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道、是经典,没有任何缺陷。
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由于不懂传统文化,歪曲传统文化,也不愿意去了解。这些人有知识上、智慧上的缺陷。
尤其大知识分子,《四书五经》背诵的滚瓜烂熟,引经据典,也讲得很好。但这些人是讲一套、做一套。而且还很负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给社会、给不懂的人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就是说传统文化是边学边做的。清朝以前,传统文化整体落实的还很好,清朝以后一落千丈,尤其是近代,道德水平直线下降……
就说说入门国学《弟子规》吧: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就这4件事,有几个人能做到?恐怕连一件事都做不到。
如果说能做到也就是这句:便溺回,辄净手。
就是用过洗手间要洗手。想想,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传统文化没有缺陷,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是有缺陷的。弥补缺陷就是要学习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道德和修养、提升眼界、格局、提升智慧!
将圣贤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
首先是大同世界的政治理想。其次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重视以仁义治天下,主张以德服人而不以力服人。强调推己及人,讲求礼让和平。崇尚民本思想之“以民为贵”。儒家民胞物与的精神与当今生态环境的教育理念若合一契。孟子所谓“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儒家强调用世,进行有系统的社会改造工程,包括“建书院”“置社仓”“立祠堂”“行乡约”。另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至于“三从四德”等不合时宜的封建礼教,鲁迅先生斥之为“礼教吃人”,则应扬弃。
其他网友回答: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传统,传统文化肯定和不断发展的当代文化有冲突和矛盾,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呢:
1,传统文化在优秀方面一定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繁杂,这些文化文明应该取优驱劣,把一些传统的戏剧文艺作品,文学,凡是优秀的,符合时代价值观的,要通过不断的发掘,能够提升人民认知水平的,给老百姓健康的精神食粮的。都应该把优秀的发扬光大。例如,像各地的各种戏剧剧种,相声等等。
2,对于那些明显的封建色彩的,具有强力的封建腐朽思想的传统文化糟粕,我们要坚决不能任其死灰复燃,例如什么三妻四妾,什么色情坠落的,什么三从四德这些愚弄人民的,腐朽官员的,追求享受腐化的,一方面要防止死灰复燃,另一方面对有这些腐朽思想的人或者官员进行惩处和打击,
2,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掘和发扬的同时,也要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推陈出新,结合当代的科技和文化,结合当代的创新精神,进行二次开发或者新旧结合,做到不忘传统的时候,进行当代的审美观,当代的现实进行创新,例如像传统京剧,我们可以植入当代的舞台技术,当代的科技灯光,当代的题材,当代的节奏,这样既可以发扬传统,也能够跟上年轻人的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我们大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厚今薄古,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迷茫,看清是非,不断进取。
其他网友回答:传统文化,几千年的传承淬炼,几乎没有缺点,只有合不合时势,只有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的不懂装懂的人。
其他网友回答:这样的问题,毋庸置疑,应该是辩证看待。
诚然,和大多数的文化一样,传统文化是优劣并存的。文化,即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而传统文化,无非就是将那些古老的旧时的文化继承流传下来。
因而,我们面对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时,就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缺点也并不是完全的错误,优点也不是绝对的正确,因而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阶段来看,看它是否有益于现时的时代。
其他网友回答: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积累而形成完整的文化系统,经久不衰,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点和瑕疵,没有哪一种文化是完美无瑕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候,应该正确对待优点和瑕疵。
对于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独特优势,我们应该积极的继承和弘扬。当下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这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层面的发展已经严重落后,为此,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了当下生活的一大主题,人们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注重民风民俗和在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砥柱,是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发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的优秀传统习俗。比如说民间手工艺品,时常举行传统手工艺品大赛,举行民间文艺活动。
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存在一些小瑕疵,由于我们的民族时刻都在发展进步,有的文化与时代发展的步伐脱节,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的同时也要保持用创新的理念,对与时代发展不符的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我们传统文化的优势和活力。比如现在有的地方思想还比较保守,还保留了一些封建时期的旧习,我们应该摒弃这些封建陋习,改革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我没有资格评论,水平不够,留给大师们!
其他网友回答:中华文化,尤其是古文化,一提起来大家一般人都觉得是博大精深,而且又是数不清的分门别类,包含道家、儒家、 法家…., 而在这些面前大家又都觉得我们每个个人简直就是沧海一粟,文化宇宙浩瀚缥缈,根本找不到边。
所以这时候很多人就出现了盲从心理,极端的例子就像有人生病了总是觉得去求神拜佛而不是去医院,去听所谓的专家建议,但结果却不一定尽人意,导致恶果。
所以今天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总结一下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做事能自有章法,合理实用。
中国很多文化很多都是讲传承,传承本身的意义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然后能看的更远,这是一个好的方面。但同时也就会有一些弊端,因为传承的东西里边肯定也就有好有坏。比如说中医,学中医的人都认可中国医学文化是演绎性的,而西方医学文化是归纳性。
比如一个人要学中医,那先研究的第一本书就是黄帝内经,然后就是难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在中医学说绝对是泰山北斗地位,因为这些古代医书才是基础理论,然后后来借助一些理论辅佐,比如天时、气候、方位等。
但在传承中,你会发现文献记载中管学中医的大夫不叫医生叫巫医,后来更偏执的一些人干脆就是巫,跳大神的, 占卜看相。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疑难杂症解决不了, 就臆想一些玄乎的东西, 神啊鬼的。但这里边就有很多不靠谱,比如说道家炼丹让人长生不老,最后有吗?还有看虚病的一般也都是心理精神上的作用,什么叫虚病,虚病就是身体生理上并不是真有疾病,医疗仪器检查不出来,但状态不对,这些大师就会用一些令人费解的方式医治。这些大师就是用这种非常规的方式刺激你,比如说弄块红布、弄点火苗、弄筷子站水里,这里边其实是心理学,有一定的道理,从概率上讲也有对的时候,大师很多就借这个骗人。
但有些精华的东西都是前人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比如说针灸,你耳朵听不到了,针灸后立竿见影,那这些就应该推广弘扬。
再一个就是文化行业,讲的也是推崇古风,写字的、画画的,包括文艺表演的,讲的是都盘道,师父是谁,师祖是谁,名家之后就受推崇。举例子,郭德纲,那相声造诣极高,人聪明,而且地方文化,曲艺小调,段子会的非常多,为啥要带艺拜侯耀文为师父。
为啥很多人说中国现在怎么没有大书法家,大文学家,其实真的是没有吗,你看很多路边写字乞讨的小孩都有一手漂亮的字,有些传说中的大家还真不一定能写这么好。文学界,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世界著名吧, 但在老百姓心里,那你说跟古代的什么唐宋八大家, 谁更出名, 谁更有才。 有人说现在不是也有很多明星了, 但这是因为舞台艺术影视艺术是现代兴起加上现代的广播手段多, 所以就很红了一批人,但你看现在红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没法跟过去的人比,武术家说李小龙,哪个当红的武打明星能名声超过他。
现在大家都说弘扬传统中华文化, 但发现每个层面都不一样, 其实都是趋吉避害,国家从统治的角度, 企业或者集团就会从管理和经营的角度,所以大家对传统的不能迷信,更不能偏执。现在大红大紫的养生之道,哪个又不是打着国学的幌子,还有现在所谓的占卜大师,王林之类, 其实大家如果不是迷信也不会轻易被忽悠。
说到西方文化,不能一味排斥,有很多都是需要我们借鉴的,比如电子产品、IT技术、现代军事等,如果不学习借鉴,真战争起来,臆想一个孙悟空出来对人家的飞机大炮不成笑话了吗。
希望大家要有甄别能力,别抱残守缺,更不能迷信所谓的传统,在所谓形形色色的大师们和套路面前,在保健品面前, 让自己和家人朋友保持自己该有的严谨。
我请大家关注我和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万象滔滔评以文言"
才疏学浅,所以我看到的全是优良点。
上一篇:如何看待《兰亭集序》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