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方法。它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就方法论来讲,其要点一是“中",二是“和"。所谓“中',就是“允执其中",反对“过"与“不及"。所谓“和",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强调差别之间、不同等级之间关系的协调与和谐。
儒家学说认为,这种“中"与“和"的思想,不仅应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而且还应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性行和品德中,成为人的美德。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就是生存之道,无奈之道,忍容之道,圆通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书五经的四书,中庸作为四书之一,地位相当重要,反映了中国人为人处世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冰凌飞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中庸之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中庸出自儒家经典《中庸》,是儒家修身治国的基本价值理论,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之一。
对中庸之道,现代人并没有完全弄清古人所倡导的为人之道和处事哲学,往往认为中庸就是迂腐、油滑、不思进取、没有个性、稀泥抹光墙,其实这是对中庸的最大误解,有失偏颇。
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通篇也都告诫世人“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中庸始终倡导不偏不斜,以纯正的人性修身处事、待人接物,是为人的“中正之道”,古来的“圣人之道”,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几千年来闪耀着睿智的人性光芒。
中庸之道,首在律己修身中庸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既合乎人性,有合理的欲望和正常的需求,更严格律己,时刻节制过分的欲望和需求,这样才符合天理大道。律己是中庸的起点,只有从提高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发,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欲、慎友,才能达到真正的中庸之境。
中庸之道,重在至诚立身中庸的枢要在诚,至诚是中庸之道所坚持的重要原则。某种意义上说,中庸之道就是至诚之道、真诚之道。《中庸》认为,天所以为天,是因为天是诚和纯的化身。只有以至诚立身,才能达到至仁至善的境界。诚之者,人之道也。以诚待人,才能无人不信;以诚处事,才能无事不克;以诚立业,才能无业不兴。
中庸之道,贵在忠恕待人孔子思想核心就是为仁、忠恕,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忠恕思想,提出"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忠恕去感召、感化人。只要坚持忠恕待人,时刻将心比心、宽厚包容、互相谅解、互相关心、相互支持,人们就会和谐共处,就会达到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在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提及“中庸”这个词,甚至很多人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不上不下,平庸保守”,但是我们理解的“中庸之道”,是不是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呢,而中庸之道,是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呢?我们具体解析一下吧:
一, 中庸之道的出处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它的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中正平和的处世态度,关于“中庸”,最早是出自《论语·庸也》,在其中有这样的论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就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却很少能长久地实行它。
而后,又有一本专门的儒家经典《中庸》,作为“四书之一”来论述中庸之道。《中庸》一书,把“中庸”视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二、怎么理解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圣贤们所追求的一种高明状态,我们还是把目光转向《中庸》这本书,在《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意思就是说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无论面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个中正平和的状态,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和境界。
这样的境界,或者说这样的“道”,是儒者们一直追求的一种圣贤的境界,道德的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和《大学》里提到的“明德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的絜矩之道”是统一于一体的。
所以说,这是一种高明的道德境界,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的理解,却发生了偏移,中庸中庸,只看到一个“庸”字,认为“和稀泥、不出头、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保守、遵循古旧”就是“中庸”,实则谬误。
三、 中庸是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吗?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它同《大学》之道一样,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讲究的是至善至仁至诚至真,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所以,中庸是儒者始终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虽然,中庸之道中描述的一些“诚善仁”的特质,与我们中华民族有高度的契合性,但是我们只能说,中庸是我们中华民族始终在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而不能简单的把中庸定义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之一。
以上是我关于本题的解答,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关于“中庸”,不了解的人以为是“和稀泥”,没有原则,当个老好人等等,这种流俗的或者浅薄的、不负责任的看法,实际上严重违背了中庸本来的智慧,有的时候不仅是玷污了中庸的智慧,而且对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
《中庸》它到底在讲什么?《中庸》是《礼记》的其中一篇,被南宋的朱熹拿出来做注释,和《大学》《论语》《孟子》合起来并称做四书。
《中庸》的作者一般的认为就是子思,子思实际上也是孔子的孙子了。《中庸》这本书,应该是儒家思想里边非常深刻的,如果用哲学的话是涉及到“本体”的一本书。
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中庸之道。
《中庸》与修身齐家从最表层的角度来看,它告诉我们一个智慧,就是“用中”。用是用处的用,中就是中庸的中。它就是要告诉我们,在整个生活中间、管理中间,一定要注意各种力量的平衡点,就是我们把事情做好,把社会管理好,把家庭处理好,这是《中庸》从最表层的意思上告诉我们的一个智慧。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子结婚了,实际上是面对了四个长辈,自己的父母两个,还有公公婆婆。那么你在处理关系的时候要注意“中”,你对自己的父母好,这是本分,也是天然,可是对自己的公公婆婆一定要好,这个儿媳妇她就做到了“中”,如果说她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特别好,但是由于公公婆婆没有生养自己,老是隔着一层,在照顾公公婆婆的时候,从心理上也不亲近,有时候照顾的不是很周到,这个时候就不“中”了。
一个男同志也是,男人结婚以后,你也是面临着你的父母和你的岳父岳母,这个时候也是“中”,如果不“中”的话,家庭关系你很难处理好。那么这个“中”在大事上,比如说我们培养孩子方面,我们说一个孩子分数重要,考的分高可以进重点学校或者考好大学。这个“中”就意味着我们既要注重孩子的成绩,又要注重孩子的德行。所以我告诉大家,“中”在我们生活智慧中处处存在,什么时候如果不“中”了,什么时候就要出问题了。
《中庸》与治国安邦咱们讲治国,它也面临“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们这个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下功夫下得多,但是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文化问题和信仰问题、道德建设的问题等等,应该说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使得这个社会急急躁躁的,在过于追求金钱和权力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在道德修为的提升、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包括心灵、信仰等建设方面我们是有遗憾的地方,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如果真懂了中庸的话,那就得好好的重视经济建设,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文化建设、信仰建设和心灵建设,就是保持文化建设、心灵建设、道德建设和整个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中”。
“中庸”,不了解的以为是“和稀泥”,没有原则当个老好人等等,这种流俗的或者浅薄的、不负责任的看法,实际上严重违背了中庸本来的智慧,有的时候不仅是玷污了中庸的智慧,而且对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追问这种错误认识的根源,很重要的就是很多同志,既没读过《中庸》又没有领会“中庸”的智慧,而在这个情况下就不负责任的,以为中庸是什么和稀泥,没有原则,应该说这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如此大家再看我们推动城市繁荣,高楼林立,现代化的设施越来越多。可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怎么办?如果说我们城市发展的同时导致农村凋零,让农村出现了衰败甚至死亡,这是很危险的。这个时候我们的中庸智慧就要提出来,叫做城市的发展很重要,农村的振兴很重要。所以我们中央近一两年提出乡村振兴,下大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及时,所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定是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就是《中庸》的“中”,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
再比如说我们整个市场。国外市场重要,我们出口到美国去,出口到欧洲去,出口到非洲去等等。但是如果说一味的出口,而整个国内的市场内需出了问题,那就使得一旦国际市场的波动,就会带来我们整个经济的毁灭性的打击。那么我们一定要培育自己的国内市场,要足够大、足够强,这就使得一旦国际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我们整个的国内的市场和需求仍然能够保证我们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中庸的“中”绝不是和稀泥,绝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如何生活得好、发展得好,如何社会治理效果好的一个秘诀和方法。
“中”就是实现各种力量的动态平衡。比如说效率和公平,效率重要,可是注重效率的时候,能者发展的快,弱者发展的慢,假以时日以后两极分化就会出现。这个时候就需要公正了,我们既要追求效率,一定不能忽视公正。所以大家发现没有全面扶贫,其实就是社会公正。就是实现了效率和公平公正之间的一个动态平衡。实际上扶贫除了物质条件之外,一定要在心灵上,就是文化教育上下功夫。
我们在扶贫的时候,如果培养了某些人好占小便宜,我们的扶贫实际上是很遗憾的,我们的扶贫除了物质条件给我们的贫困的老百姓有一定的提高之外,一定要扶心、扶智,在文化教育上下功夫,让我们老百姓每一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光荣地赚取自己的生活的用品。
中庸的“中”是让我们非常全面的看问题,能够注重这个事物发展各种力量的动态平衡,就是让我们的事业和人生走在正确发展的轨道上,而不要因为自己的偏执、偏颇和片面,带来对整个事业的伤害,甚至犯下颠覆性的错误。
所以《中庸》这本书他讲的这个“用中”的智慧,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生活中间,只要我们做到了“中”,就能够保证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就可以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颠覆性的错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事业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状态和局面。反过来讲如果真的不懂“中庸”,有的时候很用力,结果是片面了或者极端了,注重了这一方面忽视了那一方面,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中庸》与教育再看现在我们教育孩子。分数固然很重要,于是让孩子不断地去参加各种班,把孩子的成绩给逼出来。但是,当大家仅仅注重分数的时候,孩子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有没有?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正确的应对的能力有没有?
如果教育孩子的时候做不到“中庸”,注重孩子成绩的时候,对孩子的心智建设和健全人格忽视了,这个错误往往是追悔莫及。比如说好多企业家,我要赚钱,我要盈利等等很重要,但是你培养接班人也一定重要;你注重眼前的发展很重要,你注重未来的产业布局也很重要;你注重你身边的人发展,你同时要注重一线的工人也很重要;你像我们治国的时候,金融重要,实体经济更重要。
今天通过回答这个问题,简单说这些。这个中庸的“中”是咱的列祖列宗,是咱的古圣先贤,是咱这个中华民族所体会出来的一个独到的智慧,这个智慧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在人类的历史上能够走到今天,我们不走极端,我们不偏执,这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对中庸一定要体认它,学习它、领会它,一定不要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开始说不负责任的话,这样不好。
相信大家对《中庸》肯定还有更深刻的理解,欢迎留言交流探讨。
其他网友回答:是!中庸之道,要一阴一阳来看事看物,不偏不歪!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中庸”是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必悟思想,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的,更值得被世界各民族借鉴。
“中庸”意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走极端。并非现在很多人理解的“和稀泥”,更不是“骑墙”。中庸涉及哲学范畴,我认为与“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庸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篇,后被编著在《论语·庸也》之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但人们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了。
反观现代社会,中庸之道的影响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未真正理解其想要表达的含义,有点走偏了。
生活中一些人被问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时,常做出这样的回答:“我保持中立,不发表意见。”也常常听部分父母教育子女:“别人说什么你听就行了,不要乱说话。”这都是为污名化“中庸之道”做的铺垫,完全走偏了。
“平衡”这个词常见,像社会平衡发展,经济平衡充分发展等等,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使双方事态保持平衡,客观看问题,不偏向任何一方,但这并不代表不发表意见,反而是辩证地分析问题之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以行动调和、均衡对立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时并非我们简单能够理解的,需要多看,多思,方能从中受益。
其他网友回答:是的,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特性
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就是说,中庸即折中和平常的东西,指一种道德标准。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尚的了!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在《周易》的思想体系中,最受尊重的是卦德中的‘’中‘’和‘‘’’正‘’。在卦象中,既中又正的情况是很吉利的。实际上,在人生的做人做事上做到中和正也是很吉利的。
就是过尤不及,物极则反
在生活实践中,去仔细体会,无论大事小事,做到最好了,到了一定的程度,阶段,就是最好,就要打住,再不打住,还不知足,就反了!就没意思了,就事物不平衡了,心理不平衡了。
中庸之道是中华文化之根本,无时不刻体现在生活中
其他网友回答:"枪打出头鸟""过犹不及",中华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而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要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