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2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②?"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294.6.12.1)
译:颜渊,请教问老师如何能使天下人民都为仁?孔子说:"自古有人性仁善与人性恶毒之分,其实两者兼有,有时往往由一念之差而主宰之.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必墨守成规.首先要克服始自于私利之心念的各种不符合道义礼仪的欲望.要反省自身是否犯有违背礼仪规章制度的缺点过失错误.检点是否符合达到时代所要求的标准,这样就是克己复礼在为仁了.如若每人每天都能如此,到那时普天下的人都在努力为仁就不再作恶了,那么天下怎么会不回归于仁呢?但为仁是在于自身仁善之心的本能要自觉自愿,如果非要外因强制逼迫依赖别人能行吗?"颜渊说:"那请问具体要从那些方面做起呢?"孔子说:“社会是由人群组合而成的精神思想物质经济利益互相关联,系统复杂有机的综合整体.因此为人处世就要遵循《老子·道德经》中“无为无不为”的教导,要知道凡是不符合礼仪制度道义的事就不能做,反之凡符合礼仪制度道义的事就都可以做.例如:1.凡属违反礼制道义的人事,勿看.如不参与违法犯罪的事,不眼羡不义之财,骄奢淫逸的生活.2.凡是有损陶冶精神情操的淫词艳曲庸俗颓废的糜糜之音乐,勿听勿迷恋.3.凡不符合礼制规范,不知忠孝节义,礼仪廉耻的胡言乱语,勿说勿传.4.无论大小的行为,如违背仁义道德礼教制定条例,犯上作乱的事情,勿学勿行动."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不聪明能干,请教老师后,就知道要遵循老师的教导去做了!"
从古至今,例如最平常的走路驾车,也要克己复礼遵守符合交通规则的礼,做到不酒毒驾,不闯红灯,就无性命之忧能保证人身安全第一了!故此“克己复礼”是永存的真理,人人个个能自觉做到,即使物质财富不充裕,也就是共产主义大同世界了!
注:①礼:指六经之一的《礼记》,其实不仅限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祭祀礼仪,可以说包括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公共道德行为规范.
②目:此指方方面面具体实践的事项.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说:“克己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孔子认为周朝春秋后期是礼崩乐坏导致的相互攻伐吞并,使得社会动乱。那么如何解决问题?百家各有主张。孔子主张的以礼治天下“克己复礼”是其中最重要的主张。它的意思就是克制自己以周礼行事。具体如何做参考周礼,对于个人如何待人接物也要遵守礼制,我这样说,儒家没人反对吧?客观吧?那么为什么要克己呢?为什么会礼崩乐坏呢?这就要参看周礼九拜。这里面讲的很清楚,你见领导要行礼,见天子怎么磕头,见诸侯怎么磕头,依次类推。是个人都不想磕头。即使是诸侯礼数多了没人玩,不是什么正式场合也都稀里糊涂了。因此老子说“礼,攘臂而扔之”。孔子要求的克己基本上是放弃尊严,给领导磕头。因此今天有人宣扬儒家美德,我就要求儒生克己复礼,至今无一人敢赞同,怕被骂马屁精。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没祖师爷皮厚,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当然儒生是很有适应性,现在不磕头了,变通一下在领导面前毕恭毕敬!这是官场哲学,我说的可正确。
其他网友回答:结合实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你觉得自己混得不错的时候,当你认为自己小有成就的时候,当你误以为自己是一个上等人的时候,请你,请你务必要
买票的时候排队;
乘高铁的时候不要霸座;
回小区的时候要停在别人的车位;
从法拉利下车的时候不要煸别人的耳光;
不要把自己的愤怒和幽怨发泄给网络上那些不认识的人。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负面的欲望,发泄的欲望,或出于嫉妒,或出于愤怒,或出于痛苦,或出于虚荣,或出于卖弄,总之,我们要死死里压住这只小老鼠,不让他从心里偷偷地跑出来,然后吓到别人!
孔子眼里的周礼,究竟是什么模样,我们只能在故纸堆中寻找,三千多年前的理论根本不可能严丝合缝地应用到三千年后的信息时代。
所以,这个复礼,在如今看来,复的不是周礼,而是公民的素质和修养,这种听起来很烂大街的东西与学识无关,与收入无关,与相貌更没有关系,只是要求我们别把自己摆在别人头上。
我们,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了不起!
这是一个极度操淡的时代,让许多人都能想起当年柏杨先生所写的那篇《丑陋的中国人》,凭心而论,中国人的丑陋如今已经登峰造极,丑到令人发指,从小学生到家长,再到老人,随着信仰的坍塌,道德也随之沦陷。于是一幕接一幕的人间奇闻在不停地上演。
当网络成为唯一寻求公证的平台,就是最大的讽刺。因此,这个克己反倒是显得特别珍贵,特别稀有,偶一出现,便会感动无数网友。
为什么感动?因为稀缺!
礼仪之邦,如今看来就像是一种嘲笑。但是我们应当面对这种来内外交加的嘲笑。
咎由自取,怨得谁来?
做为普通人,或许做不到兼济天下,但应当可以做得到独善其身,如果做不到独善其身,请保留一份良知,把它藏起来,千万别丢了!
克己,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要成为禽兽。
复礼,只是为了让我们不再那么丑陋。
(好久没么这一气呵成写破烂了!)
其他网友回答:克己復禮,四個字(詞)本意需要先弄明白。
克:通常解釋為克制……慾望。
己:自己(領導)
復:恢復。
禮:周禮。
一起翻譯過來就是克服侯王自己的慾望恢復周禮。聽上去,還比較合理,但這個還是不符合孔子盡善盡美的要求。
換一種解讀看看如何?
克:攻克,彰顯。
己:己德,明德。
複:修復,再現。
禮:先王之禮,古聖先賢總結的可以平天下的含有豐富仁德智慧的禮法制度。
在孔子看來,包括四聖,六聖。(具體的自己查),結合現實,按照聖人的標準努力修復禮法
以實現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這就是仁。
解讀經典,看“道咸齋”私家課堂。
去实践验证,这不是应试教育的数学题,没有实践的实际体验你任何的理解都是歧途,也就如看了某个菜如何炒、如何好吃,你没亲自炒、亲自尝你怎么理解都与不会炒、没吃过的人一样,就如盲人怎么理解白色,都不如有眼睛亲自看到白色什么样。
其他网友回答:可以这样理解:克制自己,恢复对别人的尊重,便是仁爱。
《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二人相亲相爱是仁字之范式。所以仁是二人相互的事情不是单方面的事。
见到美女、俊男,情不自禁心生爱慕之情。这是人之常情。君子发乎情止乎礼。尊重对方的意愿才是仁爱对方。
孔子想见卫灵公。被南子拦着。欲见卫灵公者须得到南子的认可。于是孔子去见了南子。据说孤男寡女单处一室,其间还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可是不穿内裤的时代。于是孔子的绯闻顿时满天飞。孔子的弟子质疑孔子。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男女很难单独相处,近之则会认为你对她有那个意思,于是对你动手动脚的,根本不尊重你到底愿不愿意与她发生关系。远之则会认为你看不起她嫌弃她。于是心生怨恨。
孔子是君子更是男人。男人相对女人,君子相对小人。其相处是很难的。所以,人与人相处,一定要克制自己,恢复对别人的尊重,才是仁爱的表现。
其他网友回答:克己复礼以为仁,斗私批修显精神。
千年共有一个理,办事大公小私人。
共同富裕成大道,私欲大了乱国民。
天下为公是方向,世界大同求共存。
其他网友回答:觉察自己的情绪,找到情绪背后的目的,正视问题,才能一步步来解决问题,才是“为仁”的正确行为。觉察内观,合一知行。
“克己”,克制自己的情欲;“克”,“克,肩也。”本义:胜任。引申义:克敌制胜,克勤克俭。
“复礼”,回到礼;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礼者,理也。”“理,治玉也。”引申义,条理,自树木的纹理一二三来,再引申至“礼”。“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为仁”,即行仁。“仁者,人也”, “仁”,桃仁,有生之意,生生不息。“为仁”,行仁。仁者,生也,天地之生机。
“克”字功夫难,必要能忍,此即“法忍”。
人欲太多,不胜枚举,人每天在欲中活着,因情欲而离本,得克己之欲,才能回到礼上。修身为本。
其他网友回答:礼在古代的作用类似于现代人的法律!约束自己做一个尊纪守法的人!没错!要不人由着自己性子为所欲为,天下大乱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邀请!
对于“克已复礼为仁”这句话我比较赞同钱穆先生的解释。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于这句话的注释是“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还引用了程颐夫子的话“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宋明理学一直坚持认为的“存天理、来人欲”的宗旨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而钱穆先生对于朱熹的注释并不认同,他认为首先“克”更多的应该是“约束、抑制”的意思。“克已”则是约束已身的意思,并不仅仅狭隘的只是战胜自己的私意的意思。钱穆先生认为“下文‘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谓上一己字特指私欲”。对于这种看法钱穆先生举了人与人相处“仁者相人偶”的例子,认为“若立心行事,专以己身为主,不顾及相偶之对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约束己身为先。”
对于“复”字,朱熹注释“复,反也”,复,是反的意思。如“汤武反之”之反。礼在外,反之己身而践之。故克己复礼,即犹云“约我以礼”。而钱穆先生则认为此处的“复”应如“言可复也”之“复”,说的主要是践行的意思。
对于“礼”,朱熹认为礼为“天理之节文”,也就是天理的规范和标志;而钱穆先生则认为礼应该是“仁道之节文”, “无仁即礼不兴,无礼则仁道亦不见,故仁道必以复礼为重”。钱穆先生认为宋儒以“胜私欲全天理”解释“克已复礼”,大义相通,但多半并非《论语》原文之本义。
钱穆先生在其《论语新解》中指出孔子曾经说过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及“人而不仁,如礼何?”两句话,所强调的就是“礼之内心即仁”。另外,克己复礼即是约己归仁。“归仁”偏重于内心的修养。“复礼”则多体现在处事之表象,并有工夫可循,最后从表象再反映出其意义。如果能约束自己的视、听、言、动能一一符合礼的要求,以礼来规范视、听、言、动也正是修养内心的过程。“于约束抑制中得见己心之自由广大,于恭敬辞让中得见己心之恻怛高明”,以此循环往复,不断修行,天下之大,凡所接触,全与己心痛痒相关,血脉相通,而“天下归仁”之境界,即于此而达。岂只在社会现行礼俗之细节处规行矩步,而便谓之“约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