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方GDP主义的驱动,中国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有分析称,产能过剩成中国经济"核威胁"。而近期房地产投资减速更让这个"核威胁"明显可见。无论是属于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公认为“产能过剩”。,
,
1、钢铁业,2014年中国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虽与2013年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
2、煤炭,2002年,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2011年,中国原煤产量达到了35亿吨。今年19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企中,有8家煤企净利润亏损,有14家煤企净利润同比下降。由于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不跌造成的。截至2012年底,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
,
3、平板玻璃,中国全境已有29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今年预计还将新增42条。由于中国房地产行情萎靡不振,当前库存正快速膨胀,中国企业开始出口来谋求生机,主要出口地为东南亚国家。4月平板玻璃的出口量为1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1.4%,出口额增至1亿3165万美元。,
,
4、水泥,我国水泥行业早在2003年就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2013年,中国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还有220条,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泥需求量大约是22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2.9%。,
,
5、电解铝,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实际生产电解铝2194万吨,过剩率超过3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据高盛测算,中国约有50%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只有实际减产规模能够达到100万吨,铝价的中期前景才会转好。,
,
6、船舶,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这"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有过半船企却是接近"零"接单,有些甚至已经处于停工状态。,
,
7、光伏,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如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达95%。2010年,全球前五位的太阳能组建供应商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到了4位。尚德电力的产能获得全球第一,也让这家企业在十年间一直大肆举债经营,最终埋下了破产的伏笔。,
,
8、风电,前几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一窝蜂地进入风电制造行业,从2011年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年均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突然的"刹车"使国内风电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业内人士称,现在风电行业全面亏损,做得越多,亏得越大。,
,
9、石化产业,初步估算,产能过剩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石化、化工行业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而在2008年以前,仅有甲醇、聚氯乙烯等少量的行业产能过剩。而目前,各行业仍有大量在建产能,预计今明两年将陆续投产。炼油、尿素、磷肥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