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所言之意是,圣人治理社会,将百姓心中贪念虚化,填饱百姓的肚子,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体魄。使百姓没有争名夺利的心智,没有贪念,就是讲过正常生活,不必攀比;使有聪明才智的人不敢胡做乱为。
有人说“弱其志”,是道家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从上文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只是教育我们不要争强好胜,并不是削弱志向。现在我们鼓励立志,争强好胜,破坏了和谐气氛;父母教育孩子事事争第一,实际上是将自己的虚荣心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这一切的一切值得我们深思。
有人说“常使民无知无欲”是愚民政策,从上文解释可知,老子所言无知是指没有争名夺利的心智,就是不要奸巧、虚伪,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无知;至于无欲,老子所言欲并非欲望,老子并不反对人有欲望,人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有基本需要,基本需要是我们本能的需要,其他的才叫欲,也常常称为贪念。故此我们知道老子所言并非愚民政策。
所以圣人是让百姓得到温饱,然后实施教化,这教化是无言之教,正如道德经中“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而不是命令、规定,进而让百姓将喜欢奢侈、爱好虚荣、贪得无厌这些都慢慢虚化掉,正常的生活,一切顺其自然。
一定要结合全文来理解,不能片面地去解释。老子推崇无知无欲,就是认为减灭人们内心中机巧之念和贪欲,人们心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会起来造反,产生社会动乱。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基本要求。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巳,则无不治。"
老子是说:不人为推崇虚名,就不会使人纷争。不看重稀有的财物,人们就不会生盗窃之心。不传播淫欲意识,就不会祸乱人心。所以,圣人冶理社会的方法,就是让人们心胸豁达,减灭贪念,生活殷实,身体安康,这样就能让人们内心不生邪念机巧,无欲无求。从而能让心在机巧之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天下没有什么不可治理。
“欲”指欲望太多,也就偏离了道,只有放下多余的欲望,专注于本心,才能悟道,得道。才能成就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讲:无知,无欲,无为
“无知”就是说不要有这种弄虚作假、奸诈狡猾的心思。“无欲”的意思是指不要有非分妄想的欲求、欲望。“无为”是指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做法。无知、无欲是无为的具体表现之二。
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事不知所措的时候,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祖辈老子告诉我们不要用巧伪奸诈的心智、不要有非分妄想的欲望,顺应自然,真诚面对,坦率处理。
老子为何崇尚无知无欲?
一首先说一下,这个无知无欲与我们现在人所说的、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样。毕竟现在的词汇和几千年前的词汇在意思上有很大区别,甚至完全相反。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所在的那个时代的情况。具体年限不说了,因为争议比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老子肯定是春秋时代的人物。
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在那个时代,群雄并起,谁都不服谁,看谁不顺眼就打谁,谁不听话就打谁。所以天下大乱,老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而且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血流成河,家破人亡是常态。
二所以老子就一直在观察和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慢慢他就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就是人的智慧出现了,导致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受控制。当然也可以说,欲望增多导致人越来越智慧(或者说大伪),这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至于谁先谁后出现暂且不表。
欲望多的后果之一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过多的欲望会让人心发狂。
又说:智慧出,有大伪。
还特意强调: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三为了欲望,有些人越来越奸诈和狡猾,这又反过来让人的欲望变得更强。所以人就难治理了,那就有动乱的风险。
这些都是因为智慧和过多欲望导致的,而且这个智慧不是我们所说的智慧,而是更应该是属于小聪明类的,真正的智是大智若愚的,是慈是简的。
因此老子就想:要是人民淳朴一点,不搞那么多花头该多好。最好能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所以老子心中有一个终极的理想国出现了:甘其服,乐其居,邻国相望、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不就没有战乱了吗?
结束语所以通过对老子终极目的理解,我们可以说老子说的无知无欲,只是让人不要有过多的欲望,正常满足基本生活就好,这样天下就不会那么动乱,百姓生活能好一点。
这才是老子的为何推崇无欲无知的真正目的。
这是我的答案,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断章取义害人不浅!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这句话要结合上文,才能知道这个【知】和【欲】到底是指的什么。前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所以君王标榜贤者、囤货居奇、治国不合理漏洞,才是这里说的民【知】和【欲】的来源。所以【使民无知无欲】本质上是要求君王【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分明是对君王的要求啊!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这句被儒生解读的更离谱!从前面所说可以知道,凡老子对民而言,必有【使民】二字,否则都是对圣人(有道之君)而言。这里的四个“其”当然是指对君王的要求了!儒家篡改的《道德经》中,没有“也”,把一句完整意思的话变成半句;这四个“其”就尴尬的变成“治”的对象民,一下子把老子的民本思想,变成了愚民思想,用心何其毒也!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推崇“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是为了使人民聪明,不是愚民。
《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其不是愚民、糟粕,是全书和中华文化的精华、闪光点。
其意思是:竞争、锻炼创新出候选目标,能使选民在选举时没有分散目标的思考、认知,选与自己有私利的非公正目标的私欲,使有耍聪明的智者不敢操纵选举,胡作非为。
就像锻炼身体活动,能使人睡(民)个好觉,在熟睡中无知觉无欲,使意识意志的智力不敢干扰睡觉,胡作非为,在梦中作乱,从而使人健壮,即"弱其志”"强其骨"。
《道德经》这句话在第三章,原文是这样的: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古文中的“民"指选民、睡觉中的人(巳弋)。
为什么译成如上的正确意思?
因为,《道德经》第三章的标题密码星:一三得三,一是鼠,代表人、龙须、意识、意志;三是虎,代表竞争、锻炼创新,是人、龙的虎骨。本章内容是要:"弱其志”的一,"强其骨"的三。
《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这一《红楼梦》的龙虎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说曹雪芹是中国孔子后的一位国学大师。因封建社会是有朝无国的"假(贾)政”,不能明说民主法制的国学,只能写国学小说。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红楼梦》是《道德经》的文艺版,每一章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共九九八十一章回。
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大众龙学》《破译<论语>背后的龙学密码》。
原创文/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阅读340万,粉丝2152,获赞2.5万……
(图片图1.2来自网络,图3为作者友人所摄,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巳,则无不治。
老子是说:不人为推崇虚名,就不会使人纷争。不看重稀有的财物,人们就不会生盗窃之心。不传播淫欲意识,就不会祸乱人心。所以,圣人冶理社会的方法,就是让人们心胸豁达,减灭贪念,生活殷实,身体安康,这样就能让人们内心不生邪念机巧,无欲无求。从而能让心存机巧之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天下没有什么不可治理。
由此而看,老子推崇无知无欲,就是认为减灭人们内心中机巧之念和贪欲,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基本要求。
其他网友回答:<2>很多人用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词文字意去理解和解释老子的“无知无欲”,自然而然,会老子推崇“无知无欲”的本意产生了误解,要问为什么老子会推崇无知无欲?我们可以先从“无知无欲”这几个字的本义入手。一、“无”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什么都没有”。
我们很多人都把“无”理解成了什么都没有,其实这是对“无”一种很大的误解。
老子道德经中有不少提到“无”的文字,比如: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有无相生”。无中能生有,如果无是什么都没有,又何来生有呢?其实有无相生跟这跟《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实有同功之妙。“色”指导是有形的物质,“空”指的是无形的能量。
所以“无”和“有”,换成我们现在大家所熟悉词不就是“物质”和“能量”嘛,我们都知道物质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一切物质都是由能量构成的,我们再对比一下《道德经》里所讲的“有无相生”,“无,名万物之始”,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了呢?
我们就知道“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恰恰是无所不包,因为“无”是可以转化成任何物质的能量态,而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没有任何的形状,是虚无的,所以老子把它称之为“无”。
二、“知”是认知和主观认知的观念概念,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智慧知识”。老子说的“无知”的“知”也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智慧知识。而是认知,在古人眼中,“知”跟“智慧”是完全不等同的,而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把“知”理解为“知识文化”,同时都把“知识”等同于智慧,而在古人眼里,“知识”和“智慧”完全不对等,甚至是对立的。
比如《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道德经》里的:“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老子的“无知”的“知”,指的是我们的认知和一些名词概念、一些自以为是的狭隘的以个人主观为标准的道理观念,老人常说的读死书的书呆子,就是这种类型的“知”,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而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认知和概念,而古人的“智慧”从来不来自于知识,而是慧由心生,讲究的是一个“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体悟”。
而要悟,要有慧,则要虚其心,弱其志,因为一个人心里装有太多的概念认知的时候,有太多的是非好坏的分别的时候,就是对智慧开启最大的束腹,如同一个杯子,里面都装满了东西,又怎么会有多余的空间装下别的东西呢?只有放空心思,才能慧由心生。
所以老子推崇“无知”是放我们放下自以为是的观念和认知,放下自我的主观认知,也就我们常说的不执着,不要自以为是。
三、“欲”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无欲”不是“没有欲望”。
我们再来看“欲”,很多人都说“欲望”很不好,也有很多人为此很讨厌“欲望”,认为“欲望”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其实我们误会了“欲望”,我们的生活的这个世界本身被称之为“欲界”,也就是说没有欲是不可能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因为这里本身就是一个由七情六欲构筑而成的娑婆世界,很简单的,我们每个人每天至少得吃穿住行样样不能少吧。孔子说,食色性也,欲望是身而为人的本性所在,是生命的一种本能。
而老子讲“无欲”是什么意思呢?无我们刚才说了不是等于没有,而是归于一种能量的虚无状态,所以老子推崇“无欲”的本义不是让我们没有欲望,而是要让我们的欲望化为一种刚健的行动力,归于一种虚无的能量状态,让自身的欲望能量为自己所用,以积极的投身于工作学习和社会创造过程中去,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取得相应的事业成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欲则刚”。
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要放弃自己的欲望,欲望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又怎么放弃,古人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欲望,而是不要“纵欲”,放纵自我,尽情享乐外界的财色名利,这是欲望的奴隶而非欲望的主人。
结论:“无知无欲”是老子对“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一个总结和概述,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心处于虚无的能量状态,放下主观的自以为是的观念认知,这就是虚其心,弱其志,这样就能达到“无知”而生智慧。
而一个人将“欲望”转化为内在虚无的能量,就能长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和骨气,这就是“实其腹,强其骨”,强的是我们内在的“浩然正气和骨气”,这样就能达到“无欲”而具有强大刚健的行动力从而在自己的所在行业所在岗位有所建树。
只有“无知无欲”,我们才能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人的心态和境界,这才是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感到幸福和宁静的根源所在,这也是修心的最高境界。
(图: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