都是浮云!前世的恩一定要报!前世的缘一定要了!

唐僧下定决心之后,看了看身边的三个徒弟又觉得有些泄气了。这哥仨名义上是保护自己,但同时也是监视自己。八戒沙僧还比较好对付,但那只在身边蹿来蹿去的猴子却委实可恨可恶,那尖嘴猴腮、红着眼眶的样子真是怎么看怎么讨厌!相比之下,自己宁愿去瞧八戒那张糊满鼻涕与粘涎的猪脸,而且就算那把自己吃了九次的沙僧也要比猴子可爱得多。想到这里,唐僧不由得对观音娘娘也心生恨意了,要去西天派什么人不好?偏偏派了一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孙猴子!

而当孙悟空最后一次终于灭了白骨精之后,唐僧是既感到天旋地转一般的绝望,又转而怒火大炽,将孙悟空叫到面前,一边心里痛骂这这遭瘟的、挨千刀都不死的烂猴子!一边开唇摇舌不停地将“紧箍咒”念了下去,一遍两遍不知道多少遍……

欲了解更多精彩回答,敬请多多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阙兴明”!

其他网友回答: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相信很多人都对唐三藏再三阻挠孙悟空打杀妖精的事有所不满,而更令人发指的是,之后竟对孙悟空念了数十遍“紧箍咒”,让孙悟空头疼得满地打滚。究其缘由,原来是因为唐三藏前世与白骨精有过一段情缘。

话说佛祖选定他的弟子金蝉子作为取经人投胎入世。然而金蝉子前八次取经,都被道教派的天庭势力所阻。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天庭派下卷帘大将守在流沙河将其吃掉了。后来,金蝉子(注:投胎为人后当然不叫金蝉子,但为了便于叙述,依旧以金蝉子相称)第九次投胎,落户在白虎岭一户农家。都知道,金蝉子每次投胎为人都是克父克母的,这毋庸置疑,从《西游记》就可得知。因此很快就成了孤儿。在孤苦无依的情况下,被好心的邻居收养了。这户农家的主人姓白,夫妇俩只有一个女儿,闺名为白孤静,生的丽质可人、活泼伶俐。于是金蝉子就与白孤静一块长大,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后来年纪渐长,金蝉子变成了一个白面长身、玉树临风的英俊后生。白孤静也出落得明眸皓齿、亭亭玉立,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大美人。白氏夫妇见两人的感情亲密无间,也打算为两人筹备婚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村里有一名恶霸早就对白孤静垂涎三尺,想娶来做他的二房夫人,但白孤静誓死不从,那恶霸自是恼羞成怒。正好那时恶霸家一头牛病死,便借机诬陷是被白家老人毒死了的,扬言要告官。古时的耕牛看得极重,堪比一条人命,白孤静被逼无奈只好含泪答应了这场不情愿的婚事。两人在婚后自然也相处不合谐,恶霸因见白孤静与金蝉子旧情不断而虐待她。白孤静在那里度日如年,不久便含恨自缢了。那恶霸人财两空,便在一怒之下将白氏两老夫妇残害至死,又一把火烧了他们的房屋。

于是金蝉子又变成孤身一人了,后来看破红尘,觅了一家寺院出家为僧了,再后来发愿去西天取经,但在过流沙河时,仍然被吃掉了。之后便第十次投胎到秀才陈光蕊家了。

而白孤静因冤情郁积,以致阴魂不散,便化作厉鬼将恶霸一家治死了。久而久之便心性大变,后来因自身冤孽过重,就破罐破摔,干脆化名为“白骨精”,驻在白虎岭以吃人为生。

又过了许多年以后,十世投胎的金蝉子也就是玄奘,俗称唐僧。此次,佛界吸取前九次的教训,安排了法力超强的三个徒弟作为取经护法,一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路过白虎岭时,恰遇白骨精(原来的白孤静)。那白骨精一看原来江湖上盛传,吃了长生不老的唐僧便是自己前世的情郎,一颗芳心又不由得被撩了起来,于是便化作当年的白孤静来见唐僧。然而此时已经是阴阳相隔,又是佛妖两界,何况唐僧身边还有三个凶神恶煞又手段高强的徒弟,连近身都难,哪里还能如愿两情相谐呢?

话说那唐僧此时本来已经佛法高深,于俗世早已毫不萦怀,但毕竟前世有过那么深的一段情缘。待见过“白孤静”之后,就像贾宝玉初见林黛玉那样,霎那间便觉得似曾相识,心中腾起了一种莫名的好感,因而极力劝阻孙悟空打杀白骨精。

那白骨精也是用尽了心思,为了更加唤起唐僧前世的记忆,又接连化身为抚养唐僧前生的养父养母,也就是当年的白氏老夫妇。

那唐僧本是灵山金蝉子转世,慧根远超于常人。于是前世的记忆便慢慢找回来了。想那时在白家,养父母将自己视为己出,一饭一汤一针一线点点滴滴都攒给自己,可惜养育之恩丝毫未报便撒手人寰了;还有我那可人的白孤静姑娘,与自己两情依依,本已相约共度一生,只可叹那命运的安排……唐僧此时已经完全忆起前世的往事了。想到这里,唐僧突然间凡心大起,什么取经拜佛?什么西天灵山?都去它的,这些都是浮云!前世的恩一定要报!前世的缘一定要了!

唐僧下定决心之后,看了看身边的三个徒弟又觉得有些泄气了。这哥仨名义上是保护自己,但同时也是监视自己。八戒沙僧还比较好对付,但那只在身边蹿来蹿去的猴子却委实可恨可恶,那尖嘴猴腮、红着眼眶的样子真是怎么看怎么讨厌!相比之下,自己宁愿去瞧八戒那张糊满鼻涕与粘涎的猪脸,而且就算那把自己吃了九次的沙僧也要比猴子可爱得多。想到这里,唐僧不由得对观音娘娘也心生恨意了,要去西天派什么人不好?偏偏派了一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孙猴子!

而当孙悟空最后一次终于灭了白骨精之后,唐僧是既感到天旋地转一般的绝望,又转而怒火大炽,将孙悟空叫到面前,一边心里痛骂这这遭瘟的、挨千刀都不死的烂猴子!一边开唇摇舌不停地将“紧箍咒”念了下去,一遍两遍不知道多少遍……

其他网友回答:

唐僧啊,念着阿弥陀佛,其实心中尽想着吃饱了喝足了,游个山玩个水,最好还能有个漂亮的女妖精唱个小曲,跳跳舞什么的,你信吗?

我是不信的,但孙悟空相信,所以我们就以孙悟空的视线来看这时的唐僧,为什么不让他打白骨精。

孙悟空的发现:唐僧一身臭毛病

我老孙被如来一巴掌压了五百年,出来还不是活蹦乱跳的,谁惹了我日子都不好过。

当初玉帝不请我,我就把蟠桃都给祸害了,这就是看不起人付出的代价。

人生果不给我吃,我就推倒了那树,大不了一拍两散,没想到收了个大哥。

性子一时是改不了了,取经路上慢慢改吧,可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要改掉的毛病,师父唐僧老人家身上都有,你说我改是不改呢?气得我都想念阿弥陀佛了。

好吧,我们请师父开始他的表演。

孙悟空:吃货的世界我不懂

师父饿了,人之常事,不过都是取经的人了,还整天挂着吃喝那就没意思了,动不动就吩咐“你去那里化些斋吃”……

你修佛,讲禅定,严防身、口、意三业;道家说得更具体,“中尸”便是不能贪吃,老孙偷吃人参果,你骂骂咧咧的,你这饿了肚子就闹情绪,佛、道的规矩都被你破了。

凡人,我忍了,你是师父,你大你说了算。

荒郊野外哪有地儿化斋?我说的是事实,可是你又犯戒了。

施恩不求报恩,你却将救命之恩挂在嘴上,“也亏我救你性命”;肚子饿了,乃是你个人私事,虽然我有责任陪你取经,没义务帮你要饭,我又不是个厨师,你却斥责我“常怀懒惰之心”。犯戒啊,师父,佛家六欲中的口舌之欲,道家“上尸”所指的私欲,你都占齐了。

“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师父的话果然有理。

我还能说啥?我去花斋。跟一个犯戒还不自知的和尚讲佛理,我还不如去对牛弹会儿琴。

我终于明白如来为何叫一步步走到大雷音寺了,你这毛病不改,没有经,也没有书,没个几十年,这取经路走不完,阿弥陀佛善了一个好大的哉。

肚中有“彭质”,你是凡人,我不与你计较。

孙悟空:小妖精难惹

你别说,前面还真来了个女妖精,荒山野岭的,走成花枝招展的一朵花,拎着一个菜篮子也装不像村姑,横看成岭侧成峰,美成那样,我想师父也只能念阿弥陀佛了,我就是用脚猜,她也是个妖精。

可是师父不这么认为,小姑娘给吃的就是好人。

不下点猛药,师父还得在情路上飘呀飘,飘过外婆桥,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的胖娃娃笑哈哈,拉着手儿叫爸爸,“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师父,我们哥三来闹洞房,够不够热闹?

师父果然羞了,美色在前,就忘了头上九个香疤?

一棍子打死,看看妖精给你吃的啥,不过是一堆青蛙、癞蛤蟆!

唉,这取经队伍果然是一盘散沙,猪八戒怂恿了两句,又不信我,开始念那破咒语,好人没好报,疼得我是哭爹又喊娘,如果不是观音有吩咐,你当老孙愿意伺候你?

小妖精难惹,总有法儿迷人心神,师父腹中有“彭矫”,我当看不见,我还保你西行;

曹操,这都是什么破事啊?

孙悟空:丈母娘可怕

我就知道这妖精不可能走的,又变成个80来岁的老婆子,嚎哭着来找她的女儿。

80岁的年纪,60来岁生子,不是不可能,但老孙不信。

老孙才不理什么是非,只要露出真相,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哪知道这妖怪倒是了得,居然再次逃掉,只留下一具假身,是老孙冒失了。

不是老孙打错了人,是头疼,不辨是非、有眼无珠的师父正念着咒语,足足二十遍啊,这时间足够小姑娘生下个小和尚,如果不是观音,唉,这菩萨的心肠也不算好,教下什么咒语,可苦了老孙也。

我说他是妖精,师父说是好人,既然行凶,便要承受后果,又赶我出师门。

菩萨说彻悟人生真相,生出般若智慧,明白是非真假,只怪我这师父修炼不到家,六根不净,四大皆空还没摸着门,我只好求他取了头上那紧箍,变作法儿躲灾,暂时上路。

我就不信了,下次手法快点,打破妖怪真身,叫你个师父知道什么是糊涂,看你同情、怜悯的都是什么玩意,人,为什么总是不信自己的眼睛,而是相信别人的说辞。

猪八戒,我忍你好久了,要做大师兄,你的本事还不够。

跟女妖精都没拜堂,呵护丈母娘倒是挺勤快的,真可怕。

曹操,头痛。

孙悟空:老丈人无情

小妖精没了,丈母娘陪着地下唠嗑去了,最后该出面的是老丈人了吧。

我也琢磨出味了,感情这是观音花重金邀请的这妖怪是用来破除糊涂师父的贪、嗔、痴三垢,可凭什么让老孙受苦,凭什么?收拾我的傲性?我要不除妖怪,这取经路怎么走?

难怪人说少干少错,不做不错,泡茶看报等下课,唉,老孙的私房钱都被那些大爷败光了,师父,照此下去,你也会成为那样的人。没什么本事,吹牛的功夫倒是天下第一。

说多了都是泪,那老丈人来了,我热烈地用如意金箍棒去迎接,以表尊重。当然,这次不敢冒失了,再被师父念动咒语,那就悲催了;还不如我念叫咒语,召来土地、山神给我看住了,妖精那儿也别想去,貌似观音也在收拾我,让我做事得有头脑?

一棍子下去,一了百了,妖怪现出了真身,一堆写着白骨夫人的烂骨头而已。

唉,我可怜的师父被一堆骨头迷了眼睛,被我的好师弟猪八戒迷了心,这日子还怎么过?

果然又响起了我熟悉的念经声,曹操,有完没完了?

不识好人,偏信挑唆之言,这场师徒情缘就罢了,三个响头了因果,一纸休书出师门,老孙去也!

通过孙悟空的眼,很容易发现唐僧这时就是个凡人,没有一点高僧的觉悟。肚子饿了就派孙悟空去化斋,不去就拿救命之恩说事要挟,这是不知好歹;在唐僧眼里,白骨精就是凡人,自然不准孙悟空去伤害她,这是不识本质;唐僧毫无主见,被猪八戒三言两语带偏,畏罪而迁怒于孙悟空,三番五次赶其出师门,是不辨是非,这三者恰好对应着道家的“三尸”,佛家的“三垢”。贪口舌之利,畏罪而起嗔,痴迷而不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其实就是去除唐僧的贪、嗔、痴念的手段,道家称为“斩三尸”,佛家称为“戒、定、慧”。按照《西游记》观音设计的台本,师徒四人团结一心,过关斩将,用白骨精灭除唐僧的凡人三念,最后生慧,具有孙悟空火眼金睛的本事,看破虚妄。显然观音失算了,唐僧入佛思在凡,不仅没有生慧,还造成孙悟空离开师门,为取经路增添了变故,最终导致取经路时间一再延长,最后连观音都不知道这取经路走完该是何年何月了。

(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西游记里这段故事,不同年纪、不同身份,会有不同的感知。小时候看到这里,总是觉得唐僧傻,明明是个妖怪,偏偏不识货,简直就是跟孙悟空作对。但到了年长之后,再回头看这段故事,感觉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唐僧是个凡人,他识别不了对方究竟是人还是妖?这就得依赖三个徒弟,白骨精第一次出现之际,孙悟空不在,他就只能依赖猪八戒。

那么白骨精出现之际,老猪是个什么反应呢?书中说:“那八戒见她生得俊俏,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

猪八戒是天蓬元帅,不认识对方是妖怪,你让唐僧怎么办?

其次,唐僧虽然是个凡人,却依旧有自己的分寸。面对白骨精,他没有说猪八戒的识别有误,却也没有轻易下定论,而是问了三个问题:

1、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

2、你怎么自身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

3、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

实际上,唐僧是很有逻辑的一个人,眼前的女人,他不知道是不是妖怪,但她独自一人,这便可疑!既然可疑,她的饭,我便不能乱吃。

关键这时候孙悟空出现了,举棒就要打杀眼前的女人。唐僧这便出手了,为什么?如果是妖怪,打便打了。可如果不是妖怪呢?孙悟空看走眼了呢?

在唐僧看来,不吃女人的饭是对的,不打女人也是对的,因为打意味着50%的风险(打错人),而不打、只是将女人赶走,就不存在任何风险!

然,孙悟空不听唐僧的话,一棍打死了女人。而且打死之后,女人也没有现出妖怪原形——换句话说,孙悟空的妖怪指证,并没有兑现。

不过,唐僧并没有马上赶走孙猴,因为他也明白,孙悟空的指证虽然没有兑现,但依旧存在这个可能。

可是,孙悟空随后又出手,连续打死了白骨精变化的老太和老头。而唯一的证据,就是白骨精身上的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此时,猪八戒说话了,他说这四个字,根本不是真的,而是孙悟空为了自圆其说,故意变化这个模样。

猪八戒的指控,其实只是一种可能。唐僧心里更愤怒的,倒不是这个,而是另一个原因:孙悟空根本就没把唐僧的话当回事,换句话说:唐僧师傅的尊严被极大损伤,徒弟不听话,他日后怎么管理这个团队?

咱回看书上,孙悟空第一次打死女人之后,说:“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第二次打死老妇人之后,又说:“再不敢了,再不敢了!”然事实上,孙悟空根本就没把自己的话当真,接连出手之际,哪里还记得当初的承诺!

所以,从唐僧的角度而言,孙悟空确实是犯了大错,这大错其实不在于打死人还是打死妖怪,而在于身为取经团队的一员,他根本就没把唐僧当回事,承诺不遵守,师命不听从,你让唐僧怎么办?

解决方法,只能是将孙悟空开除出取经团队!

这也是唐僧唯一的正确选择。

其他网友回答:

最讨厌一说到《西游记》就把办公室政治那一套拿出来yy的人了,你看书就好好看书,别搞那些没用的。


唐僧为什么不让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原因有三:

1、此时的唐僧,修为还没有那么高;

2、肉眼凡胎;

3、孙悟空不听话。


1、初出茅庐的唐僧

白骨精在《西游记》里面被称为白骨夫人,又叫尸魔,出现在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西游记》共100回,整部书来看也属靠前的位置,何况前面还有很多铺垫,直到第十二回,才正式确定了唐僧要吸取取经,第十三回,才经历了正式取经路上第一次磨难。

这时候的唐僧,修行还没有那么深,还是会被外界的花花草草迷惑的,你看白骨精出场是怎样一番风情:

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

这两段是作者对白骨精美貌的描述,接下来还有作者借八戒对白骨精的描写: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不光长得好看,眉眼含情,还穿着性感,这谁扛得住啊?八戒首先就动了凡心。而唐僧在乍见白骨精的时候,也明显失态了: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

这绝不是一个高僧应有的表现,说明此时的唐僧还算不得高僧,他的路还很长。当然,唐僧很快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等调整过来,又恢复了平常的样子,他先质疑该女子不守妇道,然后坚决不吃她送的斋饭,这和猪八戒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后孙悟空出现,一棒子把女子敲死,唐僧当时就怒了,说你干嘛把女菩萨打死。孙悟空解释说这是妖精,唐僧不信。加之猪八戒在背后捅刀,唐僧就念起了紧箍咒惩罚孙悟空。

唐僧的说法是:

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

注意了,这里孙悟空的一段话十分值得玩味:

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

还说什么要给唐僧搭棚圆房,把唐僧羞得满脸通红。

还有一处唐僧的话,也暴露了他不是高僧,甚至有些自私的一面:

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你看,孙悟空打死人,唐僧生气并不是因为慈悲,而是怕被人发现,自己脱不了身,这种思想,在唐僧身上出现过不止一次。

你要说这是高僧,我是万万不同意的。

2、唐僧肉眼凡胎

第一次孙悟空打死白骨精所变的女子后,见唐僧不信,就让他去看女子带的斋饭是什么,结果唐僧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

见此状,唐僧已经有了三分相信,可是猪八戒在旁边挑拨离间,说是障眼法,唐僧又相信了猪八戒。

后来白骨精又变成老太太、老公公去寻女,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唐僧又开始念紧箍咒,孙悟空说你看地上明明是粉骷髅,脊梁上还有“白骨夫人”四个字。唐僧又信了,猪八戒又挑唆,唐僧又不信……

可见唐僧真的是肉眼凡胎,人妖不分、是非颠倒……

3、孙悟空不听话

很明显了,孙悟空三次打死“人”,唐僧三次要赶他走,他每次都苦苦哀求,赌咒发誓地说下不为例,但是同样的错误却犯了三次。

这就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了,而是为师尊严的问题。

再者,孙悟空还把唐僧动了凡心这事儿拿出来说,且不论唐长老是否真的动了凡心,你作为一个徒弟,对师傅说这种话,就是挑衅。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有个经典的桥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么为什么唐僧死活不让孙悟空打白骨精,甚至后来还要与孙悟空断绝师徒关系呢?笔者参考了原著,仔细梳理了其中关系缘由,这就来细细地说一下。

由于我们大部分人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认为唐僧是个活佛似的人物,实际上在原著中,唐僧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因一些琐事而生气、责骂徒弟。

师徒们入此山,正行到嵯峨之处,三藏道:“悟空,我这一日,肚中饥了,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想你在两界山,被如来压在石匣之内,口能言,足不能行,也亏我救你性命,摩顶受戒,做了我的徒弟。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你下马稳坐,等我寻那里有人家处化斋去。”行者将身一纵,跳上云端里,手搭凉篷,睁眼观看。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这师徒四人到了白骨精所在的地带,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唐僧一句饿了,就要让孙悟空化斋去。这唐僧又是个不吃荤的主,你说让猴子去打个猎还好说。这西游又是个妖魔的世界,这种野地哪里有人家?孙行者不过是说了个实话,那唐僧便心生不快,对孙悟空叫骂:“要不是我从五指山把你救出来,你现在还在山底下压着呢!你不好好伺候我,还让我饿着,是打着什么心思?”

孙行者说他并没有不伺候他。然后唐僧又开始咄咄逼人:“你既然说好好伺候我了,那我饿了为什么不去给我化斋?”这里可以看出唐三藏真的很蛮横无理。

然后孙悟空害怕唐三藏念咒,赶紧让唐僧下马休息,他去寻个人家化斋。从这里可以看出,孙悟空并没有怠慢唐三藏。也能看出来唐三藏性格高傲,孙悟空做的事稍不顺心,他就要念紧箍咒玩玩。这哪里还是活佛形象?只不过是自私、小气又是非不分的小人行径罢了。


另外,这一段唐僧死活不让打白骨精,与猪八戒的教唆也有很大的关系。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

这唐僧本来是有三分信了的,结果因为猪八戒在旁边添油加醋,乱说一通,结果导致唐僧也开始怀疑孙悟空。二话不说就念咒,这里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并不一样,电视剧中唐三藏是忍到了最后,才开始念咒,而原著中唐三藏是动不动就念咒。


却说那猪八戒为什么有如此险恶用心?原来这猪八戒是个极为好色的家伙,就是那种一见到美女就认为是菩萨的人。

原著中如何描述白骨精化为女子的容貌?

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觌面相迎。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

笔者学识不好,这几句诗句应该是形容白骨精所化的女子貌若天仙。这一看就把极为好色的猪八戒冲昏了头脑,开始满嘴跑火车了。


我们再来看白骨精第二次出场: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

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

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何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唐僧道:“你有甚么不相应处?”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说实话这师徒四人中,笔者最讨厌的反而不是唐三藏,毕竟他只是肉体凡胎一个,不辨是非很正常。但是那猪八戒就让人气得牙根痒,这家伙本事没有,挑拨离间的水平倒是一流。


再看妖精第三回出来,这个时候我都怀疑猪八戒是不是跟白骨精串通好的了,是白骨精派来的间谍吧?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

这个时候我都开始佩服猪八戒的逻辑能力、表述能力自己挑拨离间能力了,这家伙放到现代妥妥的奥斯卡影帝啊!

好了,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猪八戒如何表演: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不得不感叹,猪八戒这挑拨能力实在是太强悍了,每次都在唐僧要信了孙悟空的时候,来上这么一句,结果瞬间就打消了唐僧对孙悟空的信任。


再来个煽情画面:

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

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其实沙僧的这种不作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僧的判断,这一路上沙僧都没说话,这样也会让人误以为沙僧默认唐僧与猪八戒的做法。由此可见孙悟空在这个团队里真的很可怜,出力不讨好,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说实话,小时候看电视剧播到这段的时候,都是哭着看过的。觉得孙悟空太不值了,就应该让白骨精把他们抓进去,然后再去救。就该让他们好好的受受折磨,才知道自己当初的行为是多么的可笑!

从后面大概也可以看出来,孙悟空有些大多数都是等唐僧他们被抓了才去救,虽然有些危险,但也比自己好心好意的做好事,却被冤枉强得多!

好啦,就说到这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原著,跟电视剧呈现的可能不太一样,人物形象也丰满了很多。最后,如果有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欢迎点个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唐三藏不让孙悟空打杀白骨精,是因为打的不是时候.

俗话讲不见棺材不见掉泪,妖怪的狰狞面目还没有暴露之前,你要把它打死?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犯罪动机,没有犯罪事实前,你会把他逮进牢房吗?法律面前讲的是证据,不是凭空猜测。如果没有高人点拨,而只有像呆子那样的谗言小人在一旁挑祸,换作其他人都会阻止孙行者开杀戒的。

孙悟空看到的是本质,而其他三个人看到的只是现象。本质可以推出现象,但现象不可以推出本质。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佛门讲究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只有妖怪露出本来面目先吃唐僧,孙悟空才能施展手段降妖除魔。而不是见一个妖怪就一棒子打死。要都这样除妖,也许不用三年就顺利到达西天了,事实上前后砥砺十四年之久才取到的真经!唐僧是个死板教条的人,他不会在这一点上有所变通的。这也是西天路上的潜规则。

这一点在《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以后的章节里,孙悟空因为吃了紧箍咒的亏,再遇着妖怪,明明一眼就看出来了,偏偏还得装聋作哑,等妖怪把师父捉进洞去后,才慢慢想招救他出去的。——不是他不想一棒子把妖怪打死了事,而是他再也不想因破坏了游戏规则,而遭受紧箍咒切肤彻骨之痛。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在三十三回里,莲花洞的二魔头银角大王,就使用了白骨精一贯演绎过的,这种SB都看得出的老套路。学乖了的孙悟空却佯作不知,背上那个变化而来的瘸老道,跟在唐僧的后面,想要偷偷把它擒住,不想却中了那妖怪的调虎离山之计。使唐僧被妖精捉了去……又比如在第四十一回里,套路还是以前的套路,只是妖怪换成了红孩儿,那红孩儿装可怜等在半道,孙悟空明明一眼识破了,却也只能装傻,把他背在身上伺机擒它……为什么不一下子打死它?因为以前唐僧的紧箍咒把他坑若了。

唐僧不让孙悟空打杀白骨精,也许开始他真不知道她是妖,但随着情节发展,孙猴子不按常理出牌,不尊师徒之礼,没有摆正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位置:到底是杀妖精重要,还是尊师敬长重要?以致于唐僧气昏了头:就算真被妖精吃了,也不用你来教训我!

可是,问题在于他把猴头撵走之后,谁来降妖除魔,

唐三藏也有自己想法的:一、规则其实不是我定的,而是佛主借我的手,来压制你孙猴子;二、一个单位可以不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但是一定要把劳动纪律放在首位并常抓不懈;三是撵走你一个孙猴子,佛主还会再派一个张猴子、李猴子来协助我完成取经大业。我金蝉子可以轮回十世,轮回十一世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以上才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的矛盾主因。什么宅心仁厚,心慈面软,都是扯淡。

当然,另一层主观原因,是唐僧与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以前,一路上就矛盾不断。唐僧在两界山救下他后,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师徒却无情份可言。一言不合,悟空飞身而去,要回自己的花果山。在《西游记》第十四回里,孙悟空听那长老讲道理讲烦了,说一句“老孙去也,”就把长老一个人孤零零扔在荒山野岭之中,唐僧前有妖怪后有虎狼,何等凄惨!好在孙悟空在龙王那里听了一个“张良圯桥三进履”的故事后,才知道若要取得正果,就得人前忍辱这个道理。所以及时醒悟回到唐僧身边。而唐僧却用欺骗的手段,诱使孙悟空戴上了被他摆布的紧箍咒。这种不光明的手段怎么说都是背后下手的阴招。所以孙悟空一直耿耿于怀。

综合下来,唐僧不让孙悟空杀掉白骨精,原因有这几方面:1要摆正自己位置,弄清谁才是老大;2游戏规则不能变:妖怪没现原形吃我之前,谁也不能打杀它;3你以前不是一言不合要回花果山吗,这次是我炒你,不是你炒我。

唐僧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撵走孙悟空有他的错,但是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领导核心,有核心在,才能干成大事。而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另立山头。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猪八戒比沙僧道行还深,怎么就看不出美女是妖怪变的?除了好色外,主要还是想让孙悟空吃点苦头,明白“本事大不重要,站错队才最可怕”这个道理!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唐僧爱上了白骨精,白骨精是妖仙,能嗜骨入魂,把唐僧的魂给迷住了,妖仙是人见人爱唐僧也难勉其蹴,你问我这是谁说的,这是我牍撰的,因为西游记就是个神话小说,我也可以给它探佚续写?

相关内容

优质亲测有效 少量喝酒可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然而,一些人会...
07-06
2023年7月不让买燃油车...
买车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年都会有一些补贴优惠政策,也会有一些新...
06-07
为什么工行贵金属不让买了 ...
近期,工商银行发布账户贵金属及双向交易业务调整公告,宣布暂停账户贵...
05-26
花呗超过500不让支付怎么...
花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信用金融产品,为购物消费提供了便利和实惠,但有朋...
05-26
招商银行不让办储蓄卡是怎么...
办理银行储蓄卡是我们在进行结算、储蓄等必不可少的。通过银行储蓄卡账...
05-26
为什么不让无卡存款了 主要...
所谓无卡存款是一种存款方式,就是在没有银行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输入银...
05-26

热门资讯

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今... 大家好,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今年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开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久去除口臭(永...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久去除口臭,永久除去口臭小窍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
金句圣经名言(圣经箴言金句)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金句圣经名言,圣经箴言金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梦里花简谱双手(梦里花简谱)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梦里花简谱双手,梦里花简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麦迪逊广场花园打架(麦迪逊广场...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麦迪逊广场花园打架,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支付宝卡通支付(支付宝卡通怎么...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支付宝卡通支付,支付宝卡通怎么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纪念日歌词陈慧琳(纪念日歌词) 大家好,纪念日歌词陈慧琳,纪念日歌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很难说你承诺了什么。...
荷花烟嘴中间绿色的是什么 吸烟... 荷花烟嘴中间的绿色是一根绿线,是烟的香线。这一根绿色的香线,可以提高过滤体系对烟气中有害成分的过滤程...
cf卡天空bug教学(cf卡空...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cf卡天空bug教学,cf卡空教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去香港签证在哪里办理 如果要去香港之后准备去香港签证在哪里办理?准备港澳通行证去香港签证多少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