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莫论人非,静处当思己过。
四十多年来一直存在我的脑海中,做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在我工作的环境中,别人谈论什么,我也大都是听人家说,很少说废话,特别是谁说谁的不是,俺更是听听一笑。
酒桌上喝多后大都豪言壮语,东扯葫芦西扯瓢,俺是时刻不忘提醒自己冷静,祸从口出,事从酒场生,见过摔酒瓶打人的。经过一事,也就让自己知道今后会怎么去做,尽量避免接触事多的人,管好自己的嘴巴,少惹事,不怕事。
心静的时候想想自己今天那些方面做的不好,说的有伤害人的话没有,知道做的不可能十全十美,尽量努力吧。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最有意境的诗句是: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2,《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河夜雨十年灯。
其他网友回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毛主席的诗句,也是我最喜欢的。
白首豪情上九峰,
沿溪新貌悦心胸。
小楼昨夜凉如许,
流水歌声入梦中。
其他网友回答:<2>我听过的,让我最难忘的诗句是“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些出自毛泽东《贺新郎·别友》的诗句。
一、回忆:四十年前,我第一次读到毛主席《贺新郎》的情景1978年9月,我还是一名刚读高二的学生,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我要到老师的办公室去拿班级的报纸。平时,我只喜欢拿《中国青年报》,偶尔拿几张《人民日报》。那一天,我拿报纸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孙关林老师看我只拿《中国青年报》,就喊我说:“把这张《人民日报》拿回去,一会儿上晚自习的时候把上面毛主席的《贺新郎》读给同学们听。”
于是,我接过老师手中的报纸,第一次看到了主席这首题为《贺新郎》的词。
当时,对这首词的介绍说,这是1923年毛泽东写给杨开慧的词,我觉得主席这首词写得太美了,从办公室到教室的路上,我就把全文背了下来:
《贺新郎》 毛泽东 一九二三年当时读这首词的时候,我就在脑海中想象着主席词中所描写的感人画面:杨开慧送出门为中国革命辛苦奔波的毛泽东到码头上,当毛泽东登上船,杨开慧还在岸上时,主席向岸上挥手告别……
于是,有了词的开头“挥手从兹去”,表明毛泽东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离开了妻子杨开慧!
但是,我当时更喜欢的还是主席的第二句“更那堪凄然相向”,我的理解是:主席虽是一代伟人,但他依然具有常人所无法堪比的男儿柔情!而且,句中的“凄然相向”是两个人的情感,说明主席和杨开慧在分别的那一刻,内心都是十分地痛苦,都“那堪”而“凄然”,虽“相向”却不知“苦情重诉”待何日……
记得,当我读到“热泪欲零还住”时,我已经被主席的词感动得热泪横流……吓得我边上的一位男同学不知所措。而我并不理会他的惊讶,索性抹一把眼泪,大声朗读起来。
立时,周围的同学都围到了我的身边。
当我读到“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时,我几经读不下去了!
没等我读完,已经有两位男同学迫不及待的从我手中把报纸抢走了……
晚自习的时候,当语文老师刚到教室门口,班里几位性格活泼的男同学齐声朗颂“人有病,天知否?”,而另一拨男同学则大声接着说“重比翼,和云翥”!
那热烈的气氛,把老师都给惹笑了!于是,语文老师开始给我们分析这首《贺新郎》……
当时,我们还都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很少接触到像主席这首《贺新郎》类的抒情词,所以,大家既对主席的才华顶礼膜拜,更被主席词中的儿女情长所折服。因此,四十年过去了,我对主席的这首婉约味浓厚的诗词还是记忆犹新,不能忘怀!
二、《贺新郎》还有哪些版本?主席生前为什么将这首《贺新郎》修订后,加题注“别友”?不过,最近,我读到了国防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少将徐焰老师的一篇文章,才知道,我当年背诵的《贺新郎》经熟悉毛泽东生平的人考证,主席在世的时候,曾经对这首《贺新郎》几次修改,并在1961年春,将修改后的《贺新郎》手书赠给副卫士长张仙鹏,此时修订的全稿如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据徐焰少将考证:“1973年冬天,毛泽东在重病缠身时又让人拿来12年前的原稿,反复斟酌加以修改,最后又将这首词加上‘别友’的标题,并注明是1923年12月所写,交给了保健护士吴旭君抄正保存。”
而徐焰少将在其文章中称:“别友”则说明主席的这首《贺新郎》并不是像1978年《人民日报》刊载的那样,是写给主席的妻子杨开慧的,而是写给陶斯咏的,并举证说:1937年毛泽东曾抄录此词赠给女作家丁玲,因为丁玲自我介绍曾是陶斯咏的学生。且徐焰少将还在文章中例举说1923年12月,杨开慧不可能到码头上去送主席离家,相反,陶斯咏可能有这个机会。同时,徐焰少将在文章中称,主席手书赠给丁玲的《贺新郎》,大概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一个版本,全文是: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 惨然无绪。
三、陶斯咏是谁?怎样看待主席给《贺新郎》标注“别友”?
陶斯咏,名毅,字斯咏,生于1896年,原籍湘潭,于1916年考入周南女子中学师范二班,与著名的女革命家向警予同窗,因思想开放激进被称为“周南三杰”之一。据说,陶斯咏不仅出身于当时湖南省的富豪之家,而且才貌双全,在长沙曾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女”。
陶斯咏与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时期和新民学会时相遇相识。陶斯咏对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充满敬慕,曾与主席交往多年,友情深厚,后来成为一位教育家,曾在湖南开办学校,至1931年早逝,一直未嫁。
但是,我一直认为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词是写给妻子杨开慧的。词的创作时间虽然是1923年12月,但是这并不代表主席所写的事情一定是发生在1923年12月,毕竟纪实性诗词的创作往往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而且,诗词中的事情或表达的情感也不一定就发生在某一个节点,有可能是对两个人感情的一次总结和升华!所以,我至今依然把这首词看成是主席写给妻子杨开慧的情诗。
当然,我也尊重党史学者对主席生平事迹的考证。为此,我才把自己读到的徐焰少将文章的大意在此一并介绍给大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为柔弱的一面,伟人毛泽东也不例外。
究竟标注“别友”是与谁相别,只有词作者自己心里最清楚,别人的推测永远只能是推测……
滚滚长江东逝水,滔滔万古不复回……
斯人已去,留给我们的只有无限的怀念和敬仰,一代伟人的情感生活,也随着伟人的离去而渐去渐远,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德,他的无私都永远地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之中,这红色的基因已经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名词!
四、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为什么我们依然这样爱戴他?深深地怀念他老人家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但是,在每一个历史更替的节点上,身为万人之上的举国领袖,在取得政权之后,无一例外的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中最奢侈的时候,也就是犒赏自己一顿“红烧肉”,他的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且不说他的亲人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就是老人家活着的时候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和亲人……据资料显示,老人家驾鹤西去的时候,他留下的现金遗产,仅仅只有五百多元人民币!
这,就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
所以,至今,无数外国友人都和中国人民一样,对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思想和其伟大的人格顶礼膜拜,无限崇敬!
重温伟人词句,解读“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体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永远无法丈量出宇宙中那颗璀璨的恒星究竟有多高!我们只能触摸到那颗伟大的灵魂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云悠悠,风悠悠,悠悠天地情未了;情切切,意切切,切切人间爱不老! 其他网友回答:<2>谢邀。我推荐江总的《骢马驱》。
长城兵气寒,饮马讵为难?
暂解青丝辔,行歇镂衢鞍。
白登围转急,黄河冻不干。
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南朝陈文学家,齐梁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之一。曾在梁、陈、隋三朝为官。
注释:
1.骢马驱:乐府诗题;骢(cong)马:青花马。
2.讵(ju):岂,哪里。
3.行:暂且;镂衢(Ⅰou qu)鞍:刻金为饰的马鞍。
4.白登:指白登城,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汉代刘邦曾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城,后用陈平之计解脱。
5.易走丸:如同滚动泥丸一样容易。
导读:这首诗以写马为依托,刻画了征战军人的勇猛形象。 诗作前两句截取主人公驰援作战途中饮马的片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对天寒地冻恶劣环境的无所畏惧;三四句聚焦行进途中解辔(pei)歇鞍等富于军旅生活特色的细节,表现其乐观从容的气度;五六句运用借喻手法表达了必胜的信心:虽然前方战局如同当年白登之围,但就像黄河之水不会被冻干那样,我军定能击败敌寇、转危为安;最后两句极写战马飞奔如电、日行万里的英姿,将士们成功解围、建立战功的轻而易举,把策马驰援、一战而胜的豪迈气概,抒发得淋漓尽致。 感言:骏马蹄下无远路,志士履险勇向前。有了必胜的信念、乐观的精神,任何困难都能踩在脚下! 其他网友回答:花开花落,万物更迭,转眼又是一年暮春时节!
情景七律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