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既是肯定赵普的能力,也是吹嘘《论语》的水平,但实际上这句话并不靠谱,很可能只是古代儒生和当代大师的自吹自擂+自我意淫,可信度几乎为零。
一、遍翻宋代正史,从未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并非出自官方正史,而是宋人笔记。宋人李衡的《乐安语录》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欲召赵普为相,有人以“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为由阻挠,赵普听后反唇相讥,跟宋太宗说:“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致太平”。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也有类似记载,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二、赵普确有治国能力,却与《论语》没半毛钱关系
《宋史》记载赵普读过《论语》二十篇,但这对治天下有何用处,根本没法调查。既然《论语》这么牛,我们不妨看看在半部《论语》的指导下,赵普到底干了哪些大事。
赵普三度入相,事太祖、太宗两朝,主要功绩有四件:一是参与策划陈桥兵变,二是协助削弱藩镇;三是襄助北宋统一战争;四是帮赵光义实现“传位于子”的愿望。
陈桥兵变虽然成功,但赵匡胤犯上作乱、夺权篡位的本质无可狡辩,赵普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孔圣人最反对“犯上作乱”,若说《论语》教唆赵普犯上作乱,孔圣人肯定不认。
至于削弱藩镇、统一天下、杯酒释兵权,全是权谋心术和军事战略,根本不是《论语》的研究领域,孔圣人最推崇仁德礼法治国,若说《论语》教给赵普这些东西,孔圣人第一个反对。
再说赵普的道德品行,缺陷十分明显,独断擅权,排斥异己,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妒贤嫉能之类的事干了一箩筐,惹得人人厌烦,最后成功激怒赵匡胤而被罢相。
等后来赵光义即位,公然诬陷秦王赵廷美谋反,逼死赵匡胤两个儿子,出力最大的又是赵普。可以说到了宋太宗一朝,三度入相的赵普为了个人仕途,压根就没干一件好事!
试看这样一个宰相,个人品行和所作所为跟倡导“仁义德行”的《论语》主旨何等悖逆!假如赵普真的认真读过《论语》,怎敢厚颜无耻地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如果《论语》教给他的全是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负能量,恐怕孔圣人在九泉之下都难瞑目。
三、“半部论语治天下”系后人附会之说,不可盲目相信
据著名国学家宋定国教授考证,“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直到元朝时才在戏剧中出现,很可能是当时地位极其低下(元朝有“九儒十丐”之说,儒生被列为社会第九流,也是“臭老九”一词的发端)的儒生们为提高儒学地位,才编出极度夸大《论语》作用的谎话。
区区一部《论语》,充其量只能当作个人修身的辅助材料,即便是儒家的忠实信徒也明白,真正治国必须参用诸子百家之说,有时甚至要与儒家经典背道而驰,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不过是古代儒生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和自吹自擂而已。
时至如今,一些自诩复兴儒学的专家,完全不顾史实,大肆兜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神论,不过是借神化《论语》,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哗宠取宠,抬高自己身份而已。大家一定要明辨是非,切莫被“大吹们”带入歧途。
【头条号/狄飞惊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请记得关注、点赞或分享】
其他网友回答:《论语》最后一章《尧曰》,堪称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其中尤以尧舜禹三圣代际相授的“允执其中”文化传承最为精彩。可以说,古人之所以能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与“允执其中”的“中”脱不了干系,由“允执厥中”引伸出古圣先贤一以贯之数千年的中华道统思想,注定要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固有根基,以及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宝贵遗产。
其他网友回答:半部论语治天下来源于: 宋太祖死后,史称宋太宗赵匡义继位,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所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有宋一朝,为避免唐末藩镇作乱,宋太祖便杯酒释兵权,并以文治武。
而赵普本是半个儒生,为迎合上级,发扬儒家,便只读论语,用儒家的君君臣臣来统治百姓,制定了国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
其他网友回答:【文藏来答】赵普,大宋开国第一文臣。可是,赵普并不擅长学问,他是官府中的小吏出身,读书不多,唯独喜读《论语》。
(网络配图)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任命赵普为宰相,屡次劝赵普多读书。赵普便选了《论语》来读,他每次退朝回家,都会关起房门,取出《论语》细细地读,废寝忘食。到第二天上朝,他总能依据从《论语》中学得的道理,对军国大事对答如流。
(网络配图)
宋太祖赵匡胤把赵普看成自己的左膀右臂,无论大事小情,都会先咨询赵普再做决断。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光义继位。宋太宗赵光义同样非常器重赵普。从陈桥兵变,到黄袍加身,再到杯酒释兵权,然后到兄终弟及的“金匮之盟”,这些影响整个大宋天下局势的权谋之变,都是赵普在背后出谋划策。
(雪夜访戴,坐者为赵匡胤、赵光义兄弟,站者为赵普)
宋太宗对赵普喜欢读《论语》也早有耳闻,有一宋太宗好奇地问赵普:“听说你只读一部《论语》,是吗?”赵普毫不隐瞒,说:“臣生平所学,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赵匡胤)平定天下,现在臣又要用半部《论语》来辅助陛下您,实现太平盛世。”
(网络配图)
赵普噬爱《论语》,在他去世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然只有一本二十篇章的《论语》。故而,人们称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归【文藏】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 其他网友回答:并无史书考证的,说法各异,说明《论语》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理解为说明赵普此人,而非论语。也是一种观点,书不是读多而是精读每一本书。
看看《赵普》此书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 阖户启箧取书, 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 字词:还 第三天 再一次 将、把 撕碎 译文:太祖还是没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奏这个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全文翻译: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其他网友回答: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是后人的附会而已,并非史实。
《宋史·赵普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这便是正史中记载的赵普与《论语》有关的内容,并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记载。
《宋史》中真实的赵普其实是没什么学问的,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常常劝他多读书,而其所读的也就是一本《论语》而已。
《论语》位列四书是在南宋朱熹之后,此前《论语》其实并没有后世的地位,朱熹对赵普是称颂有加的,比如:
赵韩王(即赵普)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立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但朱熹从未提过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若真有此事,朱熹肯定会大肆宣扬的。
关于儒学,我们需要了解几个事实
1,隋唐之时的中国是一个佛学时代,从唐后期的韩愈开始才主张重拾儒家道统,至宋朝儒学复兴,并形成了新儒家――理学。
2,安史之乱后的河北三镇一直游离于大唐中央政府之外,同时胡化非常严重。
陈寅恪便曾指出唐末五代时期的河北地区文明出现了倒退,而赵普便出生于河北地区,没多少学问当是正常现象。
所以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可信。
3,宋朝儒家复兴,元朝理学成为正统,而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语便是在元朝时期流行开来的,其不过是为了说明儒家经典的巨大作用而做的夸张之语。
元代高文秀在其杂剧《好酒遇上皇》中写到:
“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此后,半部论语治天下,变成了赵普传奇人生的标签在民间流传开来。
其他网友回答:能干的,有才的都被赵匡胤赶跑了,那些人在赵匡胤睡不着,都赶走。这赵朴又傻又蠢,就会读这半本书。文盲一个,一本书他读不全,在哪里滥竽充数。赵匡胤就看这种蠢货放心。没办法。用这蠢人赵匡胤才能睡的着
其他网友回答: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说真的只读了半本或者只读懂了半本。而是在明白了天下大道之后,只用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其实当一个人格物之后,所有的知识就会动起来,为之所用,信手拈来。这是大智慧,也是大学第一章所讲的。
其他网友回答:赵普,字则平,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公元922年),祖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后唐末,其父赵迥举族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赵迥又举族迁居洛阳。
赵普与赵匡胤大约相识于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当时赵匡胤已为后周大将,而赵普此时的情况却有不同的记载,一说他在滁州为吏,一说赵匡胤微服私访赵普于村中私塾,清代小说《黛眉寨》第四回则说,赵普隐修于洛阳西北的黛眉山青牛冈,赵匡胤闻其名来访,留下“太祖黛眉访赵普,高士逍遥骑青牛”的佳话。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去世,由其遗孀辅佐幼主宗训即位。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点检要职。次年(公元960年)正月,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赵普在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宋太祖任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同年八月,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为解决拥兵自重的武将问题,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策略,被宋太祖采纳而先后实施,并逐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赵普也日益受到信任。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正月,范质等人同日被罢相时,赵普出任宰相。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皇弟晋王赵光义继承帝位,是为宋太宗。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赵光义和赵普闲聊,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可使天下太平。”于是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据说也是被赵匡胤给逼出来的无奈之举。赵普虽然足智多谋,天生聪睿,也读了一些书,毕竟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儒士,算不得饱读诗书科场出身的正牌学者。他的智慧和远见,来自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善于思考的大脑,对世态人情的洞烛幽微,在战争年代,这能力还足以应对各种危局,身处风云激荡的大变局时代,暗流汹湧,玄机重重,光有聪明不够,还需有高瞻远瞩、先人一步的大智慧,这智慧或许只有从书本里可以获取。赵普当上宰相后,肚里的墨水稍显不足,治理国家,上书言事,就有点勉为其难、捉襟见肘的窘态了。
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76年),大宋军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平了后蜀,卧榻之侧又少了一个酣睡者,君臣上下都松了一口气。一日,在朝堂之上,处理完政事后,赵匡胤赵普君臣之间进行了一场亲切友好的交谈,谈着谈着不知怎么扯到了年号上面去,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非常自得,认为它顺天应人、琅琅上口、寓意深刻、有祥瑞之气,是从古至今少有的吉祥年号。赵普心领神会,应声附和,大拍老赵的马屁。他献媚的说道:“近年来好事连连,大宋天兵灭荆南、南汉、南唐、吴越,如今又扫平后蜀,一路凯歌高奏,捷报频传,北齐、契丹苟延残喘,覆亡只在须臾之间。如今天下归附,万邦来朝,都是皇上您老这名号改得好、改的妙啊”。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即使稳坐相位的赵普也未能免俗。老赵捻须微笑,心内得意。旁边站着的一位姓卢的翰林学士,他熟读经史,很有学问,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平时就有点瞧不上赵普这位自学成材的“土老冒”,他不动声色等赵普拍完马屁后,冷冷的甩出一句:“‘乾德’名号好是好,只可惜是新亡的后蜀用过的年号。”
一语刚落,犹如石破天惊,朝堂里一片喧哗。赵匡胤吃惊不小,马上派人查找资料。结果真如卢翰林所说,确实是伪蜀年号,而且正是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灭国时所用的年号。本性豁达的老赵再也按捺不住,他尴尬万分,恼羞成怒,恨恨的想:“赵普这厮贵为一国宰相,肚里墨水少点也就罢了,却仗着小聪明,喜欢人前显摆、卖弄,显自己有文化,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不与时俱进,却喜欢出风头,今日将自己也带到阴沟里去了。这厮把肉麻当有趣,愣装文化人,让自己在众人面前闹了个这么大的笑话,实属可恶之极,不治治他难出心头之气”!
第二天上朝时,赵匡胤高高在上,阴沉着脸一语不发。过了好 一会儿才出声:“赵普过来”!赵普心怀鬼胎,惴惴不安的挨将过去,以为自己要挨老赵那柄著名的玉斧狠揍了。谁也料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赵匡胤拿起御笔,饱蘸墨汁,在赵普脸上一阵乱涂,刹那间赵普脸上墨汁流淌,淋淋漓漓弄得朝服上墨迹斑斑,好好一张宰相脸被折腾的好似黑脸猛张飞。老赵一边涂一边骂“亏你还是宰相,却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了卢翰林?今后宰相要用读书人来做!”
满朝文武瞠目结舌,赵宰相无地自容,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赵普视此事为奇耻大辱,回府后痛定思痛,辗转反侧,整晚都不敢洗去脸上的墨汁,直到第二天上朝都以一张黑脸示人。从此以后, 赵普开始发愤苦读,只差“头悬梁,锥刺股”了。他有一个书匣,从不许别人碰。家里人只看到他每天从书匣里取一本书出来读,看完后又锁回匣里,连他的儿子都不知他的书匣里藏着本什么宝贝书。赵普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一本《论语》,还只有上半部。此事记载于北宋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司马光编撰 的《涑水记闻》中,这二部著作均被视为严肃正史,看来,这故事绝非空穴来风以讹传讹,而的确是曾经鲜活发生过真事。
赵普知耻而后勇,玩命攻书。赵普身为北宋开国功臣,不论是策划"陈桥兵变”,还是提出“先南后北”的统一大战略,在当时无疑是十分英明、正确的举措。后来他协助宋太祖设计了一套堪称中华历史上最早的类似如今“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将集中于宰相一人之手的军事、政治、财政三大权力一分为三,剥离成中书、枢密、三司三个机构,互不统属,互相制衡,互相监督,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至此以后,由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财政,又在各州设通判,分散了知州的权利。
他还在各州设转运使,分管各州郡财政、司法。他重视生产,轻徭薄赋,与民生息,“无为而治”,发展经济,不多几年,大宋的经济之花便绽放出异彩,在曾经的残垣断壁间,结出累累硕果。北宋府库充盈,工商业、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温饱小康有余,成为富甲天下的国度。赵普的一些主张和举措,有利有弊,但明显利大于弊,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其中一些理念至今还在沿袭使用,起到了利国利民的作用,堪称正能量。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个无法复制的戏剧性个案,带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在当时无疑是正确的明智之举,但今天看来却有点天方夜谭,形同儿戏,看半部书就可治理一个国家,未免轻率。然而,历史上却活生生发生过此事,孰是孰非,未有定论。看来,一个人光天资聪颖远远不够,还得靠后天辛勤打磨才能成为栋梁之才。在他之前,宰相大都是由豪门贵戚世袭担当,布衣卿相起自赵普,也算开文人治国先例的标杆人物。在他之后,多少寒门子弟通过科考晋身,出将入相,拜爵封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从此不绝如缕。如此看来,赵普也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呢。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奇故事,用后来北宋著名学者、改革家王安石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 从赵普一生行事来看,王安石的话可谓金玉良言一针见血。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
赵普是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朝宰相。
比起一国宰相,比起对国家所做的功绩,赵普一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赵普祖上的人都在朝为官,但是赵普个人却是小吏出生。
比起一般进士入朝,或者是世家举荐的文人来说,他的文学素养就要差的不少了。
后来他凭借辅佐宋太祖登基而受到宋太祖的重用,一路坐上宰相的位置,但是他本身的学识仍然是他的硬伤。
宋太祖曾经劝告他多读点书,圣上亲言,赵普自然不会听听就算了。
从此之后,每次办公完回家,都会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出来认真研读。
每次读完书,第二天早上去处理政务,效率都十分高,能很快将一切事情都处理好。
赵普能有这么大的变化,许多人都感觉十分惊奇。
后来有一次,家里人无意间发现,他每次诵读的都只有《论语》一本书。
起初还没什么,后来遇见的次数多了,就有了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继位之后,赵普仍然担任宰相的要职。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便随口问道:“外面有一种说法,说的是你读书只读一本《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的确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年老体衰,最终因病去世之后。家人收拾他的遗物,打开他的书箱,发现里面还真就装了《论语》这一本书。
这件事情十分神奇,到了后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以说是广为流传。
赵普作为宋朝初年的宰相,对宋朝政局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堪比萧何一流。
作为宋朝开国功臣的他,可以说不止是宋朝初年,光是宋朝建立就与他脱不开关系。
世人都知道,宋太祖开国称帝和明太祖、唐太祖这些不同。
他既不是草莽出身,起义推翻政权,也不是谋划反叛,灭掉自己的旧朝。
他是发动兵变,接受恭宗禅位,最终登上高位的。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故事,大家听了不少。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在史书中,实际上并没有想当皇帝(实际是不是就不知道了),而是属下强行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
事已至此,赵匡胤才只得发动兵变。而在这场事件中,赵普便是另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在赵匡胤率军北征到达陈桥驿这个地方的时候,赵普就曾经暗地里和赵匡胤商量,建议赵匡胤自己建国称帝。
这件事情被赵匡胤拒绝之后,赵普干脆用酒将赵匡胤灌醉,然后杏黄龙袍加身,这才有了兵变上位。
在宋朝建立之后,作为武官发动兵变的宋太祖,对于手中掌握重大兵权的各位节度使,也就是随自己征战天下的老将不放心。
是赵普给他建议了“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于是召集诸位大将举办宴席,在宴席上哭诉自己做皇帝的不容易,然后轻而易举的收回了兵权。
将诸位节度使的大权收归中央,巩固了宋朝的统治,中央集权加深,而这也离不开赵普的出谋划策。
宋太祖去世之后,宋太宗继位,有了高梁河之辱。
为了报仇,宋太宗发动了伐辽战争。期间虽然胜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季的到来,使得各项军费消耗日益增大,对于国家政局的影响十分不利。
在当时是赵普坦言上书,言明继续用兵的危害,才劝诫了宋太宗的一意孤行,最终结束了无止境而消耗巨大的征战。
观其一生,真可谓是“半步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