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孔子思想反过来,社会就会文明和谐,国家就会富裕强盛,人民就会幸福安宁。
说孔丘是”至圣先师”的是什么人?是董仲舒汉武帝这些草菅人命视劳动人民为牲畜的残暴统治者和御用文人!是看到圆明园被烧、国宝被抢、老百姓被杀而无能保卫或压根就不想保卫的咸丰慈禧之流。
在两千多年的黑暗的封建统治下,广大劳苦大众都是文盲,没条件没能力去了解历史真相;他们所知道的历史和历史人物,都是统治阶级经过筛选认为于其统治有利可以让百姓们知道的历史。对于孔丘也是这样。”若向老百姓问孔夫子是什么人,他们自然回答是圣人,然而这不过是权势者的留声机”(鲁迅语)。
然而可悲可叹的是,现在一些”智者文化人和为人师表者”,还在充当”留声机”的脚色。他们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历史上及近代乃至现在,那些给孔丘冠以”至圣先师”金字招牌的人,无一不把孔丘标榜为”爱人民”、”全民教育家”之类的头衔。实则呢,他们是断章取义故意混淆”人”和”民”这两个字的概念。而那些人云亦云者,不深入研究,不作具体分析,随声附和,一哄而上:孔子是至圣先师。
说他们无知吧,他们能背诵孔丘的几条”名言”,说他们博学吧,却又搞不清几个简单的字的概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们是统治者或者想汲汲于齐身统治者地位一类的人。
如果你尊孔,以孔丘为榜样一一而不以给你带来安宁幸福生活的先烈为榜样一一那就请你认真地仔细地读一读记载孔丘言行为人的《论语》。
《论语》中的”人”和”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是指统治者,是奴隶主世袭贵族及其所属政治地位高的一类人;”民”则为纯粹被统治阶级,是与家畜同类的奴隶。
《论语》中”民”字凡53见,”人”字213见。言到”人”,用”爱”字、”举”字,言到”民”,用"使”字”教”字。《论语》中只有”爱人”语法,绝无”爱民"的词句。从”爱””使”的对象不同,足以显示”人”、”民”的阶级差别。其中“教”字与今日所说的教育,字面虽同而实质大有区别,不能混同,《论语》中也从末混同。
至于说到孔丘是”教育家”,更是大错特错了。孔丘教育的是什么人?是那些世袭贵族及其子弟,是送得起”束脩”(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海焉)的富贵之家。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既无财产权又无人身权,为奴隶主劳累一天晚上还要套上枷锁,何以能有受教育的条件和权利?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的奴隶社会上,存在过奴隶主主动开办学校对奴隶进行教育?你能为我说出一、二吗?如果不能,你又凭什么说孔丘是”全民教育家”?
这明明不存在的在人类历史上都找不到的历史事实,你怎么能空口白话说它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存在呢?事实上一部《论语》中,也没有一个字说到孔丘对”民”即奴隶进行文化教育的条文。
所以孔丘不是什么”至圣先师”,而是一个冥顽不化的复古罪人,一如今天那些要恢复繁体字的”智者”一样,都是逆历史潮流而行的社会被坏者。
把孔丘思想倒过来,社会就会和谐,全民就能受教育,就如现在一样,人人都是文化人。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的思想不管是正面理解还是反面理解,历史都已经给孔子定位了是“万代师表的孔圣人”,孔子的思想影响力=影响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的朝拜和学习与传承!孔子的思想对今天社会人们思想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一定积德行善上进和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中的优秀之处!要理性客观实事求是看待孔子的思想对活跃我们今天发展形象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思想是教育如何好好做人!反过来讲就是道德败坏,开历史倒车!现在为了物资第一不惜败坏人的思想!地球都被掏空了,等待就是毁灭!因果报应天天兑现!
其他网友回答:反过来理解?不知道何意。若是与孔子思想背道而驰的意思,可以参考战国时代的杨朱“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或者墨子的兼爱,基本就是说完全的自由主义,完全的不分原则的“爱”(绝对之博爱),孟子批驳他们的思想很在理,说杨朱无君(意思是杨朱只利己,没有天下主次的胸怀),墨子无父(意思是,将别人的父亲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违背天伦天理)
孔子孟子的核心在中庸,就是大家都遵守天道,别过了才是正常社会,比如,你可以爱别的老人如同你的父亲一样,但是你父亲还是你父亲,你对他的爱还是要胜于对别的老人。
其他网友回答:如果把孔子的思想反过来理解,那么现在的社会就是个坏人当权的社会。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不叫反过来理解,而是如果向反方向发展,现在的社会会是什么样?我想,社会一切文明与孔子思想背道而驰,那么现在社会将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盛行,中华文明不复存在,国家分为五十六个或更多,所有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及民族品牌不复存在,没有任何高科技产业,没有任何独立思想与主义。分裂的几十个国家都会全民打工,与当今的越南,柬埔寨等亚洲小国一样,做西方国家现代奴隶。不复有当今的公知类的奸人生存土壤,他们绝对是首先被西方强盗奸淫折腾死掉的第一批。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的思想不存在反过来理解的问题。因为孔子的思想并不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上的,没有内在的矛盾构成的对立统一。
孔子的学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推崇为圣人之说,是在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历史的选择为了国家的意识形态,世俗社会的伦理道德基础。
孔子学说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在汉武帝时代形成的。一代武夫的汉武帝,之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认识到了单靠武力是无法有效地治理国家的,凝聚人心还需要精神层面的社会认同;而孔子的儒家学说所倡导的等级制,与皇权为基础的君臣关系则是一致的,将其扩展到家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就自然形成了完整的世俗伦理道德规范,与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封建制度得到了完善。
因此,神话孔子本质上是为了神话皇权,神话封建制度。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孔子的神话自然也就破灭了。
但是,作为世俗社会的伦理道德,是需要传承的。传统道德中有许多重要的遗产,也是构建新道德的基础。不如说,礼义廉耻对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来说,都是公认的美德,不管最初是由谁提出的,本身是没有错的。当然,批判的继承并不是全盘照搬,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糟粕也是必须要剔除的,孝道不能成为父母对儿女的道德绑架,义气也不能成为无视社会准则的私人盟约,等等。
现在的孔子,更多的或许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符号。在儒学中,许多东西并不是孔子本人的,而是董仲舒、朱熹等人陆续加进去的,对这些东西更需要深入的分析批判。
对当代的中国来说,指导思想依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历史已经证明,靠孔孟之道救不了中国,也发展不了中国。对儒家学说的传承,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传承,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其他网友回答:世无仲尼万古长如夜 。如果反过来理解,那就不是人类社会,而是动物世界。
其他网友回答:如果孔子的思想反过来传道成立,那世界上豺狼豹会增加很多,虎、狮日子会过得不轻松。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实践理性,基于简单易懂的常识(如婴儿离开母亲的给养和照顾就不能生存,如果母亲不尽责,就要有替代母亲职责的人,婴儿不能独活,人要长大不能离开他人,那么每个人也有照顾他人的职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是利他,又是利己的。),以人类理性,替代外部宗教。这是世界现存的唯一完全排除宗教,而靠自律形成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体系。
当然,也存在一种和孔子思想不同的方式:社会稳定离不开宗教,物质进步依赖人类智力的发展。几乎中国以外的国家,无论伊朗、沙特、土耳其、俄罗斯、美国、英国等都如此。虽然世俗国家,宗教不直接干预政府运行,但没有宗教,社会就是一盘散沙,不可能有任何社团,更不要说政党,国家也就解体了。
而由于中国选择了孔子的社会伦理体系,所以中国的世俗政治比西方早了近两千年,中国的两千年政府的结构,形式上和今天政府形式没有本质区别。所以中国不必模仿西方政府形式也可以发展。
因而没有孔子,只要国家存在,总是因为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总还有别的道路。有所得,必有所失。只不过,一定和今天不同。可能像中国外的任何国家,唯一不像的就是中国。我想,这是不难理解的。
孔子之后,中国人唯一相信的就是自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宗教信徒了。
就像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之后,永远不可能纯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