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坚白”是春秋战国时代名家思想的一个分支,名字来源于《公孙龙子》中的一篇文章《坚白论》。
这是除了“白马非马”之外,公孙龙的又一个十分精彩的诡辩,并且现实意义更为重大,体现的是公孙龙“离坚白”这一派系的治政理念。
《坚白论》都讲了什么内容?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公孙龙在这篇文章的开始就以主客辩难的形式提出了一个命题:
坚硬、洁白不能共存于同一块石头中。很显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可以找到一块坚硬的白色石头的,那为什么公孙龙还要说“坚”与“白”不能共存于一块石头呢?
其实,主客交锋只有两个回合,都以公孙龙完胜而告终。
第一回合,诘难者所持的观点其实就是从日常现实出发,即坚白石是存在的,可以找到实物,这就需要公孙龙进行解释。
公孙龙认为,“白”属于视觉,而“坚”属于触觉,所以“坚”和“白”其实不是统一的,这就叫做“离”。
也就是说,如果用手握住石头,只能知道它的坚硬,而不能感知它的颜色;而用眼睛看石头,只能知道它的洁白,而不能感知它的坚硬。这就说明“坚”与“白”是不能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被感知的,那又怎么能说“坚”与“白”是统一的呢?
公孙龙面对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白石,同样用正确无误的实际方法进行了辩驳。
针对于这种言论,诘难者与公孙龙进行了第二回合的辩难。
诘难者称,“坚”是石之坚,而“白”是石之白,两者都是石共有的属性,这不正是说明,“坚”与“白”是共存于“石”之中吗?
于是,公孙龙进行了本篇文章最为精彩的一次回答。
公孙龙说,“坚”与“白”不是石的属性,而是石的特征。不会因为石的不存在就消失,自然也不会因为石的存在而共存。
所以,“坚”与“白”的分离是必然的,只有这两个属性的分离,才形成了“石”个性和共性的差异。
据此,公孙龙提出了《坚白论》要表达的主旨内容:
感觉是不可信的,只有思维的论证才是真理。也就是说,一块白石,拿在手中的感觉远不如通过思考之后的逻辑更为真实。
“离坚白”派为何要执着于事物差异化?名家最为重要的两个分支就是惠子所代表的“合同异”派与公孙龙所代表的“离坚白”派。
惠子,也就是经常和庄子抬杠的那个惠施,他所坚持的将“同”和“异”的界限模糊起来,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大家都一样”,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那么“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正确的选择。
而公孙龙代表的“离坚白”派正好与之相反,他一定要分出一个上下高低来,通过言辞的交锋,使得对方理屈词穷,进而屈服。
从两者主张的异同里可以看到,其实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偃兵”,以言辞的辩难平息各方的争端,将战火从疆场上的厮杀转移至庙堂中名士间的对局。
他们所争的其实就是一个“名分”,谁在名分上占得先机,谁就有谈判的主动权。
所以,公孙龙的主张,其实就是把国家间的战乱变成各国辩士的诘难,谁拥有更高明的辩手,谁就能在争端中取得胜利。
“名分”听起来很荒诞,但却非常有用。“师出无名”的结果很大可能就是失败,这不仅仅是名家的认知。
《论语 ·子路》中也记载了儒家对“名分”的看法: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出于此等目的,公孙龙等离坚白派将思维锤炼到了极致,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诡辩”术。
什么是“诡辩”?这是一种高明的话术很多人将“诡辩”误认为是“狡辩”,其实是不对的。
“狡辩”是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可以被推翻的,只是一种低端的胡搅蛮缠。
“诡辩”是没有逻辑错误的,利用悖论导致其无法被推翻,是一种高明的话术。
就比如说上文所提到的《坚白论》,我们确实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块坚硬的白石,但是如果按照公孙龙的分析来说,这块坚硬的白石就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白石或者坚石。
再比如他那个著名论断“白马非马”,既然是有“白”这一限定概念的“马”,那就肯定和没有概念限定的“马”不是同一种东西。
它在逻辑上是没有任何漏洞的,每一步的解释都让人无法指出它的错误,但这些正确的解释放在一起,就得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结论。
我们知道,“白马”是“马”的一种,现在人用“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来证实这一现象。
但是,这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来阐明“白马是马”这一常识。
也就是说,即使“矛盾特殊性”证明了“白马是马”,也不能对“白马非马”进行破斥,因为它同样没有找到公孙龙逻辑上的漏洞。
说白了,这就是各讲各的道理罢了,你不能说服我,我也不能说服你。
这就是“诡辩”术,其实只是思维锤炼到极致的一种表现而已。中西方都存在这种话术,中国典型的就是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而西方就是那个著名的“半费之讼”的故事。
所以,“离坚白”不是思维上的自我欺骗,名家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员,它是想以“诡辩”式的言辞来消弭国家间的战争冲突,以此来达到诸国和平的目的。
它是有现实意义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01.何为“离坚白”
“离坚白”是名家公孙龙除了“白马非马”之辩外的另一个代表性辩论。
大意为:有一块白色的石头,同时这块石头又很坚硬。公孙龙说:如果从视觉上来看只能看见这是一块白色的石头,如果用手触摸只能知道这是一块坚硬的石头。所以公孙龙认为坚与白是不能同时被感受到的,所以世界上没有坚白石,只有坚石或白石。
与名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惠施不同,公孙龙强调“名”是绝对的。“坚白论”的本质是“共相论”。
何为“共相论”?很绕。公孙龙认为坚与白做为共相存在于一切坚物、白物之中。也就是说坚与白分别是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性。即使现实世界中没有坚物和白物,坚还是坚,白还是白。坚与白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坚与白也是互相分离的。
02.如何理解
想要理解名家的《坚白论》、《指物论》、《白马论》、“合同异”需得了解名家辩论的根本是什么。
名家辩说的本质是“名实之辩”。何为名实?举个栗:张三是只猫。
这句话里“张三”是实在存在的,称为实。“猫”泛指一类事物,是个广泛的名称,称之为名。
公孙龙的立论根本就是肯定“名”是绝对的,而“实”是相对的。即名是不变的而实是变化的。
就像《白马论》中公孙龙一直强调白马的名称是绝对的,马的名称也是绝对的,所以白马不是马。
最后,个人觉得名家的观点、理论真的很绕。不太好懂,再深一点我也不太明白了。以上。
其他网友回答:公孙龙(约前320年—约前250年),字子秉,赵国邯郸人。“名家(属于“道教”)”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诡变学”的祖师。 公孙龙提出了“离坚白”的命题,并上升到哲学一般原理上来加以论证。他认为,“坚”和“白”两种属性不能同时联系在一个具体事物中,“坚”“白”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的性质或概念。
公孙龙,中国古代的感觉主义哲学代表,“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的论点
公孙龙是赵国人,曾经就做过平原君的门客,他的主要著作叫《公孙龙子》,到现在已经是残缺不全了。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的论点,离坚白,说的是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就是,一个块白色的坚硬的石头,人们用眼睛看,不知道它是坚硬的,而知道石是白颜色的,这就是没有坚硬;用手摸不知道它是白颜色,而知道它是坚硬的,这就是没有白颜色。
第一部分是,假设有坚而白的石,他设问说:"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这段对话是从知识论方面证明坚、白是彼此分离的。
有一坚白石,用眼看,则只"得其所白",只得一白石;用手摸,则只"得其所坚",只得一坚石。感觉白时不能感觉坚,感觉坚时不能感觉白。所以,从知识论方面说,只有"白石"或"坚石",没有"坚白石"。这就是"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的意思。
公孙龙的第二部分辩论是形上学的辩论。其基本思想是,坚、白二者作为共相,是不定所坚的坚,不定所白的白。坚、白作为共相表现在一切坚物、一切白物之中。
当然,即使实际世界中完全没有坚物、白物。而坚还是坚,白还是白。这样的坚、白,作为共性,完全独立于坚白石以及一切坚白物的存在。坚、白是独立的共相,这是有事实表明的。
这个事实是实际世界中有些物坚而不白,另有些物白而不坚。所以坚、白显然是彼此分离的。
对公孙龙的“离坚白”的理解
所谓离坚白,是说对于一块质量坚而色白的石头,以触觉可知其坚,不可知其白;而以视觉虽可知其白,却不可知其坚。是故色白与质坚虽然都是同一块石头的属性,却是分离的,绝对割裂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属性。
按照常识理解,一块又坚又白的石头,我们称其为“坚白石”。因为坚和白同是石头的属性,而这两种属性在这一具体石头中是与石头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公孙龙不这样看,他认为“坚”与“白”是有差别的,不能同时都是石的属性 。我们通俗可以作如下解释:
第一,是强调的是视觉与触觉的差异,就是想要论证一块白石头的白色和坚硬性是独立存在的,我们管一块石头叫做白色的硬石头,但是公孙龙说,不行,你可以叫他白石头,也可以叫他硬石头,但是不能叫白色的硬石头。“白”与“坚”是互不渗透的。公孙龙叫做“一一不相盈”。
第二,就是想说明,白与坚是可以离开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白色,坚硬性,既然是可以彼此分离的,那么人的感觉一分离,相应的现象也就不可知,感性认识也就不可靠.最后就否定了“坚白石”的存在,只承认事物是观念的组合,只承认精神观念的存在,不承认具体的、现实的、物质的事物的存在.
当然,我们现在一听他的说法,就不靠谱,有点唯心,有点诡辩的意思。其实,当时公孙龙有处境也好不到哪去,那时,有一大批在专注于这种诡辩之术,得理不饶人,没理也能辩三分,然后别人还说不过他们,自然,这就遭到了多人的反对。庄子说他们:“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囿就是养动物的园子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局限性。
更聪明一些的人反问道,“坚、白、石三,可乎?”意思是说,将质坚,色白,石头这三种名相彻底分离,如果没有了石头作为载体,何谈质坚与色白呢?因此,三者是有内在统一性的,不可分割。这种反驳固然聪明,却没有考虑存在色白质坚的其它事物,色白与质坚还有其它载体。当然如果没有任何载体,色白与质坚就无从谈起了,但对于任何一个载体来说,质坚与色白都是可以分离的两种属性。因此公孙龙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离坚白”真正的威胁来自名家内部,那就是惠施的“合同异”。回到“合同异”的问题。庄子同样有“万物一马”的说法,其用诡辩模糊事物的区别,得到荒谬的结论。惠子与他不同。如果说在“子非鱼”的辩论中惠子略输庄子一筹的话,在“合同异”的问题上他则大胜。为何?惠子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至大无外,大到没有外部的所有事物的集合,是哲学上宇宙的概念;至小无内,小到不可分割没有内部的基本结构,这是哲学上基本粒子的概念。他接着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包括色白与质坚这样同异,是小同异;而万物都由“小一”也即基本粒子构成,那么其本质是一样的,无论是须弥山还是芥子草,因此“万物毕同”,而由这些“小一”构成的事物有无数种形态结构,各自不同,因此“万物毕异”,这是大同异。异与同就这样辩证统一在惠子的框架下。
但东西方却遭受了不同的命运。我们东方有公孙龙,希腊也有个著名学者,叫芝诺,他当时也提出了许多脑洞大开的悖论,让那时的学者们无法反驳又接受,但是他们并不是加以讥笑,嘲讽,排斥,而是引发出了不断深入的思考。-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这就理性精神。正是这种对真理的纯粹理性思辨,引导了希腊人的哲学逻辑学探讨。包括反正对无理数的研究,无限的思考等等。
反观,我们,从古代到当代的两千多年间,名家却备受排斥。这派人
物一开始就不受统治阶级的欢迎,成天不干啥正事,净寻思没用的。另外,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注重实用,经验论的思想倾向占上风,对比较抽象的思辨就不受待见了。到了秦汉,统治阶级更不需要这些所谓的“辩而无用,有害于治”的学说了,到了晋时,先秦逻辑就基本湮灭了,自此至清末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历史再也没有为这门学科的重新崛起提供机会。即使在当代,学术界对名家依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全面公正的评价。
结语
公孙龙“离坚白”、惠施“合同异”乃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老生常谈的问题。公孙龙哲学的特征就是感觉主义名理学,他基于彻底的感觉主义,质疑和挑战了那些未经反思的常识观念,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哲学命题,犹如悖论,促进了哲学思维的发展。
其他网友回答:公孙龙认为,一块坚硬的白石,用眼看不会看出它是否坚硬,只能看到它是白色的,用手摸不能感觉其白色,只能感觉到其坚硬。所以,世界上只有白石和坚石,没有坚白石。由此推论“石”之中“坚、白”不可并存,故相互分离。(得其白,得其坚,见于不见离,不见离一一不相盈,故离)。这是战国名家著名的诡辩论点。
“诡辩”的意义在于“偷换概念”,“见白”是感觉,而不是“质坚”的客观属性;同样,“摸坚”是感觉,而不是“质白”的客观属性;“诡辩”的意义在于赢得“辩论”,而不计较“事实存在”,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石头的本质就是:
第一,“眼看”,此时此刻主观体验之中没有“坚”,说明“主观”决定了自己的感“受”,但是“主观”并没有改变客观上石头的属性“坚”;
第二,“手摸”,此时此刻主观体验之中没有“白”,说明“主观”决定了自己的感“受”,或“感受”有“主观性”,但是“主观”并没有改变客观上石头的属性“白”;
“ '石'之中'坚、白'不可并存”于公孙龙的主观世界中,但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却是永恒。当主观与客观相矛盾时,必然产生谬误。这正是列宁的论断“主观与客观的偏离,必然产生谬误”。
值得思考的是,公孙龙的“主观”的的确确决定了“公孙龙的客观人生”,就此而言“主观决定客观”是对的,但是,这里的“主观”是:“个人意识”,及“公孙龙的意识”,它的的确确决定了“公孙龙的客观”。
“客观决定意识”或“物质决定意识”是真理,但此“意识”是“人类意识”,即“人类意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粗取精,逐步进步,逐渐接近终极真理,而不可逆转。结论是:真理由客观决定,“谬误”则随即发生,而不由“客观”决定。
最重要的是:这个“谬误”虽然是荒谬的,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不能因为其“荒谬”而抹杀!
神经衰弱个案的主观感觉“疲倦乏力”,步履蹒跚;一听说“着火了”,客观上“跑得”比谁都快!而对他讲这些道理来试图说服他,是注定没有结果的。有效的帮助在于无条件地包容,倾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寻找可以付出建设性行动的契机,最终通过建设性的行动重构生活方式,陶冶性格,已达重获幸福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的一个学说,“离坚白”割裂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强调事物每个属性之间的差别和独立性。将其“离坚白”学说运用到为人处世上,我们能保持一个相对冷静的头脑,不会因为对某人或者某事的某一方面的认知,而否定其全部,可以有效避免以偏概全的主观成见。比如,学识和素质是人的两个属性,不能因为一个人学识不高,而说其素质一定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孙龙之“离坚白”学说也有其局限性,该学说完全分离了事物属性之间的联系,这就有些绝对化了。举个例子,我们虽然不能从一个人学识高就推理出这个人素质一定高的结论,但是,学识高低,确实对素质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即便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他们虽然有差别,也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它们绝对不是完全割裂的两个独立存在,事物各个属性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只是联系紧密与否的问题。
1、公孙龙的“离坚白”学说:事物的各个属性间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公孙龙的“离坚白”学说比较经典,它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发现了事物各个属性之间具备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而人的思考方式则更加喜欢迁移,比如,从一个人的学问高,就迁移到一个人的素质肯定好。但是,学问并非素质高低的决定因素,这是人身上“学问”和“素质”两个属性间独立性的体现。而这种属性间的相对独立性很难被人们发现,也很难描述,公孙龙则用一个“离坚白”学说,将同一事物不同属性间的相对独立性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那么公孙龙是如何阐述“离坚白”的呢?大致就是,一个白色的石头,白,是石头的特性,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坚硬,也是石头的特性,我们触摸时可以发现。但是我们看石头,不去触摸的时候,我们只能知道石头是白色的,而不知道它是不是坚固的。我们不看石头,仅仅去触摸它的时候,我们只能知道石头是坚固地,无法由坚固的触感推理出它是白色的。
基于此,我们从公孙龙“离坚白”思想就能得出一个道理,即同一事物的各个属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2、“离坚白”学说的缺陷:完全割裂事物各个属性之间的联系但是,“离坚白”学说虽然经典,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缺陷,该学说最经典的地方,也体现了其最大的缺陷。
公孙龙将白石头的“白”和“坚固”完全割裂成石头的两个属性,并且认为“白”和“坚固”没有联系,这无疑有些极端。我们就以”白石头”来议论,大家知道,不同石头硬度不一样,因为组成石头的原料不一样,可能白色石头之所以那般坚固,是因为组成石头的主要成分比较坚固,而这个成分是白色的,这个时候,又怎么能说“白色”和“坚固”属于完全割裂的两个没有联系的属性呢?这是“离坚白”学说的缺陷。
或者举个通俗的例子,一个人的学识高,素养也好。按照公孙龙的说法,学识和素养是人的两个“属性”,互不干预,没有联系。但是,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吗?一个人学识高,说明其读书肯定是不少的,那么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难道没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吗?多少还是有一些的。虽然不能说学识是高素养的必要条件,但是学识的高低多少会对素养又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是不用置疑的。基于此,我们大抵可以推理出“离坚白”学说的缺陷了,那就是完全割裂事物各个属性之间的联系。
3、“离坚白”学说让我们看到了同一事物各个属性间的独立性,让我们分析问题“更客观”,一定程度避免了人之以偏概全的“偏见”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公孙龙的“离坚白”学说,通过分离了白石头的“白色”和“坚固”两个属性,且以“白”推不出“坚固”,“坚固”得不到“白色”这个逻辑关系,告诉我们,同一事物各个“属性”,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公孙龙“离坚白”学说也有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完全分析成没有联系的存在,这一点太绝对了,但是也并不妨碍其“离坚白”学说给我们的启发。
“离坚白”学说中揭露了事物各属性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我们把握这个原则,在为人处世上,往往可以保持相对客观的头脑,不会因为事物的一个属性,而否定这个事物本身。比如,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学识低,就武断认为这个人素养一定低,因为我们知道,“学识”和“素养”是人的两个属性,它们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并非是类似“谁决定谁”这样的强相关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多少年,多少代又理解错了公孙龙。人家公孙龙说的白不是直接体验到白的色觉,而是把千千万万的具体的白衣,白雪,白云,白石等物抽象出来的白。在当时人体验白石时有两种精神活动,一种是直接感觉到的白石,这是是具体的白。还不是抽象的白,这时如果把这感觉再加以抽象就不是具体的白石,而是抽象的白。于是感性变成了抽象。感性的白变成了理性的抽象的白。有的人说你这是胡说,什么具体抽象?。那还不是一样吗?我说不一样。比如我说一个白字你脑中出现的是白云还是白雪还是白云?你肯定不是具体的白云白雪而是没有形状没有大小反正脑中懵懵的白。这叫抽象白。公孙龙说的白就是这种抽象白。公孙龙说的坚也不是具体的石头的坚硬,也不是具体的铁的坚硬,也不是是体金刚石的坚硬。而是透过铁坚硬,金刚石的坚硬,石的坚硬而抽象出来的坚硬。
公孙龙的坚白分离说的是:
白抽象时有它的县体物,坚抽象时也有它的具体物。即抽象出来的白与抽象出来的坚硬从他们统领的具体物来说,二者不在一块的,是离的。是各有归属的。你看白是白纸白布白雪白云的类属,属性共性,他统属白纸白布白云白雪等物。而坚硬是石坚硬铁坚硬等物的类属归属,属性共性。他统属的是石坚硬,铁坚硬。二者既不归属也互不统属。所以二者又是不在一块的,分离的。这就是公孙坚白分离的道理所在。
当然公孙龙坚白论强调了白与坚的分离性是其合理的一方面。是其正确的一面。但是它忽视甚至掩盖了坚白的合一性统一性,这是我何应该看到的。
就象他的白马非马论一样,他只强调白马非马,白马与马的区别。而掩盖了白马也是马,白马一抽象就是马的联系。所以他是片面的。人们说他是诡辩。
正确的全面的看应该是白马不是马,但白马又是马。
而正确的坚白关系也应是:既有不统一的一面,但又有统一的一面。
其他网友回答:关于坚白论的描述,前面有好多论述是事实,但是很多关于公孙龙子的看法我个人觉得太低了,属于看走眼了。
我是搞软件开发的,我觉得公孙龙子是中国很牛逼的一个哲学家,当然这离不开我们后世所学的计算机。下面的内容,比较适合有技术基础的计算机开发人员,如果只是文青小白,可以绕行。
90年代,当我第一次接触到面相对象编程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公孙龙子。
白马非马说的是对象不能等同于类别,假定白马是对象,马是类别,准确的描述应该是白马是马的一种。
坚白论说的是类别的属性构成,属性彼此独立,而且是灵活可变的。
我最早是90年代初读到公孙龙子的书,看了觉得很模糊,对应用范围不是太理解。直到95年开始接触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顿时被这种认知世界和解读世界的观念所米上了。由于长期的积累,我当时就把公孙龙子的一些重要论点在脑海里翻出来了。
而事实上,中国古代有很多文人,看不懂公孙龙子的书,把他贬低的太低了。
最后我再解读,他的一句话: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也。
上半句说的是万物均有属性特征,后半句有两种变化。属性还可以再提炼,这对应我们现有的技术来说,可以用泛化编程以及后来的属性类或者标签类来开发。
公孙的书本来是一套,现存残缺版本,丢失了后面几本。我很希望看到他有没有描述物之间关系的描述,可惜残缺太多,或许有一天能看见吧。
公孙实际上是提出一个认识世界的思想,只是在那个年代,他太超前了,以至于被异化和贬低了。包括庄子,对他评价都很低,可想而知了。
文青解读公孙,喜欢上升到某些哲学范畴,但是给不出答案,也得不到深邃的解读。
如果做需求分析的就知道,公孙的理论是多么的重要。
其他网友回答:三个字而已,谁想具体了解查查百度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