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所畏惧的,不可不畏惧。理解这句话,应该将其前面所述的“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联系起来:
其一,“唯之与阿,相去几何?”意思是:唯声与阿声,相差多少?唯,卑恭顺从的语音,其声低。阿(音ē),迎合,屈从(《古代汉语词典》),其声高。二者“同为应对。”(河上公撰《老子道德经章句》)比喻这两种心态(或心术)都相差不远,人们评说都会褒贬不一。
其二,“善与恶,相去若何?”意思是:善与恶(或美与恶),相差如何?比喻人们对此都会有议论。去,距离。若何,如何。
有鉴于此,“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就是针对上述而言,与汉语成语“人言可畏”的意思有相似或相仿之处。
以上就是我对题主问题的理解。
注:①“善之与恶”有的版本作“美之与恶”。②阿,按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作“诃”,乙本作“呵”。“呵”通“阿”(《古代汉语词典》)。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其他网友回答:人是大家人民的意思,当然是人民的意志不可不敬畏了。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第二十章主要讲“绝学无忧”。“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并非通常所理解那样:别人畏惧的,我也应该畏惧。如此简单直白,也太苍白平淡了,若是这个意思,那就不是《道德经》, 不是老子的思想。
通读整章,正确的解读应该是:想让别人畏惧自己,自己就一定也会畏惧别人。
为何如此解读呢?《老子》第17章说到作为人君的几个层次: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何意?就是说:上古之时(或高明的君主),君民关系简单,民众只知道有统治者;后世(或者层次稍次一点的君主),民众思想不再淳朴,开始称赞统治者;再后来,民众开始对统治者产生畏惧心理;最后(即老子所处的当下),民众轻慢统治者。缘何如此?统治者诚信不足,虚伪矫饰,民众自然不再信服,于是,从知道有之,到亲近而称誉,再到畏惧,由畏惧再到轻慢侮辱,君臣,上下关系逐步走进紧张、对立。
做不成高明的君主,至少要做被人敬畏的君主。人君与臣民之间,人君是矛盾的主要方,占主导和主动地位,臣民处于次要和被动地位。因此,做人君的想要让臣民敬畏他,他就应该首先主动体恤臣民,懂得尊重臣民,以诚信换真心。所以老子说“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后一句,升华到为人君的高度,也回归到《老子》全篇的立足点,想让人民畏惧自己,自己就越是畏惧人民,第十七章说“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也”,贵言,就是争辩。所以第十九章简本说,“绝智弃辩,民利百倍”。这个思想是一贯的,越说就越透。若理解成“众人畏惧的,我也畏惧”怎么能讲得通呢?为了方便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的前后文复制下来,前后互相启发,会看得就更透彻一些。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大体翻译一下:弃绝那些智巧仁义之事,认同与否有何区别?好恶之别,又有什么差距呢?要想别人敬畏自己,自己先敬畏别人。试图通过“学”那些机巧来分辨是非,最终发现是非永无尽头,因此忧也无休无止。
这是字面含义。若以道论观之:那些不分明的东西,无边无际无穷尽,非要辨出个清晰明了,只能是枉费心机,徒添忧虑。
这段话有个很扎眼的成语:绝学无忧!我们说“学以致用”,为何老子提倡绝学、弃知?这个学与知,是《道德经》里的专用术语,特指“智巧仁义之事”,是“自然无为”的对立面,反义词。
在这段话里,前两个设问揭示普遍之忧,就在于越是持有是非执见,就越是无法明辨是非对错,越是想要通过“学”“智”来争辩是非,就越会陷入更多的是非之中。
“唯”是认同,“诃”是反对,“美”是赞美、赞同;“恶”是讨厌、憎恶。大致意思是认同什么和反对什么,老子用了一个反诘的句式,“其相去几何?”“相去若何”,表示没什么区别、没什么不同。
这句话,老子是在警示世人:圣人之学,应以忘情去智、远物去欲为学。声色货利,却是伤生害道之物。世俗无智之人,要学智巧仁义之事,学到了,必将见诸行动,见诸行动则劳神焦思,汲汲于功利,竭力于智巧之间,故云巧者劳而智者忧也。
其他网友回答:“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首先“畏”字指的是什么意思? “犹兮若畏四邻”。 “畏四邻”是什么意思? “是四邻吓唬我呢”还是“我吓唬四邻”,不经过实际的考察不知道。 由此推出“犹兮”两字的意思是((虽然写着-犹兮-两字,但是到底是-游戏-两字还是-有戏-两字还是-犹吸-两字还是其它的两字我们就像不能确定-畏四邻-的意思一样不能确定))。 所以“畏”有“犹”的意思,这样“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就变成了“人之所犹不可不犹”,“人之所犹不、可不犹”,“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现在继续接着说“犹兮若胃四邻”。 首先讨论“人类的四邻”是什么? 人类的四邻是狼虫虎豹鸡鸭鹅牛羊鲜花树木。 现在讨论“胃四邻”。 人类吃的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虎豹吃什么我们都知道,植物吃什么我们也知道除草施肥浇水,这就是“胃”,是导致“畏”的根本原因。 所以“畏”也有“胃”的意思。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人之所胃不可不胃”。 “人之所胃不、可不胃”。 所以什么是“不”,我们必须考虑。 “我不能打架”是什么意思?我是能够打赢呢?还是不能打赢呢?,就是说我是能够打呢还是不能够打呢?就是说我是能呢还是不能呢?所以说从“我不能”三个字不能确定我到底“能还是不能”。 能还是不能用道德经中的语言叫做“能可能”,也叫做“不可不”,用一个字就叫做“不”,用两个字叫做“不道”活者“不能”。 这里的“不能”这两个字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不能”,这里的“不”做主语,就像“您能”的“您”一样,“您”是主语。
具体的“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比这个要复杂的多,因为“之”的解释更复杂,“之”在说文解字里面解释为“人的面额向上生长的毛”,“所”字的解释为“无所”,“无所陈之”的“之”和“人的面额向上生长的毛”是相连的。“可”字的解释“以其无以易之”,“以易之”什么意思?把“以”和“易”互相变换,“可以”也“可以”把“可”和“易”互相变换,“道可道”,“道易道”。所以
道德经的解释是 字 字 相连的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是:唯之与呵(h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dùn)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瑾名轩译文:答应与拒绝,相距有多远?(唯与呵,差不多)。喜欢与厌恶,相差有多少?(善与恶,差不多)。人们所敬畏的,自己也不能不敬畏,错误啊,好像没有尽头啊。众人都高高兴兴的,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会,如同春天里登上高台瞭望。我独自心静如水,无动于衷,就像婴儿还不会嬉笑;懒懒散散啊,好像没有什么有兴趣的。众人都好像有多余的财物,而我独自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我真是愚蠢人的心啊!模模糊糊啊!一般人光彩夺目,我却昏昏欲睡;一般人精明干练,我却憨憨傻傻。我恬淡安详啊!就像大海一样,没有边界;我无拘无束啊,好像大风一样,不会停止。众人都有本领,唯独我愚昧和笨拙。我独自异于众人,重点是因为我品尝了道。
是非一念间,善恶一瞬间,区别是不大的,全在自己内心的细微把握。“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与“荒兮,其未央哉!”是不能分开的,意思是:“别人都敬畏(喜欢)的,自己也不得不敬畏(喜欢),错误啊,看不到尽头啊。”,就是不能随波逐流,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随错误走,与下文“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是相呼应的。
其他网友回答:不可以不重视。
道德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自然是检验一切事物的根本依据。
弘道积德老子文化奖:
道生德蓄天下万物尊道贵德常自然。
弘道积德圣人辅众道法自然为无为。
人道法道,道法自然,无忧无咎,人生圆满!
弘道积德,功德无量!同道同德,多多益善!
留财留纨绔,留权留祸害。
留下道德经,子孙安泰平。
生不如养建德性。养不如教明道常。
天生赤子皆真人,修德合道成圣人。
家庭教育为本,建德,学校教育为辅,授业,社会教育为用,成器。名师开悟为根,道德家为真师。《道德经》为家教经典。
人性本性,清静如水,赤子真人,无善无恶。可欲污染,如水被污,与其净水,不如净性。保护环境,爱护生态,不如归根,保护人性。人性自然,清清静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弘道积德,功德无量。
其他网友回答:依人类自认为的善恶为标准去做事是不靠谱的。有时会好心办成了坏事,那就遭了,以至于没有好果子吃,一定要多加小心啊!怎么办,也不能啥都不干呀?只能依道行事才好。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文八千字,
二十章节含其内,
为啥只读二十章,
八千文字能读完,
道通天地有形外,
石蕴阴阳无影中。
其他网友回答: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是(对于)别人害怕的事,不可无所顾忌。
上一篇:南怀瑾的书值不值得读?你怎么看?
下一篇:如何理解“道可道”中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