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千千千里马”之邀!
“隶书有‘天下第一碑’吗?如果有你心中的是哪个?”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学习隶书也有年头了,恕我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知道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说,还真不知道有“天下第一隶书”之公认之评。据我所知,隶书在历史上出现过两座高峰,一是出现在汉代,一是出现在清代。
汉代的隶书可谓是星空灿烂,美不胜收!其中《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淮源庙碑》、《鲜于璜碑》、《陠阁颂》、《石门颂》和《西狭颂》等都是汉隶中的耀眼明珠,都有资格当选为“天下第一隶书”。汉隶中名品众多,却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各擅其美,因此“燕瘦环肥”各有所爱,各人有各人眼中的"天下第一隶书"
而清代的隶书也是名家辈出,邓石如、吴让之、伊秉绶等众多名家的隶书亦可圈可点。
如果隶书有“天下第一碑”的话,我认为非汉隶《石门颂》莫属。《石门颂》属摩崖刻石,结体宽博而极富变化,用笔圆劲醇厚,有篆籀之气,通篇飘飘欲仙,一派天趣,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是汉隶中的扛鼎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代著名女书法家萧娴的石门颂就写得很有特色,请看她临的石门颂及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先生在其临本后所作的跋文:
以下是汉隶《石门颂》局部: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欢迎朋友们各抒己见在评论栏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隶书是汉代最具时代特征的书法审美形态,而崖刻隶书与碑刻隶书是汉隶书法中成就最高、最有影响力的代表。
比较而言,摩崖石刻的隶书更多的是宏伟、博大、纵张、奔放的阳刚之美;而碑刻隶书则体现的是端庄、整肃、敦厚、静穆的中和之象。千千千里马老师这个问题,已把隶书界定在碑类,那我做为一个回答者,细细把汉隶众多名碑在脑中梳理一番之后,真还没有找到那个那个名碑是隶书的”天下第一碑“。
不过,汉代留给后世的隶书不仅气象宏大,精品迭出,其风格也精彩纷呈,丰富多彩。这给我们学书之人,提供了适合自已审美的众多选择。我相信每个学书者心中,或端严、或秀劲,或凝重,或高古,或典雅,或稚拙,都有一块自己崇尚仰慕的“天下隶书第一碑“!隶书的发扬光大,要靠众多风格的汇聚;隶书艺术内涵的超越,要靠我们一代又一代书法人在深入传统、挖掘精典中去出新!我相信,只要中华儿女用锲而不舍、禅精竭虑的精神努力而努力,在未来必定能创造出隶书的另一个奇迹。也许,那个时代,就是隶书能出现”天下第一碑“的时代!谢谢千千千里马老师之邀!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法艺术,诗词楹联及人文知识等方面,同学习,互交流,共进步! 其他网友回答:隶书没有约定俗成的第一碑,我喜欢《曹全碑》。
其他网友回答:我心中的隶书第一碑颂摩崖原石
摩崖刻石,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十三日镌刻,在甘肃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此石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杨守敬评论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开创书家落款之例。这就是我心目当中的隶书第一碑。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三千里马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隶书没有“天下第一碑”之说,至少历史上的没有记载,而民间也无此一说。
据史料记载,隶书,是秦代狱卒程邈发明的。程邈在狱中10年,把篆书简化,发明了隶书,为汉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隶书在东汉时期已发展到顶峰,至今无人超越。据了解,已出土的汉碑达200多种,碑碑风格各异,碑碑都是经典之作,后人用十六个字形容汉碑之美:“精彩纷呈,遒劲多姿,雄浑厚重,正大气象”。
另外,汉代摩崖也是非常壮观的,如:《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大开通》等。
关于隶书“天下第一碑”之说,正史上没记载,野史上也没有。那么,历史上的为什么没有“天下第一碑”之说呢?因为已出土的200多种汉碑,和摩崖石刻,风格都是不一样的,碑碑都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碑”!
据说,蔡邕曾书过几碑,即:《夏承碑》和《熹平石经》。但由于汉碑都没有落款,到底是不是蔡邕书的,实难确认。关键是史书上没记载啊!又如:《乙瑛碑》、《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赵宽碑》;《华山碑》;《鲜于璜碑》 ;《史晨碑》等,到底是谁书的,可以说是无人可知。这,就是汉代人留给后人的一个谜。关于汉碑不落款的问题,研究古文字的专家学者们至今也没研究出个一二三来。没定论啊!这个谜,就让后人的后人继续去猜吧……
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东西,今人还是不要去猜的好。学习书法之人,应该尊重历史,应该尊重传统。如果当代人硬是弄出个隶书“天下第一碑”来,我觉得这样做不好。
各位网友,您说对吗?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隶书的代表作品是《曹全碑》。
一、《曹全碑》来历。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
系东汉王敞等人为郃阳令曹全写的一篇颂德之文。此碑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
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高253厘米,宽123厘米,全碑共1165字,采用书体为隶书。
该碑于明万历初在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在明代末年断裂,实为大憾!
我们今天所见的拓本,多为断裂后所拓,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拓本。
二、艺术价值及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1、用笔经典,多姿多变。
从用笔形态来看,其点画、横波、波挑、波磔等丰富而多姿,展示了汉隶书法的真实面貌,使汉隶书法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不同的字体中,每一笔、每一画都具有不同的变化,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2、圆润活泼,有刚有柔。
该碑以圆实的篆籀笔意为主,质美形佳,任何一个笔画的起、行、收、住,均适到好处,是汉隶史上难得的妙品!也是今天我们学习汉隶的重要参考作品。
三、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该碑记载的是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历史事件,是我们研究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较为完整、字体较为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是全面了解和学习汉隶的宝贵资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其他网友回答:有隶书天下第一碑吗?当然有。蔡邕书《熹平石经》,便是天下第一隶书。
为什么《熹平石经》是天下第一隶书?它不仅是隶书第一碑,就是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所有的碑石铭文,也没有任何一块能与《熹平石经》相提并论。不要以为我在胡说八道。你要是学习书法的人,连《熹平石经》都不知道,就不出来怼人了。赶紧回去补课。
我们来看看《熹平石经》的一组数字。全碑一共四十六块,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耗时八年,由蔡邕所书《周易》《鲁诗》《春秋》《公羊传》《论语》《尚书》《仪礼》儒家七经。这么庞大宏伟的巨制,不要说是石碑,就是把这七部经典用薄薄的纸印刷成册,也是沉沉厚厚的一大本。
《熹平石经》刻成之时,立在东汉京城太学门前。前来观看的人,车马阻断了道路,盛况空前。《熹平石经》刊刻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纠正当时的文字书写,维护文字的统一标准。蔡邕,中国书法笔法的总工程师,在他的笔法系统里,产生了中国书法史中的所有著名书法家。而他还是八分书和飞白书的创造者。无论是书法,还是碑石,这么庞大的碑文,不是天下第一,什么碑还敢称第一?
非常遗憾的是,这件超宏伟巨制被毀于战乱。碎片散落于包括台湾,日本和国内的多个地方,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损失!
《《
其他网友回答:隶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一种主要的书体,隶书的盛行时间不长,它最初产生在秦代,到东汉末成熟。
这期间不断变化丰富完善,变得更加茂密雄健,方劲高古和清新婉丽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当然,曹魏之后,隶书就失去了生气,南北朝时候就渐渐被新兴的楷书取代了。隶书当以汉隶为范,如果要在汉碑中寻找最为秀丽典雅的书法,则首推《曹全碑》了,此碑自明朝出土以来一直广受各位书家好评。其用笔,结字,布白堪称完美,睹此碑犹如身处洞天仙境,丽日清风,行云流水,神清气爽,让你似乎穿越了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体验。《曹全碑》保存也较完整,实为汉隶中的奇葩。也有人说《曹全碑》很多字比较古怪,过于狭长细小,美中不足,笔者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正是这样才是《曹全碑》让人看起来更加的生动而富有灵气,就像花海是全是花好看还是有点绿叶好看同样的道理。
《曹全碑》隶书“天下第一碑”。
如果隸書有"天下第一碑”那首推巜曹全碑》,《曹全碑》端莊、秀麗、平和、甜暢於一身,我選《曹全碑》您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