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东晋只派八万人迎战,只是淝水这个局部战场的兵力。
实际上,东晋动员的兵力,远不止这八万人。苻坚举国动员,百万大军剑指南方。这时候,东晋就是在腐败,也要垂死挣扎一番。
而恰在此时,东晋正要有了垂死挣扎的资本。
也不能说之前没有一战的资本,但这时候形势更好。否则,王猛死的时候也不会劝谏苻坚不要南征东晋了。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优势:
一是长期基因不良的司马家族,终于诞生了一位还算说得过的皇帝。这就是公元376年亲政的孝武帝司马曜。这件事很重要。一旦皇帝镇不住,东晋都不用前秦动手,当轴士族自己就能干起来。
二是双头政治的格局已经形成,灭东晋就要一起砍掉东晋的两个头。双头政治,一头在荆州、一头在建康。而长江从来不是什么天堑,而是连接两头的“高速公路”。所以,东晋始终能够获得关键局部的优势。
三是当轴士族分属两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表面和平。谢氏家族镇建康,主江东防务;桓氏家族镇江陵,主荆州防务。这时候不能说紧密配合,但因为有皇帝镇着,所以还算平和,起码能合作了。
接下来,就要问苻坚:你到底是打江东还是打荆州?
当然是打江东,因为建康就在江东。于是,公元383年,八月,苻坚百万来犯。但是,公元383年,五月,荆州刺史桓冲,就亲率十万大军对前秦展开了进攻。进攻的战场,从荆州一直蔓延到四川。
夏,五月,桓冲帅众十万伐秦,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等攻沔北诸城;辅国将军杨亮攻蜀,拔五城,进攻涪城;鹰扬将军郭铨攻武当。六月,冲别将攻万岁、筑阳,拔之。
所以,这时候尴尬的就是苻坚。你打一下江东试试,江东未必打下,而桓冲却有可能从南襄隘道攻入中原,甚至逆流而上、拿下四川。
于是,苻坚纵有百万大军,也一定要分出足够的力量去盯防东晋的荆州一头。但凡盯不住,桓冲这十万人就不知道会杀到哪里。所以,东晋动员的兵力,一定就要把桓冲的这十万人加进去。
淝水之战的战场,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淮河南岸。而以荆州和建康两头而论,战场大体位于两头的中间位置。为什么苻坚会选择这里实施主攻?原因就是长江太长。百万大军全都调到江东,从徐州、扬州直接往南杀,那桓冲怎么办?为了保持左右接应,苻坚只能选择这里作为主攻突破。
但是,长江从来不是天堑,而是“高速公路”。所以,东晋的兵力调动就特别快。在淝水这个关键局部,就能立即形成关键局部优势。甚至,这时候都不用长江,江淮之间的水网都是东晋的高速公路。谢玄的八万北府军,迅速开到。《十六国春秋》记载:
晋派都督谢石、徐州刺史谢玄、豫州刺史桓伊水陆七万败坚于淝水。
不是八万人吗?怎么这里只有七万?
其中刘牢之率五千精兵赶往洛涧,即今安徽合肥附近,后又与谢石所部转战进攻淝南的前秦张蚝所部。所以,刘牢之和谢石大概率分走了一万人。
而苻坚呢?此时抵达前线的,是苻融所部三十万人。但这伙人是前秦的绝对精锐。虽说前秦号称百万,而这时候投入战场的还只有三十万。但是,淝水战场上,苻坚投入淝水战场的兵力,却肯定没有三十万。
首先,大军到了颖口(今安徽颍上)就分兵两路,一部分人马被慕容垂带走了,进驻漳口(今湖北当阳)。最保守估计,慕容垂所部也在三万人左右。这一支别部的主要目的,就是盯住桓冲。你不盯着荆州一头,这伙人就敢死命往前推。
其次是洛涧之战,梁成所部五万人,基本被刘牢之的五千精兵给干废了。另外,苻融还出兵寿阳,这是东晋的军事重地。虽然打下来了,但也必须分出一定的兵力扫荡残军。谢玄所部八万赶赴淝水的同时,东晋还派了一支水军,“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这伙人就是奔着寿阳去的。
而淝水战场就在寿阳东北。淝水自南向北注入淮河,苻坚主力与谢玄主力隔淝水对峙。这时候,你再说苻坚还有多少人?不到二十万。关键是这伙人不仅劳师远征,而且就没怎么打胜仗。而东晋谢玄有多杀人?集中了东晋在江东地区的全部主力,七万人。
然后,两边开打。苻坚试图半渡而击,于是命令军阵后撤,给晋军让出战场。但是,内部出了间谍。
原东晋梁州刺史朱序在379年战败被俘后,就一直在前秦捣鬼。洛涧之战的时候,前秦主将梁成派朱序劝降谢石。结果这家伙却鼓动谢石趁秦军立足未稳、赶紧进攻。谢石这时候正在犹豫,听了朱序劝说,马上就不犹豫了。而刘牢之的五千精兵恰好及时赶到。于是,一通猛攻,就报废了前秦的一支方面军。
而淝水较量,秦军刚一变阵。这家伙就开始捣了一个大鬼,直接大呼:秦兵败矣。将近二十万人的军阵移动,士兵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就炸阵了。
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
而晋军也是相当实在,就是要渡河跟你决战。谢玄、谢琰、桓伊这三个主将没有一个怂货,带着兵就过来砍人了。前秦先锋大将苻融赶紧亲自督阵。但是,退军如潮水,根本就拦不住,所骑战马还被撞到了,立即成了禁军的刀下鬼。
大军炸阵、主将被杀。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天神下凡也挽回不了溃败的局面了。于是,前秦淝水战败,而后全线崩溃。
战场打仗就是这么简单吗?一个间谍朱序就能决定前秦上百万大军的命运吗?你就是说破大天,东晋在江东方面的军队也才只有八万人,而前秦就是靠国力也能把东晋碾压至死。
秦军和晋军,没法从数量上进行比较。
前秦以及后来的北朝,普遍采用义务兵役制。就是人人都要当兵,当兵是朝廷的徭役。这个到了北魏才有所改变,采取了军户制。简单说,就是确定一部分人可以职业当兵,好处是不用交税。但无论是什么形式,北朝士兵都是农耕之外的兼职。不这么玩,苻坚就不可能动员百万大军。前秦就是地方再大、人口再多,也不可能养活百万常备军。
但是,东晋就不一样了。北府兵主要就是老谢家的私兵,以逃往江淮的农民为主要来源。这伙人就是一种职业兵,当兵就是就业、打仗就是工作。而在淝水之战前,这伙人自公元377年组建,已经在江淮地区训练了将近七年时间。为什么这伙人不能一边种地、一边当兵呢?因为都是流民,根本就无地可种。
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所以,前秦的胡人武装,根本就打不过职业化了的北府兵。刘牢之带了五千精兵,会同谢石所部,就能干废前秦梁成所部五万军队。原因就是东晋在士兵素质上已经碾压秦军。
而前秦内部也出了很多问题,原因就是连年征战导致兵疲将惰。
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兵疲于外,民困于内,危亡近矣。
前秦从王猛时期就一直打仗,虽然一直打胜仗,但大家早已打累了。而自公元378年以来,前秦还爆发了三起宗室叛乱。特别是公元379年的苻洛叛乱,就是利用了“民思有所息肩者,十室而九”的心态。内部的支柱力量,也就是氐族军事权贵,已经离心离德。
而淝水之战前,整个前秦也就苻坚信心满满。而上自太子下至嫔妃,都对战胜东晋毫无信心。淝水之战,除了一个苻融,你很少能找到前秦苻氏权贵的名字。原因就是前秦膨胀的太快,氐族军事贵族大部分被分派到各地镇守。所以,秦军炸阵,前去督阵竟是前锋大将苻融。
因此,即便没有朱序乱阵,与晋军摆开战场、硬碰硬,秦军也不是对手。将军没有战心,士兵毫无斗志,大家早就不想打了。而对阵的北府军更是前秦战士无法招架的强悍对手。
而东晋方面呢?
淝水之战,前秦百万大军,而真正参与战斗的也就苻融所部的三十万大军。但是,因为战线太长、要点太多,所以秦军只能一分再分。在关键局部的淝水战场,秦军连三十万大军都不可能集结。而东晋的江东军团,主要是谢家的八万北府军。虽然东晋也分兵,但主力决战的时候却集中了八分之七的兵力。所以,关键局部的淝水战场,东晋实现了主力的高度集结。
东晋动员的军队,并非只有八万人。史书记载的明确数字,有桓冲的十万荆州兵,有胡彬的五千水军。同时,寿阳重镇具体没有记载多少兵力,但肯定不少。而沿淮河要地,也要处处分兵。所以,东晋也是举国动员,但兵力数字已经无法确定了。
而豪族当道的东晋之所以能够出现精诚团结的局面,一个原因是皇帝不太傻,孝武帝司马曜起码没添乱;另一个原因就是当轴士族还算和睦,谢安和桓冲的关系还算过得去。
桓冲自认能力不及谢安,于是主动解去扬州刺史,出镇京口。后来,又解去徐州刺史,出镇姑孰。如果桓冲不去权,那谢安就不可能做实宰辅,更不可能全权主持江东防务。而桓冲出镇荆州之时,谢安则“送至溧洲”。
桓冲以国为重,没有捏着权力不放。而谢安也在主动调和两大家族的关系。虽然后期桓谢二人也有龃龉,但总体做到了和谐相处、以国为重。
所以,淝水之战,前秦败得不冤,举国厌战、兵疲将倦,而苻坚却一意孤行;而东晋则胜之有道,谢安局中调度,荆州和建康双头并进。
其他网友回答:欢迎关注“君山话史”,我来回答。
首先,东晋不是以一国之力迎战前秦,顶多只是半国之力。
要说清这个问题,非得对东晋政治格局有一番了解不可。
自东晋开国后,内部长期动荡不安,形成两个军政中心,一个是长江上游的荆州(西部),一个是下游的扬州(东部),东晋帝国广阔的西部实际上一直处于军阀的控制之下,朝廷能控制的,只不过是东部几个州而已。
在东晋历史上,一而再地出现地方军阀威逼中央朝廷的现象。自三国以来,由于荆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作为帝国在西部抵御外敌入侵的屏障,谁主政荆州,谁就手握重兵。东晋是中国历史上皇帝权力最弱的朝代,这种政治惯性之下,对地方军阀没有很强的控制力。在淝水之战前,曾爆发过王敦之乱,苏峻、祖约之乱,后来又出现桓温,要不是他死得早,东晋可能就被他篡权了。
桓温死后,他的弟弟桓冲不似哥哥那般飞扬跋扈,无意染指朝政,积极改善与朝廷重臣谢安的关系。由于桓冲谦冲,谢安持重,东晋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当时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谢安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表面上看,谢安挂了五个军区司令员的头衔,看起来似乎实力不弱,实则不然。除了扬州之外,他都督的豫、徐、兖、青四州,多半被前秦占领,有名而无实。
当苻坚以百万之众大举南侵,谢安派出八万人马迎战。这八万人,不是整个晋国的兵力,而只是朝廷所能动用的东部诸州的兵力,不包括桓冲控制下的西部诸州。因此,我说晋国不是以举国之力迎战前秦,甚至连半国之力都没有,只是以东部几个州迎战。
那么西部的桓冲有多少兵力呢?比朝廷要雄厚得多!在淝水之战前夕,桓冲曾以十万之众进攻前秦控制的襄阳,可见他的兵力之多,要远远超过朝廷。桓冲控制下的部队,朝廷根本是无法染指的。
苻坚大举南侵,目标是东晋首都建康,这是属于朝廷的势力范围。当时桓冲提出要派三千人入援建康,谢安婉言拒绝了。说实话,三千人真是杯水车薪,能顶个屁用。桓冲首先考虑的保卫荆州,面对前秦史无前例的庞大军队,他也不敢派出更多的军队交给朝廷。对此,谢安回复桓冲说:“朝廷已有应急方案,士兵武器都不缺,这支部队应留在西部以防备敌人入侵。”三千人意义不大,干脆不要了。
因此,最终迎战苻坚的,只有八万人。
其次,兵贵精不贵多,与其拼凑几十万乌合之众,不如用好“北府军”这把尖刀。
如果谢安非要临时征兵几十万迎战,当然不是不可能。但临时征兵有几个问题:第一,军队毫无战斗力,有时还能添乱;第二,引发社会动荡。后来东晋权臣司马元显为扩充自己的力量而大举征兵,诱发了孙恩起义,这便是一例。
东晋的这八万人马,是以“北府军”为核心。谢安是比较有危机意识的,在八年前,他就十分担心前秦入侵,于是大力加强国防,打造一支强大的武装,这就是以谢玄为首的北府军。北府军组建后,多次参加对前秦的战争,在战火中茁壮成长,屡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东晋抵御外来侵略之重器。
我们复盘淝水之战,会发现前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人太多!乌合之众太多!淝水之战是个奇迹,因为前秦军队并不是被东晋击败的,而是自己乱掉的。有人一喊“秦军败矣”,整个前秦阵营大乱,最后无法控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被招募入伍的乌合之众添乱。
为了一战平定江南,苻坚采取每十丁征一兵的原则,其中良家子弟凡二十岁以下且有材勇者,皆授羽林郎。当时良家子弟前来报名参军的有三万余人,还都自带马匹,组成一支青年羽林军。苻坚的弟弟苻融告诫说:“少年羽林军那些个良家子弟都是富二代,不习兵事,只会拍马屁罢了。陛下要是轻信这些人,恐怕后患无穷,到时追悔莫及。”
在淝水之战前,前秦军队横扫天下,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怎么可能发生骚动与混乱呢?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引发骚动与混乱的,必定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在此之前,前秦的常备军大约在30万左右,突然扩充到百万,也就是三个兵里,有两个是新兵。大家想想,一旦新兵出现混乱,如何制止得住呢?
因此,我认为谢安宁可坚持以八万精兵迎战,而不刻意地拼凑更多的乌合之众,是完全正确的。
其三,前秦军虽号称百万,在淝水战场实际上是三十万,有经验的老兵更少。
在淝水之战前一年,苻坚的计划是动员九十七万兵力。后来南侵时,具体的数量是步兵六十几万,骑兵二十七万,所有兵力大约九十万,称百万雄师也不算过分。但这些军队并不是同时投入战场的,前锋兵团三十万人抵达前线时,较偏远的地区的凉州兵团、幽州兵团、冀州兵团、蜀汉兵团等尚在昼夜兼程赶路。
从人数对比看,东晋八万人马,比起前秦三十万人马,也是很悬殊的。但是正如我前面分析的,前秦军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毫无战斗力的新兵蛋子,以此推算,秦军前锋的三十万人,大约只有十万人比较有战斗力,这样一比,差距就没那么大了。
比如淝水之战的开幕战洛涧之战,当时刘牢之率五千北府军,大破五万秦军,秦军死一万五千人。按理说,秦军实力不应该如此不济,要知道前秦曾以六万之众,击破三十万燕军,灭掉前燕,实力不是吹出来的。后来前秦又消灭仇池、前凉、代,完全统一北方,武力之盛可见一斑。五万秦军打不过五千北府军,只有一个解释,这支秦军主要是新兵。
了解以上事实后,就可以知道,所谓以八万对百万实际上是不存在,双方悬殊虽然很大,但并非很多人想象的一比十二的差距。淝水之战,东晋没有必胜之局,我想谢安能想到的最好结果,可能就是阻止住敌人进攻罢了。此战之所以改写历史,不能不说有些运气的成分。
其他网友回答:
东晋时代是典型的门阀政治,而且还是门阀政治的巅峰。那么何为门阀政治呢?简单说,就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天下。那么皇帝为什么愿意与士族共治天下呢?这个还要从东汉末年开始说起。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一些出生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豪门子弟,比如袁绍、袁术;一些宗室出身的刘姓子弟,比如刘焉、刘表;一些在地方州郡颇具影响力的士族子弟,比如公孙瓒、马超等人,纷纷割据自立。这么人要么自己就是豪门大族,要么依靠割据地的豪门大族,把割据地变成了独立小王国。虽然后来魏武帝曹操极尽之所能的打压豪门大族,但是豪门大族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
曹操死后,曹丕继立。因为他没有自己老爹的威望,所以他就不可能像自己老爹那样继续打压豪族,否则统治地位不保。于是曹丕搞了一套九品中正制,等于在制度上承认了豪族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曹魏政权也就变成了皇帝与豪门共治天下的局面。
魏明帝曹叡死后,曹魏皇室也皇权旁落。司马懿在击败曹爽后,控制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对于篡位上位的司马家族来说,他们的统治基础比曹丕还弱(无尺寸之功)。因此为了篡夺皇位,司马氏一方面打压不服他们的曹魏残余势力,一方面也仿效曹丕当年拉拢豪门大族的办法,给了豪门大族更大的政治权力。
简单点说,晋朝的军政大权掌握在豪门大族手中。这些豪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依靠这些土地(庄园经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通过这些财富,招揽人才为其服务,豢养家兵护其家财。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豪门大族的势力已经可以影响皇权了。为了制约日益膨胀的豪族,司马炎大封司马氏,把自己的子侄辈封到各地当王,企图利用分封制的方式扩大司马家族的控制力,把豪族手中的权力再夺回来。但问题是,司马懿靠篡位夺权才上的位,这就给了司马家族一种错觉:老祖宗可以篡位夺权,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基于这种想法,司马炎死后,司马家族立刻就爆发了内乱。这些司马家族的傻孩子们相互攻击如仇雠,为了夺权杀红了眼。杀得天下大乱,子嗣凋零。司马家族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司马家族掌控的军队都杀完了)
匈奴人刘渊看见中原大乱,乘机率领族人起兵造反。他这一造反,又把八王之乱中幸存下来的司马氏王爷们也杀了一遍。仅洛阳一战,司马氏控制的军队就被杀了十万多,包括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西河王司马喜、梁王司马禧、齐王司马超、吏部尚书刘望、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庾顗等人都被胡人俘虏。最后也都被杀了。
经此一役,司马家族元气大伤。一些逃到江南的司马氏,比如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他是要兵没兵,要钱没钱,也就是挂一个皇族头衔空筒子王爷而已,其实什么实力都没有。他能当上皇帝,完全就是仰仗江南的豪门大族抬举。
因此东晋皇帝的权力不是一般的小,而是特别特别小,根本没人拿皇帝当回事。皇帝也拿江南豪族没办法,因为东晋皇帝没有自己的核心军事武装。(晋朝皇帝的统治基础在北方,但是北方被五胡占了,等于皇帝的土地没了。没有土地就没有经济收入,就养不起兵,只能依附于南方士族)
试想一下,皇权这么弱,南方士族们会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肯定是希望维持现状,让皇权继续弱下去!这样南方士族才能维持特权,维持偏安的局面。所以纵观整个东晋时期,除了个别皇帝之外,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弱鸡,对整个国家没有掌控力。(因为皇帝弱,所以东晋是一种看似有中央政府,实则是地方割据的军政结构)
综上所述,淝水之战时期的东晋政治和军事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是皇族,弱鸡般存在。皇帝的手上压根就没有多少兵。东晋的主力军事武装实际上是掌握在士族手上的。
其次是士族,真正拥有权力的群体。这个群体没有统一的领导,因为能把士族统一,就意味大权在握,可以篡权了。所以淝水之战前的士族,都是割据自立,拥兵自重。
当时拥兵自重的南方士族主要分四大块,分别是江东士族、荆州士族、益州士族以及岭南士族。不过益州当时已经被前秦攻陷了,这一群体被排除在外;岭南士族因为离前线太远,也跟他们没关系。所以真正跟前秦干仗的,只有荆州士族和江东士族。这也就是说,东晋和前秦的战争,是一场东晋和前秦的总体战。在江东和荆州都有战事。只不过主战场(淝水)在淮南,所以给人一种错觉,就是前秦八十七万大军讨伐东晋,而东晋只派了八万人迎战,好像东晋只有八万人似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前秦与东晋打的是总体战,江东和荆州都有战事。前秦军把主力(约三十万)部队放在了淮南,这是当时江东士族的地盘。前面也说了,东晋的士族割据自立。前秦打江东,这事与其它地区的士族无关。毕竟仗又没有打到他们的家门口,犯不着卖命。另一方面,作为次要战场的荆州也有战事,不可能竭尽全力的去帮江东。因此,淝水之战的八万晋军,其实就是江东士族的武装力量,也可以说是东晋中央朝廷的武装力量。
以当时江东士族的财力来说,这八万人真不算少了。毕竟士族的权势再大,也只是个土豪而已,以一家一姓的所能控制的人口财力,不足以支撑豢养一支过于庞大的军队。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东晋的问题,纵观整个南北朝的军事对抗史,都是如此。比如南朝军队数次北伐的兵力数字,军队人数却少得可怜,一般只有数万人,几乎很少见到超过十万的记录,远远少于与其对抗的北朝军队。
所以为何淝水之战时,东晋只有八万人?因为这是当时江东士族(以谢家为主)和东晋朝廷所能动员的极限了。毕竟淝水在江东士族的地盘上,苻坚的目标也是东晋朝廷的所在地。其它地方的士族认为跟他们没关系,都在坐立观望,不派兵支援。
说到这里,有一个疑惑就产生了。为什么江南士族会对前秦南侵如此不上心呢?难道他们不怕做二等公民?这是因为,士族之间也存在相互兼并的现象。被北方胡人统治虽然不好,但是保住自己家族的地位更重要。士族的私兵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怎么可能拿去给谢安和朝廷当炮灰呢?那些世家大族们没有在背后给谢安捣乱,没有给前秦当带路党,已经是对谢安和朝廷最大的支持了。
总的来说,前秦与东晋打了一场灭国级的总体战。这场总体战,前秦全线出击,不是只打江东,而是江东和荆州一起打。使得东晋不可能把兵力全调到一个地方。如果把兵力全部调入淝水,那么西线的荆州肯定会崩溃。并且朝廷本来也调不动荆州的兵马,这是士族政治的弊端。至于淝水之战,只是这一场前秦与东晋总体战中的一次战役而已。东晋在这次战役中派出了八万人。但这八万人不是东晋的所有武装力量,只是江东士族(谢氏)的全部力量。以当时的政治结构来说,八万人已经个不小的数字了。
其他网友回答:8万人,只是东线的军队,而且八万人已经不少了。
大家觉得8万人是很少,是因为前秦号称80万大军来攻打东晋,这样就显得东晋的8万人很少。然而实际上,前秦的所谓80万人,是分布在战场和路上的,真正的军队投入到东线上并不多。前秦的80万人里头有一大半还赶往前线中,其中有一些甚至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投入战场。
即使投入了战场,战场也不仅仅在淝水。在西边的荆襄一线也有前秦军队和东晋军队的对抗。而在西边荆襄一线,东晋掌握的军队和在东线差不多。这么一来,一共有十多万军队,看上去也不算少了。
而前秦在淝水一线也就仅仅有几万人,真实的人数可能比东晋还要少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前秦最后落败。
所以看待淝水之战的时候,要把这场战役和前秦与东晋整体的战争放在一起,从整体上看东晋在战场上确实军队和前秦人数相当。
这也是因为东晋指挥官战略得当,谢玄抢在前秦的军队最终集结完毕之前,主动出击前进,让前秦几十万大军的优势无法施展,因为前秦的几十万大军都还在路上,前线跟东晋人数差不多,甚至略微劣势,这个时候东晋必须抓住机会,一鼓作气打败前秦的前锋,才有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等到前秦几十万军队都开到了,集合完毕向东晋发动总攻,东晋就凶多吉少了。
所以这八万人一点也不少。
其他网友回答:淝水之战,面对”投鞭断流“的前秦军,东晋仅八万人迎战。
这可是关乎东晋生死存亡的一战,坐拥半壁江山的东晋就不能多派点兵来吗?
各管各地就在淝水之战前,荆州桓冲刚刚率领10万大军主动进攻襄阳。
因此,东晋远远不只是8万兵力。
可是,兵力为各都督所把持。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央集权虚弱,各镇都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名为国家外军,实际上已经是地方军队,甚至都督的私人武装。
东晋,南渡朝廷,本就没有强大中军,更无力维系中央集权了。
同时,东晋是在门阀支持下建立的,只能依赖、拉拢这些门阀大族,因此,重要地区的都督常常为门阀大族所把持。
不仅如此,王、庾、桓、谢还轮流把持朝政,有架空天子之势。
掌权的桓温曾想篡位,被谢安多方阻止。
桓温死后,谢安为协调大族之间的关系,以桓温弟桓冲领荆州刺史,以桓冲的儿子为江州刺史,以皇后父王蕴为徐州刺史,另以谢玄为兖州刺史。
谢安的调整,使长江中下游的大权,分由谢、桓、王三家掌握,使上下和睦。
但是,“上下和睦”已经是是极限了,各大族之间不要再打来打去,战略行动上能遥相呼应就烧高香了,集兵一起作战就不要奢望了!
各有各忙当然,各门阀也不是只顾自己,不顾大局。
比如,桓冲就曾表示,愿意派出3000精兵,增援建康,只是被谢安拒绝了。
其实,愿意拿出3000精兵,桓冲已经很有诚意了!
当时,各外军的压力都非常大。
西到益州,东到徐州,东晋全线都面临前秦的压力。
当时,前秦已经攻占了巴蜀的大部分地区,已备办舟师,准备顺江而下;而再江汉地区,前秦也已经攻占了襄阳等地,将桓冲压到江南;东线,前秦军已经攻占彭城。
而前秦发动的全面攻势,更是兵分三路:幽、冀2州之兵由彭城南下,为东路军;梁、益2州军自蜀地沿江而下,为西路军;苻坚自率中路军进攻寿阳。
此前的彭城、襄阳争夺战,东晋军都失利了。
如今,面对敌3路进攻,桓冲等人能顾好自己已经不易了,哪里还能大兵增援呢?
毕竟,淝水之战所在的淮南不容有失,桓冲坐镇的荆州地区也不容有失!
谢安的底气对于抗击苻坚亲率的中路军,谢安是有底气的。
谢安的底气,正是那8万北府军。
谢安掌权后,令谢玄将京口地区的北方流民组织了起来,组建了北府军。
这些人多为北来侨民,对北方统治者怀有切齿之恨,士气高昂,作战勇猛。
379年,正式组建仅1年的北府兵即以5万人,在淮南击败前秦10万之众!
此时,同样是在淮南,已扩建到8万的北府兵,正是谢安的底气所在!
进击的北府兵,使其独自承担决战任务已经占据蜀地、彭城、襄阳的前秦军,原计划三路进攻。
如果依此计划展开,则战场将非常大,东晋各军都将与敌人展开决战,而作为战略进攻方,前秦只需任何一路取胜,就能全胜!
前秦军刚展开时,战局发展非常顺利,迅速攻占了寿阳,并派兵东进洛涧,封锁了淮水。
由于攻占寿阳,并封锁淮水,前秦已经取得了淮南战场的主动权。
得知寿阳失守,谢玄被迫停止前进,转入防御。
然而,苻融产生速胜思想,急请苻坚:“贼少易俘,但惧其越逸,宜速进众军”。
苻坚留下大军,只率领8000轻骑前来,并派朱序劝降。
朱序反而为谢玄献策:等敌人百万之众集结,咱们就没戏了!应该趁敌未集,先败其先锋,夺敌之气,然后可胜!
朱序的建议,使北府兵由局部战场的一支军队,变成了决定性会战的军队!
当时,前秦集结的,不过苻融率领的25万人,除去分给慕容垂的几万人,围攻胡彬的部队,前线不过10来万人。
兵力对比不过2:1。
当年,北府兵曾以5万击败10万前秦军,如今,比例相当。
指挥得好,一举击败苻坚、苻融本队,全局就胜利了!
旋即,谢玄令刘牢之率领5000北府兵主动出击,在洛涧一举击败前秦50000军!
洛涧之战的胜利,把苻坚逼到了墙角。
从兵力上来说,苻坚仍有大量后方部队可以期待,可以从容调来,压垮晋军。
可是,从精神上来说,50000大军被5000北府军所破,前秦已经“草木皆兵”!
此时,前秦前线苻坚亲自率领的大军,如果仍然“不欲战”,士气崩溃,谈何灭晋?
苻坚被逼到墙角,只能考虑提前展开决战!
如此,什么三路进击的计划暂时搁浅了,灭晋之战,变成了淝水决战!
前秦淝水之战的失利,使各战场都变得毫无意义谢玄抓住苻坚心理,建议其“小退师”,展开决战。
除去刚刚在洛涧被歼的5万前秦军,此时,前秦前方不过10来万,兵力对比可能2:1都不到。
对曾以5万破10万,以5000破50000的北府兵来说,这个比例是不怕的。
结果,前秦退军时一片混乱,大败!
原本,对于号称拥兵百万的前秦来说,这个损失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前秦军多为多民族军队,人心未附,而淝水前线的损失多为氐族本族兵马!
如此,其他慕容垂、姚芷等部,不但不再是一路秦军,还成了前秦的“索命军”。
胜负已分!
总的来说,东晋的门阀政治结构、军事制度、多方国防压力,都使其只能拿出8万人用于淮南战场抵抗前秦。
而谢玄等人把握战机,积极进取,将战略防御打成战略进攻,逼迫前秦提前展开决战,使晋秦决战由三路全线对战变成了北府兵与前秦先锋的决战。
而前秦复杂的内部形势,又使其无法承受此败,一败之下,走向覆灭!
东晋,不只8万军队。
但是,有北府兵这样英勇爱国的军队。8万,就能把事办成了!
其他网友回答:淝水之战中东晋只派谢玄的8万北府军对抗,原因是当时只有谢玄北府军取得和前秦作战胜利的记录,其余东晋军均无法取胜。
其实,淝水之战,一场由先锋部队进行决战的战斗。淝水之战名义上有80万人,但真正参战的10多万前秦先锋军,和谢玄的8万军作战,悬殊差别不大。
前秦苻坚80万兵力在淝水之战时情形:1、苻坚的羽林军3万。羽林军都是由各地富家子组成的质子军,只能用于装饰,根本没有作战能力,可以完全忽略。
2、攻克寿阳的25万符融先锋军。在这25万人里,其中慕容垂等几万人离开寿阳,赶赴勋城,因此,真正和谢玄交战的只有十几万前秦军。
《晋书 慕容垂载记》记录了淝水之战慕容垂军并非参战:
“坚之败于淮南也,垂军独全,坚以千余骑奔垂。”《晋书 苻坚载记》记录了苻坚将主力部队留在相持,只率领8000骑兵参与淝水之战:
“"坚大悦,恐石等遁也,舍大军于项城,以轻骑八千兼道赴之,令军人曰:"敢言吾至寿春者拔舌。"”背叛前秦的尚书朱序说出了前秦情况:
“序诡谓石曰:"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石闻坚在寿春也,惧,谋不战以疲之。谢琰劝从序言,遣使请战,许之。”3、河北山东的幽冀兵团。这部分军主将不详,开赴彭城。但从淝水之战中没有记录来推断,这部分军在淝水之战发生时,还没有到达彭城。
4、姚苌率领的梁州、益州水陆军。姚苌军没有能够冲突东晋恒冲荆州军的阻拦,无法顺水而下和苻坚会合。
5、梁熙率领的凉州兵团。淝水之战发生时,凉州兵团刚刚到长安。
小结下:名义上,前秦军有80多万,但真正到达战场的只有符融的25万,其中慕容垂还带走了几万人,只剩下10几万。前秦军有两处集解点:主力和凉州军团在项城集结,幽冀兵团在彭城集解。梁益兵团在夏口被东晋荆州兵团阻挡,无法会合。
别人不敢出征只能靠谢玄的北府军淝水之战时,谢安管理的是五州军事:扬、、豫、徐、兖、青等五州。
谢玄是先锋,都督徐、兖、青等三州军事。
《晋书 谢安传》:
“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别人都是打败仗,只有谢玄的北府军取胜,只能依靠北府军。
同时从谢安的表现来看——谢安除了派遣自己兄弟、侄子掌控的北府军之外,再无他军可派:
“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这说明谢安在被谢玄请教对策时,谢安并非对策,只能故作镇定来安抚谢玄。
能否阻止苻坚军南下,谢安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真正挽救东晋局势的是——苻坚派遣朱序劝降谢石却泄露了前秦军队并未集结完毕的机密内情。
淝水之战苻坚战败、东晋取胜的原因:1、苻坚在军队没有集结完毕情况下,离开项城而到符融军。《晋书》就认为苻坚不镇守项城,而去寿阳前线,是失败的原因:
“坚大惭,顾谓其夫人张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岂见今日之事邪!当何面目复临天下乎?"潸然流涕而去。……初,谚言"坚不出项",群臣劝坚停项,为六军声镇,坚不从,故败。”这主要是源于苻坚想要快速灭东晋一统天下的心理。
2、苻坚严重缺乏水军,无力渡江,只能接受谢石让晋军渡江建议,进而围攻。姚苌率领的梁益水陆军被阻挡在夏口。而苻坚军中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在没有水军的情况下,谈何渡江,只能被迫让东晋军渡江,以便半渡而击。
但由于前秦军后撤没有继续,加上将士不理解苻坚的作战意图,导致将士慌乱,失去了时期,加上东晋军的冲击,导致军溃。
如果苻坚采纳很多部下认为的“宜阻肥水,莫令得上”只能是两军对阵抗拒。当然苻坚可以派遣其他人夹击恒冲的荆州兵,从而夺取荆州全部,掌握江汉上游。
两军在淝水抗拒,吸引东晋主力北府军,西夹击荆州恒冲军,东从彭城进攻夺取两淮,直逼长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3、前秦军虽然多,但都是临时征调而来的,作战能力不强,东晋北府军久经战场,作战能力更强。
以8万能征善战的老兵,击败10多万临时抽调、尚未作战经验的新兵,并非难事。
4、主将符融战死,导致先锋军无主,军心大溃。符融不死,即便东晋北府军取胜,但也不能让前秦军军溃。前秦军不崩溃,前秦就还有反击能力。北府军也不敢深入。
从淝水之战大局而言,符融战死是前秦大败的关键——主将一死,三军无主!
“融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败。”5、朱序背叛前秦,泄露前秦内情。
“"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众军未集,这就是朱序带来的关键情报。
原本谢石的策略是以淝水阻隔前秦军来拖时间,等时间长了,前秦军士气下降自然就会撤军。在朱序“众军未集”下,谢石才改变策略,同意决战。
综述东晋只派8万北府军对抗苻坚,是因为只有北府军有击败前秦军的能力,其他人都畏惧不敢出征。
东晋在得知前秦军集解为完毕时,主动要求决战,以8万老兵和10多万新兵决战。苻坚没有在项城坐镇、后撤带来的慌乱无序,主将符融的战死,导致了前秦军的奔溃。
先做个对比
317年前后,祖逖北伐,渡江时只有200兵丁,到了对岸,也不过招了2000人左右;349年,殷浩北伐时,兵马多一些,出兵的时候有7万大军,不过里面有3万是投靠来的羌族姚氏,后来也背叛了;354年,桓温北伐时,有4万大军;369年打前燕,准备了5万军马,那时候前燕估计有千万人口吧……
这么比较来说,东晋派出8万兵马,还是蛮多的
当然,说东晋只派8万人马也不正确,东晋和前秦接壤线很长,各有各的防区,代表朝堂的谢家负责淝水一线,而地方,比如地方大员桓冲,随时能聚集十万兵马
这也能看出来,东晋的王与马共天下不是简单一句话,各地豪族门阀有私兵,而这些兵,是能与司马家共天下的基础,东晋朝堂,调不动!东晋派出的兵马,其实也只是谢家私兵,当时朝堂谢安主政,这兵马是谢玄镇守镇江时候,招收的北地流民,称之为北府兵
其他网友回答: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作为从小学到高中均入选历史课本的“明星战役”,它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那么,为什么明明前秦派出了惊人的87万的总兵力,东晋却仅仅拿出8万人迎战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淝水之战是前秦发起的、旨在灭亡东晋、统一全中国的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淝水战场只是整个秦晋战争的一个点,按照《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的记载,前秦实际上是沿长江、淮河一线呈半包围状态分四路进攻东晋。
第一路是苻融主力30万人直接渡淮进攻寿阳,第二路是从幽州、冀州征发的兵力约20万抵达彭城,目的地应该是直达淮北,渡淮进攻东晋的首都建康(今天的南京)。
第三路是张蚝、慕容垂15万从北面进攻荆州夏口,并且在十月攻克郧城(今天的湖北安陆)。第四路是督益、梁州诸军事(即指挥巴蜀、汉中兵力)的龙骧将军姚苌10万人沿长江和沔水东出,会合张蚝、慕容垂出襄阳进攻夏口。因此,在淝水主战场的实际兵力对比是30:8。
二、东晋的实力及兵力配置东晋南渡之后真的可以用“积贫积弱”来形容。311年的宁平城大战,西晋最后的10余万兵力被石勒2万精骑全歼,晋朝宗室几乎是裸奔到江南,依靠南渡士族与江东士族共同执政,但内部又因为利益分配(北方大量人口涌入江东,南渡士族到江东要圈地吧,那肯定就要动原来的吴姓士族的奶酪了)等问题导致政局不稳。
南渡之后即相继发生王敦之乱(322-324年)、苏峻祖约之乱(327-328年)。到淝水之战前,东晋的军事力量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荆州刺史桓冲的10万人马,这支军队是桓温时期打下的基础,淝水之战时负责在长江中上游对前秦的慕容垂、姚苌的25万人作战。
另一部分就是在长江下游、377年谢玄在京口、广陵以北方流民为基础组建的8万“北府兵”,这支兵力是整个东晋的精锐(也是后来南朝宋太祖刘裕赖以起家的精锐),因为这些北方流民在南渡之前就是半军事化的组织(为了在“五胡乱华”的乱世活命真不容易啊),本身具有和胡人的作战经验,而且自己老家被胡人占了,打起仗来那是国仇家恨搁一块儿,战斗力特别强。
所以,不是东晋看不起苻坚,只派8万人迎战,而是他只拿得出8万人,而这已经是东晋在扬州地区的全部家当。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网友回答:一、国小力弱
当时的东晋,经过西晋的长期消耗,能够调动的精锐力量很有限,东晋的军队大体上来说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地方军阀部队,由桓氏掌握,驻扎于荆襄。另一部分是由东晋朝廷直接掌控的中央军,由谢氏掌握,八万基本就是忠诚可靠、随时听候朝廷调遣的全部力量了。
二、兵贵精、将在谋
打仗作战,兵贵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当时的东晋实行世兵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世世代代都是职业军人,军队职业化很高,士兵战斗力很强。
三、前秦军队主力和东晋部分部队的对决。
淝水之战,前秦豪赌,主力尽出,正规军二十来万加上战前征募的几十万壮丁,号称百万,其实就是个大杂烩,乌合之众人心不齐,隐患不少,所以才会生出草木皆兵之心。
而东晋出动的只是朝廷可控的北府兵,简单说就是中央军。兵精将良,战斗力强悍。再加上有内应在前秦军队,对前期军队了如指掌,战时里应外合,所以刚一开战,前秦军队里就有人大喊“秦军败了”,使得本来就不垒实的军心大乱,导致前秦军队蜂拥后退,把自己的主帅都给挤下马踩死了。
以上综述就是淝水之战两军人数巨大差异的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实际上,东晋皇帝没啥武装力量。或者说,皇帝并不能掌握东晋的全部军队。甚至作为皇族的司马氏自身声望都不够高。与其说东晋是司马氏建立的偏安朝廷,倒不如说,支持司马氏,是南方汉族世家的无奈之举。
东晋的建立基础是世家的支持,世家垄断了东晋几乎全部的政治资源。其中最大的是王家,一度有个说法,叫“王与马,共天下”,这个马,就是司马。
彼时,世家都有自己的军队,朝廷那点兵讲真都不够看,所以东晋建国以来,世家造反不断。东晋也曾多次组织北伐,但是在这么复杂的政治背景下,几乎没成功过。
话说公元377年,谢玄被政府委任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对抗前秦。谢玄于是招募江淮子弟,训练新军,这就是被后世史学家称赞为最强军队的“北府兵”。
在淝水之战之前,北府兵在淮南和前秦磕了两三年,从无败绩。后来,前秦苻坚南征,东晋发八万人迎敌,其中七万人是北府兵。
淝水之战最先爆发的是淮南战役,378年,苻坚命令符丕,慕容垂,姚苌等人共17万人分三路进攻襄阳。襄阳守将朱序死守一年后城破被俘。苻坚又派彭超围彭城,谢玄帅五万北府兵,四战四捷,全歼敌军。
随后,苻坚举百万大军亲征,谢玄带着八万北府兵倾巢出动。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淝水之战,东晋赢了。
所以,此战,基本款可以说是谢家在独自硬刚前秦呀。。。北府军自此一战成名。谢家也由此一月跃成为和王家齐名的顶级世家。
后来,刘裕等北府兵将领重建北府兵,建立刘宋朝廷。后来白衣将军陈庆之挑了几千精锐北伐,席卷北地,经常几千对几万十几万的硬刚,一鼓而破,跟他妈神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