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跑偏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是二维思维非此即彼的产物。中庸即中用,不唯此也不唯彼。只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或做到恰到好处便是中庸。所以不必唯物也不必唯心。
孔子宣扬仁义。仁义即仁爱与担当。
无论你信什么神,不管你信的神是什么,都须要神爱你,你也爱神吧。你爱她,她也爱你这就是仁爱。如果神不爱你,你信他干什么。如果你不爱神,你又怎么会信神呢?仁爱是互信的基础。
神之所以为神,因为神法力无边。法力无边能担当保佑他子民的是神。因为神有担当,所以信他的子民都敬他、仰他。如果法力无边却不担当保佑他的子民。那么对他只有恐惧而不是敬仰。担当是敬仰的基础。
所以仁爱与担当是一切宗教的根本。没有仁爱与担当,说自己有信仰那都是在骗人。
而有了仁爱与担当,信什么神都可以。神谁都没见过,见过就不神了。没见过神,但不能否定神的存在。是神是鬼先敬三分。所有的信仰都尊重。但我们没见过神,所以也就不说神的事。
有说上帝造了人,有说真主造了人,还听说女娲造了人。一个都没有见过,但我们见过父母生了人。假设真有什么神造了人,我们只能想象是什么神通过父母造了我们。那么敬神先得从敬父母做起。孝父母是信仰的起步。不孝父母便是对神的大不敬。
宗教便是追寻祖宗,教你认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孝父母是普世宗教的基础。孔子传播的是普世宗教。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是教人:做人丶做事丶处事的方法。就是不走极端,选择一条稳妥的“安全方案”。
这不是什么“宗教观”,如果你把它“教条化”丶“宗教化”,它对你就只会有害。
它当然是“唯心”,它摸杀丶混淆了“是非观”。事实上,很多事情是没有“中庸”可走的。比如“情感”和“真理”,或“情”与“法”往往是没有“中间道路”可以走的。照顾了“情”就会违理丶违法,认“理”就不可能照顾“情”。
就连烧开水,100度叫开水,0度成冰,而“冰”和“开水”就是两个极端,有中间道路可走吗?不“冷”不“热”那只能叫“常温水”。
其他网友回答:唉……,(一声叹息)这题目,完全采用了西方理念来解读中华文化!中西文化不同!不同!不同!“中庸之道"是道!比那些个“主义”要高明了好几个思想层级呐!至于“宗教”是什么,请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
其他网友回答:有孔子的时候还没有宗教哪。只有巫术。哪有什么唯心主义。
其他网友回答:宗教问题其实一直都是外国的问题,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个问题。只是一些人倔强地以为中国必须有这个问题而已。孔子只有天下关、里仁为美,天下大同观,哪有什么宗教观之类的问题?老夫子自己都说“怪力乱神”的东西他不屑一顾。其实有人有这样的疑惑不奇怪的,比如一个女人,自己过的不幸福,就认为别人都是装的,才遇到一个渣男就认为全世界都是渣男;自己喜欢花布,就总在想别人的审美观是什么?和你有毛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是仁道的基础基本结段,是圣人在教导你做人做事。
上一篇:我们现在还需不需要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