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朝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帝国时代。但是,自秦始皇赢政称帝(公元前221年)起,至秦二世胡亥中途而废(公元前207年),大秦帝国仅仅从续了十四年,便烟飞云灭,随之而来的是大汉的崛起。为什么一个盛况空前的大秦帝国,灭亡得这么快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众说纷纭。但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有四,现一一道来。
(秦始皇)
第一:我们不能否认暴政对于秦朝灭亡所起促进作用的说法。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秦朝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说得太文乎了,我的理解就两个字:暴政。秦朝的暴政,可谓罄竹难书,它开启了一个不好的封建帝风。比如:刑法残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刑;徭役繁重,农民流离失所;赋税严重,民不聊生。也有人置疑,同样是暴政,秦始皇自始至终,而到秦二世,三年就告灭亡?这恰恰说明暴政延续、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发生社会质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暴政之下,没有陈胜、吴广起义,也会有张三李四高举义旗。
也许有人会说,陈胜、吴广起义,是因为陈胜、吴广赴役期间“与其等死,不如一搏”,与秦王朝暴政没有直接关系。依笔者看,“死期将至”,只是点烧了陈胜、吴广等人心中本来就有的怒火而已。没有暴政,何以陈胜、吴广举旗,应者云集?没有暴政,何来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遍地烽火?更何来项羽、刘邦接过抗秦大旗?历朝历代,凡施暴政者,谁又能逃脱灭亡之命运?!
(陈胜、吴广起义)
第二:“书同文、车同轨”以及“焚书坑儒”,思想统一了吗?
秦始皇加强文化建设是对的,但他采取的手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同文、车同轨”,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功德无量,但是,“焚书坑儒”却是伤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心。秦始皇认为,诸子百家,思想混乱,《尚书》、《论语》等只会尊古礼贤,谁会把我秦始皇放在眼里?思想要统一,先从文化开始,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焚书坑儒”运动开启。这场运动烧了多少书,无法查实,但据记载,坑杀“犯禁者”竟然多达四百六十余人。
秦始皇说,法家思想不错,正是他忽略了儒家思想的一点,即孟子所说的“民贵君轻”思想。统治者要实行“仁政”,政权才会被人民接受。秦始皇采取镇压、禁锢的政策,人们的思想统一了吗?非矣,噤若寒蝉,不等于心悦诚服。表面上大一统平和,私下里人心浮动,讳莫如深。思想是禁锢不了的,只能靠优秀的文化、先进的理念来引领,在这方面,秦始皇做得一塌糊涂。
第三:看看赵高、李斯这些人,后来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秦始皇可能至死都不太明白,他一生对两个人认识不足。这两个人,是他的“左膀右臂”,一个是赵高,一个是李斯。赵高就是一个心术不正之人;而李斯,虽是“国之大才”,却是一个一向“明哲保身”的人。
秦始皇一死,这两人的人性弱点暴露无遗。没有赵高和李斯,何来沙丘政变?秦始皇认为,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政见不合,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大将蒙恬的辅佐,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于是立下遗诏,自己死后由扶苏即位。但是,秦始皇东巡死于沙丘时,赵高秘不发丧,欲铲除扶苏,拥立胡亥为帝。在这关键时期,作为丞相的李斯却人伦人性大为裂变,为了“明哲保身”,居然将自己一手参与制订的帝制抛到一边,也置自己的女婿扶苏生死于不顾了,选择了与黑恶加邪恶势力赵高、胡亥沆瀣一气。
这样建立起来的政权能生存吗?赵高只会“指鹿为马”,残害忠良,李斯为了明哲保身,只得助纣为虐,令天下苍生失望。再加上胡亥,手段残忍,贪图享乐。这三人抱成一团,只会加速秦王朝的灭亡,当然,他们自己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
(秦长城)
第四:大兴土木,劳命伤财,国家成了空架子,老百姓又能如何?
阿房宫何等壮观,连后来的唐代大诗人杜牧都要为它写上一首《阿房宫赋》,项羽攻陷咸阳时,放火烧了三个月,才将它化为灰烬(也有史家认为,项羽放火烧的是咸阳宫)。咸阳宫何等气派,渭水河岸,“极目不穷”。要知道,这两宫要消耗多少国家财力,耗费多少老百姓的血汗?秦始皇是不会算这个账的,他也不会体察民情。
孟姜女为什么哭长城?虽然是传说,但是,我们不难想象,秦代修筑长城,死掉多少青壮劳力。秦始皇修筑长城,明义上是为了抵御匈奴入侵,其实他考虑的却是秦王朝的生存。他要是为了人民,又何须兴师动众,劳命伤财?他可以减轻农民徭赋,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壮大自己实力,像后来的汉武帝那样,抗击匈奴,何须修筑长城?!
还有秦始皇陵、郑国渠、修灵渠,等等,哪一样不是举国之力的重大工程?秦王朝正是这样大兴土木,劳命伤财,致使田地荒芜,国家被掏空,从而快速走向灭亡! @头条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大秦帝国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秦国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由弱到强的艰辛历程,也是秦国历代国君奋争而强大的辉煌历程,秦国从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开始,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的励精图治,再由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秦国君臣、将士和秦民们经过了近一个半世纪努力奋斗,靠着数十万将士浴血沙场,依靠上千万民众辛劳勤恳服徭役交赋税而得以建立起了铁血王朝,可是,秦王朝却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内便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大秦王朝不仅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疆域,结束了周平王东迁以后长达550年的混乱局势,而且还在制度、文化等方面创造了多方面的统一成果,如在制度、文字、度量衡、道路、礼仪等方面都制定了统一的规范,此外,还有筑长城、逐匈奴、平百越、迁豪富、开灵渠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但是,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经三世而亡呢?
关于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历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归因于秦朝统治者的苛法暴政,忽视仁政;再如,归因于陈胜吴广起义对秦王朝的冲击,还有秦二世胡亥的昏庸、赵高擅权专横腐败等等,其实,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应该从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策略三个方面去分析。
秦始皇(剧照)
第一,秦朝政治制度的设计可以说既是成功的因素也是失败的原因,在应对列国战争时所设计的制度有利于富国强兵,但是,到了秦统一六国之后,其制度措施却没有能相应进行调整,因而成了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首先,商鞅变法在秦国与列国争战的战时状态,确实是很管用的,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由征战的被动变成主动,但是,秦国战时所实施的变法把秦国的各种因素都集合成了提高战力,使秦国变成了一部强大的战争机器,而变法时所实行的措施在灭六国之后没有能改变,成了遏制发展的障碍。
秦国君王处弱势时思变革,重用外来人才,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实行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按军功赏赐爵位;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垦荒;禁止父子、兄弟同住,推行小家庭政策等等。这些变法政策的推行,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力逐渐强大,军力也得到大大提高,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
但是,商鞅变法的一整套制度设计主要是为战时的秦国发展所设置的,其主要目的是让秦国的国力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提高,它把秦国炼成了一部强大的战争机器。无论是着力于发展农业,压制贵族势力,还是奖励军功将士,封爵赐土地,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秦国能提高战斗力,而严酷的连坐法等更是很适合于战时使秦军具有了很强的战斗力,当时的秦军几乎是攻不无克,战无不胜,秦军让六国军人感到畏惧。虽然说到了秦惠王时期,主持变法的商鞅虽然被车裂了,但是,秦国并没有废除商鞅变法基本制度和成果,而是将变法政策延续了一百多年,一直到秦朝灭亡。
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天下形势已经大变,原本聚焦于战事,聚合所有力量以提高军力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应于新的形势,旧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比如,军功赏赐爵位的动力失灵了,连坐法太严酷了,轻罪重刑使民怨沸腾,禁止父子兄弟同住的小家庭不利于社会稳定,而且,最重要的还在于,秦国的制度设计并不适合于被统一的原六国的地区和民众,秦国表面上灭了六国,着力于将其战时的制度推行到原来其他国家的区域和族群中,但是,缺少像秦国一样变法历史过程的其他原六国地区,根本就不适合于推行秦国的制度,因而是无法获得成功的。秦国的强硬体制想直接在其他地区复制,特别是其残酷的连坐法等,引起了原来其他国家民众的强力抵制和很大怨恨。大战局势结束了,需要有新的制度,就连秦国本身也已经不再欢迎战时体制,在原六国的地区,怎么可能顺利推行呢?所以,成也商鞅变法,它在战时使秦国富国强兵;然而,败也商鞅变法,它在战争结束之后,却成了制约发展、影响稳定、引起民怨的过时的体制,成了导致大秦王朝衰败的制度原因。
李斯(剧照)
其次,秦统一六国之后所推行的郡县制彻底取代分封制,但这种制度设计太超前了,遭受到了强大的抵制力,制约了中央政府管理机制的顺利运行,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衰败。
早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就提出了“县制”概念,但是,商鞅变法时并没有以县制来代替血脉承袭的分封制,因为县制还不适合于秦孝公时期的形势,商鞅是个睿智的改革家,对于太超前的政策,他是不会强行去推行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国的统治集团自信心极强,魄力很大,他们认为当时分封制度过于软弱,不利于中央权力集团的强力管理,于是,秦始皇便着力于改变管理制度和方法,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设计就是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
秦朝欲确立郡县制时,遭到了诸多势力的抗阻,长期的分封制度使贵族子弟们享受了特殊的权力,占有了巨大的利益,当然,他们是不会赞同以郡县制来代替分封制的,他们不甘失去他们的权力和利益。
所以,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时,对于是否推行郡县制是有争论的,丞相王绾主张将秦始皇的儿子、皇室子弟以及功勋战臣们分封到燕、齐、楚等国的偏远地方,让他们镇守各地,以保持国家的稳定,秦始皇也曾想过要接受王绾的建议。但是,当时负责制定统一政策的李斯却主张实行郡县制,他认为周王室分封诸侯已经带来了东周时期的大混乱,六国统一之后,分封制已不适时宜,必须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皇权直接掌控地方官员的任免,不能再允许有封地的独立权力。秦始皇是统一欲极强的君王,他执着于继承秦国先皇们的遗志,志在灭六国,统一天下,他当然更喜欢李斯的主张,于是,秦国在统一六国后便推行郡县制。
确实,李斯的说法也有道理,周朝采用分封制度,周天子让自己的儿子们去偏远地区自立为王,可是,造成的结果是,当周王朝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减弱时,周王室的在各地的封王们为争夺权力和利益便争斗不休,甚至王室内部自相残杀,周天子最后已无力阻止各地封王的争斗,致使周王朝衰败。
这是因为吸收了这一教训,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而且,当时李斯设计了配套的统一政策措施,如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道等,这具备了推行郡县制的一定条件。因而,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将统一后的全国分成36个郡,每个郡设郡守来管理,郡下面又设置了许多县,所有的郡都要直接受中央权力掌控,这大大地加强了凝聚力,巩固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强化了皇权统治力。
应该说,郡县制的确立确实是一种进步的措施,是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比起分封制来说,更具有统一管理的实际效应,而且在中下层政治权力的分享方面也更为公平。
可是,郡县制的实行,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后的秦王朝却是太超前了,它成了导致秦王朝在短短近十五年内便灭亡的制度方面的重要原因。
首先,郡县制虽是一种更加合理和进步的政治管理制度,但在当时并不那么适合,太超前了。
秦国在实行变法时就一直没有敢启动分封制,包括秦皇室贵族在内的各姓氏贵族,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分封制,统治阶级的上、中层的强大势力借助于分封制而长期拥有各种特权和享受特殊利益,尤其是秦国在战争年代崛起的军功阶层,通过艰辛的努力和铁血战斗才获得了封爵,他们在战争结束后,正要好好地享受分封制给他们的特殊利益,可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却没有能享受到,对此,他们是不很难接受的。
刚统一六国时,以秦始皇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势力强大,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宗室、贵族、军功阶层一时不敢反对,他们惧怕始皇帝的强大控制力,表面上是勉强接受了,其实,他们心里是不服的,到了秦二世时期,秦王朝的中央控制力大大削弱,支持分封制的势力便开始采取抵制和反扑行动,他们想把本该获得的利益抢回来,所以,他们必然是要反对胡亥、赵高、李斯等的统治的。即是说,郡县制的推行其实是太超前了,缺少适应期,让各阶层很难接受,这为秦王朝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其次,秦始皇统一六国完全是靠着武力征服和强取豪夺来实现的,六国统治者和贵族们被抢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心里当然是非常不服气的,六国的残余势力、宗室血脉和贵族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并不愿意就此罢休,一直在悄悄积蓄力量,试图东山再起。原六国的这些力量在秦始皇强势的力量面前,当时还不敢贸然行动,然而,他们对于对郡县制是非常反对和反感的,因为郡县制把原本他们封地的权力都收归秦王朝中央政府了,都是由秦朝皇帝来控制,对此,他们能服从吗?
秦始皇按李斯的建议,快速突进地实行政治改革,可是,六国原皇室、贵族们只是表面上接受了,而实际上仍是抵触和反对的,当秦始皇去世之后,秦二世的中央权力弱化了,六国原来的统治力量,特别是原来拥有分封制特殊权力和利益的贵族们,当然就伺机组织力量反扑。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才有后来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的事发生。也就是说,秦始皇下令直接将分封制改成郡县制,招来了六国原贵族们的反对,这也是导致秦王朝衰败的制度原因之一。
如果当时推行郡县制能逐步进行,比如,像王绾所建议的,在燕、齐、楚仍实行分封制,而在秦国先实行郡县制,并在赵国等作试验等,局势便会比较容易控制,不至于使制度改革的实行太超前,果真如此,秦王朝也不至于衰亡得那么快速,或许还能延续更长时间。显然,改革的推行是要让民众有适应时间的,是要让各个重要阶层在能够承受,而不能太超前,不能超负荷。
第二,秦国战时以农业生产来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可是,大战结束之后,其经济政策的主导方向却没有能相应改变,成了不利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阻力。在税赋制度方面,商鞅变法以后,按亩纳税,秦国经济体制全面转入“耕战”时代,即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突出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的经济管理政策,特别是实施了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的激励政策,由国家法令具体指导农业生产。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这种政策却没有能相应改变,而仍是采取战时的以农业来支持战争的模式,这就很难继续发挥政策优势了。
还有,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在全国范围内认可土地私有制,而这一政策一是能让地主阶级合法占有土地,二是还会让一些权贵有擅用政策的可能,他们能以各种手段来兼并农民的土地。而且,这使失去土地的佃农不得不以“见税什五”的苛刻条件为地主或权贵耕种土地,而一旦遇上了灾害,佃农们便很难生存下去。
在户籍制度上,早在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就设立了以“告奸”为目的的“户籍相伍”制度,商鞅变法规定“什伍连坐制”,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年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这一严肃苛刻的户籍管理制度很残酷,对人们的活动的自由性有很大制约性,这在战时是很管用的,但是,在大战结束之后,它却制约了人们的创造性,不利于创新发展。
此外,秦国设置二十级爵位,以军功来赏赐,而国家按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这一制度完全为了满足战时的需要,但是,统一六国之后,战争没有那么多了,军功赐爵的激励功能大大减弱,这使军队中的将士失去了继续获爵得到田宅的机会,军队也逐渐失去了战斗力。
而军队为了立战功,都争取能被派到边疆去作战。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大将蒙恬率军30万北逐匈奴,将军尉屠睢率军50万南征平百越,这造成了国都周围只部署了少量军队,这种“重外轻内”的兵力部署形成了国内军力空虚的局面,一旦国中有变,边境军队要营救国都便是鞭长莫及,而当农民起义向国都突进时,边境军队要快速平叛就非常困难了,这也加速了秦王朝的衰落。
秦末农民战争
如此一来,一方面是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而由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劳力,税赋虽暂时得到保证了,但当这种制度在统一六国之后不仅在六国不适合,就是在秦国也已不适合,这窒息了创造力,使民众越来越难以生存;另一方面,激励军功的土地政策在灭了六国之后失灵了,军队缺乏战斗力,并造成兵力配置方面的失衡,形成“外强内弱”的局面,使秦国军力减弱,导致秦王朝衰落。
第三,文化上虽有一些统一措施,但焚书坑儒等文化专制政策却使思想僵化和文化发展停滞,使文化思想落后于现实局势的发展,这成了导致秦王朝衰败的文化原因。在即将统一六国时,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了《吕氏春秋》,试图以道家为基本立场,兼容并收儒、道、法、墨、兵、农等各家学说,以融合为基本特点来实现文化统一,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却采纳法家代表人物李斯等的建议,推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吕不韦(剧照)
李斯提出:“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消灭私学。有敢偶语《诗》《书》者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各郡、县立即查禁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30天内全部焚烧。
秦始皇、李斯的这一文化政策与吕不韦恰好相反,不是以兼容方式而是以毁灭“百家”的方式来强化法家思想统治,这便造成两种结果:一是使发生了相当程度上的文化毁灭现象,窒息了文化发展和思想创新;二是使秦国依然沿袭着战争时期所推崇的法家思想,而没有能在统一六国之后采取兼容、开放的文化政策,这使秦国在思想文化上成了封闭的、停滞的,这对于统一后的秦王朝的文化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使文化思想难以适应经济管理和政治管理的需要,成了僵化的文化,阻碍社会健康发展。
其实,若是秦始皇吸取吕不韦《吕氏春秋》的治国思想,或许能让秦国发展得更好,以道家为主,兼容其他各种学说,这种文化统一方式更有积极性。楚汉战争之后,汉初实行了以道家“无为而治”为主的思想策略,注重与民休养生息,从而取得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这或许可以说明,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的文化政策是有缺陷的,灭六国的战争结束之后,是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政策的,而秦国在文化方面所采用的文化政策却是僵化的、停滞的,这就是秦王朝衰败的文化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2>为君者,需先忧天下民之疾苦,而后再讲功业,否则,必先失民心,而后必失天下,秦以武力吞并六国,首开统一大业,威震寰宇,然而,却存在了短短十几年,就轰然倒塌,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秦始皇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其二,秦之崛起源于法家思想,但也毁于法家思想,正是成也有它,败也有它!成也法家,败也法家
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崛起,在七国中脱颖而出,司马迁曾写道“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汉代士大夫也说“秦任商鞅,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秦始皇)
确实,在那个诸侯割据的战争年代,法家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秦统一天下后,法家思想也显露出了,它的不足之处。
百姓那怕是地上吐口痰,都会被脸上刺字,街上砍了棵树,都会被判鼻刑,而这种处罚,对于受刑者而言,不仅是体现在身体上的痛苦,而对于精神上的折磨尤为严重。
这且不言,秦朝还有连坐制度,一人犯法全家遭殃,邻居都要受到牵连,所以百姓畏秦法如虎,有暴秦一说,而秦朝统治者,没能及时调整这种制度,这也使秦逐渐有强盛,而走向了没落!
加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强力整饬国家秩序,销毁民间兵器,迁徙地方富豪,修驰道,统一文字及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切都是在,秦始皇的高压之下完成的,虽然表面,看上去不瘟不火,实则底下已是暗流涌动。只是因为有强势的秦始皇在,底下闹得再欢,也没翻不起什么大浪来而已!(大秦铁骑)
赋税沉重,徭役无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百姓历经战乱,生活已然困苦不堪,秦始皇本应就此积蓄国力,与民休养,以弥补战乱,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然而,秦始皇却好大喜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连年征战。
不仅如此,他还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阿房宫,把国家税收多半,都用以此上,而百姓除了服兵役徭役外,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可以说,百姓的生活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到了后来,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由于胡亥昏庸无能,所以秦朝也就维系不下去了,灭亡自然也就无可避免了!
(万里长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是天下之根本,失去了民心,也就意味着,即将失去天下,秦始皇的功业是大,但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辛福感统一起来,所以他失去了天下! 其他网友回答:秦国统一天下至坚持了十多年让秦国灭亡,有的人认为是暴虐,也有人认为是当时的制度,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改革,秦始皇统一,可以说是当时统治模式下进行了全面推翻,行成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这个国家,然而改革就会有好处和坏处,加上当时的力度太大,结果就造成了整个国家灭亡,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以前的制度,全面推行自己的制度,这也是一个全新的统治模式。
自从那个时期过来以后,列国也是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变法和改革,也都是维护了周王室的制度也是走向了崩溃,但是除了全面推行的制度之外,一些人坚持着最高的权利和特权,统一之后,正式推行了以他为首的中央集权,从制度层面已经开始完全废除贵族的利益,在这个方面上也是有很多地方名声特别好的贵族,眼看着自己的利益丧失也会有不满的,秦末天下大乱的局势也能看出,当时起兵争夺天下的人也都属于最底层,也是看出他们对秦国制度的憎恨,当时的统治阶级也是开始招揽各种人才进入朝廷,一些士子们也是靠自己的才学来打动当时君主获取官职。
由于秦国推行的法学治理治国理念,对官员基本也是对律法为主的,这样也是对权力有了高度的集中,其实也是希望当时的矛盾化解,所以就让一些人有以以政权,但是根本没有任何实权,这样他们也是更加不满的,而一些人失去了自己上升途径,就会选择了站到秦国的对立面,而后来也是实现这个层面的统一,但是这个也是超出了百姓能接受的范围。
其他网友回答:国家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否则不会长久,秦正是如此。
秦朝建立时,礼乐宗法崩坏,秦未曾提出新的思想文化,即人的思想上的信仰。
人无信仰,从思想上已“天下大乱”。
汉承秦制,但汉初遵从黄老之学。到武帝独尊儒术,礼乐宗法的基础又回到社会,并成为封建社会2000年统治思想,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超长的原因。
当然秦的灭亡原因很复杂,施政失举,六国贵族复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秦第一个从政治上实现大一统,国祚短,大一统观念还未深入人心。
其他网友回答:我个人觉得,大秦帝国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条:
第一,没有立太子;
第二,没有立皇后;
第三,六国权贵没有全部消灭!
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非常巨大,正是他横扫六国,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等,才有了大一统中国的辉煌历史!但是,就因为不立太子,没有皇后,也没能消灭六国权贵余孽,才使得他死后权力被赵高窃取,最终导致灭亡!
如果早立扶苏为太子,赵高、胡亥之流不会轻易窃取权力;就算把胡亥立为太子,始皇帝死后,他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就没必要赐死扶苏、引起内部纷争的局面。
如果有个皇后在咸阳坐镇,即使秦始皇死在外巡路上,大秦也会稳住阵脚;
如果没有六国贵族余孽(如楚之项羽家族)乘机反秦,以大秦的军力,完全可以剿灭陈胜吴广的起义。
退一万步,就算胡亥不着吊儿,如果秦始皇立了皇后,始皇帝死后有个太后,也能制衡他的权力 ,制衡赵高这样的宦官,保证大秦顺利前行。以秦宣太后为例,就算她跟犬戎私通,都没有导致大秦亡国,反而带领大秦迅速崛起,为秦始皇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后来的华阳夫人同样在稳定国家的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华阳夫人的帮助,年轻的嬴政未必斗得过嫪毐和吕不韦。那样,秦可能早早地发生内乱,而被楚或赵所灭了!
即使秦亡,刘邦建立的汉朝也是在大秦统一中国的基础上才发展起来的。
故,汉承了大部分秦制,但没有继承秦不立后的规矩。否则,刘邦死后的汉朝,未必没人想代刘!
刘邦、吕雉设法除韩信、英布,同样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若无此举,刘邦死后的局势,也未必稳定。
所以,汉初恢复立太子、立皇后的历史有力地证明,秦始皇不立后、不立太子是非常错误的。这正是导致大秦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就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就是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历史可以为鉴!后来中国的皇帝们再也没有出现不立后、不立太子的情况。说明他们都从大秦迅速灭亡中吸取了教训;他们都认识到了不立后、不立太子的危害。
总上,大秦在统一中国后,又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一是没有立太子;二是没有立后;三是没除掉六国贵族余孽。
您以为然否?欢迎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秦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却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我认为这是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所在。
何以见得秦无治理天下之能力?
首先,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对于治理诺大的帝国而言,无经验可以借鉴。由于此前从未有过统一的大帝国,没有前朝或前人提供治理帝国经验。因此,无论是秦始皇还是秦二世,在治理帝国方面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不成熟,手段过激或者做法缺乏理性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继续沿用法家之严刑峻法,大有不合时宜之态。就古代中国的几种治国思想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更适合于秩序混乱时期,道家的无为而治比较适合于战乱结束的初期,而一旦国家安定,恢复生产以后,儒家的“人治”思想就更具优势了。
然而,对于刚刚结束战乱、完成了统一的秦帝国而言,彼时最需要的是休整,“与民休息”。可秦始皇既不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也不用儒家的“人治”,不仅一意孤行地继续严刑峻法,还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和阿房宫,劳民伤财。虽然创制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但由于秦始皇独断专行,过度集权,大有为所欲为之趋势,把整个帝国治理得乌烟瘴气。后又有秦二世逼死扶苏,“篡夺”皇位。宦官赵高把持朝政,指鹿为马,弄得朝局人心惶惶,国无宁日,最终将大秦帝国给葬送了。
此外,秦朝治理无能的另一个表现便是,不懂得安抚百姓,失去民心。所谓“得民心之得天下”,当初,秦之所以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渴望结束战乱,社会安定和平。而今战乱结束了,可百姓等来的却不是安定,而是源源不断的恐慌。连坐制、横征暴敛、焚书坑儒、徭役繁重,弄得是天怒人怨,逼得百姓不得不揭竿起义,最终推翻了帝国的残暴统治。
综上所述,大秦帝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就在于面对刚刚建立的大帝国,缺乏经验,治理失当,最终酿成民心向背,仅历二世便亡了。
其他网友回答:首先谢谢邀请!
一个王朝的颠覆有很多原因,领导者,追随者,拥护者,还有普通人,都是原因。都说秦因暴政而亡,而我认为暴政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秦的灭亡有其历史必然性,历史的年轮走到那里了,该覆就覆了。
其他网友回答:自前770年西周灭亡以后,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底盘,长期混战,极大阻碍了中国的发展,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秦朝,结束了中国500多年的历史纷争。
秦始皇
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秦二世胡亥继位。前209年,陈胜吴广帅900人戍边,由于遇上连雨天,道路泥泞,他们没有按期到达,按照秦朝法律,这些人将全部处死,为了博得一线生机,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带领这900人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其中项羽在楚地起兵,刘邦在沛县起兵,前207年,刘邦攻到咸阳,秦三世子婴帅群臣投降了刘邦,秦朝灭亡,统一仅15年。
项羽
那么为什么秦朝统一后这么快就灭亡了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世袭制使秦始皇不了解百姓的疾苦,百姓得不到修养生息
统一之后,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百姓希望得到休养生息,国家经济、生产需要得到发展,老百姓需要过上安定的生活,可是由于秦始皇的皇位是继承父辈的,没有体验过老百姓的艰难困苦生活,也不了解民间的疾苦,所以秦始皇没有在统一后,及时的对过去的治国方针作出调整,而是使国家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又一味的大兴土木,修建秦皇陵和兵马俑,修建万里长城,修建阿房宫等,沉重的兵役和徭役,让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定,沉重的负担让百姓喘不过气来,百姓看不到希望,对秦王朝深恶痛绝,矛盾越来越加剧,这为后来爆发的农民起义,深深地埋下了伏笔。
秦朝的法律严苛
秦统一后,一直还在沿用统一之前的法律,这个法律,是比较严苛的,统一之前能够督促人们、约束人们,统一之后就需要使用宽松的法律,让百姓不再那么紧张,不再人人自危。而秦始皇也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正是因此,老百姓才觉得秦朝暴力,秦始皇落得个暴君的名声。
正是由于秦朝法律严苛,才爆发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然后各地就纷纷起来响应,项羽和刘邦随后起兵。
秦朝国民的思想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时国民思想还不统一,虽然“焚书坑儒”强行统一思想,但毕竟时间比较短,所以还存在大量的不安定因素,各地的矛盾都是现实存在的,其他六国的国民,对秦朝的统治还没有彻底适应,秦始皇没有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当农民起义后,这些问题反而得以放大。
秦朝统一以后继续开疆拓土,军队多在戍边内部十分空虚
秦始皇是一个开拓型的君主,虽然统一了六国,但他仍然不满于现状,继续开疆拓土,派赵佗帅50万大军,向南攻取了桂林、象郡、南海,西北派大将蒙恬率领几十万大军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而内部却十分空虚,就跟唐朝类似,军队都在戍边,出现紧急情况,内部却无兵可用。
赵高专权
赵高专权,是秦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秦始皇病重期间,下诏让长子扶苏回咸阳接替皇位并发丧,可惜还没有等秦始皇的诏书发出去,秦始皇就去世了,宦官赵高串通丞相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赐死了扶苏和大将蒙恬。
秦二世继位以后,朝廷的大权实际全部落在赵高的手中,胡亥只在后宫花天酒地的享乐,以致最后出现“指鹿为马”这样的千古笑谈。宦官赵高除了会玩弄权术,根本就不懂得治理国家,朝政极其腐败,人民更加痛苦, 朝廷与老百姓的矛盾非常之大。
戍边的近百万大军没有回援
尽管陈胜,吴广起义闹得轰轰烈烈,项羽和刘邦又纷纷起兵,这样情况下,却见不到戍守边关的百万秦军,回来支援朝廷,反而眼睁睁的看着秦朝灭亡,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有说秦始皇生前有令,不许边军回内地,其实更可能的是边军没有接到勤王的命令。
这是因为赵高把前线的战报,基本都扣压下来,对胡亥封锁消息,就连项羽打得官军节节败退的时候,秦朝的指挥官章邯向朝廷求援的文件,都不能轻易交到胡亥手里,最后逼得章邯投降了项羽,秦朝内地抗击义军的主力,全军覆没,再也没力量抵挡刘邦和项羽了。所以秦二世不知道战况,怎么会去调动边军呢,后来赵佗在南方建立了百越政权,而原来蒙恬手下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的几十万西北军,不知所踪,有说已经回援,只是被项羽打败,至今没有定论。
秦三世子婴继位时间太短
尽管秦二世整日不理朝政,所有权力都落在赵高的手里,赵高仍然不满于现状,居然杀死了秦二世,立扶苏的儿子,子婴继位,称秦三世。
他觉得子婴年纪尚小,更好摆弄,可他不知道,子婴早有杀他的心,子婴继位不久就处死了赵高,可是留给子婴的时间太短了,还等不到子婴调兵遣将,刘邦已经率军打到了咸阳城下,无奈子婴率群臣出城投降刘邦。
总结起来,秦始皇统一后没有对治国的方针政策,做出及时调整:对外用兵开疆拓土,对内大兴土木,严酷法律,国民思想没有完全统一,百姓得不到修养生息,看不到希望,在沉重的兵役,徭役,苛政之下,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并且失控,统一后仅15年就亡国了,而汉朝建立后,刘邦就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的很好。
刘邦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认为,分析历史不能有上帝视角。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果要问根本原因。处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析,我认为是:始皇之后秦帝国没有选出合格继承人,无法继续摸索和完善大国治理体系。历史上,所有初开国的王朝,都面临着帝国制度尚未完善、人心尚未完全归附的问题。此时帝国就像走钢丝,所有前途都系于皇帝一人。继承人合格,帝国则慢慢走向完善;继承人不合格,则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隋莫不如此。
秦因法家而一统四海,宇内御极,结束了近500年春秋战国的动乱局面。但统治区区老秦人的三秦之地,和统治整个华夏,思路肯定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有喜欢炒股的朋友一定知道,10万的资金量和1亿元的资金量,在操作上是完全不同的策略。10万资金可能需要精选个股,而1亿资金必须考虑配置策略了。这就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在后世尚未形成完善的大国治理制度之前,关于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如何治理这么一个大国家,谁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说,需要统治阶级“摸着石头过河”。
很显然,至少秦始皇是有自己的治理思路的。首先,为了天下安宁,不能再行分封制度,于是郡县制成为主流。其次,国家内部沟通要顺畅,统一度量衡,于是“车同轨、书同文”。再次,要防止游牧民族侵扰边疆,于是修筑长城。这些都是很好的治理措施。
但有一点,是否要放弃法家治理制度?就连始皇帝也拿不准。毕竟,秦因法家而强大,进而一统四海。我们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要秦始皇放弃促使自己成功的法家,而去使用其他治理思想,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二、秦始皇选定的继承人是仁厚的公子扶苏。但沙丘之变,让不合格的继承人上位,无法继续有效摸索大国治理的道路和经验,从而让帝国走向毁灭。
公子扶苏仁厚,曾反对焚书坑儒,而触怒秦始皇。之后受到皇帝贬黜,受命前往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但秦始皇依然知道仁厚的扶苏是帝国合格的继承人,所以才会在沙丘遗诏扶苏急回咸阳即皇帝位。但沙丘之变,赵高、李斯矫诏,胡亥即位,赐扶苏自尽。就这样,秦帝国失去了他最合格的继承人。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他即位之后便被赵高控制,成为傀儡。对于治理国家,更是没有任何想法。赵高一介宦官,只在乎自己的权势,又如何会倾注心血在国家治理方面?李斯,硕鼠而已!目光短浅,做人毫无原则底线,后续被赵高灭族。
可以看到,秦二世的统治集团,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到国家治理上。当然也无法继续完善秦始皇刚刚实施的大国治理体系。
如果扶苏即位,可能会不一样。首先,扶苏有政治经验,他即位之后,不会让人架空。不管后续皇帝工作干不干得好,至少不会甘愿当傀儡皇帝。其次,皇长子扶苏,能够得到秦朝豪门的拥戴,至少蒙家会鼎力支持。秦始皇让扶苏去跟蒙恬一起守边疆,难道不是为了给他积攒政治资本么?再次,扶苏仁厚忠孝,不光会沿着秦始皇治理大国的思路继续做下去,还极有他可能会改变秦以法家为治理的根基,实行仁政,与民修养生息。后世大明的朱高炽就把他父亲朱棣的过错改正,并赢得了极大的民心。
结论:秦始皇初并天下,对于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此时,皇帝的治理思路和方针,就显得尤为重要。皇帝靠谱,国家慢慢走向正轨,天下归心;皇帝不靠谱,本来就不归心的人民,会站起来分裂王朝。
后世当然明白“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的道理。但秦朝没有那么多经验可以借鉴。它本身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摸索出来。因而,当先烈的概率自然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