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戏言:在美术界,我是最好的律师;在律师界,我是最好的画家。
胸有劲松志,高峰任我攀!
这是我对生活的信条!
劲松!我喜欢她四季如春的绿色。喜欢她不畏隆冬严寒的性格!因此,每当我拿起画筆时,松树的影子就在我的眼前晃动。
瞧瞧,我画的这幅苍松图。六易其稿。补上了一轮红日,远近的枝杆与松针上点了些淡红,体现旭日光照的色彩与晖宏!
吟诗一首:
枝繁叶茂总葱茏,
悬崖峭壁一劲松。
昂首云屏凌绝顶,
更有红日傲苍穹。
闻发兴筆!
<2>让人产生难以自拔的迷恋的一幅画
就绘画艺术而言,每一个画家都希望自己创作出来的画作能够赏心悦目,赢得大家的赞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整个绘画艺术史上,有许多伟大的画家创作出许多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伟大画作,问题来了:有没有哪一幅画,画里的角色让你产生难以自拔的迷恋?
每个人的审美趣味有所不同,以至于所认为的最完美的画作角色也有所不同,就我个人而言,天才画家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曾让我产生难以自拔的迷恋,画中的蒙娜丽莎才20多岁,但却显得高雅端庄、丰韵十足,有精致的五官及神秘的微笑,
更主要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不是一幅裸体画,画家没有出卖蒙娜丽莎的色相,而是维护了她作为女人的尊严。她优雅的姿态、柔软而光亮的肌肤、缥缈幽远的背景、烟雾般渐次融合的色彩……每个人都可说出她的吸引人之处,这样的蒙娜丽莎,人见人爱。
画中的蒙娜丽莎充满着含蓄意境的眼神有着若隐若现的淡淡笑意,大量琐碎的阴影效果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双满含风情的眼眸时,她的嘴角微笑的幅度似乎无形中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艺术家还利用人物肩剖丝巾的褶皱纹路与背景处的大桥轮廓相融合,从而再次放大人物肖像,产生将其融入背景中的自然山色当中的神奇效果……,总而言之,众多细节的构思和描绘赋予画作更为深奥的内涵。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和戈雅《裸体的马哈》
法国画家古斯塔夫莫罗最喜爱的一个体裁:危险的少女莎乐美。
这幅画讲了圣经里一个十分狗血的故事。
莎乐美是个长得挺好看的公主,她妈在她爹落魄之际,迅速攀上了登基为国王的小叔子,带着她一起改了嫁。
随着莎乐美渐渐长大,她的继父开始对她产生了一些变变态态的想法,搞得莎乐美心慌慌却又不敢说啥。
有天一个叫约翰的青年走进皇宫,劈头盖脸的把国王两口子骂了一顿,说你这个老变态娶了嫂子不说,还想祸祸亲侄女儿,要脸不要?
莎乐美一看,哟呵,这样特别的男人还从未见过,立即对他进行了热情的表白。
然而对方表示,
被残忍拒绝的莎乐美把心一横,决定要留给约翰一个难忘的回忆。在国王的生日party上,莎乐美跳了一支(tuŌ yī)舞,把变态国王给高兴坏了,非要给她赏点啥。
莎乐美也不客气,说好咧那我就要个死人头吧~于是国王依照莎乐美的要求,砍下约翰的头,装在盘中带到她面前。
莎乐美捧起爱人的头颅,亲吻了他的嘴唇。
这个题材,很多大师都画过,提香,卡拉瓦乔,毕加索,蒙克。
但画的最有味道的,还是莫罗。
莫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法国人,画风却有种来自神秘东方的咖喱味儿,神秘妖娆又魅惑。
在他的画里,小天使都是这个模样。
但他最爱画的题材,还是莎乐美。毕竟少女求爱不成就怒砍对方人头的狗血故事,又病态又刺激,实在是太有cult感了。
莫罗这位如此有个性的大师,后来跑去巴黎艺术学院当了教授,还教出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除了以上两位大师,看了看这个回答下好多高赞提到的画,我的公众号“短颈鹿瞎说画”里都聊过~想看美女(划掉)闲得无聊的话,来玩玩儿呗~
现在关注,还有260张免费「名画壁纸头像大礼包」可以领取~
我最迷恋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上学时,就知道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直被她的神秘微笑所吸引,后来,有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欣赏到了这幅举世名画!
当我见到《蒙娜丽莎》的时候,我愣住了,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很小的一幅画作,它实际上只有三十一英寸高,二十一英寸宽。
如此小规模的一幅画竟然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游客,每个人都想目睹她的风采,她的迷人之处真的只是最初的微笑?想想整个油画馆,除了《蒙娜丽莎》这幅油画前挤满了人,剩下的地方都留有很大的空间,而大多数游客走来的方向也都是为了蒙娜丽莎。
据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无论怎样,能亲眼目睹到达•芬奇的传世之作,我感到满足并且骄傲。
后来,从各种资料里了解到:“ 达•芬奇是个爱搞恶作剧的人。电脑分析显示,《蒙娜丽莎》和达•芬奇自画像在人物的脸部有许多相似之处。无论达•芬奇是怎么想的,他的蒙娜丽莎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她巧妙地隐藏着双性信息。她是两性的融合体。”
不仅蒙娜丽莎的脸看上去是双性的,就连她的名字也是由男性元素和女性元素结合而成的。AMON L’ISA(阿蒙·丽莎)… 蒙娜丽莎(Mona Lisa)。竟然是这样!完全颠覆了我以前的认知。
达•芬奇故意开的内行人的玩笑:他把画的左边乡村景色的地平线画得低一些,这样就使得蒙娜丽莎的左侧看上去比右侧大一些。这是他玩的小把戏。
历史上,人们曾给男女指定了方位——左边代表女性,右边代表男性。因为达芬奇是女性主义的信仰者,所以他让蒙娜丽莎从左边看上去更庄重美丽。
《达•芬奇密码》中说这是达•芬奇的小秘密,也是蒙娜丽莎为何总在会意地微笑的原因。
《蒙娜丽莎》之所以成为世界艺术名品,并不是因为蒙娜丽莎拥有神秘微笑,也不是因为众多艺术史学家对它做出了神秘的说明,而仅仅是因为列昂纳多•达•芬奇声称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无论到哪里,他都带着这幅画,他说自己无法与它分离,因为它是对女性美的最完美表达。
回想当时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匆忙中只是拍了照,并没有仔细端详研究这幅杰作,真是遗憾极了。
其他网友回答:我最喜欢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寒冷而雾霾的彼德堡,马车上美貌女子是谁?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或许大剧院的年轻女演员?或许豪门富贵
之家的千金?答案至今无人知晓。然而她的美貌和气质令我入迷,欲罢不能。“无名女郎”是绘画史上著名肖像画,虽无“蒙娜丽莎”知名,然而“无名女郎”却是我
心中的女神。
其他网友回答:有的,不少。比如这一张。
这是画,不是摄影作品,来自德国画家格哈德的作品,他画的是自己的女儿贝蒂,系列中其中有两张画最为出名,这是后期画的一幅。
白底红花的外套,淡金色的发髻,桃红色的内衣,洁净而略带红润的健康肤色,平淡的坐姿带来一个美妙传神的背影,让人极度向往,甚至还给人以淡淡的忧伤感觉。难怪格哈德是还活着的作品售价最高的画家。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无论东方西方,美少女和贵妇人,永远都是绘画中最受欢迎的两种女性形态。大概是因为所有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候就是这两种样子吧。
不同的是,贵妇人需要表现的东西更多一些,内容更丰富,更饱满一些。而少女不同,只要一个美妙的局部,就会牵动内心非常强烈的好感。
比如法国画家雷诺阿的名画《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这幅画作是画家应邀是为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所绘。
美丽的少女,纯真而优雅,给人以一种极为恬静甜蜜的感觉,让人感叹青春生命的美好。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这张画吧。
但真正让我迷恋的是大神列宾(俄罗斯画家1844至1930)的人物画。
在他的画面前,有时候真的会有一种呼吸困难、如同内心被洞穿的不安感。
不过他的肖像画以男性为主,题主想问的也许是女性画吧。也有,但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当初学习素描的因由,列宾的人物、历史。列维坦的风景。直到现在,还觉得这是人类写实画的一个巅峰般的存在。
当然,夏加尔这张画上的新娘,也让我深深着迷过。但这和列宾大神给人的感觉是不太一样的。这是分外愉快的喜悦拥有,那是悲天悯人的尊重和敬仰。
胡说八道一通,勿怪勿怪。
其他网友回答: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比较迷恋的一幅画应该就是画我自己喜欢的明星吧,会比较迷恋,因为画里面的角色就是我的偶像。我的偶像其实就是杨幂还有迪丽热巴。
分享我给杨幂的手绘图,我是画师媛媛,喜欢的给个双击加关注吧
有。是我的恩师——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王绍波先生画的写意国画《紫藤》。
这幅《紫藤》画的率性洒脱,笔墨自由淋漓,画境唯美、梦幻,很能代表他的画风。
在外人看来,王绍波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的会长……等等很多头衔。但在我眼中和记忆里,他是我在大学里学国画的启蒙老师,是那个年轻帅气、穿着一身牛仔服,潇洒随意、幽默风趣、笑声朗朗的画画奇才!
王绍波先生教我们的时候还是青年,颇有年轻才子之风,我们那时是叫他“王老师”的,上国画课时,将两张整开的生宣纸分别铺在连起来的桌子上,脱掉鞋子,跳到桌子上起笔便画,大笔挥洒,酣畅淋漓地画完一张后让我们粘在黑板上,远看竟是半幅随风摇曳的牡丹!紧接着王老师继续画完第二张,还是让我们粘在黑板上,和第一幅连起来后,居然是完整的一张摇曳生姿的牡丹图,蝴蝶的翅膀随风舞动,活灵活现!二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对这一幕依然记忆犹新!
如今,王绍波先生早已成为画界名家,是美协和学院领导。他成名至今已有很多名作,水彩的、国画的,都价值不菲了,比比皆是佳作。但这幅《紫藤》虽然画幅不大,在我眼中却恰恰能体现王绍波先生洒脱自然的画风,随性的笔触,灵动的色彩,自然生动的意境,都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2019年,我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青岛大学110周年校庆书画展”上遇到他,请他赠我几句鼓励的话语,他还是那么随和,平易近人,欣然提笔为我留言。后附图:
上一篇:为什么那么多人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