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来,道去。
承邀。什么是国学?
中华民族五千的历史,本质文化经史,即称之为"国学″。发源于二子。
即(一)老子,道家(道德经,亦称道教,简称为道。)
(二)孔子,儒家,(示称儒教,儒学)。
至于"释",是唐高祖派玄奘西游(简称唐僧。访印度丶不丹丶锡金等南亚佛教国家(或称地区),引进了"释",(亦称释家,也是佛教。)释家不是中华民族的原本教义。
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国学,应该是源于道家和儒家。
在五千年华夏文化史上,老道和孔儒之前,华夏大地上,是没有释家的。也就是说没有佛教的。
历史上,一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史,即国学有误解,把"释家"容于中华民族国学的文化内容。
简单说中华民族的国学,应该是始源于道家和儒家(简称道丶儒)。即老子和孔子的学说。
此乃本人之浅释。如有错解,敬请谅解。
其他网友回答:国学的定义是什么?国学就是一个国家所有之学,就我国而言,是指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从内容上看,涵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当然也包括医学、书画、戏曲、……等传统艺术。中国学术,以周秦诸子时代最为发达,当时诸子百家,各有专长,不相剿袭。
如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了,他们都以中国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医学、等名称,同时,外国的东西也融入我国,正是开放之后的特点。
时代在发展,正如王国维所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斌,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所以我们只须知它在过去各个时期的重要贡献就行了。
通俗地说:国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育人民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进一步繁荣昌盛。国学的根本意义就是倡导,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道义信仰。让人民大众都能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遵纪守法,遵老爱幼,相互之间团结友爱,无忧无虑的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抢夺,没有剥削和压迫,懂礼仪,讲道德信义和社会文明。
从历史上的圣人所倡导的思想教育,忠、孝节义,以及历代帝王和文人的文化思想,都是倡导人民做好人好事,做一个懂礼貌讲信义尊纪守法的人,包括四书五经。因为这不但是国学的主题,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诠释了国学的主题思想,在国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理念,使中华文化进一步繁荣昌盛……
本人知识浅薄,一点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其他网友回答:<2>国学基本定义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具体含义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不等于儒学近年来,谈国学的人渐多,似乎不谈国学不能称为国人。可是,近些年谈国学的人,一谈国学就说儒家之学(简称儒学),以为除了儒学,就没有国学;或是认为,只有儒学才是真正的国学。
(1)经部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2)史部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
(3)子部
子部分为“道家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
(4)集部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
【来自:百度百科】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国学,应该是对国家发展,对国人有利,不分古今和外国的先进文化,技术,科学,传统性文化,都应国人学习掌握的就应该叫国学。
其他网友回答:国学,在我看来,指的是中国所固有或者说特有的学术。其涵盖的内容是很广的,不仅仅包括经学,还包括文学、史学、哲学、农学、兵学、医学、商学、经济、营造、金石、科技、天文、地理、历算、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以及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代先民所创造、积淀的学问,都可以统统称为国学。
但国学现在也在被滥用和利用。让孩子背个三字经,穿汉服,写书法,等等,都说在弘扬国学。
更有甚者,打着国学旗号招摇撞骗的人大有人在。前段时间,媒体曝光的女德班,就可以算作是所谓弘扬国学的一种极端恶心的变体。这些打着堂皇旗号的低劣表现,最终目的是为了挣钱。
有句很俗的话叫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虽然被很多人说了很多遍,但我觉得还是我们面对自己老祖宗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国学。
季羡林先生的弟子梁志刚先生在谈到我们对国学的太多时说这样一段话,现在分享给大家:
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大胆吸收外来的先进的东西,我们的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学术就繁荣;什么时候拒绝外来的、先进的东西,就适得其反。唐代和宋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是引领世界潮流的。明代后期以来的闭关锁国,导致我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了我们的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清末的洋务派、维新派,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企图学习西方以图强,可是屡遭失败。原因是先生欺负学生,不许你学他。道理其实很简单,西方列强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它们的繁荣和富裕是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苦难为前提的。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全盘西化之路不通,于是选择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取得民族独立,通过改革开放,迅速提升综合国力,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民族复兴之路。
其他网友回答:本朝国学马列毛!其它都是史学!
其他网友回答:很简单,“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老祖宗留下的,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
中国人最有智慧了,还给“国学”起了许多别名。什么“汉学”、“国故”、“国故学”,但都不太好听,也不太贴切,还是叫“国学”,优雅又好听。
那么国学包括哪些呢?
大师们“华山论剑”,争论来争论去的,最后有如下定论:
章太炎认为:“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
胡适学派则认为国学是一部中华文化史,包罗万象;
时下,学术界及社会上对国学的概念分为:狭义的,是指儒家学术文化及诸子百家;广义的则扩大到中国一切传统历史文化。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深邃广大,有四书五经、周易老庄,有史记汉书、唐诗宋词,还有元曲杂剧、红楼水浒……各类经典著作数不胜数。而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整个中华文化最至关重要的,是根植血脉,永续相传的民族精神!
这种深厚的精神内涵,历经千年风霜的磨砺,不仅见证过民族的鼎盛,也经受过民族的苦难。千百年来的风雨共济,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道德理想、价值伦常、行为举止、风格气质都独具魅力,深深植根于炎黄子孙骨髓之中。
国学精神高扬,文明自然灿烂辉煌;
国学精神衰微,文明就会凋谢飘零。
国学中有许多经典“金句”给我们以启迪,给我们以教化,即使流传千年,也经久不衰。
国学教我们和谐和睦,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国学教我们平等博爱,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仁者爱人”、“普度众生”;
国学教我们体谅尊重,如“已所不欲,勿随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国学教我们坚守正义,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国学教我们尊重自然,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那么,该怎样学“国学”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
所以,我们不仅要继承地学,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会中外,博通古今。
不仅学习古籍中可为今用的仁爱精神、群体观念、豁达心理等,还要继承传统态度,兼容并蓄,更好地用国学助力工作和生活。
上一篇: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守弱观?
下一篇:哪首诗是咏春诗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