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这就话是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出现的,全章内容如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要想知道什么才是“无为”,就必须知道“无为”的来源。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出,要想找到大道,首先是学习,然后是破除一个又一个谜团,发现自己心中的“灯泡”,也就是“道”。做到这一点后,不用做什么,你的道会照亮这个世界。你就成功了!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刚刚谈到得“道”了,爱迪生的灯泡已经照亮世界了,靠“灯泡”已经成功了。靠“道”已经成功了。所以老子来总结心得。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在《道德经》第37章里探讨“道”的生成万物和保证万物运行的法则和规律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老子认为,“道”的运行法则是无为,它是顺应本性,自然而然,但却在生成万物时无一遗漏,“道”在保证万物生长时却又不是刻意的去管理万物,但万物却得到了极好的生长。老子的意思很明显,是要那些管理者通过“无为”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而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其他网友回答:“无为而无不为"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说的是人要遵循自然之理,顺应自然的运行,不必去干预自然的运行,不做不必的事,但也必须去做“作为自然与社会一部分的你”遵循自然逻辑该做的事(无不为)。
为了保证礼法的有效实施,道家还提出了政治权力中的操作原则,即君无为而臣有为,这一原则正式出现于黄老学派。从历史上来看,老子针对统治者第一次提出了“无为”的主张,认为君主无为,百姓可以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老子的无为主要是想消解统治者对百姓过多的控制与干涉,给百姓以更多的生存空间,以使社会恢复并保持和谐与秩序。当然实际的社会并没有这样简单,仅靠无为并不能使社会恢复秩序,正是由于此,黄老学派才提出了“法”作为君主无为的补充。《经法》云:“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刑名声号矣。刑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十大经》也说:“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形。刑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
君主之无为,是因为有刑名法度约束天下。与此相应,就是必须有执法的人,即所谓臣。黄老学派认为,君主必须无为,而臣子则必须有为。庄子学派作品《庄子·天道》及黄老学派作品《管子》都明确提出了这一原则。《天道》说:“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管子·心术上》也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日:“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故日: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日“君”。‘毋代马走’,‘毋代鸟飞’,此言不夺能。不与下试也。”
这是以心与九窍比喻君臣,充分表现稷下道家以治身、治国为一理的特点。照这样的解释,“君无为而臣有为”,第一是为了区分君臣不同角色,并保证君主处于主动的地位;第二是为了有效发挥大臣的能力,使各尽其责。总之,是于上下都有利的原则。“君无为而臣有为”的主张,对法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中国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作用。
简言之,无为论,正确的理解应当是不违背事物的本性而为。“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主术训》),“上操其名,以责其实,臣守其职,以效其功”(《修务训》),实质上是“君逸臣劳”,以臣下众人的智慧来实现君主的“无为”,而所谓君主的“无为”在于因势义导,并不代表放弃对官吏职责的考核。
道总是无为的,但是遵循规律来治理国家自然会成就了所有的事。
自然,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道家自然分“创造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所创造的自然”,前者比后者更高,是后者的否定,因为它用“人为”否定了“自然”。但它也是同一个自然的“自否定”,因为“人为”、“创造”也是自然,而且更加是自然,所以它是自然的“本质”、也是真正的自然。道家的“自然”概念中的两个层次,即“无为”层次和“有为”层次。只有“创造自然的自然”才是最自然的,因为只有建立在自由意志之上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才是道家所提倡的道常无为法自然。
其他网友回答:<2>“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文/一朵菩提花
无为而无不为,是圣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人修学应该追求的目标。
我们普通人常常处于压力、矛盾、焦虑、烦恼、痛苦等种种的情绪中,不得自在。即使快乐时,常常也并非真正的畅快与自由,而是往往伴随着隐忧与担心。工作中,瞻前顾后,彷徨无助,或不满于领导,或与同事相处不佳……家庭中,心力憔悴,忙乱不堪,或担心孩子,或苦闷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如是种种,深陷于人事的泥沼,纠结于冲突的漩涡。
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可有办法让我们彻底的解脱,彻底的自在,得到真正的安乐?可有办法让我们能够工作时积极进取、从容以对?可有办法让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幸福圆满,家庭和睦?
圣人告诉我们,这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圣人也告诉了我们原理和方法。长了说,圣人五千言,都在告诉我们原理和方法。简言之,则可以归到这一句“无为而无不为”。有的人,也许这一句就足够来化解工作与生活的烦扰,而大多数人可能需要深入全面的修学。
痛苦并非一日累积,化解更需迎面以对、长期熏习。生命可贵,与其在苦痛烦恼的泥潭中打转,何不按照圣人的指引,成就生命的无上圆满。
圣人用“无为”告诉我们,不管是物质的世界,还是我们精神的现象,不管是我们愉快还是悲伤,这一切的运作的背后本有一个无为的道理在。我们的种种烦恼纠结,正是由于不了解这个无为的道理在。很多人以为“无为”,就是不要去进取、不去努力、不去奋斗,这是非常大的误解。
我们的惯常模式是在概念上运作,而且这些概念也是残缺不全的。不管是描述物质的概念,还是描述我们的情绪的概念,还是描述我们的观念的概念。我们执着于这些概念,并用这些偏狭的概念去争论,去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去指导我们的进一步思维。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还不了解这种局限性。而实际上,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源自这些狭隘的执着。
只要我们稍微深入观察我们手头上的概念和我们的思维、行为模式,我们就能了解,我们是多么的不敞亮。比如,你这只手上的手机?你的理解和手机开发人员有什么不同。比如,我们心中烦恼;我们心中的美与丑、好与坏;我们心中的自由。
所有的这些概念都是我们强加上去的,勉强定义出来的。事物的运作、精神的运作,本不是你定义出来的样子。那个不是样子的样子就是无为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不是我们定义出来的样子的样子,我们的思维模式会有很大的改变。
这是解放捆绑我们层层枷锁的关键所在,是我们获得真正自在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了解到无为的道理,我们将彻底从那些泥潭中超越出来,不再纠结与彷徨,不再坚固与执着,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可能,将看到我们更大的潜力。我们也会更加的活泼与积极,更能适应与随机应变,更具有创新和变革精神。
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end)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无为无不为……是老子指导人们修真的明示。
无为是说人在修练时的识神对身外不要有所意念。无不为是要修真之人用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之大法作功,而达到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即大闹天宫的场景。这里的天、地、人都是比喻,是将人体比喻成小天地,与大自然的宇宙运转相同。
无为无不为,无所不为是老子对修真人的明确指导,道德经是老子的精典著作!
其他网友回答:题主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无为而无不为”此句出自《道德经》第37章,原句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这里把这一句单独拿出来,我们一般有两种解读方法:
1、 只看单句,这样解释起来就会出现千人千面,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 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通篇理解与感受,如果还能多处考证,这样就可以读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我先按照第一种方式解读。
这种单句解读方式,很多人都会加入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等,还有一些现在所讲的正能量、心灵鸡汤等等。
这种方式常见的解读有:
1、 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种解读的思考方向一般是:人一定要有作为的,但为什么《道德经》说无为呢?可能是择善而为吧。
2、 要有作为,只是表面看起来没作为。
这种解读的思考方向一般是:人一定要有作为的,但为什么《道德经》说无为呢?可能是表面看起来无为吧。
3、 真的什么都不做,就是什么都做了。
这种解读就是按字面解读,但解读出来会让人很茫然,怎么会什么都不做就是什么都做了?
以上三种是常见的单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都是为了套用《道德经》的话,而做的自我主观的解释。
但这种类似的解读,我们都会有一种很别扭的感觉,不通畅,与原句对比起来感觉很奇怪。
这种解读,其实我想说的是,读《道德经》还没入门。
我再按第二种方式来解读(简单示范)。首先看作者的时代背景。
《道德经》的原本作者大概是老子,老子大概生活在周代、春秋时期。
当时东亚文明只在中原地区。
在这个文明区域内,文明人尔虞我诈,战火连连。
而旁边都是未开化的氏族部落各自划分领地,人像动物一样划分领域后,同类群落之间少有争端,生活其乐融融。
老子被称为隐君子,出世的很彻底的人,这就能看出老子对原始的部落生活的向往。
再来,我们通读全文,因为只是示范,篇幅有限,我只列举几句: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道德经》通篇来看,这样类似的语句非常之多,老子希望文明人类能回到像动物一样的原始状态。
这是我们读《道德经》要留意的一条作者思想的主线。
我们再回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句。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什么意思?
老子告诉我们,道衍生了万物,但你能看到道有什么动作吗?
看不到啊,我们没有看到道有任何动作,他就已经衍生了万物。
这就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那我们人什么叫无为?
你看看动物,动物吃饱暖和就可以了,你看过动物一定要吃满汉全席的吗?
文章写到这里,答案就出来了。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解读是:老子告诫文明人类,不要做任何多余的动作。
无为就是不要做多余的动作,比如吃饭不需要山珍海味、穿衣不需要奢侈品大牌等等。
无不为就是吃饭就吃饱,穿衣就穿暖和等等。
老子在痛批人类这种,越是文明越是欲望不满足,因此而不断纷争的状态。
以上,供大家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老子曾说“天之道,为而不害。君子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正好和“无为而无不为”相映衬。
在《道德经》中,老子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便是无为。在他看来,“道”本身是无为的,因为无为,所以无处不起作用。这句话的本意是说要顺应自然之道,不去可以刻意妄为。
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每天都在忙碌、在争夺,似乎一旦自己不去争、不去抢什么都得不到了一样。可这样争夺之后真的能够得到很多东西吗?不一定!
我们很多人都在为一点利益争夺,人多利益少,总会有得不到的。而选择无为,不去和别人争夺,那么别人自然也不会和你争。无所争者自然为我所有。
杨绛先生曾说“我不和任何人争,和任何人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要走了。”
不为不是一种消极,反而是更高明的前进。
无为不是简简单单地不作为,而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过多地干涉外界的东西,让自己的内心可以沉浸下来,认认真真地完成该做的事。
通过自己的无为,使得自己获得更多的学识、能力,自然就可以变成无不为。
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身居茅庐,每天沉淀自己学习各种兵法谋略,才能够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留下千古名篇《隆中对》,也是因为诸葛亮无为了几十年才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能力,才能够在出山之后面对各种问题都能无不为。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肆意妄为,使自己能力充足的时候变得无不为。
其他网友回答: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这句话的主语是道,万物生在天地间,毋庸置疑,皆蕴含道而生,无为是道的角度来说的,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不是要去做什么,只是有引力等作用,这就是无为,但地球绕太阳转的结果,形成了稳定的系统,使地球上诞生了生命,产生了万事万物,产生了人类,而且整个大自然自有其规律,和生态平衡,万物也在发展,变化,这是无不为,归到人生哲学和人生修养上,不是通过什么无为达到有为,或者无为而自然有为,人本身并不是道,要是这么牛叉,人就是神仙,只动动念好了,道归于无为,也就是让我们在人生修养上要做到心时常清静,虚无,关键在于你怎么理解这个静,怎么达到这个静,当你有这个修养,我觉得你的人生境界就有提升了,在做事做人方面也会有很大变化,比如会轻松很多,自在很多等,,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首先,我们需明确,“无不为”是“无为”的效果,因“无为”,所以才“无所不为”。
其次,“无为而无不为”作为道家的经典理论之一,比较有代表性,常与儒家的“有为”进行对比。就字面意义来看,道家之“无为”有些消极,真的是这样吗?要知道,“无为”的后面,还有“无不为”三个字,这便是说,道家的“无为”,可并非与儒家之“有为”处在完全的对立面的。而道家的“无为”,实则与儒家居仁由义之“有所为”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这么说?请继续往下看。
我们首先来好好说一说道家的“无为”思想。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它在《老子》一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过“无为”,比较耳熟能详的便是这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了。
这里的“道”,具体所指的存在,连老子本人都没有办法完全描述它,但是,我们却能看到它的些许特性,即“道”在“为”上的特性。“道”的“为”是与充满私欲的“人为”处于对立面的。注意,这里的“人为”并不是指人的一切行为,而是人带有私意的作为。
也就是说,“道”的“为”,对于人生发于私欲的作为来说,是“无为”的。于此,“无为”的精妙内涵便呼之欲出了。
通过上面论述,我们当知道,“无为”背后,其实是与人“私欲之为”处于对立面的那成就万物的“为”,因为无私,所以道的“为”,没有“人为而伪”中的“伪”。
以此,我们当知道,老子所谓的“有为”,是针对“伪”而言的,是带有人性私欲的,是后天利己之欲在人世中被激发,人为了利益言不由心、虚与委蛇的“有为”。所以,道家的“无为”强调的,不是“做不做”、“为不为”这种动作性意义,道家强调的是“为”里有没有“私欲”。即道家之“无为”,强调的是行为中与“假”和“伪”对应的“真”和“朴”。
老子议论天下万物,不会离开他对“道”的观察,老子发现,“道”成就万物,是因为“不仁”,为何“不仁”?因为“无偏私”。既无“偏私”,既然大家都是一样的,亦如后世承接老子思想的庄子所说,屎溺里可有“道”,瓦砾里可有“道”,天地万物都有“道”。
也就是说,“道”存于天下万物,道不会区分万物之高低贵贱。没有分别,又何来偏私?而正是因为“道”的这份“无偏私”,万事万物才得以在其最适宜的状态下自然生长。也正是因为“道”的这份无偏私,道才保有“”“真”和“朴”。
或者这样说,因为“道”的无偏私的“无为”,万物得以在适宜状态下成长,于是,老子便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有形而上的高度,也有形而下的“接地气”:道家“无为”的妙用道家之“无为”思想的精妙,虽然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但是只要深入了解,“拐个弯”,就能发现别有洞天。
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要长远发展,在理论上有“形而上”的高度,这只成功了一半,想要长盛不衰,还得懂得“落地”,否者再精彩的思辨,也将因无法落地之“高高在上”特质,被世人尘封。
而道家之“无为”,不仅有“形而上”的高度,也有“形而下”的“接地气”。下面我们来具体分别议论一下。
(1)“无为”与“知足”智慧
“无为而无不为”在处世智慧上运用之一,即告诫世人“知足”。“知足”的背后有“止”的意味。“止”的是什么?是欲。世俗层面的“为而不得”一般多是人无法满足“欲望”提出的要求。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这个“欲望”,又何来“为而不得”之说?所以,“无为而无不为”在处世智慧上的表现之一,实则是在向我们展现“知足”能够我们减少精神负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家强调“无为”,也强调“度”,“物壮则老”也是老子提出的经典理论之一,“知足”绝对不是消极的“自我满足”,而是强调克制不良欲望,这一点需要谨慎把握。
(2)道家的“无为”与儒家的积极“有为”
如果对道家“无为”思想的内涵挖得更深一些,那么道家的精妙就要大放光彩了。这里我们议论开篇提到的儒家之“有为”与道家之“无为”。
我们知道,儒家历史悠久,但是后世儒家再怎么变,也是立足于先秦时期孔孟等儒家代表性人物思想理论之上的。
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大丈夫精神”等等,我们可以体味到,当时儒家提倡的积极“有为”,背后是有大前提的。也就是说,即便儒家提倡积极有为,但是,他们的“为”,也要是居仁由义的“为”,即将心比心之下,不以个人私欲去强作妄为,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道家的“无为”,从前文解释“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深刻内涵,我们当知道,这里的“无”针对的不是做不做,而是做的时候有没有“私”,合适不合适。这里的“无”,是“真”和“朴”的体现,反对的是人物欲下尔虞我诈的胡作非为。而私欲满满的胡作非为,才是道家老子眼里人为而伪的“有为”。
因此,道家之“无为”,实则更多强调的是以“真”和“朴”的自然之性,应时而作,顺势而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道家之“无为”,与儒家孔子、孟子等强调的居仁由义之摒弃私欲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私欲之带有“真”和“朴”的“为”,没有人性之私的阻碍,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可不就是“无不为”吗?”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道家的“无为”其实和儒家之“有为”,都在强调摒弃人性之“私”。而从理论高度来看。道家之“无为”,实则就等于世人去掉自身私欲之儒家的“有为”。
4、小总结最后,我们梳理一下思路,做一个小总结。
首先,我们知道,通过分析“道”成就万物的特性,我们当知道,道家之“道”,因其“无为”/“不仁”(无私欲/无偏私),万物得以在自然状态下繁衍生息,即道以“无为”的姿态,可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无不为”,是“无为”的一个效果彰显。这其实也是道家老子给世人的一颗“糖”,以此劝诫世人遏制私欲,有一个结果激励意味在里面。
进一步来说,道家老子这里的“无”,其实是借着“道”无偏私而成就万物的特性,强调人“为”时要无“偏私”,保留“真”和“朴”的自然之性。将这一理论推而广之,我们可以总结出道家“无为”思想的妙用。
首先,在为人处世上,“无为”可以作为我们摒弃私欲,体味“知足之乐”的理论基础。其次,道家之“无为”,实则与儒家之“居仁由义”的“有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强调摒弃私欲的“顺势而作”,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为”。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