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性的本能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两码事。人性既有与动物一样的属性,即心理属性,又有动物所不具有的本质心理属性,即仁义礼智信,孟子所说的“几希”即知耻。人性的本能就是动物性,而非本质性。
西方文明主流的标志就是顺应人的动物性,只要自己喜欢,在所谓的不危害它人的前提下,怎么来都行,比如,生活上的性开放,动物自叹不如的同性恋,娘炮,伪娘等;政治上的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经济上的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巧取豪夺人类共同财富,等等,都披上了漂亮的人性外衣。因而,西方文明所到之处,就是竞争、斗争、纵欲、混乱、不公、冷漠、绝望。
而中国文明则是以人的本质文明为标志,格除动物性,保持“几希”性。强调克己、礼仪、忠孝、敦睦、正直、奉公、大同,等等。因而,中国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知耻、谦让、和谐,让世界充满爱!
至于各自的科学内涵,不仅应理上圆满,更重要的是要有真实的利益,这样评价,才不会有误。
现在世界上,西方的普世价值,占居主导地位,吹得玄乎其玄,拥戴者众,非常强势。
西方文明核心价值观并没有什么科学内涵,因为它是建立在自我、自私之上。尽管他们能把自私自我性说成合理、具科学性,实际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拋开那些虚假的理论,人只要立足于自私自利,其思想、言行无不是为了私利,竞争是必然;为赢得竞争,不择手段是必然;竞争获胜者,只有权贵、金融寡头是必然;为巧取豪夺,公器私用是必然。什么公平竞争,那是天方夜谭。
竞争就是血淋淋的,只要不罔顾事实。而只有倡导克己奉公,忠恕仁爱,才能正能量满满。
现在量子科学已经证明,宇宙世界并没有什么物质,就是心理意识,一个念头,一个举动,都是能量,都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并不凭空消失。
中国的古圣先贤,深明这一道理,倡导五伦五常,这是社会祥和,来生不失人身之事理。违逆五伦五常,必带来种种凶祸,世界动荡不安,死后直堕三途。
两种文明,各各送给世界的及奉行者身后之去处了然,孰优孰劣,何须评判!
其他网友回答:人的生命机制中物质性是精神性的本体,精神性依存在物质性之中而共同的存在。人的生命机制中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称为人性或本性。那么,人性中具有本能的精神性。
人道中人做各种事的各种意义会构成一个思想整体,进而就会形成人的人生境界,而且人生境界也就决定了人的世界观或价值观。人生境界存在以下三个层次的境界:
1、遵从现象现实的人,其境界是人的功利境界。
2、遵从人道伦理的人,其境界是人的伦理境界。
3、遵从天道德行的人,其境界是人的天地境界。
人的功利境界和伦理境界相统一,就是人的自然境界。
而人的自然境界是随历史时空,人对自身的伦理行为原则有不同的认知(如,不同的宗教、意识形态、丛林法则)。所以,人的自然境界具有相对性,不具有普世性。
那么,人的自然境界和天地境界相统一,就是人的最终最高境界,即具有最为普世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註:天道之德或道之德,就是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原则,宇宙万物都遵循服从于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原则(自然客观行为规律)。那么,天道之德,就是人类之上的、客观的、绝对的、最高最为普遍的道之德。而道之德的行为原则,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普遍原则。道之德之行,即为道德理性、道之善或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律。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 ”或“道之德”是指“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或宇宙生化万物的行为原则,她不是西语中狭义人的“品性端正、好的品德、优点或美德 moral/morality/virtue”(我国学者错误的译成道德,也影响了后学)。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西方哲学或伦理学中的“ moral/morality/virtue”,其哲理概念范畴只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普世性。
我为什么这样说?其原因,西方哲学舍去了“上帝”与“上帝的行为原则”的追问与解答,其理论观点都不具有终极的性质,哲学家的结论只具有相对性。因此,西方哲学或伦理学是没有“道德观”的,所以他也就无法解释什么是“道德普遍原则”。
正因为,客观存在道德理性,这就为人类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提供了本体。所以,人类认识主体所认识的物理化学规律、生物生理规律、万物及人类伦理,都要遵从最高的道德理性,或者说,都要遵从最高、最为普世的自然价值取向客观的行为规律。
正因为“道之德”是最高的、无时间、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为原则,就是全球人类伦理道德的本体,就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就是全球人类社会中不同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必须遵从的伦理道德底线。
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行为标准次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中国人主流核心价值观,是敬畏信仰“道”与“德”,而不会信仰西方主观的“上帝”和“丛林法则”。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其他网友回答:西方的价值观是唯物主义价值观:只要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概认从,不加伪装和掩饰,故它重逻辑而轻情感,重规则而轻说辞,承认人的私性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故更不会隐藏和忽略人的私性。让私性曝露于天下,天下就不会产生虚伪;没有忽略人的私性,才会有完善的法律和契约处处限制人的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的私性既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又“教”得诚实、守信。如,平等的市场规则。东方的价值观是唯心主义的,它重的是人的感情、关系和社会地位,办什么事都要靠关系,跟人讲道理不如讲感情。道理赢了,感情输了,人服情不服理。东方人认为:人的私性不是客观必要的东西,是客观不该具有的恶的东西,种种社会坏现象都是因于它,人类应该丢掉这种坏东西,因而提倡大公无私,用高尚、可耻……等等说辞来约束和绑架人的私性。因此,东方人喜欢掩饰和伪装自己的私性,喜观喊高大上,伪装的技巧成了上等功夫。总之,东方人信仰概念,善造概念而轻规则,带有唯心的价值观。
其他网友回答:你愿意像基督徒那样愚信上帝,还是愿如中国人那样不信宗教?这就是东西方文明主流核心价值观,这里面有科学内涵吗?西方文明离得开宗教?宗教里有科学内涵?那还说什么黑暗的中世纪!
其他网友回答:人性是自然法则赋予人的本性,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分人种。民族、国家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由于地域环境以及机遇的不同,人类之间产生了文化、文明发展甚至人种的不同。但不管怎样,只要是人,都有人性的共性,生存、利益、自由、情感、尊严、秩序,都是人所渴望的东西,这就是人性需求(普世价值)。人性需求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所在。
人之初性本私。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从而融入这个社会,从家庭教育,从社会体验中,从私产生出善与恶的意识。人性十分复杂,但不管怎么复杂都可从中分出人性主流与人性支流之分。人类之所以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脱颖而出,发展出今日的文明,那是因为人性主流主导了人类的发展。什么是人性主流?大善(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时代人性需求),互助互爱团结,怜悯心同情心,……。什么是人性支流?是恶(邪恶),逆反人性大善的其他人性。害人之心,是恶的核心灵魂,是人性支流的发源地。大家想想,如果人类大家都有着一颗害人之心,人类不要说发展,连在地球中存在都是问题。
所以呀,人类文明不分东方西方,人类文明只有一个核心价值,就是如何成就大善,让时代的人性需求这个普世价值如何能得到尽可能好的满足。什么社会政治形态更能适应(满足)人们的时代人性需求。其实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向这个方向努力着,奋斗着。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腻的思想,会淘汰,粗线条的思想。
细腻思想会形成具有潜能的概念。粗线条的形成的概念就比较模糊。所以孔子的儒家能够胜。因为在社会道德概念阐述比道德经要细腻。同样说的对,虽然老子比孔子学识广,然而儒家却更受欢迎。
亚里士多德对于概念的理解,比普通的哲学家要深刻的多的多。概念对于人的理念形成是起着高下,层次的区别的。
我们下边来谈谈亚里士多德关于《问题》的定义。
关于原因的种种问题
我们对于所要研究的学术应该列举出最先需要研究的主题。这里面就包括各家哲学的理念,还有前人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凡是想要得到答案的人,就应该好好地问问题,以这些问题来作为研究的动力,从而找到答案。如果人们看不到“结”,就没办法解开“结”。但是问题的所在就是思想的困难,我们在思想上想不通,就如同被链子拴住了,没有放开的思想,就像被链子拴住的人,很难有所进展。
因为想要做研究,就要先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先对问题进行估测;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就像没有目的地但是却想去旅游的人那样,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不先做估测,那么对于自己能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找到答案,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
问题的研究,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很清楚,但是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就不清楚。
就好像知道两个人辩论的内容,那就很容易得出自己的判断。
有一些问题,我们在导论中也有涉及:一、对于原因的研究,是属于一门学木,还是几门学术;二、一门学术,我们是只要研究它的第一原理就可以,还是也要研究人们认为是理论基础的其他理论(比如是否可以同时承认或否定一事物及类似事物的许多通则);三、如果一门学术专门来研究本体,那么是一门学术来概括所有本体,还是需要一些学术共同来概括,如果是一些的话,那么这些学术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不是要给其中一门学术以智慧这个名字,其他的给予其他的名称;四、是否只有可以感觉到的事物才算是实际当中存在的。
~~ ~~ ~~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学术中问题的定义。让读者形成的是关于问题的理念。概念是书上的,理念才是你自己的。有了理念你才能去执行和发觉。对比一下你在中小学有如此完整的概念阐述吗?有可以让你形成理念的概念定义方法吗?有用细腻思想让概念具有理念的潜能吗?
人的本能,就是会问问题?并且得到答案。
其他网友回答: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要不好话语都放在西方,把好的话语都放在东方,就Ok了。点赞就多了。人都是认为自己好的。
我认为东西方人民的核心价值观沒什不同。都"识好孬”。只有治者的价值观不同。西方主要以"民主,自由”这个人民想要的东西吸引人民,东方都要以"公平富裕"这个人民想要的东西吸引人民。西方那个民主,自由是可以"给"的,故办到成本低。东方这个"公平富裕"是没法"给"的,故成本高。其实人类治理应该中和起来。把西方的平等自由作为现实,把东方的共同富裕作为理想。这样就不分东西方了。
其他网友回答:西方思想哲学发展到现代已经基本到达顶峰或者说是末路,就是尼采存在主义背景下的后现代自由主义,尼采批判上帝已死呼唤个人思想自由,但问题的关键是无哪里寻找这种思想层面的充实?上一次西方的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尚且能找到思想填充的古希腊哲学可追溯,到现代已在思想层面空虚到了极致,所以美国总统还是按着圣经宣誓,因为宗教信仰对他们太重要了,但基督教已无可以形成集体观念的力量,所以可以看到党新冠这种大的需要群体力量应对的时候,缺乏思想层面凝聚力的西方文明有多么糟糕.
其他网友回答:清明节电视上不断播放纪念烈士的新闻,宣扬的是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激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我们从小就从雷锋罗盛教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的故事中,学习到一种责任心,爱国奉献精神,这是我们的优良品质,是无私的利他精神。美国和我们正好相反,他们提倡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提倡民主是为个人争取一点点的权利,完全是出于个人的私利,提倡人权也是怕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为自己争取各种各样的权利,完全是私心,讲人权的人从不会为自己侵犯了他人的权利而为他人呐喊,都是为自己呐喊。提倡自由更是彻彻底底的为自己的私利。这就是中美价值观的区别,我们的教育下教出来的是更多的善良的人,美国的教育教出来的都是自私自利的人,貌似他们提倡的也无可厚非,但是细想一下,他们提倡的都是动物的本能,做到极致也是个动物,我们做的是人,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