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此次落子,瞄准的是高速增长的跨境医药蓝海。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跨境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 200 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 20% 以上增速。
消费升级浪潮助推需求爆发。随着健康意识提升,母婴营养品、慢性病管理、高端保健品等品类需求激增。天猫国际数据显示,2025 年 1-5 月进口维生素销量同比增长 67%,日本眼药水增长 42%。
政策开放提供关键支撑。我国持续扩大跨境药品准入,试点城市不断扩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保税政策,使海外医药产品得以通过合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
潜在风险依然不可忽视。监管合规性首当其冲:部分处方药仍受跨境限制,平台需确保所有商品符合药监局规定。2024 年某跨境平台就曾因违规销售日本处方眼药水被查处。
供应链稳定性是另一挑战。国际物流易受地缘政治、海关政策影响,需建立灵活备货机制。而用户信任度的建立更需要长期投入,特别是对商品真伪和安全性质疑的消除。
未来战场:全渠道融合与智能健康管家
跨境医药服务的上线,预示着医药电商竞争进入新维度。各平台开始构建更完整的服务闭环:
线下自提可能成为下一个突破点。杭州中心城区的保税线下自提店模式,让消费者现场扫码、清关、提货一气呵成。这种 “所见即所得” 的体验,未来或复制到跨境药品领域,解决用户对商品实体的查验需求。
技术赋能将深化服务内涵。AI 健康顾问、区块链溯源、智能用药提醒等创新可能陆续落地。饿了么的 “看病买药” 频道已整合三甲医生在线问诊,24 小时提供不限次图文沟通。技术加持下,跨境药品购买将不再是孤立行为,而成为个性化健康管理的一环。
全球寻药机制亟待建立。杨晨晨透露团队将持续 “为用户在全球范围‘找药’”,满足罕见病用药等个性化需求。这要求平台建立国际医药信息网络和特殊物流通道,考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行业标准制定成为制高点。美团已联合中国饭店协会推出小龙虾外卖团体标准,跨境医药领域同样需要建立从生产、仓储到配送的全链条标准体系。谁主导标准制定,谁就将掌握市场话语权。
杭州市中心的首家保税自提店里,瑞士巧克力扫码即提的场景曾让海淘族惊叹。如今,饿了么将这种 “跨境即时性” 延伸至医药领域。日本无比滴 3 日达,香港黄道益活络油次日达 —— 曾需要人肉背回或漫长等待的境外好药,如今通过手机下单即可安心到手。
“我们致力于高效守护用户健康。” 杨晨晨的承诺背后,是 1215 款跨境医药保健品通过 300 城网络流动的图景。当医保线上支付覆盖万家药房,当三甲医生问诊与跨境购药在同一平台实现,互联网医疗正悄然完成从 “送药工具” 到 “健康管家” 的蜕变。
这场变革的终点,或许是一个全球医药资源无缝流动的世界。
滴零滴零网 » 饿了么跨境药200 亿市场的博弈:政策红利与合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由兰斯里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