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首先发现各范本的有什么特点、特别之处。一个互相比较全部比较出来了。这样就是吸收范本的长处了和方法。将其完全掌握好,这样的方法就是巧学,一味照本宣科地临就被牢牢套住了,使自己不能发挥个性了。
怎么样融合?例如:碑中方笔,这个特点,就可以取之过来,融入自己的书写中去。又例如:有的间架有特色,就可以融入到字中去。再例如:现代某人的线条有沉涩之运笔,吸收进来。通过这样的吸收范本,再加上自己的多年实践积累,就是一幅好作品了。
无论是书法、中国画、篆刻艺术等等,都用这个方法进行学习,这个方法就是:继承了前人优秀的长处,又有自己的个性,其作品就有灵魂了。
学任何人的优秀作品,不要全取,全取了往往很难跳出来的。把其原理、方法取过来就是巧学巧干了。完全一样的的学过来,表面上好,实际没有领会艺术精神实质。大家应该知道现在的''自助餐''吧,就是各种食物取几分,就自然形成一餐不错的美食了。我们学习传统艺方法就是:''自助餐'',各取几分,舍弃糟粕,吸收优秀的东西!用这个方法很容易形成自我风格了!
很多的范本,学习者必须要有这个意识:都只是某个点、某一处好。假若学习者是个有心人,都''拿过来'',作品就是:集优秀于一身了!这样远比传统临摹先进多了乎?!
很多的人还是在大谈、特谈临摹古人作品,这个学习方法非常局限吸收!现在的条件好了,看的多了,眼光远比古人学习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用临摹方法来继承、学习入门呢?!读熟了某人范本,再局部实践,这样掌握效果非常好。节约了很多的宝贵时间了。这个学习艺术方式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走出瓶颈期,打下一个不错的伏笔。这样好不好呀?回答是肯定的!
我认真看了很多人在《头条》上发表的习作、作品,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缺点:提按、使转存在严重的不足。这个必须要掌握好。这个是书法起码的要掌握好的,书法作品好不好看,就是取决这两个必须具备基本功,也是写字所谓写字之诀窍了。这个只是顺便说明一下,目的是让有对艺术追求者进步。
这个方法是我的学艺、从艺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对于被学者来说,应该选定一个碑或一个帖下功夫临摹。选碑或选帖,可视情况我自己爱好而定。一般初学宜选碑,因为碑的字形比较确定,更宜初学。而帖,尤其影印的原件,它的优点是,更易于看出笔迹的运转,能窥视其笔法,有的还能看出墨色的变化。以上这些优点,初学者多半是还顾不上的,宜在下一学习阶段解决。所以不如先学碑。
至于碑帖融合,就更不是初学者的任务了。
其他网友回答:开门见山,从石碑上拓出来的拓片称为碑帖,古人留下来的法书墨迹称法帖。
买碑帖的时候,区分确实很重要,比如,唐朝的碑帖,宋拓本很好,最好的当然是唐拓本,可惜唐朝拓本没保存下来。越是近代的拓片,质量越差。原因很简单,时间久了石碑上的字迹经历过风化腐蚀失去原貌。后人再经过翻刻,可想而知,拓片的质量了。
记得以前,一位书法老师向我推荐,上海出版社出版的碑帖质量比较可靠。每本碑帖都有简介,看一下就知道了。
至于碑帖与墨迹法帖。拿本人做例子吧,(临帖是终身的事)我正在临摹王羲之《圣教序》等学精了以后,打算找一本王献之的墨迹法帖或王羲之的唐摹本学习一下,再回来练《圣教序》,要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你问的题。
其他网友回答:如何区别碑帖,这是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很模糊不清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谈一谈区别碑与帖的方法。
先来谈碑的问题。碑,就是石碑。刻在石块上的文字,用纸摹拓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拓片。经过剪辑成册,用于书法学习。碑有摹崖,造像,碑石,铭文。碑有先书后刻与直接刻石两类。刻石又分单刻与双刀刻两种。以双刀刻为佳。如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唐代碑刻《九成宫》《化度寺》《皇甫君碑》《麻姑仙坛记》《多宝塔》《玄秘塔》等,都是碑刻中的精品。我们现在把唐代这些名碑当成了帖,这是错误的。
帖是把墨迹作品,用双钩摹刻的方法制作在木板上,再用纸摹拓制作成拓片。装订起来就成了帖。最早的帖是宋代淳化年间制作的《淳化阁帖》。这是第一部收集了唐代以前的著名书法家字迹制作而成的字帖。全部十册。王羲之父子二人占去了一半,古文一册,帝王书一册,三册为历代名臣作品。比较有名的字帖除了《淳化阁帖》,还有《大观帖》《绛帖》《三希堂法帖》《停云馆法帖》《戏鸿堂法帖》《快雪堂法帖》《宝晋堂法帖》,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字帖。
除了碑和帖以外,还有墨迹。学习书法最好的范本就是墨迹。要得到古人书法的用笔方法和气韵,必须要学习古人的墨迹作品。只有在墨迹中才能领略到精微的笔法和他们的神韵。
练习书法还是要专一一体的好。尤专而精。孙过庭书谱里有论。关键在选帖,适合自性。当然涉猎其它书体是有益的。无论是碑是帖最后落在用笔上,结字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
其他网友回答:碑与帖只是风格上的不一样,书法的内核是一样的,就像我们说话,有的轻言细语,有的高昂嘹亮,两者要融合需找到它们交汇点!
其他网友回答:一,认真学习一下书法史和历代书论。二,认真临习古代经典法书,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
其他网友回答:初级……博看帖临帖,趋于个人喜好的贴,深度临帖。
中级……临帖,博修文化,如诗、画、文的意境和表达。
高级……脱帖,融上述修养和个人生活历练,使用自己喜爱的风格表达内容的,写出自己风格的字“画”。
其他网友回答:碑帖均可,选一自己喜欢的字体研习最为重要。
其他网友回答:碑学与帖学是在清代才提出来的,将汉字铭刻在碑上,用以论文叙事或写一些墓誌之类的内容。这些碑在历经风雨或深埋于地下很多年被发掘后,有的斑驳严重,字的边缘已不平整,这种沧桑感与厚重感非常符合书法“锥画沙"的笔法,而且留传下来的名碑如汉隶、秦篆等,表现出非常丰富的意趣与姿态,这些都成为后学者争先效仿的表现手法与努力追求的艺术高度。帖学是在纸张出现以后才留传下来的。由于纸张刚出现后,比较昂贵,量也稀少,只有达官贵人才有可能享用,因此留传来的精典名帖极少,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讲,帖学更有利于看清楚笔法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对于笔法的研究学习非常有帮助。
学习书法时碑与帖都要去学,学碑易得其厚重、雄浑、豪放、大气的艺术特征,学帖易得其灵动、自然、平实、丰富的书学内涵。写碑时要融入写帖的笔意,写帖时要融入写碑的笔意,这样学碑写出的字便少了呆板,学帖写出的字便多了厚重。启功先生有句话讲的很好,就是“透过刀锋看笔锋",只要悟透了这个道理,碑与帖的融合便有了切入点,假以时日,自然书艺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