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有哪些逆天的文物?
滴滴
11-23
0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逆天改命的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让一向对于现代文明发展自豪的人类,又重新对古人审视起来。

一、Lloyds Bank coprolite的发现。1972年的一天,人们发现了它。它在文物考古史中是处于什么地位呢?拿考古学家安德鲁.琼斯博士的话来讲:这是我见过的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它和皇冠上的宝石一样有价值”。

它的发现,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寄生虫与人类的亲密关系,足足提前了几百年,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了古人靠吃什么维生……

这么厉害?那你告诉我,这事一件什么文物好吗?这件文物是在英国约克郡发现的,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大的一根“”。

二、人类史上最“宏伟”的人间大炮。这是一根来自沙俄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的“人间武器”。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是传说中人间的妖孽级人物。之所以称为妖孽,是因为他生的“伟大”,阅遍美女无数。不仅这样,死也妖孽。刀劈斧砍,枪击水淹……就连怀恨报复的人也寒了心胆。

他死后,人们为了证明他是“人间妖孽”,就将他的据说长达28.5公分“人间兵器”割了下来。放置于圣彼得堡性爱博物馆中,让后人观赏。以证明他妖孽身份的真实性。



三、桑乐画像砖的故事。古风朴实,民风实在。我国东汉的先人们,他们是怎样的民风和生活呢?

在发现桑乐画像砖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书籍、画卷、诗歌的叙述,来了解和猜测东汉时期古人的生活。

知道发现了桑乐画像砖后,人们直呼:“原来古人比我们现代人还要生猛啊!”



四、雍正皇帝的人生故事。讲完那些平民的逆天故事后,咱们把眼光转到皇帝身上。皇帝有没有逆天的事迹呢?答案有!看过之后,你准会说:四爷,您家里人知道您这样玩吗?



“笑面虎,吃俺一叉!”、“小猴儿,分享给你一颗仙桃,咱们可否做个朋友?”



一幅《雍正行乐图》,雍正帝那百变逆天人生顿时展现在后人眼中。

五、人类的逆天的文物真的很多很多:王莽的“游标卡尺”、埃及的“Bes”罐、明宣宗行乐图的捶丸游戏、香皂盒、座便器……



六、其实我觉的如今的“抖音”真的很逆天。看完抖音,会有一种你活的是“假人生”的感觉。

其他网友回答:

<2>素纱襌衣

西汉直裾素纱襌[dān]衣,国家一级文物,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衣服折叠可以放入火柴盒中,人的一呼一吸都能使衣服飘起来,可谓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其高超的制作技艺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说其逆天是因为以目前的纺织技术仍然不能仿制,总是达不到其重量,无论如何改进,仿制的成品重量都要超出这件襌衣的一倍。最后专家另辟蹊跷,饿上蚕宝宝几天让其被动吐丝结茧,这样吐出的丝会特别细。

可即使这样,仿制出的襌衣也在50g以上,古人的纺织水平令人惊叹。

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为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这是一件网红文物,之所以引起人们好奇主要有两点。

一是它的制作。

水晶杯是由一整块水晶打磨而成,后期经过了极其细致的抛光。

我们知道水晶属于硬度较高的矿石,几乎没有柔韧性和延展性。世上能够打磨抛光水晶的只有金刚砂类物质,而且打磨过程中极易损坏。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制造难度可想而知。即使目前不使用现代工具的话,要制成这样一件工艺品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二是水晶杯的造型引起人们好奇。

如果将这杯子放在任何一个公众场所,大家都会对其无视,以为也就是地摊上售卖的普通玻璃杯,因为它的造型和我们今天喝水的杯子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证明它来自两千多年前。

曾侯乙建鼓底座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曾经惊艳了世界,其实和编钟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稀世珍宝——建鼓底座。

建鼓底座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身互相缠绕,无数条首尾纠缠的小龙盘在一起,向上攀爬。底座整体镂空并镶嵌绿松石。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数清上面到底有多少条小龙。有人说上面是108条龙,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比曾侯乙编钟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建鼓底座目前仍不能复制,其制作工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尤其上面这些龙的制作。

国内外很多冶金专家认为,这一青铜铸造工艺的主要铸造方法是失蜡铸造法。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上使用过这种失蜡法,现代则称之为熔模精密铸造法,在精密铸造也时常使用。

可是按照此法制作出来的复制品和原物比起来差距巨大,不可同日而语。

九龙杯

这是一件被神话的文物,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世外高人,江湖之中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传说中九龙杯有两种造型。

一种九龙杯,整个杯体由九条龙装饰,一条龙头部伸到杯底,另外八条龙分布于杯体外部。当杯体内装满酒时,通过杯体内的倒U形管,由八条龙口中喷出,杯内则空空如也。

传说朱元璋宴请大臣使用的此九龙杯。朱元璋命令一些大臣将酒斟满,结果倒满了的酒顺着杯底全部流走了,一滴不剩。那没有倒满的,酒反而留下了。朱元璋以此告诫某些人“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并赐名“九龙公道杯”。

传说中九龙杯还有另外一种器形。这种杯玉器雕成,四角各有双龙戏珠,把手也是一条龙,共有九条龙。

这件九龙玉杯,如果盛满酒,杯内立即可见有九条翻腾的蛟龙,其实是因为白玉是半透明之状而显现,使九条龙活灵活现。

清东陵康熙景陵陪葬有一套此种九龙杯,后来被盗墓者盗得,不知所踪。

上面都是传说,为什么我还要写呢?因为现代有仿制品,但是是否和历史上的九龙杯一致,无法得到验证。即使和原物一样,但是也不得不叹服古人关于虹吸原理和光学原理的运用之巧。

其他网友回答:

一、秦先生花9万元买了一件袈裟,其中藏着一条写满咒语的被子,没想到竟然是乾隆的裹尸布!后来,这条被子卖出了1.3亿元天价。

秦先生是在北京一场拍卖会上看到这件袈裟的,当时他就觉得有点奇怪。普通的袈裟都是将小布片缝缀起来制成,可是这个袈裟却是一整块黄缎子,里面隐约透出精美的花纹,好像还有文字。

秦先生出了9万元买下了经被。回到家后,他拆开袈裟,一条布满梵文密咒的经被出现在眼前。经过乾隆后人和专家的鉴定,这经被是乾隆皇帝入葬时,身上所盖的缂丝陀罗尼经被。

那么这条经被是如何流入古玩市场的呢?

时间回到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墓地,将墓地中的文物洗劫一空,整整装了几十辆马车。

可是,孙殿英和他的手下都是大老粗,看到的都是金银珠宝和古玩。墓地中许多名贵字画被他弃若敝履,盖在乾隆尸骨上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更是被他扔在一边。

也不知是谁将这床经被缝进一件袈裟里,又以“清末黄缎子袈裟“的身份流入了古玩市场。

2008年,秦先生将缂丝陀罗尼经被以655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女士。2010年,这条经被拍出了1.3亿元的天价。

那么,一条被子为什么能够拍卖出如此高的价格呢?

首先,工艺价值极高。缂丝是中国纺织技术中的巅峰技术。乾隆缂丝陀罗尼经被采用的是复杂的双面缂丝技术,如今几乎找不到有这种精湛手艺的纺织匠人。

其次,原材料极其难得。经被是用藏羚羊绒、香樟绒等捻丝制成。羊绒只取藏羚羊尾巴上极少的一点绒毛,制作这样一条经被,需要收集几万只藏羚羊的绒毛。现在藏羚羊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缂丝经被已经无法复制。

再次,被子是皇帝专属。这样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是皇家御用,民间根本无法见到。目前仅存于世的缂丝陀罗尼经被只有两条,分属乾隆和慈禧。乾隆的是正黄色,慈禧的为明黄缎底,尺寸样式都不及乾隆这条。

最后,经被的宗教意义非同凡响。经被上缂有“梵、藏、满、汉”四种语言,主体是一个缂满“陀罗尼经”的佛塔。可以帮助死者尽快超脱,往生极乐世界。

缂丝陀罗尼经被历经200多年,依旧完整无损,金灿灿得很是耀眼,可见这条经被确实并非凡物,不负“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

二、湖南马王堆出土了两件震惊世界的纱衣,专家用了13年才勉强复制出能够与其相似的衣物。可惜的是,其中的一件被盗后焚毁。历经2000多年的纱衣就这样消失了,让人扼腕!

1971年,长沙一医院挖防空洞时,发现地底下有不明易燃气体,土层也变得疏松。由此,马王堆汉墓重现于世人眼前。

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墓主人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和他的妻子辛追,儿子利豨。墓地中出土了大量宝物,其中的两件素纱禅衣,让世界为之震惊。

这两件素纱禅衣用纱料制成,没有颜色,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厚重的缘边,衣服的重量仅半两多。素纱禅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为密度稀疏,而是因为蚕丝纤细,轻纱薄如空。

丝织物容易腐烂,因为辛追夫人墓地中特殊的保存条件。这两件素纱禅衣才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现在,实在太难得了。

可是,1983年,素纱禅衣被盗,尽管警方快速破了案。可是48克的禅衣已经被毁,让人痛心。

为了更好地保护素纱禅衣,专家们准备复制一件。可是进行了多次试验,第一件成品的重量却达到了80多克,几乎是原版的2倍。

后来,专家又经过仔细研究,发现现在养殖的蚕宝宝比西汉时候的蚕胖很多,吐出来的丝也粗硬得多。于是,专家们又耗费了很多心血,研究如何养出和西汉一样的蚕宝宝。

最终花了13年,终于复制出一件相似的素纱禅衣。可是,专家竭尽所能,这件复制品重量为49.5克,仍旧比原型重了0.5克。

有人说,这件衣服是贴身衣物,增加夫妻之间的情趣。可是衣服尺寸较大,又有人说这是罩在锦衣外面的纱衣,穿上去飘逸若仙。

无论哪种穿法,这件衣服都代表了中国纺织技术的最高水准。古人的智慧和手工艺,真是让人赞叹!

三、新疆精绝古城,一具木乃伊胳膊上绑着一块织锦,上书八个神秘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莫非中国崛起,古人早有预测?

精绝国,位于被称作“死亡之海”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上,存在于西汉时期,全国只有3360人,是一个袖珍小国。

可是,国家虽小, 却因为地处丝绸之路的绿洲上,颇为富庶。诡异的是,这个国家不知何时,无声无息地在历史上消失了。

1995年,考古专家对这片古城遗址进行保护性挖掘。当一个棺木被打开时,一男一女两具木乃伊出现在专家面前。

男人右臂上绑着一块色彩艳丽的护臂。上面八个汉字隶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夺人眼目,直直地冲入人心,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到一阵眩晕。

那么,这块织锦有什么特殊之处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们惊愕呢?

首先,一块2000多年前的文物上,居然暗含着隐喻。秦汉时期流行谶纬之学,巫师观天象、占卜吉凶,来获取上天的启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聚合大概几十年或者上百年才会出现一次,下一次出现是2040年。

更巧的是,这次带领考古队进行挖掘的负责人叫做齐东方,这块织锦由他发现,正应和了“出东方”。难道20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预测到了现在的强国盛世?

其次,这块织锦告诉我们,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毋庸置疑是中国的一部分。织锦上的字体,是不折不扣的汉字,中华文明在2000多年前已经对新疆地区有了深入的影响。

再次,织锦艺术价值极高。一块容易腐蚀朽烂的丝织品,能够完好地保存到现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织锦上绣着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为纹饰,色彩绚烂,精致无双。

无论是预言,还是巧合,中国的崛起已经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我们就把这块织锦上的八个字,作为古代先人对我们的祝福吧。

其他网友回答:

2005年,收藏爱好者秦先生,去北京参加了一场拍卖会,花了9万元买了一件无人问津的“清末黄缎子袈裟”没想到,5年后,这件“袈裟”竟然拍出了1.3亿的天价!这究竟是一件怎样逆天的文物,竟被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捡漏了呢?

其实值钱的不是那件袈裟,而是缝在袈裟里的一件被子,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被子,而是皇家丧葬时使用的缂丝陀罗尼经被,俗称“往生被”,而这张价值连城的被子,后来经证实,正是乾隆帝的随葬品。当年孙殿英盗乾隆墓时不识货,就直接把这张“裹尸布”丢在了一旁。


在陵寝被洗劫一空后,清朝的一些遗老来收拾残局。有一个老者发现了这张经被,认出了正是当年乾隆80大寿时,西藏活佛送的寿礼。


老者就偷偷将这张被子藏在自己的内衣里,带了出去,回家后又用一件黄锻子袈裟将它缝起来,没有人知道这里面其实是一张经被。


后来,这位老人过世了,也没有跟他的后人交待这件“袈裟”的来历。他的后人因为生活窘迫,就将这件袈裟卖出去,后来几经转手,便来到了2005年的那场拍卖会上。


那次的拍卖会上很多文物随着拍卖锤一起一落,都名花有主了,只有这件标价8万元的“破袈裟”无人问津,最后流拍。


当时,收藏爱好者秦先生透过光线,看到袈裟里面似乎有一些金光闪闪的文字和花纹。


第二天,他就找到了拍卖会的主办方,希望可以买下这件袈裟,经过讨价还价,秦先生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将这件袈裟带回家。


秦先生一回到家,就马上进行验证,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沿着黄锻子边沿剪开。拆开的那一瞬间,整个房间突然金光闪闪,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件长2米,宽1.38米的被子。


那时,秦先生还不知道这是缂丝陀罗尼经被,但看上面精美的花纹、各种文字的经文和精致的做工,就知道价值不菲。为了证实心中的猜想,秦先生四处找大师帮他鉴赏这件被子,其实就包括乾隆的第六世孙弘道法师,这才揭开了这件经被的身世。


2008年1月6日,原本9万元买下的一件破袈裟,终于以它的真实面貌——乾隆皇帝的缂丝陀罗尼经被,以压抽的方式出现在拍卖会上,起拍价6000万元。

此前从未有过类似的拍品出现,因此,这件拍品一出场就点燃了拍卖现场。这是肯定的,因为缂丝陀罗尼经被目前存世的只有两件,一件是盖在慈禧身上的,当时孙殿英把上面的珍珠拆掉后,就随手扔掉了,后来经北京博物馆重新修复后,存放在清东陵。还有一件就是乾隆帝身上的这件,只是当时没有人知道它去了哪里。


最后,经过多轮的竞价,一位年轻的女士以6550万元的高价买下了这件被子,加上佣金,实际成交价高达7205万元,创下了全球缂丝艺术品拍卖价的第二记录。


秦先生成了最大的“捡漏王”,但针对这一价格,秦先生并不是很满意,他的预估价大概在8000万左右。


是秦先生太不知足了吗?其实并不是。


时隔两年后的2010年,这件经被又再次被搬上了拍卖会上,最终成交价高达1.3亿元。如果秦先生“捡漏”是运气,那么2008年花6550万买下这件的那位年轻女士,绝对就是实力了!

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凭什么能有这么逆天的价值呢?


首先,”织中圣品“缂丝,代表着我国几千年丝织工艺的顶峰,民间有句话叫“一寸缂丝一寸金”。


而缂丝陀罗经被是清代皇帝、皇后及有一定阶品后妃丧葬的专用品。不同的阶品所用的缂丝质地不同,而乾隆的这件经被,是由羚羊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制成的缂丝织成的,属于最高级别的缂丝。


单纯这件经被的用料,就需要有数千只藏羚羊。不说别的,就单纯从用料的收集上来看,收集数千只藏羚羊的绒毛至少得花费3-5年。


其次,从这件经被的工艺来看,目前民间已经失传了,是现代工艺无法达到的,就像现在建筑工艺无法建造出一座布达拉宫一样。


就是在当时,拥有这种逆天技艺绣娘也非常难得的,不仅需要德才兼备,还需要对纹样、美术等各方面有很高的审美能力,也只有乾隆盛世的宫廷才能培养出技艺如此高超的绣娘。


乾隆的这件经被面积大约2.76平方,这样大的绀丝织物,即使是当时最顶级的绣娘,如果仅凭一人之力,至少需要6年以上才能完成。


如果是现在的工匠要来仿制这样大的缂丝织物,成本也不会低于20元/平方厘米,光人工成本就超过10万元。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张经被是乾隆帝的随葬品,质地、织法和文字都带有明显的乾隆时期印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全世界只有这一件。光这一点,它的价值就无法估量。

其他网友回答:

<2>历史文物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记忆,它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人类活动、社会关系等,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

1、战国齿轮

1954年,中国考古学家对洛阳东周王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古发掘,而在这次繁多的文物考古工作中,人们惊奇的发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历史文物,那便是战国齿轮。

它是一件公元4世纪的青铜齿轮,其形状类似于今天的机械齿轮,身上分布有间隔均匀的40个齿,直径大约在3cm,细节程度更是和当代齿轮相差无几,堪称奇迹,令人震惊。

2、象牙萝卜

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属于清朝文物,其身上27cm,完全是象牙材料雕刻而成,而在萝卜上面更是有一只绿色蝈蝈,两者相辅相成。

象牙密度大,染色极其困难,而把象牙雕刻成萝卜和蝈蝈,并且染色,是何等的惊天技艺。而且细节处更是可见萝卜根须和蝈蝈的腿上绒毛,整体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完全可以乱真。

3、战国水晶杯

出土于1900年杭州市石塘村,现被杭州博物馆收藏保存。

它是由一整块水晶打磨,然后在经过多道抛光工艺制成,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制作工艺都增加了它的制作难度。

杯子高15.4cm,口部直径在7.8cm,底部直径在5.4cm,整体颜色呈现琥珀黄色,外形酷似今天的玻璃水杯。

4、秦始皇陵里铜车马上的铜伞

当然这件文物是随着秦始皇陵的公开才得以被人知道的,它是被插在一号车上,由青铜和其他一些合金铸成,加工工艺精湛。

马车行进中不可动摇,可拆卸,最主要的是它会随着太阳位置进行360度旋转,进而调整角度,遮住阳光。

依照如今的科学水平进行复制,还是需要多道工艺经过多重校对才能生产,可以看出当时秦国的科研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5、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它是明朝万历年所制,其制作工艺精湛,细节处更是暗藏乾坤,堪称明代家具之最。

药柜高94.5cm,宽78.8cm,长57cm,通体呈现黑金颜色,双开门,采用格子样式制作。

门内雕刻有松、竹、梅、碟、茶花等图案,门柜中心更是有80个八方旋转抽屉,两旁有长屉10个,每个抽屉有三个格板剩出空间,共能存放140中药材。真是小身体大空间。

其他网友回答:

文物逆天的方法有很多:颜值、精致度、稀奇度,当然还有值得议论度。

北魏蓝玻璃小碗丨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美的无法用言语形容,像蔚蓝大海,像深邃星空,像张惠妹的海。

东晋墓主人生活图丨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这个魔性的画风,如果不是墓主的孙子画的,那就一定是画师喝多了。

象牙萝卜、象牙白菜丨藏于河南博物馆

萝卜白菜上都趴着一只蛐蛐,腿上的绒毛清晰可见;清朝上色,到出土时都崭新无比,栩栩如生,令人惊叹。此处警告不法分子: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西汉直裾素纱禅衣丨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轻薄如纱,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两件,出土时重量一件49克,一件48克;

有多轻呢?约八个一元硬币的重量;有多薄呢?两件叠在一起能放进一个火柴盒。

这件也不逊色,折叠十层依旧能够透过其看报纸。

如此精细的工艺,专家花了15年才将其复刻一件出来。

水晶杯

1990年浙江杭州半山镇石塘村,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墓,在挖掘古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极其像现代玻璃杯的物件,可把考古学家们吓坏了,这玩意咋会在古墓里呢?

太玄乎了!和我们喝水的杯子简直一模一样!

考古学家也无法判断,只好将杯子带回去鉴定,鉴定结果一出,所有人都大喜过望——原来这是一个用一整块水晶制作而成的杯子,是一个十分罕见的水晶杯,苏秉琦先生将它捧在手里惊叹,“国宝,真的是国宝!”

先人的智慧,工艺,数十年如一日的锤炼精神,皆让我们惊叹。

逆天的文物,已出土的便数不胜数,埋藏在地下的还有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份未知的神秘感去探索吧。

其他网友回答:

1、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件汉代的护臂织锦是1995年,在尼雅遗址的8号墓中被发现的。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8个大字。是不是神预言呢!?预示则我们国家将伟大复兴!

事实上,“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早在《史记·天宫书》中便有记载: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而古代的“五星”和今天咱们国旗上的五星是不同的。它们指的是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这五星。

2、战国水晶杯

先来看一张对比图:

光看图片,就是两个普通的新旧玻璃杯。事实上,左面那个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它就是战国时代的水晶杯。该文物于1990年被发现,在浙江杭州半山镇石塘村的战国墓出土,现被浙江杭州博物馆收藏。

虽然,水晶制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但这个水晶杯却十分独特。主要是因为,它在外形设计上相当的超前,看起来与我们今天常用的玻璃杯设计几乎是一样的。放佛是穿越者所为......

3、青铜卡尺

这也是一件设计相当超前的文物,和今天我们常用的游标卡尺,极为相像。

它是西汉末年王莽(约公元9年)发明的一种工具,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现收藏扬州市博物馆藏,是国家一级文物。

王莽这号人物也是相当的有争议性,他废汉建新后,推行了不少相当超前的改革,加上他居然还会发明这玩意,难怪不少人都质疑他是穿越的!

其他网友回答:

2015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考古人员在希腊南部小镇皮洛斯发现一座3500年前的古墓。在这座古墓里,工作人员出土1400多件文物,包括黄金、白银、玛瑙、水晶、青铜器等等各种器物。

这些文物里,最让人震惊的,当属一件玛瑙制品——皮洛斯的战斗玛瑙。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是因为它的发现地是皮洛斯,而玛瑙上雕塑了一副战斗画面。

皮洛斯的战斗玛瑙长这个样子。

这枚玛瑙长36mm,宽24mm,玛瑙上雕刻了三个人物:两名持剑勇士在战斗,其中一名战士将利刃刺入另一名战士的咽喉,而地上还躺着一位战死的战士。三位勇士体格强壮,肌肉圆润,雕刻者以高超的手法,将其流畅地展示出来。

战争玛瑙被放大百倍后,勇士雕塑的细节部分,也被展示出来。

被刺死的战士,身体因为痛苦而扭曲,手中的青铜剑被遗弃在一旁,身上穿着的织麻裙子可以看出,他与另一位正在被刺杀的战士是战友。不过很快,他们就能在另一个世界碰面了。

那位手持利刃正在刺杀的勇士,则目光犀利,胳膊上的肌肉高高隆起,似乎正在发力。

通过战争玛瑙的草图,很多不易被发现的细节,都被表现出来。比如说被刺杀战士的长矛和护盾、头盔上长缨、起伏的地面;刺杀战士全身上下,除了一条短裤之外,还穿了一双鞋袜等等。

这么一块儿拇指大的玛瑙上,竟然清晰地表现出如此繁多的内容!

要知道,玛瑙的硬度为6.5-7,比小刀的硬度还要高。要想在玛瑙上进行雕刻,只有用比它硬度更高的工具才行。这块儿玛瑙发现的年代为3500年前,那会儿还是商朝,中国的先民还在拿着石头在刻甲骨呢。

希腊地区,出现同样精雕细琢的文物,则要到1000年以后了。

正是这种雕刻工具与雕刻材料的不匹配,才是这件文物的逆天之处!试想一下,用笔在一张36mm*24mm的纸上画出这三个人物,能画的如此流畅清晰吗?

参加考古的辛辛那提大学的戴维斯教授说:

“其他文物和它相比,就像是小孩子的涂鸦和米开朗琪罗的画作之间的差别。”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质疑这件玛瑙作品,说它并非3500年前的古物,而是希腊人作假。质疑越多,越说明它的逆天!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这个玉杯,盗墓贼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这是考古学家在一个被盗墓贼扫荡干净的陵墓现场发现的,当时这个玉杯浑身沾满了泥巴,赶时间的盗墓贼估计懒得细看,把它当不值钱的东西扔了。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一五计划”,洛阳矿山机器厂被建立起来。就在这个工厂建立的过程中,建筑工人们在这个厂址意外发现了一个古墓。建筑队马上上报给了当地文物局,由于墓葬已经遭到破坏,当地文物局马上派专家过来对其进行保护性发掘。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考古专家准备对这个古墓发掘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古墓已经被洗劫一空了。甚至就连墓主人的身份,都难以确定。最终专家们只在一个帐架上边,找到了“正始八年”字样的铭文。

说到“正始八年”,这是三国时期魏国国君曹芳所使用的年号,因此专家们也就将这个陵墓命名为洛阳曹魏正始八年墓。我们知道,汉朝时期非常流行厚葬的风俗,因此很多汉朝时期发掘出的古墓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陪葬品。

但是在曹魏统治时期,由于曹操的倡导薄葬,薄葬之风也逐渐兴起,曹魏时期的很多陵墓前,甚至都没有墓碑,当时的后人如果想要对墓主人祭祀的话,就只是在墓室前进行简单的设帐摆酒。

由此可见,相比于其他朝代的陵墓来说,曹魏时期的墓葬是非常简约的。不仅如此,这个正始八年墓还曾经被盗墓贼光顾过,因此自然也就不会留下什么重要的文物。但是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对一个陵墓的发掘,绝不仅仅是为了其中的文物那么简单,他们还要通过陵墓内部的一些构造,去分析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历史背景。

就在这些考古学家准备深入陵墓进行研究之时,有人在墓室的一个角落中,发现了一个沾满泥土的杯状物。而当考古学家对这个满身是泥的物件进行清洗之后,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制作工艺非常精美的酒杯。

虽然说这个酒杯在外观上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和曹魏年代时期的大多数酒杯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使用和田玉制作而成的酒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过后发现,这种上等质地的白玉,能够在正常光线环境下,所显现出的青白色光泽。这一特殊的质地,更是凸显了这个酒杯独特的神秘感。

不仅如此,在这个酒杯上,我们也能充分感受到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毕竟在整个杯身上,没有一点纹饰的出现,这就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朴素的风潮。对于盗墓贼而言,第一眼看见这个杯子,肯定会被它的外表所迷惑,认为这只是一个没什么价值的杯子。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巧合的出现,最终,这个价值不菲的酒杯才会被考古学家所发现。

对于这个玉杯而言,正是因为它的表面没有什么复杂的装饰,才会显得更加古朴。而且专家们发现,这个玉杯的表面要比一般的玉器更为光滑,应该是被当时的主人反复把玩,已经形成了包浆。由此可见,这个玉杯的主人一定是非常爱惜这个玉杯的。

清洗后的玉杯,温润明亮,一经报道便惊艳了世人,随即被认定为是国宝级别的文物,禁止出国展出。如果当时那些盗墓贼知道了,估计要悔青了肠子吧。也幸好有国家机构的细心保护,这样一个宝物才能重见天日,被大家欣赏。

其他网友回答: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曾被国外的宾客问:“你这国宝级文物有多少件?”工作人员傲娇地说:“国宝级文物就有18件”。再被追问:”最逆天那件?“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回答:“镶金兽首玛瑙杯”。我们知道陕西文物满地都是,可为何“镶金兽首玛瑙杯”被评为最逆天的文物,又为何成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主要还是“镶金兽首玛瑙杯”诡异的造型和让人惊艳的逆天颜值有关。自“镶金兽首玛瑙杯”出土以来,几十年过去,可围绕它依然有许多谜题,让考古专家至今争议不已,而关于它所有的一切,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

“快来看啊,出宝贝了!”

40多年前的一个初秋。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当时正在组织工人们挖地基搞生产建设。一天,施工的时候和往常一样的嘈杂、忙碌,可一个工人在挖土的时候,忽然挖出了一个灰不溜秋的陶瓮,因为之前有过经验,他立刻高喊一声:“快来看啊,出宝贝了!”

原来他挖掘出一个大陶瓮,这个陶瓮大约高65CM、宽度有60CM。陶瓮作工有点粗糙,还用了黄泥封口,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件古董。工人们连忙聚集了过来。其中几个有经验的老者,小心翼翼地打开泥土封口和瓮盖,没想到一阵金光闪烁,这个小小的陶罐,竟然装满是金杯银碗。

见到真出了珍宝,工地的负责人立即通知博物馆。博物馆接到了消息后,感觉这件事不能耽搁。为了以防万一,博物馆立刻派出了几位考古人员很快地奔赴到了现场。

为什么他们到得那么快?

其实何家村虽名为“村”,可是其地理位置距离西安市区不远,当时的含光门距离何家村,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左右,所以考古队员来的快,一点儿也不稀奇。

当韩伟、王玉清、雒忠如、杭德州等人,赶到了现场后,他们立刻保护好挖掘现场,继续对周边进行考古勘探,同时还开始了抢救性挖掘。

经过几天的耐心探寻,终于在在离陶瓮发现不远的地方,洛阳铲又挖出了一个大陶瓮,这次更幸运地发现,一个30CM高、25CM宽的大银罐。

让众人都没想到的是,经过后来的清点,两瓮一罐里面竟然发现了一千余件金银器皿,其中包括,银铤、银饼、银板,唐兽首玛瑙杯,金、银、铜钱币,玛瑙器、琉璃器、水晶器、玉带、玉臂环,、饰品等等,而这两个陶瓮和一个罐子,在后来定名为“何家村窖藏”。

而在这一千多件的器皿中,最让专家称奇的,就是这件“唐兽首玛瑙杯”,并且后来还定位国宝级文物。并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但是为什么它能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的国宝?

中国古代文物众多,堪称国宝级的文物也是无数,就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国宝级文物18件,但是为何这件玛瑙杯有如此的殊荣和待遇呢?

其实要成为国宝级文物难度非常的大,除了珍贵和稀缺外,更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其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孤品,但是从我们现在看来,虽然这只杯子颜值是非常的逆天。但是即便是这个玛瑙杯有一个特殊的外观。凭借这点要成为国宝之一是不是太轻易了,难道玛瑙杯背后,还有其他的独特之处?

让我们先从此杯外形说起,兽首玛瑙杯总高为6.5CM,全长为15.6CM,腹圈为5.9CM,根据后来的检测,材质应该是红色缠丝玛瑙。这个杯子外形雕刻为牛形兽首,以牛兽的角为杯柄。牛兽的有一双渊源的大眼睛,怒目远视。牛兽口中镶金,并且在周边上还刻画了髭须等,可以说是细微之处,处理的惟妙惟肖,堪称是栩栩如生的一件艺术品。

在用途上,兽嘴还配有一个塞子,只要取下塞子,就可以从里面流出水和酒,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贵重的漏斗,拿来注酒如酒囊中是最适合不过了。

这件兽首玛瑙杯工艺精湛,体现了当时工匠的极高工艺水平。根据后来大量资料的考证,兽首玛瑙杯制作的年份应该是在唐代,可以说距今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而且按照现在全球范围来看,他也是一件海内孤品,所以被定为国宝级文物,实至名归。

但是,围绕唐.兽首玛瑙杯的到底是哪里制作的?考古界至今争议很大。

由于兽首玛瑙杯造型独特,和中原文化差异很大,虽然是在中国出土的唐朝时期文物,但是却令人联想到,古希腊“来通”。来通是古希腊的一种酒具,希腊语,意为倒酒器,外形和兽首玛瑙杯很接近。

特别是希腊的来通,造型上大多为兽角,底部同样是有个开口,如同漏斗一样可以注酒,特别是在古代的宴会上,这种酒具被广泛应用,无论是祭祀和宴会,”来通”都是十分常见的器具,到了唐朝时期,“来通”被广泛使用在宴会上,而在此之前,正规场合的酒具,并没有见“来通”的出现。

猜测是因为唐朝就有一点鲜卑的血统,同时兼具包容,所以才因此被西域影响,跟着用“来通”来饮酒。

并且在材质上,红色缠丝玛瑙当时在中原很少出产,这些的材质基本是经过西域(今天玉门关以西的地区)传入,并且在当时中西亚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红色缠丝玛瑙制作器皿工艺和方法。

根据考古发现,在魏晋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一些的玛瑙制品就慢慢地流入中原,并且因为特殊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兽首玛瑙杯很可能制作于西域诸国,是以贡物和商贸的方式,经过丝绸之路来到古代的长安。

而这种说法,是找到了考古依据的。

因为我国境内的玛瑙,都是白、黄、淡青者为主,红色是非常的难得和少见的。根据古代的文献记载,红色夹心玛瑙都是经过西域来到中国。而因为文化的原因,中国古代饮酒的器具多以青铜和玉器,陶瓷为主,而造型都是四平八稳为主,想这类的牛兽角一样的杯子,非常的少有,并且用的人也不多.,但是这种说法虽然备受肯定,但是依然无法成为定论,这件逆天的玛瑙杯,他的制作地方依然成谜。

还有一个谜,玛瑙杯的主人是谁呢?

出土接近了几十年,可是至今,这些一千多件宝藏的主人,依然是个谜。经考古人员研究,反复地对照文献,初步认为,这尊把玛瑙杯,出土的地方是唐代长安市兴化坊,但是兴化坊里居住的人,可都不简单。可是说都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

按照《两京新记》《唐两京城坊考》所载,唐代许多的名人都曾经居住在兴化坊。 后来考古专家,经过时间对比,推断兽首玛瑙杯的主人。可能就是几个人之中的一个,他们就是邠王李守礼,尚书刘震。两人无论是时间和能力,都完全可以拥有这只兽兽玛瑙杯,

可是,到底谁才是它的主人呢,又为什么将他们遗弃呢?

为此,专家提出了三种猜测。

第一:猜测它是因为战争混乱中仓促埋葬的。

第二:根据他出土的位置在兴教坊,有人猜测珍宝的主人就是李守礼,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被埋藏了起来,没想到却遗失了;

第三:有专家指出,在许多器物中都有“墨书”,说明它们是严格按照程序从唐宫中的库房提取出来的,后来是因为某种原因被埋在了地下

但是在《旧唐书》却又找到了其他的记载:在唐朝的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当时的一个叫大康国的国度,就进献过一只兽首玛瑙杯。而在一千多年这个大康国,其实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一个小国。如果这段记载属实,那么玛瑙杯的之谜估计就能揭开了。

这件兽首玛瑙杯是如何制作的?

玛瑙杯的独特造型在其他的地区,考古墓葬中也是十分罕见。那么它究竟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这件唐兽首玛瑙杯,根据专家分析,是将一件奇绝之处就是利用天然的玛瑙石因势导利的雕刻和造型。琢玉高手按照“取势造型,依形布局”,“依色取巧,随形变化”等方式,将一整块,带有条纹的缠丝红玛瑙雕刻出来,

而这块红玛瑙也是珍品,不但纹理层次分明,而且在色彩也很正,可以看出,本来就是一件珍贵的天然宝石,并且在能工巧匠的手下,经过了巧妙的构思,将玛瑙的材质、颜色和自然纹理结合,才雕刻出这个牛兽角的造型,

这种将自然结合神奇雕工的做法,再搭配鲜润的玉材。让镶金兽首玛瑙杯绝对称得上是精品之作,同时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出土发现的唐代玛瑙器中,最为精致的一件。

玛瑙杯的艺术价值

这件镶金兽首玛瑙杯,堪称是中国顶级国宝,并且在02年,列入国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文物名单中第44位。!它的市场价值难以估算,它价值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现存完好的1200年俏色玛瑙玉雕。同时也是孤品,全世界只有一件。

这件玛瑙杯颜色鲜明多样。整个杯子形状的动感之美令人惊叹,玛瑙杯也许来自异域,是给唐朝的贡品;也许,它是中国工匠学习西域工艺制作的杯子。但是无论如何,它都是几千年前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的物证。他是一件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逆天艺术品,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

《旧唐书》《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相关内容

既然人类历史是由少数人推动...
既然人类历史是由少数人推动的,那普通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通常所说...
11-23
人类历史的进程注定是一部血...
人类历史的进程注定是一部血腥的苦难史。这个观点你认同吗?:谢谢邀请...
11-23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什...
截止至目前,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我认为...
11-23
人类历史上最不该被发明出来...
人类历史上最不该被发明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标准的...
11-23
人类历史上智商最高的科学家...
人类历史上智商最高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智商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
11-23
思考一下哲学问题:人类活着...
思考一下哲学问题:人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要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角度回答...
11-23

热门资讯

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今... 大家好,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今年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开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久去除口臭(永...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久去除口臭,永久除去口臭小窍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
金句圣经名言(圣经箴言金句)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金句圣经名言,圣经箴言金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梦里花简谱双手(梦里花简谱)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梦里花简谱双手,梦里花简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麦迪逊广场花园打架(麦迪逊广场...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麦迪逊广场花园打架,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支付宝卡通支付(支付宝卡通怎么...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支付宝卡通支付,支付宝卡通怎么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纪念日歌词陈慧琳(纪念日歌词) 大家好,纪念日歌词陈慧琳,纪念日歌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很难说你承诺了什么。...
荷花烟嘴中间绿色的是什么 吸烟... 荷花烟嘴中间的绿色是一根绿线,是烟的香线。这一根绿色的香线,可以提高过滤体系对烟气中有害成分的过滤程...
cf卡天空bug教学(cf卡空...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cf卡天空bug教学,cf卡空教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去香港签证在哪里办理 如果要去香港之后准备去香港签证在哪里办理?准备港澳通行证去香港签证多少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