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医药直邮进口需严格遵循中国法律法规,确保药品来源合法、运输规范、文件齐全。以下是具体合规方法:
清单内药品仅允许进口《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内的药品,目前试点地区(如河南)开放了 13 种非处方药(如康腹止泻片、和胃整肠丸)。进口前需确认药品在清单内,并取得国内上市许可。
企业资质
- 境外主体:需具备药品经营资质(如香港药牌),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如天猫国际、美团买药)的资质审核,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证件、海外银行账户等。
- 境内代理:若通过境内代理进口,需提供代理企业的营业执照、授权书及承诺书。
个人自用限制
- 仅限患者个人使用,不得转售。需提供境内医院处方及境外医生复诊的 “双处方”,并通过合规跨境医疗平台完成交易。
- 单次交易限值 5000 元,年度累计 2.6 万元。
申报与文件
- 如实向海关申报药品信息,提交处方、购买凭证、境外药房资质(如执照编号)等文件。
- 冷链药品需提供温度监控记录,确保运输过程符合 2-8℃或其他特定要求。
物流资质
- 选择具备 GSP 认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商,确保药品在运输和仓储环节的质量安全。
- 国际段运输需符合 FDA 或 CE 标准,如疫苗需全程温控并提供追溯报告。
支付方式
- 通过合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国际版)完成交易,确保资金流向可追溯。
- 企业需提交交易合同、发票等文件,办理外汇申报及结汇手续。
外汇限额
- 个人年度购汇限额 5 万美元,企业年结汇额度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或 “创新积分制” 申请提高至 1000 万 - 2000 万美元。
中文标签
- 药品包装需加贴中文标签,包含药品名称、成分、用法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且内容需与国内注册证一致。
- 医疗器械还需标注生产企业、适用范围、警示标志等。
溯源系统
- 药品需纳入国家药品追溯平台,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流程可追溯。
- 进口批次需提供原厂批次检测报告,并支持国内第三方机构验货。
海南自贸港乐城先行区
- 医疗机构进口已在国内注册或特许的药品、医疗器械可享受 “零关税”,但仅限在先行区内使用,患者不得带离或邮寄出区。
- 个人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药品仍需遵守全国统一政策,无额外优惠。
获批前商业批次进口
- 境外已上市药品在国内获批后,其获批前生产的商业规模批次产品可申请进口,但需符合 GMP 认证、质量标准与国内一致等条件。
禁止行为
- 严禁代购、伪造处方、私下交易或销售未备案药品,违者可能面临罚款、刑事责任(如销售假药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 冷链药品若温度记录不全或运输违规,可能被海关扣留或销毁。
合规验证
- 选择合规跨境医疗平台,核查其营业执照是否包含 “跨境医疗服务” 范围,并要求提供境外医院 / 药房的授权文件。
- 药品到货后可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注册证编号,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真伪。
- 材料准备:处方、病历、患者身份证明、境外药房资质等。
- 平台选择:通过天猫国际、京东健康等合规平台下单,或联系具备跨境医疗资质的机构代办。
- 物流与支付:使用冷链物流,通过合规支付渠道付款并申报外汇。
- 清关与验收:配合海关查验,核对中文标签及溯源信息,留存所有文件至少 3 年。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跨境医药直邮进口的合法性与安全性,避免法律风险并保障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