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不是哲学,而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哲学是以概念的范畴的逻辑来构建与解释世界。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还是天人合一。《中庸》一书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但是,没有人解释,为什么“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为什么“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更没有论证方法。中国的诸子百家,全是这个德性。
年轻时,在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诸子百家,感觉高深莫测,但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了解,感觉所谓的诸子百家,只不过是通过含糊不清的理论,来诠释治国之术和生存之道。
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在强大的君权面前均无力反抗,因为诸子百家的共同之处就是承认、维护君权的合法性。所谓百家争鸣,一定程度上不过是百家争宠罢了。
中庸之道也好,以柔克刚也罢,不过是无助百姓苟且偷生的权宜之计。但是,随着君权的越来越强大,百姓的尊严愈发得不到保障,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总归还是梦。要在这几千年的“吃人”的历史中生存下来,中庸之道的权宜之计成为一代一代的护身符,最终固化成为了“智慧”,升格为“真理”。
中国人活得太压抑了,从来不敢尽情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不压抑自己,很可能就被剥夺生存的机会。如果有一天,中国人不再把“中庸之道”当作处世的智慧,那就意味着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已迎来了新的生命。
哲学都是伟大的,没有贵贱之分。哲学的“底线”应该是“相通的”,只有认识到“基本底线”的“相通”,哲学上彼此的的“差异”才有了坚实的立脚之地。否则,“差异”“不一样”就成了自圆其说的泛泛之谈。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是什么?中庸之道就是一杆秤,保持平衡的一杆秤!
中庸之道最早来自于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讲太深奥复杂,大家都不明白,只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解释最干脆明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用一句歌词解释最清楚→"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就是这么简单、友善、霸气!
又如鲁迅先生之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又如雷锋之名句→对待同志如春风般温暖,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
中庸这杆秤要求的平衡决不是什么无原则的折中和退让,而是将心比心或针锋相对!记住!秤上之秤砣是要根据事物的重量随时去移动调整的!要不秤砣失衡后就会落下伤人!
一人处事如此,一国处事亦是如此!比如自甲午战争起,中国对日本一味恐惧退缩忍让求和,险些亡国灭种就是此理!
中庸之道对于治国也非常重要,国家的财富分配如果失衡亦会翻覆,历朝历代之教训都是证明!
中庸之道就是不论做人做事,处理一切事务中,把事做到最好!就是中庸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庸》,其实很多人都误会了所谓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一种被动、妥协、消极的态度,但这完全错了。“中”的真正含义是:既不太过,又不能不及,不能过犹不及,恰到好处,谓之“中”。比如冬天穿棉袄是恰好,夏天穿棉袄就不是恰好了。
儒家常将“时”与’中’连用,孟子和孔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完全没有发生的时候,心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不及,而恰到好处,这是中的一个例子。
而“中庸”的“庸”意思就是普通和平常。就像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喝,都很平常,但是非常重要。简单普通的事情,恰恰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像空气、水对我们人类生存一样。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物极必反”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端之后,就会走向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要做的就是掌握平衡,做到恰到好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谦虚、谨慎、节俭而勤奋。从思想根源来说,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物极必反”思想观念。它让我们懂得,即便在丰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绸缪,懂得节俭和储蓄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不至于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谨慎和谦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们古代也有很多成语和典故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这种哲学思想。比如: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及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都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著。在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按照新儒家的学说,三纲其实说的就是一纲,即“明明德”,而“亲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于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后完成。总体意思,做人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实际上只有一条就是“修身”,其余都是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步骤,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如果不同时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所以,实际上《大学》中的“明明德”与“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于是几个观念归结成一个观念,这是儒家学说的中心。
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当了国家或天下的元首,然后才能做治国、平天下的事。他仅仅需要作为国家一分子,为国尽力而为;作为天下一分子,为天下尽力而为。只要这样,他就是尽到了治国、平天下的全部责任。他如此诚实地尽力而为,他就是“止于至善”了。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论语》
我们都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编著而成的,说到《论语》,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想起几句那些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论语》短短一万多字,不仅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儒家经典,更是中华文化的不朽传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论语》甚至还为我们贡献了3,4百个常用成语,比如:温故知新、过犹不及、既往不咎、见贤思齐、安贫乐道等等都出自《论语》一书。
《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体系:
第一、伦理道德,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第二、政治主张,核心思想是“礼”。在治国策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就是要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第三、认识方法,核心思想是“中庸”。孔子确立的仁的思想体系,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孟子》
说到《孟子》一书,很多里面的名句我们应该都比较熟悉。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等等经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书。
在《孟子》一书中,他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性善论和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在《孟子·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也这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后来宋朝朱熹把它丰富为“人之初,性本善“,明朝王阳明又延伸为“致良知”。
在孟子的治国思想中,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王在最后。孟子认为君王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这是一种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这个治国思想,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创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中庸之道,是处世理念,主要是人与人交往中,保持平衡的为人之道。也就是处理矛盾,解决矛盾要恰如其份,不可急,不可慢,不可左,不可右,阳不可过刚,阴不可过柔,过度则衰,适度则合。
中庸之道,只适合于人与人平等相待,共享人权,以达社会安定和谐的范畴。
却不适合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敌对势力的较量。因为这些都是以强势压倒对方,你死我活的抗争,是不可协调的!
一己之见。
其他网友回答:(首)我认为,一种哲学思想伟大不伟大,要看它对现实社会进步与发展有无积极的指导作用。中庸思想,能够缓和社会矛盾愿望是好的,但是自然资源稀缺,在利益面前,在生意面前,人们都是想尽办法去追求,稍微不慎重就可能失去商机,没有你让让我,我考虑考虑你的利益的,特别是同行。富人与穷人之间更是如此,对于公平、平均穷人更喜欢,而富人、特权者并不喜欢。我们不应该去提倡中庸,而应该制定社会的各种标准,比如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让人们按照这些标准去努力、去做,并且管理者、政府维护好这些标准的执行。制定好标准,违反的要罚,执行好的要奖励,使人们的行为大致不偏离。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是荼毒中国人思想意思两千年最阴险的歪理邪说!是阻碍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行为论,是明哲保身、是非不分、混淆真理的异端恶行,是装扮巧妙、危害深远、渗入国人骨髓且难以清除的有害基因,是与旗帜鲜明背道而驰的反动能,是从小我思想出发而有悖于大我精神的行为逆潮,是反人性反社会且横行历朝历代的浊流,是孔孟文化体系中糟粕部分最臭名昭著的毒瘤!
很可悲,现代文明进化到今天,仍有人认不清它的危害,以为古人的这些思想行为方式一概正确,死抱着这些发霉发臭的东西舔去唆来,还所谓最伟大的哲学,丢死人仍不自知,将其归为‘’黑厚学‘’最为恰当,兵法可以借鉴,外交上对付流氓国家可以用用,当做人生哲学或提倡为人生哲学就混账不已了!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根本不是哲学,是伪学歪理邪说?它是毒害一个民族的精神鸦片,是奴化民族的精神枷锁?
它严重束缚了民族的思想,限制了生产力,阻碍了社会发展,是导致一个民族贫穷,腐败无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
中庸之道极度缺少哲理,无原则,无真理,纯属荒唐的旁门左道?是中华民智始终不开,愚昧,无知的文化思想根源?
其他网友回答:中庸之道只是一种庸人的处事之道,算不上什么伟大。中庸之道就是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的精神。
封建社会就是教你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祖宗家法不可变。
中庸之道严格反对创新观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落后的精神哲学。
共产党人是斗争哲学,与中庸之道背道而驰。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