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是一个自由王国,是创作者对自己心灵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展现。不良的心情和环境影响会对艺术作品造成很大的伤害。孙过庭在《书谱》中对五乖五合的论述也体现了这一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守住自己的一方净土,在创作时要摈弃功利思想,进入无我世界,才能创作出上等的艺术品。那些充满铜臭气的创作必然会沾染庸俗和欺世的风气。当今一些艺术大家为宣扬自己进行的一些奇葩表演,不仅形象令人恶心,就是“作品”有几个是好的?
其他网友回答:友好。问:怎么理解"书者散也",欲书先怀抱?个人认为,凡书法者都有一种散涣或者浪漫的一种情绪,时而出现了一些离书法较远的一些瑕想,杂念,思想不单纯,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书法,可能造成失败。欲书先怀抱。意思是说在未书法之前,在心中先树立好书法之情,雄心十足,信心百倍做到心中有数,定神聚会书法。这种书法方式一般都比较稳妥。因为心注专一,必成定局。
其他网友回答: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
解释:书者,书写。者,助词,无词意。散也,遣散。疏散,散发。也,助词,无词意。
欲书先散怀抱。书写前先把心里面的事情遣散。怀抱,内心,胸怀。
断句在文字中很重要。少一个标点符号,就令词意大变,让人无法理解。所以,在惜字如金的文言文中,一字之差,便风马牛不相及。你的题中少一个逗号,还少了一个‘散’,所以让人费解。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所作《笔论》中开头的二句话。大意是:‘作书写字,是情感的散发。要作书写字之前,先应放松情怀’。
蔡邕《笔论》全文也就一百来字。说的是写字时的心理因素。在写字时,应该把心里面的杂念放下。若是为其它事情所逼迫,心里面在想着其它事,坐在书案前的只是一个躯壳,即便是最精良的笔墨纸砚,也难以写好。蔡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毛笔书法笔法的奠基人。由他创立的笔法体系中,诞生了张芝、钟繇、王羲之等一大批的书写巨匠。他与堂谿典等人写定的《六经》文字,其中一部分由他书丹丹于石,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石碑始立之时,观看者的车马,塞满了街道。他曾在鸿都门前,看见仆役用恶帚在地上写字,其字别有韵致,受此启发,创造了‘飞白书’。笔画微微不满,神飞韵逸。飞白书现已经失传。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中国书法,正因为书写的工具:毛笔的柔软,产生出来了千姿百态的意趣。
放下杂念,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刨无不善矣。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
书法是一门讲求实践的艺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只有在心手相应的情况下,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这天下三大行书,无一不是在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心情写下的。
所谓的先散怀抱,就是要让自己进入一种创作的状态,或者是准创作状态,这种状态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状态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更富有神韵。
如果单从理论上来讲这个有无病呻吟的嫌疑,但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可有更深的体会。
其他网友回答:<2>这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笔记》中的一段话,也是书论中的名言: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书法的要旨,就在于散。你若想要写的时候就要先舒展胸襟,放纵性情,然后再去书写;如果迫于事势,即使采用最好的中山兔毫笔来写,也写不出好的作品来。”
(蔡邕画像)
这段话主要论述书法者应该有的精神状态。一个书法家在创作时候的精神状态如何,对作品成败而言至关重要。如果迫于事势,影响创作心情,即使毛笔工具再好,也写不出好的作品。
因此,蔡邕提出,书法创作时先要胸怀潇散随意,书写时要高度集中思想,只有把两者很好的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书写效果。
书写者一般都有这种体验,有时候急迫想要创作一幅佳作,却屡屡下笔不甚满意;而往往在无意之中随笔写下来的东西,却更有书法味道。
(《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创作《兰亭序》的时候,是在河边群贤聚会、喝酒赋诗、惠风和畅、酒至半酣的状态下书写的草稿之作,非常随意自然;等到酒醒想要认认真真再来创作一幅时,却写出来的总也没有原先的精彩。
再如,《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在午睡刚醒,慵懒散漫的精神状态下的随意之作,写的内容也是生活小事,因而一派简淡潇散,形散神聚,天真自然。若是正正规规地写,不知写出来又是什么八股之类!
(《韭花帖》局部)
蔡邕的这段论述,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影响非常巨大,卫夫人、王羲之、王僧虔、欧阳询等等,都受其影响,也有类似的阐述。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我们学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更多书法技巧内容,敬请关注——
东汉蔡邕云:“书者,散也!夫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作书。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是说每欲作书,需放下心中杂念无事缠身,才能静下心来专注体会书法之高精妙玄微。不然再好的笔墨也不易创作出绝佳的书作……。
其他网友回答:书法和写字最大的不同就是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写字是偏向实用的书写,要求文字工整易辨识。既然是书写,既然是表达,那就需要书者达到一种状态。
一种任情恣性的状态才可以自由的表达。这就需要散。那么什么是散?散掉什么?所谓散,就是放松,或者卸下包袱之理解。散落一地的散,那么什么散落一地?怀住抱住的东西,佛家讲,放不下的东西。与表达无关的东西。比如这个笔不好用了,那种纸太薄啦,这个字形写的不好看了,那个笔画有点失败了,赶紧写完还得去做饭了,隔壁老王叫我去钓鱼了等等。
所以一件伟大的书法作品,都是散之后的作品,比如兰亭,比如祭侄,除了情感的喷发,没有刻意的安排布置,只有无我无笔无字的状态。所以,古人对抒情的理解,也是书法之所以成为书法的关键。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大师兄邀请~
首先,对问题本身先做一下更正: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这句话出自汉代书法家蔡邕《笔论》,原问少一个“欲书先散怀抱”的散字。
蔡邕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在书法方面擅长多种书体,关于书法的著述也很多,《笔论》只是其中之一。
蔡邕在另外一篇著述《笔赋》中写到“书乾坤之阴阳”,点明了由毛笔创作的书法,是一种黑白艺术,书法之美和阴阳运动变化的和谐统一是分不开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借书法来抒发性情,把“书”解释为“散”,认为挥运之前,要“先散怀抱,任情恣性”,这就是说要做到意在笔先,书在情后。
《笔论》的这一段,蔡邕强调了“情”、“性”、“怀抱”在书法创作中的先导作用,而他本身多才多艺,也是性情中人。蔡邕精通音律,善于鼓琴,琴艺在当时堪称一绝,他所制作的“焦尾琴”,是天下四大名琴之一。他的诗文也很出色,传世作品100多篇,他没有多少缺点,也没有多少心眼,所以,当董卓死讯传来,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忙着撇清关系,他虽然在董卓死对头王允家中,仍然顿时捶胸嚎啕,一路奔去,抚尸大哭。也因此,他被王允关进大牢,横尸狱中……
就是这样一个有气、有血、有力量、有骨头、任情恣性的人,才能将书法与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以最简明的语言阐释清楚。
汉代以前,从未有人将书法与性情联系起来,蔡邕是首创,引领了整个书法美学思想史。有人说蔡邕太过感性,但这是他的缺点,就是讲得不够全面,因为无论在书法创作前还是创作中,都需要“先散怀抱,任情恣性”,情感是贯穿书法创作过程始终的。
以孙过庭的论述为例,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对书法艺术的抒情做了更加深刻、细致的探讨。他改造和升华了古文字创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
如果把这个“身”比作创作者自身,书法艺术的奥妙,就在于每个个体的不同,主要也是个体自身的性情不同。“波澜之际,浚发于灵台”,这里的“灵台”就是心灵。笔底的波澜,是从疏通了的心田流出来的,推波助澜每一个笔画的起行收和最终走向,是由感情来发动和促进的,只有既掌握了笔墨技巧,又能够“浚发于灵台”,书家笔下才会“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孙过庭这一段,已经将书法与音乐通感了,升华到另外一个境界。
但是,请先别着急,我们接着看蔡邕的《笔论》,在“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这一段之后,他接着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这段描述,非常生动地总结了书家创作时的最佳精神状态。
蔡邕同样强调书法家的主体作用和个性魅力,他认为,墨迹能够最佳地呈现出书法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二者有直接密切的关系,由此,书法是一种手腕、笔下的运动,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一副作品是否成功,也取决于书法家的内心世界。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作者的墨迹中,能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悲痛、愤懑等情感,通篇用笔如潮水汹涌,气势磅礴,纵笔豪放,虽然中间批改痕迹多处,仍不影响整篇作品一气呵成。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颜真卿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而成,完全不顾笔墨之工拙,墨迹也随情绪起伏,将精神状态自然袒露无疑,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蔡邕在《笔论》中还论述了书法应取法自然、追求形势的生动之美:“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这一段的描述,相比孙过庭与音乐通感之说,更加有细节,不仅有听觉,还有视觉动感、触感等等描述,可以说是如同电影一般,非常立体的画面了。
蔡邕死后,百姓为他画像祭奠,朝野上下为之流涕,著名学者郑玄叹息说:蔡邕一死,汉朝的历史,谁还能说得清楚!
而我们,也只能在他留下的字字句句中,感受代表一个朝代审美的“任情恣性”了。
其他网友回答:书即写,散者散开,扩散,
欲书先散怀抱,想提笔挥毫首先把你的胸怀胸襟打散开来,抛开一切牵挂顾虑纠结,专注于笔墨纸砚,充满激情地,包含想法自然地,结合内容写他个个笔笔饱满,字字含情,满篇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