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很多人喜爱书法,书法有养生效果,也的确有很多高龄甚至长命百岁的书家,如古代书家欧阳询84岁,柳公权87岁,文征明9o岁,现代书家梁同书93岁,启功94岁,赵朴初94岁,苏局仙110岁,孙墨佛104岁。
(书法家孙墨佛104岁。)
练习书法和道家修练一样,动静结合。
站立悬臂写书法时,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互相协调配合运笔。活络了关节,是外在的运动。有益身体健康。
在书写过程中,纵横弛骋,不受时空限制,全神贯注,凝神静气。沉着镇静。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使人有无忧无虑,超脱的感觉。大脑清醒,心情畅块。使浮躁、焦虑得到释放,心灵得到净化。这是练书法内在的精神上的静带给人的益处。
学习书法养气,如学颜真卿书法,可养至大至刚的阳刚之气,浩然之气。
不少医学家研究认为,书法与气功有内在联系。与气功的"三调″相似。
一,调身。指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动作调节。要放松、自然。
二,调息。指呼吸的深浅和快慢。要勻、要深。
三,调心。指对思维意识活动的调节。排除杂念,进入忘我状态。
写书法时,手的运动类似于养生法和气功中的调身,书法里平心静气类仅于养生法和气功中的调心。这些可作为书法养生的科学依据。
在中国明代古籍书《养生导引法》中,也讲究动静结合。在书中提出的治中风病导引法有静功、动功和动静结合功多种。
现代书法家中的寿星,终年104岁。孙墨佛(1884一1987),原名孙鹏南,字云斋。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员,著名书法家。莱阳市穴坊镇西富山村人。辛亥革命老人。
1908年加入同盟会,跟随孙中山闹革命。曾任北方护国军总司令部秘书主任。
1952年经周恩来和董必武推荐,应聘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馆员。
他学习书法曾得到康有为亲授。曾临过魏碑、"二王″书法。兼习篆、隶、草。晚年力学孙过庭《书谱》。造诣较高,自成一家。与南派著书书法家苏局仙齐名,有"南苏北孙″之说法。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孙墨佛所书。)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请。作为传统书法爱好者和追随者,我认书法能养生怡情。“字如其人"就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书法能通情,通情能养生。从历史上看,许多书法家又是诗人,画家,文学家,政治家,如李邕,柳公权,孙过庭,杜牧,苏轼,黄庭坚等等,他们不但在书法上有成就,而且因书法影响了他们为人作官的性格,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就是很好的证明。古代的书法家在同一时期,都是寿命最高的,大家公认这也与书法养生有很大关系。同时,书法作为循序渐进的艺术,练习者需平静心情,行笔时需凝神屏气,边练边念,持之以恒,取得进步,这与科学的养生之道是完全吻合的。
做到书法养生,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多看古代书家名帖,感受书法的美,受到书法的熏陶,形成高雅的志趣;走进书法,练习书法,在练习中能心平气和,忘却烦恼,坐站结合,锻炼身体,呼吸有节,全身投入,持之以恒,对每个人的养生是大有裨益的。
仅个人看法,供参考。
书法练习和创作时,人心合一,精神集中,运气与运动一结合。会产生很好的修心健身的一种艺术。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你的邀请。大家好朋友们!我是千千千里马。书法养生,这是近年提出的心说法。北京大学的王岳川先生还专门用书法养生到处演讲,说什么书法家都是长寿的。例如,文征明八十多岁,苏局仙一百多岁等等。
其实如果这样说,那就见笑了,毕竟书法家短命的也不少。王献之四十多岁,王宠才活了三十多岁。
我们研究好统计书法家的长寿应该又一个完整的科学样本就比较有科学性。你今天说这个人长寿,没听说那个人没有长寿,这就是一种选择例举,都没有代表性,所以,就不是一个科学说法。
养生是一种心态,与长寿没有必然联系。不是所有养生的人都会长寿,但是,长寿也需要养生。
那么,书法是不是一种养生之道?我的看法是,这与书法本身没有绝对关系,只与你的心态有关系。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说,如果你努力以书法养生,那么书法就会养生的。你不是以书法养生,而是作为一种营生,那么书法就不是养生而是一种营生了。
古来书法家有不同的生活态度。颜真卿一生不怕死不怕累,也活了八十多岁啊。张旭潇洒自在,却只活了五十多岁。文征明远离名利场,也快快乐乐活了八十多岁。可是徐渭就惨了,四十多岁。所以,书法是一种人生的陪伴,你只要认认真真与书法相伴,这是就是一种快乐。
书法养生的科学依据没有见到科学文献的论证,但就中国古老的养生学对书法养生有些见解,那就是陶怡人的性情。学习书法,可练行云流水;欣赏书法,可谓雅俗共赏。
练习书法,如练武术功夫一样,先练基本功,要做到手眼身正,笔直挺胸,凝神贯注,心意放松。见到好的作品如得宝贝,喜不自胜,爱不释手,乐天无虑,身有何病,正是一个好的养生习惯,又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书法如太极,养生最适宜。挥运之间,凝神静思,全身运动,而生命在于运动,这就是书法养生的最根本的依据。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养生的科学依据,没有任何人做过试验研究,都是想当然的结论。用严谨的科学去解释文化也解释不清楚。
说书法一定养生,那历史上很多书法家,他们的寿命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一样长寿。王羲之五十九岁,并不是很长,王献之四十三,孙过庭四十九,五十都没有活过。褚遂良,赵孟頫六十多。从科学养生角度来说,在他们身上就没有体现出来。
说不养生,虞世南,欧阳詢,柳公权,八十多。颜真卿七十六,如果不是惨遭敌人杀害,活的还要更久。文征明九十。临终时那一秒还在书写。
所以,用科学去说从事书法活动一定养生长寿,是不科学的。养生,是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心态好,打麻将也能养生。做什么事都能从中得到快乐。有快乐心态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积极,他从事任何娱乐活动都利于养生。
书法,在书写时需要平心静气。凝神贯注,呼吸平和,这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如果长时间的伏案书写,颈椎长期受到压迫,脑部供血不足,发生中风的机率也很大。还是腰椎也会受损,手臂也可能产生肩周炎。从病理产生的结果来看,书法养生又成为了矛盾。
要养生,首先把心态调节好,能够控制住自己,做好作息时间。不能因有益的活动就不加节制的任意放纵。书法是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但前提是取决于自己对书法的态度。如果目的单纯,只是消遣,这会养生。如果是去和人较长短,这是害生。
谢谢邀请答问。
书法与养生挂钩,皇帝的新衣,牵強附会之谈。
当下书法界,不论学习训练以及创作之实践活动,还是理论研究,均是乱象纷呈,不一而足。
其原因,一是国有化的官办实体引导控制,二是普及化的全民"体操″运动。
毛笔写汉字,在汉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它独有的内涵和形式,在之前,始终没脱离其实用性。要说官办机构,和全民运动的形式,倒也古已有之,但决不是今天的本末倒置,泛滥其流。
现实当下是好一个"乱"字丶"滥"字了得。
天下本无事,自扰人扰之,人扰自扰之。自欺欺人被人欺。
毛笔黑墨白宣纸,点划字体排章法,形式美感不容置疑。但其本身並没太过复杂奥妙之内涵。除了过去的实用价值,就是一点闲情逸致。要说這个方面,用它调调身心,也是有益无害。但问题是就目前這种社会状态来说,别说用它保健养生,简直成了必须远离的害人之举。现在不管老少,有名无名,成手不成手,有几人练书法不受名利驱使?当年泰安有个孟庆甲,就是自负有写字之名而被排拒书协机构之外,胸含一口怒气,从家里步行到一领导处申说冤情,一步入门,即便气毙。五十余岁,书法已成手,年纪正适宜,还没成于斯,便即丧于斯。呜呼哀哉,可谓书法之流弊。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江上人感谢您邀请!书法养生有科学依据吗?其实还真没有科学依据。不过学书法可以静心。这是肯定的。如果静心可以养生,练书法完全能可以达到养生目的。所以说练书法可以养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在练书法时什么烦恼都没有,完全做到静心练书法。当我有烦心事,在练书法中完全可以把烦心事抛在脑后,一心沉静在学书法当中。心情愉悦,能感觉学书法给我带来快乐。每当写出一个漂亮的字来心情非常高兴,每当悟出笔法技巧来,就像个孩子手足舞蹈这种喜悦完全发自内心的开心。感觉到学书法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乐在其中。我就是这么一种感觉,我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样感觉。所以每天不自觉就喜欢练书法。人情世故什么都不想,感觉练书法心情好轻松,我就喜欢这种感觉,不愿意放下笔来。时常感觉时间过的太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也许书法练到我这种境界,才能真正体会感悟到乐趣。心态也比别人好,什么都想的开。阔达开朗,完全拿的起放的下的人。所以我写草书圆润流畅大气豪放,让人看上去舒心的感觉,因为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书法要写出自己性情来。
体会到快乐!也就达到养生目的了。喜欢就关注吧!
练习书法,是一种非常好养生方法。从古至今,书法家大多长寿,如唐代的大书法家欧阳询,活到85岁,柳公权活到88岁,要知道,唐朝人均寿命只
下一篇:这两张字哪张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