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问: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守弱观。个人的理解是,守弱观,就是一个人要长期保持谦虚谨慎,不趾高气扬,好像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强,在别人面前高打一掌,争性好斗,不甘示弱的意思。所以,人的一生无论讲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做到平易近人,从不居功自傲。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中的守弱观?
我刚借了本《道德经》加注释,辛战军译注,中华书局2008版的。刚看了一半。
《道德经》是老子写给统治者的,就是给皇上看的。希望统治者不要高高在上的发号司令,要象水一样的甘愿处于低处。这就是后人说的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大众之间。这样统治者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得民心,办实事,做底层百姓乐意接受的事。说的再文点儿就是顺应天道,符合规律。无为而治。(无为也就是不乱为)
我们普通人你已经象水一样处于低处了,你想高高在上这可能吗?甚至有的水已经流到石头缝了去了,看不见了。那老子的应象水一样处于低处就不是对你说的。
当然可能人有时来运转的时候。有一天,您的社会地位处于高处了,那时,老子的学说,要象水一样处于低处,柔能克刚,就实用了嘛哈。
其他网友回答:《道德经》中的守弱观
何以老子在《道德经》里推崇守弱观?我们得从老子所处的年代说起,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大小诸侯国一百多个,众多诸侯国为了生存和发展,经常发动战争,民不聊生。除了人祸,时常还有天灾。因此,个体生命在春秋时期是非常脆弱,甚至稍大的国家也有生存危机。许多的诸侯都会选择吞并的战争方式,喜欢诉诸武力解决问题。老子则认为“兵强则不胜”,穷兵黩武的结果,必然是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不安,国家也有社稷之危。在这种大背景下,老子反其道而行之,从另一角度反思生存之道的多样选择方式和世间万物背后的法则。故有《道德经》的守弱观。
守弱观主要体现在“守柔”和“贵柔”。
柔的最佳表现载体是水,老子认为水接近于道。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道的表现形式通过水的柔弱特征体现出来,不争,做大家不愿意做的,去大家不愿意去的地方。王夫之在《老子衍》中解释道:“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 而常德众之先。何也?众人方恶之,而不知其早至也。逆计其不 争而徐收之,无损而物何争?这可以讲是老子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对道的体悟。因此,柔弱不是贬义的,负面的,它是契合道的。老子认为,守柔和贵柔的人最适合动荡不安的社会,是圣人之道。柔弱胜刚强。“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如何践行守柔观?
从个体方面,老子有以下方式可以做到守弱观:
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二、“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 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 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 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做人,应不争,内敛,矜持,才能保身。
在国家政治和军事方面,老子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可以做到守弱观:
一、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国家治理方面,以无为为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理,不强制干涉,比如暴力统治,其结果必然是暴君下台。顺天意顺民意者,看似无为,却是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君王的无为,恰恰如海纳百川,百姓和诸侯争相拥护,谁不欢迎呢?
诚如“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反观当下,利益摆中间,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大多数者都在争夺自身利益。老子时代是春秋时期,今天是全球化时代,历史的发展何其相似。西方强国中心主义抬头,谁的拳头大,谁是老大,谁就有权利无视规则强取豪夺,这是刚强之道。刚强之道,只有占有绝对优势时才无往不利,但也不能长久。因此,老子的守弱观,在当今世界,依旧能用。历史的发展证明,刚强者,并不能走得通。能够长久者,都有守弱的坚持,无无坚不摧的矛,无最厉害的,只有更厉害,甚至有时压垮强者的就是守弱者。
一家之言,忘大家不吝指正。
我是癸亥石头阁,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关注我,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守弱”是洞悉天道轮回后而积极主动选择的人生态度。物极必反,“弱”势蕴藏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强”后必走向衰弱。
在天而言,晴空万里,万里无云,这是大家都喜欢的天气,乌云密布,黑云压顶也是狂风暴雨的前奏,无云天朗,云聚天阴,阴雨过后又是晴。
在地而言,清水潺潺,人丁兴旺,洪涝灾害,诸子难宁,大禹治水,循环往复。由量变到质变,而后重新开始。
在人而言,从出生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很明显可以看出由弱至强的整个过程,强后就是灭亡。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是此理!!!
“守弱观”就是很高明的生存应对策略!!!
静坐虚极,返观胎息是个人最佳养生之道,其目的就是有意识拉长“弱”的过程时间段,追求保持最原始的生存呼吸状态。在社会生活中,“示弱”不代表你没实力,大智若愚是迷惑对手的策略;同情弱小以赢得各方面的支持;做企业时,不能高调求大,枪打出头鸟,要低调做强,遇到对手时,欲衰之必先盛之。“示弱”之巧妙运用,蔚为大观,如心领神会,入世则如鱼得水。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请!《道德经》中的"守弱观",其涵义是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是条权谋定律,也是宇宙大律。历史上,弱国能战胜强国,小国能打败大国;前者比如抗日战争,中国战胜了日本法西斯主义;后者比如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越南令美国深陷龙虎潭。老耳的宇宙观充满了哲学辩证法,一些研习《道德经》的人仕认为老子学说消极遁世,不取为天下先。实际上先天一缕混沌元氣,乃宇宙人生的真一真阳,它是无敌于天下的,纵横亿万劫年轮,涵摄風尘万象。宇宙的弱作用力是非常厉害的,往往宇宙雷霆万钧的法码押注在老鼠夹子的那根铁丝上。弱作用力也是善良作用力,可晴天劈雳,可六月飞雪。
其他网友回答:何为守弱!世间只有两种对立的观点,正负两种意识,好坏正邪善恶两种生命!观念的不同若产生对立,两种思想若产生正负的意识,那就是,好坏正邪善恶两种思想意识,在支配着两种正负的行为意识!而老子的守弱观,正是让人守住人的,好,正,善!不让负面的思想意识,影响和支配了人的身心行为!在任何社会中,人好身正心善的人,都是社会的弱式群体,而那些永不满足,被负面思想所支配的人,则正是这社会的强者,而能忍,能退,能舍,能让,懂付出的人,则正是老子所说的守弱!无论人处在什么社会和环境,若能守住这些,定能立与不败之地,老子的守弱,则正是社会中最强的心法,其实守弱则就是守德,人一切正面的思想意识行为,则正是人德行深厚的表现,而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也只是围绕道德二字,才写出了道德二经传世的经典!人说积德容易,而守德难,若人能做到守弱,守住自己的德,那再由德入道,善待所有,则此生不虚矣!
上善!谢谢邀请!
其他网友回答:答:守弱观,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人生求学之道和成才之路的引示。
虚其心:是指在学习中要虚心求教,才有知识的进步和提高。
实其腹:指的是要饱读诗经,才有博大精深的知识在腹中来充实人生。
弱其志:这就是守弱观的引示,凡是能为大人物的素质,都不能自高自大,虽有满腹的文化知识,还要和最低层的人群好好相处,在实践中要从小与弱做起,接受人民的再教育,拜人民为师,这就是守弱观,才能成为跟人民心连心和意相通的好领导。
强其骨:是指能成才者,必须要通过艰苦锻炼的经历,才有坚强的意志和钢铁般的身骨。有此四种意识的培育,方成大器,才能成就大业,就可成为《道德经》中有“上德”'准则的领袖人物,一定能赢得天下民心,更受人民拥护和爱戴与崇髙。
其他网友回答:少信点道,多习点德。
少悟聪明,多习实知。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见解:
简单的说就是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要好高骛远。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自然规律。
历史上最不知守弱的名人应该就是王莽了……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邀请。答:以弱胜强,非弱之强,乃弱之灵动使然。弱即弱离,不以齿固所难伸,不以口腔所局限,是其有忍有隐于职责也。然舌头于食,全无咀嚼之能,以搅拌和合辨别美味,且为开合翕张之辅。守弱观不可取,要守正守合。唯有正合,方得道德经智慧。
道德经在哲思意蕴方面与“太一生水”有点类似。《太一生水》记载“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碰巧有个故事是老子学道于常山老人,《文子·上德篇》记载:“老子学于常枞,见舌而守柔。”这些历史记载都向弱而讥坚。其实这不是道的本义。道贵于合,天地万物不可分,故而向合。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这种相辅相成的“合”。开水有益于健康,但是只喝开水是不能令人长寿的。所以饮食。饮食须口舌,所以有辅车相依的成语。所以有唇亡齿寒以悟道之典故。所以有治国如烹小鲜的“和天下”的道理。那么道德之合,即是口舌之于健康二者相辅相成。茶水饮食与舌齿保健可以满足人们身体康泰的需要;道德与风尚可以满足人们精神健康的需求。道是舌头,德是齿腔,二者相辅相成,以共同满足人们身心需求。
道德经是修身经,灭不义,灭不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不能因为他人以牙还牙,就放任自己去唇枪舌剑,以暴易暴;也不要因为他人伶牙俐齿,就暂时忍气吞声图十年磨一剑。那该怎么做?在遇到别人的挑战时,要从道德高度超越他的利益目标,以规矩来约束他的非分;在遇到别人的误会时,要从道德高度超越他的误区,以高风亮节来澄清他一时的非议。得道德者一文不名,却可以名古今大事;失道德者富甲天下,却不可以穷极人伦智慧。道德是智慧,与名利毫无关系。
下一篇:什么是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