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古意当然是指作品带有古人书法的意味。具体地说,有古意的书法似乎有以下几个特征。
1、年代较久远的字体,相对比较有古意,比如篆体、魏体、隶书、章草等。楷书和行书除非写出碑味或柮味,否则要写出古意比较难,楷书中欧体相对多些古意。当然书法功力还是起决定性的,只有功力深厚才能写出古意,功力不到,就算写甲骨文也写不出古意。
2、书法古意主要表现在字的结构和力度。有古意的书法字体结构,一般都是敢于生变而有法度,于奇峻中求平衡,而那些平铺直叙的字体结构,是不会展示出古意的。还有,有古意的书法一般书写力度都比较到位,用笔方面,有的古柮,有的则锋芒毕露。
3、有古意的书法一般比较雄浑、质朴,因而比较优雅、耐看。欣赏有古意的书法佳作,能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同时,也能给人带来很多启迪和回味。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的古意指古雅的意趣。
以具体作品作探索分析:汉隶《张迁碑》方笔为主,方起笔方收笔,外貌丰满,结构平整多变,古朴典雅,气势雄强,有一种拙趣。
明代王世贞说,此碑的书法虽不显得工细,但它典雅中蕴含古意。
怎样才能使作品含有古意?
有篆籀气的书法作品就有古意,充满古朴、奇拙、苍劲气息。把篆书笔法引用到其它书体中,中锋运笔,多转无折。这就是篆籀笔法。它让作品有篆籀气。
《石门铭》是北魏著名摩崖石刻之一,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石门铭》体势多变,布白疏朗。大气开张,气势雄伟,隐藏在作品中有篆籀高古境界,有古意。
正所谓: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书必魏晋。
“古意”必先“法古”。书法是一门师传承、有法度的艺术。在书法实践中,对古人书写法度的尊重、延续与传承,我们称之为“法古”。在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技法、格调、精神面貌等“法古”因子,谓之“古意”。“古意”承载着古人对书法的理解认知、技法运用和审美取向,正常情况下,字有“古意”可以说是学书者的第一门槛,而跨越这一门槛的常规途径便是临帖。
“古意”是为“古雅”。“书至魏晋极矣”,我们暂且不纠结这句话的对与错,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确是不争的事实,其高度是空前的、成就是辉煌的。所以,书法中的“古”,最好的选择就是魏晋。千古之妙,无过“钟王”,魏晋书法以“钟王”为宗,而“钟王”的审美取向是“雅”,所以,“古意”即为“古雅”。那么,“钟王”的“雅”又为何物?
“雅”是有自然的、有生命的气质和面貌。这种气质是“道法自然”孕育出来的一种“风流雅韵”;这种面貌是建立在深厚法度基础上的“烂漫风骨”。
“雅”是 用笔细腻、不落俗套的精品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既有不失法度的“精雅”,又有不拘牢笼的生机。随心所欲而不逾规,是钟王”之“雅”的最高境界。
“雅”的对立面是“俗”,“俗”为何物?一是千篇一律、状入算子;二是信笔为体、粗枝乱造;三是故作癫狂、丑态横生。所以,书法做到雅俗共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意”不可“复制”。书法实践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临摹而“法古”,但这远远还不够,“古意”是无法被“复制”的,这就是艺术的唯一性。通过“法古”而取“古意”,是一个认知、熟悉、理解、分解和重构的过程。换句话说,书法是写自己,而不是写古人,所以,书法在传承基础上,还要有独创性,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传承的是共性,创造的是个性。
最后强调一句,书法和绘画等其它艺术种类并没有本质区别,虽然曲高和寡时有,但别有用心、刻意为之、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是不利于书法发展的,也是十分可恶的。
客来烹茶香胜酒,闲庭对坐细品文。<契茶书舍>真诚欢迎您来吐槽。
其他网友回答:什么是书法的古意,这得要从书体、字体的演变说起。
在书法界有一种说法说,篆书是根,隶书是干,草行楷是花叶。最早产生的书体是篆书,纯以中锋运笔,其后隶变产生隶书,自此出现侧锋方笔,再以后出现草书,而后行丶楷出现。
这个过程中,王羲之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他增损古体,创造了书法今体,自此书法进入一个新天地。
我认为,所谓古意,应是以此为界限,当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古意应是有篆隶意。
比如说,颜真卿的行草书有古意,那是因为他的行草是以中锋为主,用的是篆书笔法,大胆地吸收了篆书的特性,圆润遒劲。
又比如,钟繇的楷书古意盎然,其体势如隶书一样微扁,撇捺具有浓重的隶意。而王羲之早期的楷书也具有这一特性,后期的楷书则挺拔俊秀,已属楷书今体。
而草书有古体、今体之分。古体方面,以皇象的《急就章》为代表,字字独立,一字内笔画间有映带、粗细变化,但收笔勾挑处隶意明显。而王羲之父子创造的今体,则与古体有了极大区别,跌荡起伏,情动意走。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什么是书法的古意,试做回答。
窃以为,书法的古意是针对今意而言的。个人理解,自东晋王羲之以来,逐渐行成流传至今的书写规范,这一脉相承的书风均为今书,在此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篆隶,都是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或称原始依据,这些文字的构造和笔画形状就是远古的书法规范,后来的书家遵循这些文字的审美趣味进行书法作品书写,既是追求书法的古意。
传统意义上的书法,点横撇捺都有讲究,从东汉末年张芝首创今草,到三国时期钟繇又隶变楷,到东晋王羲之,今书的楷书、行书和草书形成规范,在各个时期有的个别字的书写又经过不同书家的演绎,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规范字体。而在很长时间里,篆隶书法因难以辨认,逐渐失去实用作用,进而在金石领域绽放异彩,隶属则多用来书写匾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就是古代的美术字了。
一直到清代,随着文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很多书家不再满足于今书的局限,热衷于寻找适合自身个性的书法风格,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汉魏时期古碑被发掘。这些在唐宋时期被认为是有毛病不成熟的碑文字体,清代书家重新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活力。那时候涌现出一大批以篆籀闻名的大家,像像伊秉绶、邓散木、金农、郑板桥、吴昌硕等等。这些人崇尚“师法汉魏”,在汉碑的基础上,纷纷创作出精彩纷呈的篆隶书法,使已经失去实用价值多年的篆隶书法在这一时期大方光芒,而清代的金石学,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巅峰。
经过这一时期的变革,书法界甚至出现了碑学派和帖学派的纷争。帖学派认为远古石碑是进过匠人二次加工,无法追摹书写时的真实笔画,拓本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学无法订立标准,碑学派则认为,前人书家所写字帖,虽然书写痕迹有形可依,但是前人成果,不免禁锢学人发展,缺失书法高古意境。
当然,不管怎么认为,书法的审美趣味,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创作中逐渐发现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可以对东晋士人的自由随性、唐宋时期的豪放不羁怀抱憧憬,也可对捍卫时期的庄严凌厉充满崇敬,书法创作的高古意境,也是今天众多书家喜爱的风格形式。
个人之说,欢迎批评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为这个提问点个赞!因为这个问题也是我自己需要去认真梳理的!
我认为书法古意从五个方面去理解!
一,笔法上的古意!从秦到魏晋到清代,每一位留在书法史上的经典书法家的笔法,都是有不同的特点!当今的书法人能够掌握某一位60%的笔法特征,都应该是非常了不起了!笔法是精微的,精微到每一位经典书法家的起、行、收的动作上,都有细微的不同!以狂草为例,掌握了怀素的篆籀技巧,相对而言,就比用王铎的笔法更有古意!
二,字法上的古意!字法上是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外!一样,每一个经典书法家的字法都有不同之处。颜真卿的楷书字法上宽博,柳公权的字法上紧凑,但是相对而言,如果熟练掌握了钟繇的字法后,古意就比颜、柳的强!
同样,有人写田楷,即使下的功力再深,亦没有古意。今人的,哪里有古意?古意,首先得够古!
三,章法上的古意!同上所述,每一位经典书法家的章法也是不同的!颜真卿楷书作品的章法与欧阳询的差别就大!如图!颜体撑满,欧体疏朗,等等!曾经见过一朋友用颜勤礼碑字创作一六尺整张作品,字的间距都非常之大,而且划了一个个格子,章法上的古意尽失……
四,墨法上的古意!一年前的事,一位学书法的朋友参加培训班学习临作,他主攻的隶书很古,但是他总是受今人影响,用极其强烈对比的涨墨、淡墨创作,第一个字极浓,甚至于糊成面,到了第四、五个字便极淡、极枯!他的分组老师不喜欢,当众大声喝斥他,说他胡来,气得这位朋友抽身走人,郁闷了好多天!分组老师没有错,但是显然不善于把不能这么做的原因讲透了……其实很简单,墨色强对比是今人玩的,这位朋友主攻的隶书很古,用今人的手法容易冲淡了古意,得不偿失。即便想要墨色对比,也是可以的,缓和一些,别太强烈!
这就好比,我们用王铎的涨墨法去写怀素的草书,就是冲淡了古意!
五,纸张、形制上!用花花绿绿的,带有纹路的纸写尺牍,而且是用二王的风格,显然冲淡了古意!相反,用古纸,就加强了古意!我参观过临帖展,在展厅上愰然大悟,为什么有人用黑纸白字创作,为的是接近拓片的古意!临帖展上,还有数幅入选作品,形制上与碑林里的碑一个模子出现的,自然有古意!
个人体会,欢迎批评!
融入篆籀,不事雕饰,朴实无华,自有古意。
其他网友回答:什么是书法的古意?
在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书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古书(汉隶以前的书法)和今书(唐楷以后的书法)。古意就是指古书作品所具有一切审美情趣与特征。那么古书作品的审美情趣与特征又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东西传达给观众呢?
古意简单的从字面上看,古指古朴、古拙、古老、古风的意思,而意多指意趣、意韵、意境、意味等含义。纵观汉隶以前的书法作品与唐楷之后的作品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用笔、结体、和章法三个方面。甲骨、金文、篆隶的用笔多以虬劲、厚重、质朴、俊俏、爽朗、刚劲而为,结体基本都是大小对比强烈、宽扁舒张、雄浑静穆,章法随意自然、紧凑近方、字体统一。所有的这些用笔、结体、章法特征就是服务于作品,是书法古意具体表现,也是古书的真正审美情趣。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古意,
不同的标准会带来不同的判断结果!
全世界只有中国把字上升到法的高度,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书法判断标准!
随着文字本身的进化与工具材料的演变导致审美的进步与法度标准的逐步完善!
所谓古意应该是书法史所沉淀的一些标准,如字形的规范,用笔的神韵,及气息的贯通等内外在的传统价值观!而现代人所或缺是书法文化内核的基本认识,导致古意的曲解与标准的丧失!
一、书法,是古代文人的产物。
二、书法,是非常抽象的。
三、古代文人有意无意的就通过书法将他们错宗复杂的思想带到书法里去了。究竟带了什么,也很难讲清。但,古人的书法肯定是基于他们当世的思想基础而产生的。
四、所以,这个古意的来源是古人的思想,而不局限于笔墨技法。
五、大家都讲现代人浮噪,主要是思想浮噪。所以,要想有古意,必须进入古人的思想、精神世界。
下一篇: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