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八德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实五常包含着八德。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的思想核心,是一个人的言行准则,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提升自己道德风范的标志。
一个人能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高度的自我教育,自我制约,自我完善。真正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具有仁慈之爱,心地善良,严于律己,通情达理。那就有着很好的心态去为人处世,保持清醒的理智,保持平和中正的不走向极端。始终保持这种平衡的心态,是最有益于身体健康,是精神上最好的养生之道。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而创造事业,肯定有着过度劳累而影响健康,这种现象也有可能,也时有发生。但是这就在于自己的把握,只能是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稳步发展,欲速则不达。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稳操胜券,有规律性地正常工作和生活。这样始终有着青春的朝气,旺盛的精力,身体只会越来越硬朗,充满生命的活力。
如果说独生子女对待四位老人的尽孝有所疲惫,这就看怎么正确对待。当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那只能送养老院定期看望,不至于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如果尽孝而拖垮自己的身体,那老人后期的尽孝又靠谁。
如果说不做到五常八德,那就有把握保证身体健康吗?其实也不是这样,身体的健康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决定。人无仁义礼智信,又怎能立足于世,又怎能有着民族的生生不息,承前启后。
五常八德即"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可以说,她对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这里只说说对身体健康方面影响的粗浅看法。
首先,谈谈五常八德这一思想的源头在哪里?实际上,五常的常字就清楚地告诉了人们,她的源头就是"道"。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当中,佛家说是因缘相续相,刹那在变,都是假的。那么,不假的是什么呢?就是道,一切事物的本体。道不生不灭,称之为常。道起用是慈悲智慧,五常八德就是道的起用,违逆五常八德是与道背道而驰,是无常。简言之,常就是真理。
其次,我们应明了人的身体健康从何而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那就很多了,有人说靠养生,有人说靠运动,有人说靠营养,有人说靠唱歌,有人说靠遗传,有人说靠转基因,有人说靠人工智能,众说纷云,无所适从,说得都挺有理。邪理有千千万,正理只有一条,究竟靠什么,佛说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报,无畏布施就是仁。
因果报应之理很微妙,凡夫不得而知,我们可以从所能认知的方面来探讨。
人的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是中医之理。里头的道理很深,我们可以不必深究,但体会得到,比如,发一次大脾气之后,人会很困倦,体力要三天才能恢复过来。
发一次脾气怎么至以如此,说明人的情绪及思虑活动也是一种能量,对人体的脏腑精神有巨大影响。
具有仁心的人,乐善好施,心地善良,通情达理,私欲轻,不与人计较,这是一种天性的流露,不是做作出来的。善人的内心不会欲火烧身,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情志上表现为平和、安宁、快乐,生理上表现为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经络畅通,对身心健康都有极大好处。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都能很好的诠释"五常八德"为什么对人的身体健康有那么大的好处。
其他网友回答:五常八德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从中医角度来是有影响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睇.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依据自然状态与人体形态及思想行动规律而总结出来的,
古人认为人是必须要具备五常八德的认知与兼备,常是什么,常就是自然状态就是正常,古人说:‘知常曰明,不知常曰凶’是说一个人要知道正常状态并遵循自然规律而动,而不知常者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吃大亏。
那么,这些与身体有什么关系呢
在《五德篇》里古人就告诉我们五常(五常所对应的金木水火土)与五脏有着对应关系,比如:‘仁者,木也,肝也。义属金,肺也,礼属火,心也,智属水,肾也,信属土,脾也。与之相对应的关系如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脏.五官.五体.五声等,
打个比方说,仁对应的五行是木,是四季春天是五脏里的肝,对应的心态是仁慈,只有仁慈才能养肝让肝血通畅气脉稳健,肝气顺则筋骨软,反之怒伤肝所影响是五脏六腑正常运化使你的身体会逐渐不正"常",
所以说五常八德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还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其他网友回答:正常人是无非做到这些的,五常也好,八德也罢都是善者编制的善行标准,编制标准的人自己为未必能做的到。其实质还是束缚人们思想行为,让人尽量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人。单一的标准可能有人能做的好一点,正体标准无人能做到,就是单一标准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就拿孝字就现实来讲吧,一个孩子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同时生病,尽管你没日没夜的精心照料,做到了孝,但你的心身将严重受到影响,学习,工作,爱人,孩子你又将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