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此段注释是强调要抑制人的主观意志,所以其言“不居也”。
王氏所注道德经的美中不足就是过多地强调对人主观意志的抑制,这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王氏几乎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老子却极好地处理了人的主观意志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所以老子曰:“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辅万物,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弗能为,是抑制人的主观意志。
其他网友回答: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上经第二部分“功成而弗居”的注释。“功成弗居”老子的意识是,取得了成就而不居功自傲。这符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而王弼的“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注释,也正迎合了老子的这种思想。“因物而用”即一件事物本身已经具备这种功能,只不过顺势利导,将此功能发挥出来罢了。“功自彼成”即一件事成功也是源于对方的主导作用,自己只不过站在对方的肩膀上顺势成罢了。“故不居也”即一件事因为自己内生动力完成,圣人不居功自傲罢了。所以,我认为王弼对上经第二部分“功成而弗居”的注释完全符合圣人老子的思想,也符合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其他网友回答:这几句话原是老子《道德经》中第二章的高度凝聚。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是: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王弼依据以上文字,按照老子暨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高度概括为:“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大概的解译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生成,演变,运行的自然规律,无须人为的去改变和去做什么。即使大自然有诸多神奇的造化,也不是人所能及的,故没有必要居功自傲。
《道德经》,也称《道德真经》、《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著一部哲学著作,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 也是研究王弼思想最主要的著作。“因物而用,,故不居也。”是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对上经第二部分“功成而弗居”的注释。“功成弗居”老子的意识是,取得了成就而不居功自傲。这符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而王弼的“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注释,也正迎合了老子的这种思想。“因物而用”即一件事物本身已经具备这种功能,只不过顺势利导,将此功能发挥出来罢了。“功自彼成”即一件事成功也是源于对方的主导作用,自己只不过站在对方的肩膀上顺势成罢了。“故不居也”即一件事因为自己内生动力完成,圣人不居功自傲罢了。所以,我认为王弼对上经第二部分“功成而弗居”的注释完全符合圣人老子的思想,也符合这句话真正的含义。
人生智慧:功成而弗居
——解答王弼注解《道德经》“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功成而弗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功到自然成,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但不要居功自傲、据为已有,这是人生智慧。“功成而弗居”写在《道德经》第二章,魏晋时期的王弼作了注解:“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功成而弗居”内含“易”的思想,老子称之为“天之道”。现实中,只要功夫下到,自然会成功,这是功到自然成的客观规律,当然也体现了功成必然有我,所以“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成功后,以功劳自居,必然走向反面,因此要功成不必在我,不要刻意突出自己,“故不居也”。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带着西施退隐,曾国藩破太平天国后主动裁剪湘军,都是深谙“不居”、功成身退的道理。为了强调“故不居也”,王弼给“功成而弗居”的下一句“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补充注解“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指出,成功后要内敛、反思,要放空自己,要致虚守静,居功为己,不可能长久。《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就是鲜明的对比。
“功成而弗居”,是老子做人做事的智慧。《史记》记载,老子当过“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博览群书,特别有学问。老子眼见东周日渐衰落,无意为官,离开当时的首都洛阳一路向西,路过函谷关时,被关尹逼着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之后骑着青牛西度流沙,没有人知道去了哪里。《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结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为后人治世修德提供了“道”,而自己却“莫知其所终”。
人生智慧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是做人,第二是做事。“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是做事,“故不居也”是做人,做人做事都要遵循“天之道”。“因物而用”是“有为”,是入世的,是主动作为。“功自彼成”是“无为”,是按照自然规律达到无为而治,是出世的。“故不居也”,是谦虚、谦下,要向水学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效仿“上善若水”,“不敢为天下先”。所以为了更好地阐述“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九章进一步指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明白了“功成而弗居”,等于找见了人生智慧的“玄妙之门”。
其他网友回答:逐句逐字的理解翻译古文本就是不了解古人落了下乘 古人言文都以立意之境界分高下 是以都喜暗藏文眼 境界不到强析之徒惹人笑
其他网友回答: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违反物性,他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做成功了之后也不居功自得,因为他明白倘若居功自得,那么这个功也不会长久。
这世界上每一样东西、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用处,把他安排在有用的位置,他就能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才华。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因势利导而已,事情终究是他做成的,所以我们怎么能居功呢?
天底下的事情很少一个人单独可以做成的,好比说现在我们建造一座高楼,那要汇集多少人的力量,多少的财力,多少的时间。倘若有人说因为是我倡导创建的,这是我的功劳,那就错了。倘若硬要把做成某件事情说是自己的功劳,那必然会遭到众人的反感。
中国有句话叫“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还有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古人智慧之集成,作者老子在中国的思想界,哲学界的地位无出其右。此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可见其非同一般。
古人与今人相比物质条件无法比拟,可精神上的我们自愧不如。这也是现代人精神空虚的病根所在。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上下两部。此段出自第二章,若从字面之意去解释,出入不大。若从字外之意那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下面我就浅谈此文理解的个人感悟。
此章节老子以二元对立,矛盾相峙去阐述观点——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是要把二元多元归于一的主旨。这也与佛家的教义趋同。佛家讲破妄显真也是此意。无为即破除我执,达无我之境。以空无我慧去修证觉悟之道。道家佛家殊途同归描绘出真“我”。
今人若能接纳,可消一切烦恼。活出智慧人生。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这句话王弼老师是这样注解的: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任万物生长而不加以限制,孕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求回报,建立了功劳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比如婚姻,两个相爱的人结合在一起,这是自由的结合,但我们都觉得对方是自己,什么事都要过渡的去管,而没有给对方一点自由的空间,这是一种自私和占有的心里。
比如孩子,孕育了孩子,但他(他)也是自由的个体,有自由的思想,爱好,生活方式。我们不因为有亲密关系,就去限制对方思想和生活方式。
其他网友回答:这句话原文出自《道德经》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意不去。”得先理解原文的意思。
1、“万物作焉而不辞”,“作”指兴起,可以理解为生成及发展。“不辞”指不拒绝。整句意思是,天地宇宙间的万物生息,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
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恃”指依靠,凭借。整句意思是,万物的滋生繁衍,虽然圣人有所施教,但也不能成为私有;尽管圣人有所行动或作为,但所有的事物发展也都是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的,并非依靠谁。所以说,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四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这是上高中时政治老师第一节课就反复给我们讲的,“你们现在上的这本书概括起来就这四句话,你们掌握了就洞悉了社会发展规律,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以后遇到什么事别急,先想想这几句话。”一语惊呆梦中人,真是醍醐灌顶,人生的指路明灯啊!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比较好理解,正是因为世界万物都不居功,不占有,也就没有什么失去的困惑,世界万物才能永久地存在,当然也包括你的功劳。
王弼注解的“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可以这样理解: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就会成功,而无需人为,也不能把功劳居为私有。
这些都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没有行动,而应理解为一种合理的社会分工,每个环节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只是工作性质不同;每个人都应该顺应潮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推动历史车轮滚滚滚前进!
当然,当今世界仍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以西方为代表的国家还是以武力作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要手段,老子的“无为而治”或许还不太适合,但我相信,人类文明发展到比较高的层次,也就是老子思想大放光彩的时刻!一家之言,大家看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