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现在父母怎么了,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8月22日,在四川省泸县一小区内,一位15岁的女孩子站在了25楼顶上,想要跳楼轻生,后来被父母发现了,父亲赶紧直奔下楼,让妻子去楼上劝说。
但是还没等到妻子赶到楼顶,孩子就一跃而下,父亲慌忙之下想用手接住女儿,无奈重力太大,双双重伤,两人均已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据知情人透露,事发小区开着钢琴补习班,由于孩子不想学钢琴而造成了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对于这样的惨案,我觉得有几样几个原因。
一、望子成龙的思想以前放暑假了,小区里到处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现在都是给孩子报兴趣班和补习班,各种舞蹈班,家长能有多少钱往里砸,不管孩子的身心疲惫。
人人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一些家长很少考虑过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以前很少听到孩子跳楼,现在感觉孩子们变得难以理解了。
二、缺少沟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习和兴趣上没有发言权,不管怎么样,多给孩子报培训班,钢琴班对孩子总归有好处。十根指头有长有短,有的的孩子理解父母为自己好,但有的孩子就不怎么认为。
15岁的年龄正是性格的叛逆期,家长越强迫她就越抵抗。当感觉父母一点不在乎自己的时候,就会心灰意冷,做出极端的行为。
三、不换位思考不要以自己的出发点给孩子灌输期望值,如果自己是一本毕业,如果孩子没有考上一本,就会觉得没有用丢自己的脸。
每个孩子的特长不一样,有的特别爱好画画,有的特别爱好唱歌,孩子和父母之间最重要的,要进行换位思考,孩子15岁了,你不能把她当成小孩子了。
惨案已经造成了,父亲看见女儿站在楼边上的时候,他这一次真的慌了,宁愿不要女儿去做任何事情,只想好好的活下去。
父亲深爱着自己的女儿,甚至付出了生命。要是事发前,好好的与女儿沟通,认可女儿的选择,这场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其他网友回答:<2>事情经过:四川泸县女孩因患抑郁,提出去学练钢琴,练了一节后,就不想了。她发朋友圈想寻短见,哥哥发现后,打电话给她,她开始还答应等哥哥回来。但没想到女孩直接从25楼上跳下来了。父亲到楼下准备救援,孩子跳下来,父亲本能去接,却被砸了。
看到这个新闻,第一感觉是太痛心了,让人无法接受,一个完整家庭就没了;第二感觉是父爱太伟大了,父亲在女儿跳下楼的瞬间,一定心碎了,而本能去接,是希望能接住,但25楼,一百斤落下去,其冲击力要多大啊。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少啊,总感觉现在的孩子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当然不止是孩子,也许家长的观念等,也得改变了。 一,孩子的受挫能力有限。像这个15岁的女孩子,为什么会患抑郁症呢。可能很多事情积压在心里太久。平时可要告诉父母,你在读书中有什么困惑?心里有什么难言之隐?等等,都尽量要与父母沟通。很多孩子,你一问他三不答。平时也不会主动跟父母沟通,有话就只留在心里。长此下去也是不好啊。再说了,人活着就要坚强点,不要做出极端的事情!你要知道,你这么一跳,父亲没了,剩下母亲怎么过?
二,价值观有些变形当然,只是一小部分,这些孩子,他们不懂感恩,把父母的辛苦供养他读书,过上好生活,理解成稀松平常的事。也许在他们眼里,父母就该这样。小女孩可能心里很痛苦,觉得做人没什么意义,又患上抑郁症,心里更难受了。就像广西那个杀害父母的黄某一样,父母每年花很多钱供他留学,他反而杀害父母,他的价值观确实出现了问题。
三,有不少孩子心理太脆弱,不会吃苦这些孩子只知道享受,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有时候,老师或同学的一丁点批评,他们就受不了。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会抑郁,死者为大。可能也是内向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吧。家长们有时批评孩子,他们就受不了,感觉很委屈,长此下去,心理也会出问题的。一点苦都吃不得。当然只是一小部分啊。
这其中当然也有父母的原因,所以有时我自己想:只要孩子能健康成长就好,至于其他的,顺其自然吧。真的不希望以后再看到这样的新闻! 其他网友回答:不是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而是现在的家长都怎么了?这次的悲剧,女孩的母亲要负最大的责任。
8月22日上午10时30分,四川泸县玉蟾街道蓝山郡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曾某(女,15岁)从居住的小区25楼跳下,据说轻生原因是不想被母亲逼着学钢琴!
为什么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能好好的和父母沟通,而是要选择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呢?可我们真的能够一味的指责孩子的不是吗?虽说孩子不该这般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这件事情最大的过错,应该是在女孩的母亲。
身为父母,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这本不是一件错事。但错就错太过于逼着孩子,忘记了活得快乐对孩子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很抵触的情况下,如果还是非得逼迫她去学习的话,孩子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叛逆心理。要是女孩的母亲当初能够稍微听听她的心声,或许今日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一个完整的三口之家,原本可以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何非得去过度干涉孩子的人生,强迫她去做不愿意的事情呢?
女孩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还连累父亲为了救她而丧命,这肯定是错的!但最大的错误,应该是出在女孩母亲的身上。现在最痛苦的是她,但发生这样的悲剧,她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此,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互动哦!
其他网友回答:<2>15岁的少女花样年华,但纵身一跳,让人格外心疼。你知道吗?菇凉,你的父母是多么的爱你,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不应该怀疑父母的爱,可能有时候爱的方式和程度不一样,但从你跳楼那一刻起,你的父亲没有犹豫,让你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属于父亲那深沉的爱。
案件经过:8月22日10时,泸县玉蟾街道蓝山郡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死者双方为父女。父亲曾某某42岁,女儿15岁,目前原因尚未可知。但女孩没有犹豫,丝毫不顾楼下父母的哀求和周围人的劝阻,纵身一跳,父亲处于本能去接,结果两人抢救无效死亡。
一、目前跳楼原因尚未可知。但我大致能够猜到。
二、此事件给我们所有家庭都敲响了一个警钟。
在教育子女时,不要老用自己父辈那一套了。时代在变迁,子女所接受的社会和接受情感的速度比以前快。我们的父母应该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对子女做到知根知底。和子女沟通,倾听子女的委屈和一天的烦恼进行交流。让孩子在叛逆期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和别走极端。
如果爱就别藏着捏着,让孩子知道,让孩子感受到。更别在孩子叛逆期和孩子赌气,说一些极端等我话对孩子心里造成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2>15岁女孩纵身一跃,45岁父亲也搭上性命!一家3口,只剩母亲。对她而言,往后的生活,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坚强的活下去。一切的一切,悲剧始于钢琴课!
四川泸州泸县15岁女孩曾某,因不想上钢琴课,而和母亲发生争执。走上了25楼楼顶,准备跳楼自杀。
45岁父亲见状,慌了!让老婆赶紧上楼顶去劝,然后自己去楼下接住。结果,女儿是接住了,但是25楼的高度下来,父亲被女儿活活砸死。父女两人,都离开了!
原本一个幸福的3口之家,就这样,瞬间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只剩曾某母亲一人!
事情起源于钢琴课!其实,我也不太理解。这些课外的所谓兴趣班,不应该是根据兴趣去报的班吗?既然不喜欢弹钢琴,不喜欢钢琴课,父母给他报这样的兴趣曹,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的父母,真的不好当啊!总是很焦虑,生怕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跟着潮流,兴趣班、补习班,反正是各种班。难道,真的需要如此吗?
当然,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们没发现吗,现在的孩子,变了。他们自主、独立,从小个个好像啥都知道。但是,又很幼稚、很脆弱,一想不开就寻死觅活的。
影视剧看多了,好的不学,和父母矛盾,和别人吵架,就总是走极端,小小年纪,都怎么了?
所以,现如今的父母,要针对自己的孩子,费一番心思了。要和她多沟通,多交流。该给好脸给好脸,该严肃还得严肃。
时不时的,去沟通了解。看看他们到底都在想什么,有什么事情不开心了,想不开了,那你作为家长的也知道如何开导。如何对她都不了解,怎么开导?
现在的独生子女,得把握一个度。不宠不爱,这也做不到;娇生惯养,这也不对。除了家长,孩子们也应该尝试着去理解父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青春美好年华,有什么事情想不开?再者说了,就因为不去上钢琴课,和父母吵架,就跳楼。这实在是不对,一点都不考虑爸妈的感受,太脆弱,太矫情! 其他网友回答:做父母的要与孩子经常谈心、沟通,时刻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四川泸县玉蟾街道蓝山郡小区一个15岁女孩儿生前患抑郁症,主动要求学钢琴,可女孩报名学钢琴才一天,8月22日10时30分许,就从25楼纵身一跃,父亲冒死徒手接跳楼女儿,父亲被女儿砸伤,父女两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小女孩跳楼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网上流传有两个版本,一是由于孩子对父母提供的钢琴兴趣培训班有抵触情绪,后来高空坠楼,第二种说法是女孩因为成绩差与家人发生矛盾。跳楼小女孩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因患有抑郁症曾住院治疗,孩子主动提出想学钢琴,这才给孩子报的名,家里还买了钢琴。
8月20上午,父母陪同女儿一起去培训学校参加钢琴辅导,第1节下课后,小女孩在琴房里休息,等第2节快要上课时,钢琴老师发现学生不见了,留下了书包和琴书。于是老师和孩子父母一起四处寻找,打电话不接,微信也不回。突然,孩子父母接到儿子在外地打来的电话,并收到了一张女儿在楼顶的照片。大家赶忙报警,还未等到及时上楼,这个女儿就跳了下来,父亲试图徒手接住女儿被砸伤,因抢救无效父女双双身亡。
出事前,这个女孩儿曾答应哥哥不跳楼,等待哥哥回家,是因为哥哥发现妹妹的QQ空间更新了一条动态:“世界,再见……”并配有一张坐在高楼边缘的照片。哥哥感觉到不对劲,一边安慰妹妹,一边给父母打电话,妹妹未能等到哥哥回家就跳楼了,还把自己的父亲砸死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学习和工作,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过重导致出现多种负面情绪;二是家族遗传因素;三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病痛折磨;四是性格内向、悲观、固执、敏感等可能诱发患抑郁症。
学生因抑郁症跳楼的也不止一例,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和班主任一起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父母更要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要多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如果发现孩子心境低落、思维缓慢、无心学习、对事情缺乏兴趣和紧张恐惧等,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可能就是抑郁症的表现。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并多陪伴在孩子身边。有75%~80%的抑郁患者多次复发,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挫折教育,从小就在溺爱中长大,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发生了偏差,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越来越自私,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体会不到失败带来的挫折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不愿意交流沟通的孩子,积累的负面情绪越多越容易让自己走进死胡同。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生命健康权的教育。告诉孩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决不能拿生命当儿戏,要让孩子有担当精神,树立孩子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憧憬美好的未来。
其他网友回答:8.22日上午10时四川泸县一名15岁女孩跳楼,父亲想要接住女儿被砸双双死亡。救援人员还没有铺设好救援气垫,女孩就跳下来了,具体原因没有公布,知情人透露或是因为抵触钢琴补习班,选择轻生。出现了这样的悲剧不能单单从孩子身上,家长的家庭教育也有一定责任。
从理智上来看父亲不应该去接女儿,25楼带来的冲击力,可以说父亲几乎必死无疑。但是父亲还是义无反顾的张开双手接了女儿,这就是一个父亲的责任,虽然结果很坏,但也正如网友所说“至少他在接住女儿的一瞬间是美好的”。
父亲不会不知道从这么高的楼跳下的冲击力,但他没有退却,估计心里早有准备,纵使不顾自己的性命的也要尽可能的让女儿活下来。一个普通人大约能承受自己重量的3.5倍的冲击力,这么高的楼跳下来,肯定不是父亲所能承受的。即使一个很小的东西从高空坠下,都能砸伤人,何况是人。
虽然不理智,但是还是值得人尊敬。如果什么事情都用理智来衡量,可能世间少了些许温暖。不接,是为了以后的家庭;接是一个父亲下意识的动作,只为挽回女儿的生命。亲情无法用理智来衡量,至少接住的那一刻他作为一个父亲是欣慰的。
每一代的孩子面对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这个东西没法横向对比,但是现在的孩子确实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是一个敏感、脆弱、渴望关注的年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充裕的同时,却是精神的匮乏。然而父母和孩子对于问题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他们之间至少隔了二三个时代,所以之间的代沟是比较大的。随着时代发展的速度越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题越尖锐。
每个年代孩子遇到的问题不一样,80年代的孩子和00年代孩子的差距是巨大的。当80年代的孩子步入父母的角色,他们可能没有及时了解到孩子的需求。父母或许想我努力赚钱供你吃喝、给你好的教育,这就是对你最好的帮助,可能这些物质条件他们身为孩子的时候这些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孩子看来,青春期可能更需要的是陪伴和理解,这个年龄段比较叛逆,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必然会产生矛盾。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以及心理都是需要一个完善发展的时期,这个时候父母需要更多的了解孩子到底怎么想的。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不被理解的环境里是很容易崩溃的,然而这种环境正是父母所以为的“幸福”。尤其是那种“我都是为你好”,这样对话的方式只会拉远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你可能不会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歇斯底里的发脾气,你或许还会想着自己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孩子着想的吗?甚至还会想,他长大了一定会明白的。熟不知这正走向教育的误区,现在父母更需要的是和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而不是以一种俯视的态度与孩子讲话。
钢琴补习课只能说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索,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精神上的背离。如果父母知道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他们还会强加给孩子这么多的压力吗?从父亲张开双手接孩子可以看出,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但是方式不对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固然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弱,但是15岁的青春期不正是这样的吗?叛逆与敏感共存,我们不能要求15岁的孩子像成年人一样这么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青春期的孩子冲动、烦躁、叛逆、敏感,不仅仅是因为心理因素还有生理因素,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的前额叶还在发育,缺乏完整的思辨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其实这场悲剧的发生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敲响了一个警钟,压垮孩子的可能不是一门课程,而是长久的不被理解。
其他网友回答:无知者无畏。现在孩子们有一腔孤勇,无谋无脑。
拥有的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失去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15岁女孩子因不想去学钢琴,与父母争执,跳楼,楼下父亲想要接住她,却被砸伤,双双不治而亡。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就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承受这人世间最大的悲痛:中年丧子,中年又丧夫。
人们总是在灾难发生后,才明白曾经的幸福那么珍贵,总是在悲剧发生了,才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
真让人心痛。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对孩子的教育究竟该怎么做?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究竟该如何?
这真的是值得反复思量的问题。
一、我们要了解孩子这个小怪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凡事观其果,究其因。
现在孩子们,从小衣食无缺,想要什么都可以轻易得到。幼时想要一个棒棒糖,想要一个巧克力,儿时想要一个洋娃娃,想要一件花裙子,再大一些,想要一个平衡车,想要一个限量款的鞋子……
孩子小的时候你觉得这些都不是事,要什么,买,吃什么买,别人有什么,买,很多家长对孩子总有补偿心理,觉得因为自己没什么大本事,所以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一定得有,孩子小的时候要求较少也较低,大部分父母都可以满足。
但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欲望也会变得无限大,再加上养孩成本的增加,父母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欲望时,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就会转化为愤怒,转化为不甘,转化为疯狂,转化为不择手段。
而孩子们天生对情绪弱于管理,不善疏通,更不知道如何合理发泄。
倘若,此时,孩子们也并没有敬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还有挫折教育,不知道凡事有可为,有不可为的界限,很容易就冲动而走向极端。
多少人间悲剧,因此而发生。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每个父母都是从年少走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受尽世事波折磨难,成为父母之后,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觉得必须要掌握各种知识,拥有各种才艺。父母身上缺失的那部分,总想在孩子身上不留遗憾。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人的天性是喜欢自由喜欢玩,喜欢舒服没压力,人都想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孩子也一样。相对于刻苦学习和努力,看看电视吃吃零食显然更有诱惑力。
作为父母,怎么做至关重要。
如果一味的灌输,让孩子必须要学这个学那个,压迫孩子去学习,孩子自然会反抗,再加上对上面“其一”的缺失,很有可能引发悲剧。
二、聪明的父母,总是寓教于乐,正确引导,耳濡目染。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其实生活里也有迹可循。
比如,你想让孩子学钢琴,你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生活。比如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明星,可以陪孩子们看明星弹钢琴或者展示才艺的表演,从而给孩子一个榜样,你看某某弹钢琴弹的多好啊,真是帅,你不是喜欢他吗,你也可以这样啊。然后在练琴的路上,要给孩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没事看看这种钢琴演奏的表演,促进孩子心里对这个的热爱,如果父母有时间,还可以请孩子当自己的小老师,跟着一起学习,适当的小崇拜可以让孩子更有动力。
任何事情都不要忽略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想要让孩子爱学习,不玩手机,那父母就要多学习,不看手机不看电视,如果你自己在玩手机,转身呵斥孩子学习去,那么,孩子是不会真正学习的。
三、所有的关系,最后都要归于相处上。要找到自己与孩子最适合的相处方式,才有利于关系的良性发展。不管是同事关系,邻里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如何相处,至关重要。
父母跟孩子如何相处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市场上关于亲子关系、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的书比比皆是。然而我觉得,一千个小孩就有一千个教育方式,一千个父母就有一千种方法。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还需要父母自己善于总结和发现,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因地适宜因材施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所认为的亲子关系,一定要是多面。
父母需要树立父母的威严,也需要和孩子成为朋友。
比如说满足孩子这件事,每个父母都不舍得孩子受委屈,但是你不给孩子受委屈,社会会教他们怎么受委屈。挫折教育是必须要进行的。
其实很简单,孩子的需求,有的可以满足,有的不需要满足。要让孩子知道不被满足是件正常的事情,长大后才不会因为一次两次没有被满足而心生怨愤。
每到夏天,我们家小姐姐总是要雪糕吃,如果天气热,我就满足她,看她吃的开心,我也开心,如果天气冷,我是绝不会答应的,然后她就开始问:为什么不给我买了?为什么不爱我了?我就耐心的跟她解释,天冷了吃雪糕会肚子疼,所以不能吃,有一次她闹的特别厉害,天又很冷,我就跟她说你吃了这个雪糕,也许晚上会肚子疼,然后拉肚子,如果严重你还得去打针,吃药,你确定你要吃吗?她还是犯浑,哭着闹着要吃,我就给她买了冰淇淋,监督着让她吃完。果不其然,晚上姐姐开始肚子疼,拉肚子了。经此一事,下次当我拒绝她时,她很容易就接受了。
我们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孩子也一样。总要受点伤害,才会获得经验。在父母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吃点亏受点挫折长点记性,总比以后在社会上受教训强得多。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再回过来看这件事情,父母想要让孩子练琴,孩子不想练,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事情的意见不统一。
为什么孩子就闹到要去跳楼?
父母不爱她吗?25楼跳下来,父亲徒手就去接了,他难道不知道很危险吗?但愿意用命来换孩子的一线生机。可谁知还是双双殒命。
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是否有抑郁症?为什么父母没有及早发现治疗?
可悲。可叹。可怜,可恨。
《琅琊榜》里祈王萧景禹死之前,说了一句话:“子不知父,父不知子。”至今记忆深刻。可见父母跟孩子之间,相互了解也是一件必修课。天底下很多事情都可以逃避。逃避工作,逃避压力,逃避责任,很多关系也可以逃避。但是唯独亲子关系不能逃避。因为作为父母,就身负重任,你逃避孩子几年,也许毁掉到的是孩子的一辈子。
为人父母,才是天底下最难最需要费心的事情。
但是我觉得,能给孩子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形成一个积极的性格,不偏执狂妄,不走极端,能思考有想法,身体和思想都健康,那么,所有的辛劳和艰苦,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写的有点多了,感谢您能读到最后。
其他网友回答:首先对这父女俩感到难过和震惊,愿逝者安息,生者保重。
15岁的年纪正值青春期,也就是特别叛逆的时期。这个事件进一步表明,青春期阶段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不是给孩子提出更多的要求,而给孩子增加压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跳楼,父亲徒手去接,既是本能也是悲情的爱。
生命至上,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花季少女,因为一点不顺心就选择走极端,实在是即没有感恩之心,更无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希望全社会重视孩子青春期阶段的教育,不要再发生类似事件。太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