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先生的邀请!
其它地方咱不知道,咱家乡芜湖好像没有这种习俗。一般都是在除夕吃年夜饭前,为逝去的亲人烧点纸和冥币,意思祭拜送钱与他们在阴间里用,不要过苦日子,不要挨饿受冻!故在除夕下午就随处可见一处处焚烧人,让人倍感浓浓的年味和亲情!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邀请:
早就没有这种礼仪了。怎么说呢?是一种社会进步还是和一种礼数的废除呢。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现在对老年人的尊重已经到了很淡漠的程度。过去那种父父子子的尊长爱幼的观念在节目单逐渐淡化。更有甚者晚辈以下反上。我们现在的青年人的亲情关系也在逐渐淡化。对待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够尊重。这都是缺乏正规传统文化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应该在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礼仪教育。现在中小学校都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是一个好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和好形式。当然,我们也不提倡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僵化的,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发展的文化糟粕。但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一定要传下去,发扬光大。
其他网友回答:地方风俗不一样,在豫东新媳妇过年回家,1、要给长辈拜年,一家一家串、见了长辈就叫叔叔、大爷、婶婶、大娘请上座,晚辈给您拜年了、但不磕头,2,按地方习俗:大年初一要去上坟,给过世的长辈送饭、送钱(在豫东也叫烧纸),这个时候要磕头,当然地方不同、各地有各地的习俗。
其他网友回答:我们这没有这个习俗,只是大年初一去长辈家串门问候长辈,但是只说过年好的喜庆话,不用给长辈磕头!
其他网友回答:给长辈们磕头是不用的了,但要祭拜祖宗神位(我家乡又叫“拜公太”)祈求祖先保佑夫妻百年幸福,家庭兴旺发达!
小时候很期待过年,长大了回家过年是自己内心的声音:牵挂亲人,牵挂乡音,牵挂老家的一砖一瓦。
童年里,看着叔叔们娶的新媳妇给爷爷奶奶拜年磕头,懵懂无知我不知道为何傻傻的笑。长大了带上自己的爱人给爸妈磕头拜年,看着老去的父母,笑不出来,带着对她们的祝福认真的磕头。真的希望她们健健康康。
我们的老家在河南安阳,农村不大,每年的年味随着自己的长大越来越淡了。很想小的时候……
大年三十,老老少少围在一起看春晚,最怕的是断电。农村有的时候会停电,我们到了过年都在期盼有电。春晚开始了,最期待的是小品,一家人哈哈大笑,指手画脚。主持人又要报幕了,是歌曲,我会第一个冲出门口去尿尿:憋的实在是太难受了!太晚了,爸妈都睡了我还在一个人看。妈妈好像不放心我,过一会会来看看我:饿不饿?给你下个挂面汤吧。不饿,你睡吧娘!娘就是娘,细心、贴心、关心。可哪个时候不懂,现在回忆起来,心里酸酸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