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常常忽略阳明学,仍旧是儒学呢?
首现,儒学在孔子时是入世的,也即儒学所谈皆身边,社会,身处环境之事,对发生在身边,社会之事,之人进行评论,激发人之思考,引领道德观念发展。孔子激浊扬清,其对聚敛钱财,苛待百姓之恶者之态度坚定鲜明。如冉求助季氏聚敛财富,孔子不再认冉求为学生,号召弟子对暴虐百姓者“鸣鼔而击之”!鲜明之态度越然纸上!儒学思想以育德为先,结合现实社会,针砭时弊,大概如此!
而心学则不然。心学是王阳明修为圣人之方式方法,修养身性还可,用世则大缪不然。
阳明始学佛,后转習儒,此后終生于儒。然其对佛学之偏好,使其本体儒学思想逐渐被浸润,其“顿悟”“打坐”等,乃佛学浸入之结果,于此可见一般。
心学之“良知”(儒家谓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本不存在,你无法证明母腹之子即有(道德观念)。此乃“道德神学”观念,以不存在之“神”,如何用世?
所谓“知行合一”,也是心学体系之一部分,与客观实践无关。王明谓“人先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意,乃意念,欲望,然并非行动本身,人有欲望,即是行动?王讲“意”混入“行”中。欲念,属意识领域,不具现实性。王将意解为行动,令人匪夷所思。
明末王夫之发现阳明这一弱点,直指其“销行以归知”,“销”去“行动”,归于“知”,把“物”销掉以归“心”,即去物归心。
知行合一之“知”与“行”乃对立统一之关系,并非“合一”关系。知与行,即实践与认识关系。其为两种不同领域,不相统属,如何“合一”?有条件可“行”,条件不具备则不能“行”,如何能硬性“捆绑?”
例,一在云南打工之东北人,过节时念及在老家的父母,他想,如在老家可以照顾二老,那多好!此时,“孝老”观念出现,这是“知”。但其在云南打工,回不去。按心学说,“知而不行不是真知”,打工者必要回去方为“真知”,此乃强人所难者!如认为打工者不回去,即为不孝,不是真知,何人认可?如此看,在“知”与“行”中有一“间隔状态”,或为时空间隔,或为能力间隔,不能如愿,此乃知与行之真实状态,岂可硬性“合一”?
所谓“致良知”,人谓乃心学实践之明证,心学也不离实践,其实不然。心学之“致良知”,是致“其良知于万事万物”,即以万事万物“检验”其良知,并非朱熹所谓“格物致知”,实践求知之意。二者截然不同。
总而言之,心学做为方法论,即一此种方法构起一套体系而心性修养,使人以德心为根,以待万物,我以为尚可;但从认识论论之,其本根不存,乃玄论神学一类,修心养性尚可,所谓“用世”,难矣!
其他网友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政治需要的,它能安邦定国平天下,忠君爱国。所以儒家思想是中国主流思想不错的。但王阳明的境界水平是超越儒学。这是勿庸置疑。从它的文章可看出,它的思想包含儒学,但儒学没能包含它的心学。
其他网友回答:王阳明所创心学其实与儒学是有所区别的,儒学讲求格物致知,强调行礼制、施仁政,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正所谓克己复礼,要人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心学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知行合一的不断融合,认知自己的内心和行为,致良知。
为什么属儒学范畴,也许是社会主流仍是儒学,只有借助儒学的外衣,才能够更好地传播自己的学说吧!
其他网友回答:孔孟的儒学思想,一直在我国处于正统地位。到了唐朝,儒、释、道互相渗透,冲击,即使这样,孔孟之道,不仅没有被淡化和取代,而且相反,更加发扬光大。直至宋朝,儒学思想又派生出了朱、程的″理学"。到了明朝,王阳明的出生,又在″理学"的基础上,创新了″心学"。其核心内容,就是致"良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认识与实践的结合。人通过,学习,认识、实践,炼就一颗″良知"的心。这个″良知"的心,就是拼弃心中杂念私欲,从而净化灵魂,提升人格。于是便能″立功"、″立德"、"立言"。用今天的话就是"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弘扬正能量。王阳明做到了,因此,也成就了他,″圣人"的美名。
无论是朱程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其实都是儒学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过程中的,善巧方便的机制而己。它的,风景、亮点,是为儒学思想而″荣光"的。因此,人们常常忽略″阳明学"仍旧是儒学。
其他网友回答:儒学自先祖传习至今,一直以修身,立志,成为国家栋梁,民族脊骨的汉子,为最高追求。阳明先生的思想是集儒学的精华。化而为心学。其实无需刻意书本上的名字,因为书里面的内容都是希望我们成为正能量的人。这就足够了。
其他网友回答:阴阳之学,不属于哪门哪派,在中国古代阴阳是普遍的认识与认知。
其他网友回答:王阳明是集各中学说而大成者!他即不是儒学也不是道学更不是佛学,而是自成一体。他的心学,格物至理更接近佛学!后世因他的学说称他为亚圣,是因他有所超越,在现有的基础上悟出了自已的一套学说。当然王阳明是儒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因为他是儒生就把他的学说说成是儒学是有失偏颇的!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讲起,看了别人的回答,没有在正题的,我来回答一下。
人是怎么感应这个世界的,是从内到外的一个结构,从“心——人(身)——社会——自然——天地”的一个结构(如图所示)。最早的伏羲文王观天地作《周易》;老子讲“道法自然”就是观察自然而作《道德经》;孔子的志向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社会中发现学问而应用到社会中去,就是他的《论语》,身体和社会这一结构被孔子讲了;而心的这一结构就被佛家讲了,佛学就是观察心的变化规律顿悟到的经书,所以佛家讲心性。
每一门学问都占据了一个结构体,因为孔子讲到身这一结构就停止了,翻遍孔子的言论没有言“心”的,加上汉朝佛教盛行,佛教言心,孔子之学也从儒学变成了儒教,这也成导致孔子的子孙都不敢言心,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叛孔子,背叛儒教整个儒家都会以你为羞辱。
那么王阳明是怎么发现《心学》的,两个可能,一个是受到了佛学的启蒙所领悟的,但是他不敢讲,就讲是对“格物致知”的领悟,这样就变成了对儒学的发展;另一种可能是真的从儒学中领悟的,儒学中没有对“格物致知”领悟的法门,领悟“格物致知”必须要"言心”,于是我重新《论语》进行了梳理,终于找到了一句“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身体有什么可反省的,深刻的反省一定是指心,这里的省身是指反省自己的心,所以王阳明讲“心即理”。
还是回归到本题,人们常常忽略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学,是因为所有的儒学经书没有“言心”的言论。
详解见作者文章和视频。
王阳明抄袭佛学,已经够丑了!《易经》,比孔子早了几千年,最近也成儒学了?!不知儒家文人,还要脸不?!
下一篇:现在想把自媒体当事业做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