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在我印象中,中国人最注重孝顺,有句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在古代,有因为不孝顺被凌迟的先例,就是崇祯年间的郑鄤,就是以“杖母奸妹”的罪名被凌迟处死,至于是否是冤案,这里不做详解。可见,不孝的罪名是很大的。不过,凡是有例外,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两个朝代却有一个很残酷的法令,那就是老人到60岁的时候,要被活埋!
古代的悲哀——弃老墓、寄死窑据我了解,在我国曾经有一个传说,是关于“六十花甲”的传说。据说在古代的时候,会因为生产力不足,导致食物无法满足所有人生存,青壮年可以劳动,自然要活下去,过了60岁花甲的老人就没什么价值了,只能被放弃。
放弃的方式类似于一些有灵性的动物,比如大象,在要知道自己不行的时候,就离开队伍和家人,找一个隐蔽的地方静候死神的降临。当时的老人们做这种选择也是很无奈,他们不是自己愿意的,而是无奈,一般由家人亲自将老人送到山上,挖一个一人大小的洞,然后将老人放进去,留少许食物,等待老人的将是自生自灭。有人说他们为什么不出来走掉?我翻阅了资料,发现很多这种洞都是挖在峭壁和悬崖附近,老人根本无法自己完成攀爬,如果有这样的力气,那就继续劳作了不是么?
我还了解到,这种老人等死的洞,叫做弃老墓,或者寄死窑。是一种时代发展中比较残酷的产物,老人们成了被社会抛弃的“弃子”,在这时期,孝道显得微不足道,被一道法令所颠覆。
在四川、陕西、安徽,都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弃老墓、寄死窑,有这些地方的人可以留言说一下你对这方面的了解,分享一下。
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社会发展中被逼无奈的一种表现,毕竟人类要繁衍生存下去,其实这样的残酷的手段我国古代不是孤例,在日本和韩国的弃老山,也有弃老习俗留下的痕迹,那些痕迹向后人昭示着它们曾经真实的存在着。
秦朝在秦朝,弃老政策曾经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实施过,我在上文已经将弃老的具体操作和背景环境简述了一下,大家也都了解了,现在我把我知道的关于弃老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在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一个急于谋求发展的人,他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先河,他两眼一抹黑,摸着石头过河,他急需要发展壮大,来缓解旧六国贵族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道诏书办法出来:“花甲老人弃之。”诏令一下,天下莫敢不从,为了提高生产力,秦始皇想了这个法子,也确实有一定作用,只不过太残忍罢了。
有一年,秦始皇的皇宫里闹了鼠灾,皇宫里有很多老鼠,让秦始皇不胜其烦,却没有好办法,于是有大臣建议用猫捉鼠,结果这些老鼠特别神,猫都抓不住。被逼无奈,只好贴出皇榜,求民间高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很快,皇榜被揭了,揭皇榜的人是一个8岁孩童,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守卫皇榜的卫兵都劝孩子不要胡闹,结果孩子肯定告诉他们,他真的要揭皇榜,卫兵也不好再规劝,就带他来到了秦始皇的面前,秦始皇很好奇,这孩子能有什么高招呢?于是问孩子,要如何治理鼠患,孩子说:“猫”。百官大笑,用猫抓鼠用你说嘛?搞笑。哪知道孩子不屑的说道:“不试一试怎知不行?”
秦始皇自然不会与孩子怄气,于是让孩子一试,果然,三天后咸阳宫里再也没有一只老鼠跑出来,大家都奇怪,之前的猫抓不了,为什么孩子的猫就能抓呢?
孩子老实的回答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是爷爷让他抱着家里的猫来的。”当孩子的爷爷被请进皇宫的时候,一报年龄,大家傻眼了,六十一岁。秦始皇问其是如何逃过弃老法令的,老人哭着说,是我的儿子假扮成我而死。皇宫里闹鼠患,贴出皇榜,定是猫不能净,我就知道,这种老鼠只有我家里养的猫才能抓,因为我小时候村子里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当时就是我家的猫抓的,据说,我家的猫是西域来的,是很神奇的猫。
秦始皇觉得老人的经验其实也很有用,同时被他儿子为他而死感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觉得如今的生产力已经好了很多,于是下令废除了“弃老令”,从此以后,老人有了笑容,孝道重新被尊重起来了。
元朝据我所知,在元朝也有过相关的传说,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传说,因为我四处查阅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只有独立的传说,我把我了解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元朝,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朝代,当时蒙古不把汉人当人看待,在蒙古人眼中,汉人和动物、牲口没有两样,就是奴隶。
当时制度是,每个村子都得派蒙古人做官,管理当地的汉人,而且有一个恶心的规定,就是汉人女孩结婚的时候,蒙古人享有初夜权。为了抵抗这种变态制度,汉人有不少人都将头胎孩子摔死,免得为蒙古人传宗接代。
谜团中国历代其实对老人都很好的,也很敬重,或许曾经短暂时期有过这样的弃老行为,但是也没有太多的相关记载,不知道是史官没记载,还是这样的事情只是民间自发的,具体谁也说不清了。
大家好,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能关注我,为我点一个赞,感谢!
其他网友回答:秦王嬴政一统六国,为统一思想,专用李斯法家制,下令烧毁天下史典之书,活埋方士和儒人四百六十。
之后,仍旧不放心,以为老人博古通今,多恋先朝旧制,痛恨他的残暴苛刻,又下一旨:六十还甲。无论仕庶男女,活到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
只弄得古今断钩,学问毁废,天下再没能人,黎民怨声四起,外邦不愿臣伏。
一天,外潘蜀国向秦进贡,进献一宝,是一动物,嘴尖耳圆,眼珠无白,浑身毛色灰黑发明,尾巴根粗稍细,伸伸卷卷象条长蛇。此物能大能小,变化无常。大时如水牛,小时象松鼠。进宝使臣,献宝已毕,耀武扬威地向秦王奏禀说:“容臣奏明大秦始皇陛下,谨致狼主圣意:若还上朝三日内有人解开此宝,年年进贡,守信旧盟,甘拜下风;若还上朝三日之内没人能识得此宝,理当颠邦倒国!”
秦皇准奏,当即传旨馆驿安歇,三日后,金殿辨宝,再作道理。西瓯使臣走后,秦始皇连忙召集满朝文武、国师大夫辨认蕃邦进献之宝。看毕,人人皆都摇头惊叹,文武百官,皇子皇孙竞然没有一个人能识得此物。第二天,又传旨在京所有能人学子面宝辨识,还是无人认得。
这天有名的方士徐福也混在京都才子群里去看过宝物,甚感奇怪,也只好摇头而归。
徐福回到家里,心事忡忡,长嘘短叹。他知道自己在秦王坑儒时,也在秦王原定坑杀的卯布,只是得亏众大臣从中替他讲情,秦王确实也离不了他,才免得一死。
紧接着秦王下令普天之下活埋六十以上的老人。徐福父亲的年龄又在劫,徐福名义上遵旨活埋了老父,而暗地里却挖了个地窖子,把老人移居其中,亲自送茶送饭,早晚请安,神不知鬼不觉地秘养了起来。这次一听说西瓯进来奇宝,无人识破,徐福就预感不妙。因为当时天下只有他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他知道秦王解不开此宝,必定要招他上殿,他若解不开此宝,定有杀头之罪;他若解开此宝,秦王就会更加对他戒心。
话虽这么说,为了且顾眼前,他就在进宝后的第二天先去悄悄看看那宝。一看才知连听都没听说过,便犯了愁,大料等秦王招他识宝时,只死无疑。因此回得家来还心神不宁,闷闷不乐。老父亲见徐福神色不比往常,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徐福在老父的再三追问下,只得一五一十地把亲眼见到的怪宝样子说了出来。老人听罢说道:“闻听人言,交趾国有一种西鼠,抖抖毛则身大如牛,刹刹身则体小如鼠,别管此物再鬼诈,毕竟还是鼠类,见到了猫就会吓得浑身发抖,现出丑样。明日皇上不招我儿便罢,若还招我儿,你把咱家的猫,藏在袖筒内,在朝里让你面宝时,你只把猫头微微露出,看那怪宝,变化模样,便可断定,它是不是西鼠。”
言犹未毕,早有圣旨来到,宣徐福明日早朝上殿辨宝。第二天早朝,正是使臣限期解宝的最后时辰。徐福遵旨上殿,按照父亲嘱托,在怪宝面前悄悄露出九渠狸猫头脸,那猫一见怪宝,就要挣着往外窜,被徐福暗暗按住不放。再看那物,早已浑身筛糖,屁滚尿流,渐渐小了起来,眨眼功夫,已经缩得比猫还小,不敢再呆在当场,只想找洞钻跑哩,徐福看后满有把握地说:“禀圣上,此物乃交趾西鼠怪兽,小小蕃邦拿此丑物对我大秦,圣上就该严惩使者才是!”
使者一见徐福使法把西鼠吓煞,已是胆颤心惊,又听他一语道破兽名,“扑通”一声扎跪殿角,连连叩头求饶。老老实实甘心臣服,永不叛盟。再说秦王,一见徐福解开怪兽,镇住了蕃邦锐气,龙颜大喜,赐徐福座,问他:“爱卿,何以解得此宝?”徐福想如果说是自己识得,一来会使秦王产嫉妒之心,二来将来父亲之事露馅了,又落欺君之罪,倒不如趁此刻解宝有功,秦王欢颜的机会,打开天窗说亮话,量他无法反复无常,治罪我父,想到这里,他就回答说:“禀皇上,臣有双重欺君之罪,甚是该杀。”
秦王道:“今爱卿为朕排难,为国立了大功,不要说双重欺君之罪,就是三重四重,寡人也不怪,恕你无罪,愿闻其详。”
徐福这才谢恩感德,把藏父地下和老人嘱托的识宝之法都说了出来,并从袖内取出九渠狸猫。
秦始皇听罢,连声赞叹说:“卿留一老,乃国家之宝。”
当殿传旨,敬老尊贤,老人越活的岁数大,国家越要尊敬和保护。从此以后,老年人才得以乐享天年。因徐福解宝和孝父有功,秦王也从此拜他为国师。打那以后,在徐福倡导下信神求仙起来。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其他网友回答:说到60岁活埋的事情,很多人都说是元朝干的。顺便又提到汉人的初夜权、一把刀等等之类的故事。但是其实错怪他们了,因为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活埋方士之后,仍然感觉到不放心。认为老人通古晓今,而且有的人比较怀念旧朝。所以他就下了一道指令,六十还甲。
一时间弄得全国上下哀声怨道,甚至有了造反的趋势。但是翻遍史书,史书上基本都没有相关的记载。所以说关于这种传说可能做不得真。
但是还有另外几个传说,据说当时有一个小国给嬴政进献了一只动物。并且告诉秦始皇,如果有人能够认出来什么动物,以后定然永远俯首称臣。
但是朝堂上面的大臣,没有人认得出来。使臣说我给你们一天的时间,你们认出来,我之前的话仍然算数。而在朝堂之上,徐福也没有认出来,等到回家给父亲送饭的时候。
就把这件事情随口告诉了父亲,父亲告诉他这动物的名字叫做西鼠。并且叮嘱他第2天上朝的时候,你抱上一只猫,这样它就不敢造次了。
等到第2天上朝的时候,徐福果然抱来了一只猫,西鼠看到猫之后立刻吓得四处逃窜,很快便没了踪影。使者也知道是有人认出来了,所以立刻俯首称臣。
嬴政纳闷的问徐福你是怎么认出来的,徐福就告诉他,自己问的是年迈的父亲,他见多识广。嬴政认为留着老人确实还有点作用,于是便把之前的命令废除掉了。
其实不仅是秦朝有这样的传说,宋朝也不例外,传说当年在宋朝的时候,也流行60岁活埋的说法。而包拯的父亲正好到了60岁,但是作为孝子的包拯不愿意活埋自己的父亲。
所以就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的把他埋在了地窖当中。每天到了饭点的时候,包拯都会过去偷偷的送饭。但是有一次送完饭之后包拯却哭哭啼啼,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包拯说:“我以后可能不能再给父亲送饭了。”父亲继续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只见包拯回答道:“有一只妖怪大闹京城,皇帝让我三天之内立刻破案,否则就要杀了我的头。如今三天期限快要到了,我还没有任何头绪。”
父亲告诉他这件事情简单:“在海岛上有一户人家养了两只猫。虽然别看老鼠体型这么大,但是只要是老鼠都怕猫。你只要能够把这只猫借过来,定能侦破此案。”
于是包拯回到朝廷当中就告诉皇帝,希望能够宽限几天。当时皇帝想把他直接杀了,但是想到如果包拯都死了,可能真的没有人破案了,于是便延缓了两天。
但是在借猫的时候却为难了,因为主人告诉他:“家里面的两只猫虽然可以捉妖,但是必须长到6斤以上中,其中有一只还不到6斤。你还是先回去,等到它6斤再来吧。”
但是包拯哪能等的下去,于是偷偷的给这两只猫喂了一斤半的鱼干。然后告诉主人:“你是不是称错了?再称一下。”果然称重之后发现两只猫确实都超过了6斤。
等到了第2天上早朝的时候,包拯把两只猫藏在袖子里面。皇帝刚刚坐进金銮殿,两只猫突然窜了出来,直扑两个大臣。原来这两个大臣都是妖精变的。两只猫只需三五下便把两只老鼠咬死了。
皇帝看了之后大喜,立刻奖赏包拯。然而包拯立刻跪在地上认罪说:“自己有欺君之罪。这个主意是自己父亲出的。”皇帝听到这里却大为高兴,看来老人还是有作用的,于是大笔一挥把之前的命令废除。
并且要求包拯这两只猫就不用送回去了,留在京城里面以防万一。但是包拯有点为难了,毕竟和主人说好的。然而皇帝的命令大于天,所以还是把它留下来了。
然而两只猫却不高兴了,因为在海岛上每天过的开开心心,还能有鱼吃。现在来到了都城当中,每天都有捉不完的老鼠。所以现在猫打呼噜的声音,似乎就有着这样的声响:许送,许送,包公爷杂种。
元朝砖打墓,外国弃老山!对于我们开头所说的流传最广的元朝,他们的60岁活埋老人其实是叫砖打墓。什么是砖打墓?就是用砖垒成一个墓穴,把老人埋进去。每天到饭点去送饭,每送一次饭就添一块砖,什么时候把这个墓穴填满了,就不用再送饭了,老人也会饿死在里面。
其实除了这个说法之外,还有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初夜权,就是元朝时期的汉人在娶老婆的时候,必须要把妻子先交给蒙古人来享受。
因此在老婆生孩子的时候,通常会把第一个孩子摔死的,因为这个孩子很有可能是蒙古人的。
夺妻之恨杀父之仇,元朝可谓是占了两件,所以等到元朝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各地英雄揭竿起义。
另外如果有喜欢世界史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另外一种奇怪的情况。不仅是中国有着活埋老人的传说,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诸如日本、欧洲、非洲等地都有这种类似说法。
元朝时期的砖打墓,对应着国外的弃老山、弃老国。而且还有一些佛经当中,也记述了类似的故事。另外还有《弃老山》的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其他网友回答:<2>六十花甲的弃老风俗,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可能性很高。有很多说法,什么秦朝、宋朝、元朝,这些个朝代都不可能。
人们一直喊暴秦,秦始皇这样干的话,司马迁早就把他的罪状列进《史记》了。宋朝更不可能,宋朝一直摆着“仁义治天下”的幌子,况且幽云十六州不在辖区(后面会详细解释)。元朝就也不可能,理由同秦朝,有这事的话早在史书里闹翻天了。
也有很多人多认为把六十岁活埋老人的传说认为虚构的故事,甚至演绎出灵异事件。经过本人考证,虽然正史没有记载,但是这个说法传播极广,结合一些老旧风俗、证据和推理,这事真就存在过。且听【尔朱少帅】说给你听:
所谓的“花甲葬”也叫“瓦罐坟”,说是坟,但是跟正常的坟墓不一样。
瓦罐坟是先在地上挖坑,平整压实,在坑壁四周要青砖青瓦垒墙,在地上也有青砖青瓦铺地,还有垒个顶棚,顶棚侧上方留一个孔。这个孔做什么呢?一来通风透气,二来送饭送水。
老人年过六十后,就会被送进这瓦罐坟,然后封顶留空。绳子吊着瓦罐,每天送点吃喝。哪一天送饭的时候,里面的老人没回应了,就说明人已经过世了。接着就把孔堵上,封土堆坟。
本人第一次听到“六十活埋”的故事,是在初中时。一位邻家老婆婆讲述她姥爷给她讲过的老故事。
晋西北的一个村子里,一直流传着花甲葬的风俗。这一年,老父亲59岁了,家穷,儿子年过三十都没娶媳妇。老父亲不想拖累儿子,农闲时就和儿子提前把坟挖好住了进去。儿子孝顺,含泪送别老父亲,别人每日送一顿饭,他是一日送三餐,隔三差五还送点好吃的。
转眼间到了冬天,这荒郊野外、天寒地冻的,儿子实在不忍心老父亲受苦,就要刨开坟,把老父亲接回家。
老父亲连忙阻止:“使不得!使不得!”
“娘早亡,老爹一个人把儿带大,舍不得你死!”儿子不依。
“祖上的风俗就该这样,不然会被乡亲们说闲话的。”老父亲老泪纵横:“老爹没本事,没给你娶到媳妇,留着我着白吃白喝的,更没姑娘跟你了。”
“什么杀千刀的狗屁风俗!”儿子拿锄头死命地刨:“我只要老爹多活几年就够了!”
“轰隆”一声,或许是之前挖坟是没弄结实,或许是黄土地的土质太酥软,儿子几锄头下去,居然塌方了一块。有惊无险,老父亲只是被黄土砸的灰头土脸而已。爷俩收拾妥当,回过神来端详塌方时,有一个脑袋大的陶瓷罐子漏出黄土半截。
儿子随手一锄头捣碎陶瓷罐子,赫然是铜钱和碎银子。这一发现让爷两惊喜不已,继续刨周围黄土,居然收获了六个陶瓷罐子——都是铜钱和碎银子。后来的故事就是,爷俩买地盖房,给儿子娶媳妇,成了村里的首富。
儿子因为孝心得到好报的事也广为传扬,村里逐渐没有了花甲葬的风俗。
讲故事的老婆婆,她姥爷就是故事中的儿子的下一辈。解放前老婆婆家就是小地主,她们村子里面三分之一的房屋都是她家的。老婆婆家是地主的事情是可信的,那个年代她家曾经是村里面批斗会的长客,他儿子因为成分不好被军队开除。
老婆婆的故事给我心里面留下了好奇的种子,我大学毕业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基本走遍了大江南北。后来也进行了多方查证资料和寻访。得出以下结论:
一、“弃老风俗”并不是没有史料佐证,所谓正史记载的多是汉民族的帝王家谱。而“弃老风俗”在河北、山西、陕西的一些县志里面有零星出现,没有引起人们关注。
二、“弃老风俗”的说法,多出现在北方部分区域,在东北地区和黄河以南几乎没有这种说法。
三、在北方黄土高原出土的很多古代平民墓葬,没什么陪葬品,却用青砖铺墙铺地,很符合故事里描述的“瓦罐坟”的样式。
四、古代很多游牧民族,在大迁移的时候,习惯抛弃老弱病残,虽然不一定是活埋。
真相在一步步接近。“弃老风俗”很可能就是某些游牧民族统治北方时期的行为。游牧民族习惯直接抛弃,因此推断“瓦罐坟”应该是在农耕区出现。——这个游牧民族曾经统治了游牧—农耕混合带的区域。
没有在正史出现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的正史记载的古代外族本来就很少。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游牧民族统治的时间不长,没来得及造成足够大的关注。再有一个可能就是大的战乱时期,主流社会没精力关注。
综合起来,统治北方农牧混合带、时间很短的大战乱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符合这些特征的族群和时期——罪魁祸首就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前赵(匈奴人)或后赵(羯族)。
其他网友回答:小时候,就听过村里的老人讲过“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说法,在毛骨悚然的同时,也可见这个说法的流传之广。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到底在哪个朝代会有这样的规定,这句俗语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活埋老人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历过蛮荒时代,才形成了当代文明。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孝”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都会宣称以孝治国。
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会出现活埋老人这样丧心病狂的风俗呢?然而,这个风俗是确实存在的,前文中所提到的那句俗语,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弃老风俗的一种体现。
活埋老人
最早的弃老风俗的传言,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很多人认为,对于当时的秦始皇暴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民间一些野史记载,当时秦始皇颁布了一项律令,老人一旦活到了60岁还没有死,就要将老人活埋,否则将是杀头之罪。
在野史记载中,秦始皇之所以会推行这项律令,与两个原因有关。第1点:他认为活到60岁的老人智慧太高,会动摇自己的政权;第2点:年迈的老人,严重拖慢了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也只是野史而已,在正史之中,却从来没有过这种说法。
连坐之罪
除此以外,据考证,这一风俗主要在元朝年间常见,当然,活埋老人的所谓“习俗”在以孝治国的汉人王朝中并不流行,也不可能流行,反倒是元朝时期流传度最广。
元朝是一个由游牧民族所建立的朝代,早在远古时期,由于生活环境极为恶劣,畜牧的生产力由极端低下,游牧民族为了提高整个部落生存下去的概率,同时提高整个部落的战斗力,就出现了遗弃丧失劳动能力老人的风俗。
尤其是在蒙元时期,民间出现了众多的花甲墓,这些墓地还称之为“瓦罐坟”或者是“老人洞”。这种特殊的坟墓就是为了花甲老人所专门准备的。除此之外,游牧民族中诸如父妻子继等令中原人瞠目结舌的习俗,都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其实,类似瓦罐坟这种坟墓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并不少见,尤其是在湖北、陕西等地更为多见。根据《遵义府志》记载,古时候,西南汉江一带的山上,就会有一些预先建好的坟,一些老人到了花甲之年,就会被送到这种坟里去.
但是最初的时候,坟墓并不是封死的,起初的时候坟墓还会敞开一个口子,家中的人每天都来给老人送饭,同时还会给坟口增加一块砖,直到整个坟口合拢为止,老人最后是被活活闷死在坟墓中的,而且这种坟墓的形状非常像一个瓦罐,所以它才被称之为“瓦罐坟”。
瓦罐坟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种特殊的坟墓出现,会有遗弃、活埋老人的风俗,与古时候人们的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关。在古代的个别地方,尤其是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地方,人们会将超过花甲年纪的老人当成累赘。
因为,老人们年纪大了,失去了劳动力,成为了所谓的对社会没有用的“废物”,为了让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和代表希望的孩子生存下去,最终导致了这些老人被活生生的遗弃。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全球各地都曾有着遗弃老人的风俗,这是独属于那个生产力和物质极为落后的时代的悲哀。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事情据说是源于考古发现,又经考古地区的老人代代相传,形成“花甲葬”、 “ 瓦罐坟”的说法,也就是年满60岁的老人就要活活被埋进瓦罐形式的坟里,又称作六十还仓。
“考古”发现此处的考古是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的西铭村,这里的民间早就有传言,说是很久以前,老人活到六十岁就要被活埋,有孝顺子女不忍心这样做,于是在村外挖竖穴,将老人吊入墓中。以后每天送饭给老人吃,与此同时带上一块封墓砖,每送一次饭就添上一块砖,最后老人终于在封闭的墓中活活饿死,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叫做“竖封藏”,当然这也只是民间传言。
真正考古发掘的“花甲墓”是在1980年以后,西铭村西南方向的广仁寺周边,一块农田里发现的一座土墓葬被发现。墓的形状上窄下宽,墓肚子里还有停尸台,墓深五六米,有点类似竖墓葬的传言。停尸台上的骨架是半蹲形态,仿佛并非是死亡后放置进去,考古学家推测应该是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墓穴,故而不是平躺着,而是蹲着。当这个墓被发现时,才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其实在此之前该村就发现了一座类似的墓,据说墓内还有彩绘壁画,同样是在停尸台上躺着一具骨架。
无独有偶,花甲墓的传言不仅在太原有闻,山西忻州市岢岚县高家会乡团龙沟也发现过花甲墓葬群,但形态与西铭村不同,这里的花甲墓由青砖砌成园型穹顶,侧面留三尺高的拱门,墓室里有类似土炕的停尸台,墓顶留半尺宽的洞口,用石头压着。当地老人也说这就是花甲墓,并说是有个朝代的皇帝认为人老了就没用了,活着浪费粮食,下令六十岁老人活着就要关在里面,由顶上的孔往下放饭,侧门在老人进去以后就封死了,以后天天给送饭,直到叫不应老人为止。由于这种墓多为平民百姓,故而没有留下陪葬品,因此花甲墓也只能凭传言来推测,并无法考证。
其实花甲墓的传言不难理解,在生产力落后的社会,年迈之人的劳动力下降,被统治者或者说原始社会族领看作是负担很正常,因为族群提供不了更多的粮食来养老人,说白了就是最早的养老问题解决方案——直接埋了。
这里我想到了日本,一个在清末还被李鸿章说是野蛮人的民族,他们的史书《楢山节考》中记载过“弃老风俗”,主要说的是日本古代信州有一个贫苦的山村,也是因为粮食问题,老人活到70岁时,家里的长子就会把老人背到村子旁边的楢山上,让其自生自灭,说白了就是等死,这是为了省下为数不多的粮食来养育下一代,这个历史记录还被拍成了电影。
这样类似的案例也不止是在日本,根据史籍记载,我国贵州遵义一带古代丧葬习俗里就有类似于瓦罐坟的例子。它的名字叫石椁坟,也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就用大青石砌好,人知阳寿即将走完,便会活着入坟,在坟里等死。这虽然与花甲墓的性质不太一样,但在道德层面是相通的,那就是打破了传统礼制或者思想。或者说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具有很多特色的丧葬礼仪和思想,与汉族习俗或者儒家思想有着很大不同,比如树葬、水葬、天灯等,遵义古代的石椁坟应该也是少数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
据说1974年山西岚县在一花甲墓内出土了一块墓志,这为花甲墓的历史渊源提供了线索,打破了秦朝与宋朝的传言,墓志铭上写下的日期是元朝。要说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他们也未在史籍里记载过“六十归仓”的制度,那为何在元朝出现花甲墓呢?恐怕也只能从阶级划分来说明了,元朝的阶级矛盾一直都很尖锐,大小反元起义也是至始至终都没断过,而汉人又被蒙古统治者定位四等公民,在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统治下,汉族不仅民生艰难,而且文化遭到摧残,思想多加禁锢。而长年的战乱致使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很多繁华之地变得荒无人烟。据史书记载,1357年朱元璋部下攻克扬州时,城中仅十八户,古之人口积聚的山东和河南,几乎成为无人区。
元朝设立之处就遭到汉人的强烈抵制,元政府对待这种抵制也只有一个手段,那就是杀。在元廷的屠杀镇压下,人口流失和锐减是必然的,这一点不知是否与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有直接关系,因为人口锐减的背景下,扩大州县建制是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这样可以成规模的组织流动汉民从事农业生产,这是元廷恢复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随之而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就成为恢复经济生产所面临的难题,农耕区的农民是需要下地干活的,60岁以上的人仿佛就成为了负担,他们不仅难以参与农业劳动,反而还需要消耗粮食,这可能是元朝强制推行“六十而终”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措施”。
蒙古人本身就是草原上兴起的民族,他们信仰长生天,而非中原的儒家学说,从思想上并没有儒家所谓的“仁义道德”,他们推行八思巴蒙古文,汉文化受到压制,故而六十而终在他们眼里觉得是合理的,他们不在乎与汉文化中的忠孝礼仪廉背道而驰,他们只在乎如何快速利用汉人恢复生产,而那些只吃饭,不劳动的老年人就不应该存在,所以花甲墓的存在如果说真是始于元朝,是可以理解的。
综上,史书上暂时还没有找到“花甲墓”的相关记载,而蒙古国史《托卜赤颜》在明代就已经难寻原文,所以这个传言已久的墓葬形式还有待考古界的发掘才能下定结论,此处没有任何民族挑拨意图,只是就事论事,如有伤害同胞感情,真诚向您致歉!
其他网友回答:有关“六十活埋”的说法,一说是出自秦始皇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人老则失去劳动能力,这样的人只能吃白饭而不干活,跟废物没什么区别,只能浪费粮食。于是便将一条诏谕颁布天下“凡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若不从者,灭九族!”
得,秦始皇一句话,天下百姓倒霉了,过了六十自动Game over,要不然祸累子孙。于是乎老人一到六十就让孩子将自己埋了,免得连累九族。
其实这个故事不过是黑化秦始皇罢了,秦始皇在位之时并没有这种荒唐的诏书。
古人认为“六十为一甲子,也就是一个轮回”,一个轮回都过去了,也就没什么用了。因此有地方就出现了“花甲坟”,或称丘子坟、鍪子坟或弃老洞等名字。有些老人到了六十,便不再家中居住,而是住在这种“活死人墓中”。
在宋元时期太行山一代就有这种陋习,老人过了60大寿之后,必须有家人送到提前修建好的墓中生活。在这里也不用劳作,一日三餐,由家人供应,吃喝拉撒就在墓中。墓既家,家既墓。
这种墓只能蹲、坐、躺,而不能站直身子,洞口非常小,只能容一个人勉强进入,可想而知老人住在这里面是什么滋味。
有传闻说每次家属送饭的时候,会带一块砖。送完饭,则将砖堵在洞口处。直到洞口被彻底堵死,也就表示家属不来送饭了,老人可以在里面“安息”了。
至于这种传闻是真是假,无人可知。总之古人太过于封建迷信,致使一些陋习滋生。还好现在这种糟粕以除,老人可以自由自在的挤公交车跳广场舞了。
其他网友回答:<2>诚邀,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只记得典籍里提过这么两句。
首先是商纣王
中国史书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位暴君,据说周武王伐纣之时,由于朝歌粮草不足,纣王妲己挥霍无度,在九尾狐狸精那货的怂恿下,竟然下令将60岁以上的老人送到山上,自生自灭。理由是这些人不能耕种也不能上战场,已成垃圾,朝廷不用管其死活。如此荒淫无道,也难怪商朝兵峰越盛,也会被武王干掉。
其次,是古代泰山风俗六十而弃,古代泰山地区的风俗,发生在元朝。元朝蒙古统治下,将中原汉人以及南方汉人归为第三级别和第四级别。基本就是蒙古人和色目人的奴隶。所以才有了如此荒唐的政策。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其他网友回答:在古代,曾经出现过人到了60岁就要被活埋的规定,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呢?而他们被活埋的真相又是什么呢?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好的习俗被保留下来了,一些不好的恶习被我们所摒弃了。但是人到了60岁就要被活埋的这件事情,实在是令人想不通,相信很多人对此事也都比较感兴趣吧,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人到60岁就活埋出现在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国家的实力也不是最强大的,百姓难免要饿肚子!60岁以上的老人都过了大半辈子了,对国家的帮助比较小,他们丧失了一定的劳动力,而且每天还需要吃粮食!所以秦始皇便颁布了一道法令,内容就是人到60岁没死就要被活埋。虽说古代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但是活到60岁的人其实还是很多的!这道法令颁布了之后,那些家里有60岁老人的百姓非常的恐慌,有的人选择把老人藏起来了,后来秦始皇废除了这个法令。
其实秦始皇之所以那么轻松的就废除了这个规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如今的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国家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百姓也越来越富裕了,60岁老人就算不死也不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就算老人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国家也是可以养得起他们的,把粮食分给他们一些根本无关紧要!而且,秦始皇还认为这些老人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所以便爽快的废除了这个规定。
另一个就是关于瓦罐坟的故事。
所谓的瓦罐坟其实就是人挖出来的一个大坑,这个坑是矩形的,而坑的周围会有一层又一层的砖,整体的形状就像是一个瓦罐一样。家中老人过了花甲之年,就会被送到这个坑中,老人不会立刻被活埋,而是会先在坑里住上一段时间。之后有家中子女每天为老人送饭,老人每吃完一顿饭之后,坑周围的砖就会砌上一块。因此,老人在坑中住上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瓦罐坟也就被砖给完全密封起来了。虽说秦始皇是这样规定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那些一些不孝的子孙自然是送完一顿饭,就会砌一块砖!但一些孝顺的子孙在送完饭之后是不会砌砖的,而是几天砌一块。不孝顺的人大多都觉得老人吃饭浪费粮食,老人被送到了瓦罐坟之后,他们就认为老人是一种累赘!甚至有些人会直接把饭丢进去,也不管老人有没有吃完,更不会和老人讲一句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里面有60岁的父亲,他害怕父亲被活埋,所以他就把父亲藏在家里留一个小洞,每天给父亲送水送吃的。直到有一天官府贴出了告示,说城中有怪兽,若是有人能抓到这只怪兽的话,就能够得到一定的奖赏!儿子通过分析之后,觉得这只所谓的怪兽应该只是老鼠,不过儿子终究也只是猜测罢了!之后,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并且给了父亲一只狸猫!儿子告诉父亲,看到了怪兽之后,把这个猫在怪兽面前露一下,如果怪兽全身颤抖的话,那这只怪兽就一定是小老鼠。因为城中的老鼠长得非常的快,有一些老鼠长着长着就成精了,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所有的老鼠都是害怕猫的!老人也这么做了,事实证明,原来人们口中的怪兽确实是老鼠。
儿子第二天知道真相之后就赶紧去官府了,不过他并没有要那些奖赏,而是想让朝廷废除活埋60岁老人的这个规定。官府知道了之后,就把他的这个要求上报给了朝廷,最终这个要求被朝廷采纳了,从此规定被废除了,所有60岁的老人都不用担心被活埋了!
其他网友回答:“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应该自人类出现就存在,并且直到清朝时期的一些偏远地区,仍保留了这种陋习。
中国一直都有“百善孝为先”的文化传统,孝也是一种美德。看似“活埋老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
据近代的考古发现,在川陕鄂豫等汉水流域及云南等边远地区,都发掘出了大量的寄死窑、瓦罐坟,并且至少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
寄死窑洞内比较平整,人可以在里面或蹲或躺,上半部分外形呈长椭圆形。瓦罐坟与寄死窑差不多,只是外形上有所差别。瓦罐坟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瓦罐。
“人过六十而埋”在史书上并没有多少记载,应该属于少数地区的习俗。
有些县志上记载了大概的来龙去脉:当地老百姓田地少,生产力又不好,基本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
碰到灾荒年甚至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年轻人及孩子的生存都是问题,也就顾不上老人了。
对于老人而言,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孙受罪,于是也有不想拖累后人的想法,从而就形成了“过六十而埋”的习俗。
六十只是一个数字表示,其实当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基本就会被送去山上。而后后代每天送一顿饭,在坟上再加一块砖。
一年后坟差不多就被砌死,老人也就驾鹤西去了。如果碰到讲点孝道的,可能几天加一块砖,老人或许可以多活一段时间。
若是碰到不孝顺的儿子或儿媳妇,为了省事、省点粮食,可能没几天就把坟给封死了,老人只能活活被闷死。
其实总得来说,不管是寄死窑还是瓦罐坟,都是面临生存问题,不得已的选择。
这种遗弃、活埋老人的现象,并不是中原地区独有。在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情况,总之都是因为穷。
相对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遗弃老人的情况更为普遍。比如匈奴人就有这种习俗,他们勇猛好战,居无定所。
老人不仅骑不了马,不能作战,还需要人照顾,明显就成了大家的“累赘”。于是当老人失去劳动能力后,就会被家人或部落扔在茫茫草原上喂狼或自生自灭。
“老人六十而埋”看起来惊世骇俗,但与现代遗弃老人现象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不同可能就是现代相对富裕,被遗弃老人可能会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怀与帮助,仅此而已。
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区分享。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花木童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