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肯定想与大家一起学习欣赏,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评论,互相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虽然可以不受干扰,专心致志,但不跟人交流,久而久之,会目光短浅,不知道自己的弊病缺点。
自己的学习成果能得到别人的赏识、评点,得到同道的指导批评,我想是每个学书的人最渴望企盼的。
当然每个人学习的目的不一样,如果只是自娱自乐,打发闲暇时光,不想在书艺上得到进步,成绩,也不关心别人写得怎么样,那另当别论,自己一个人自我欣赏自我满足,也未尝不可,本就是玩玩的,管他什么笔法、技法、艺术,自己高兴,快乐就好。
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人,特别是上了年纪退休的老人,他说我图的就是快乐,有事情做,我特别欣赏这样的老人。
还有交流的朋友圈,也要志趣相投,理念相同,平等交流。自己也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审美观,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对书法有自己的追求。
任何东西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听正确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意见,参考分析不认同的意见。
独立自学有自学的好处,不会被流行书风影响,不会流于时弊俗套。
与大家一起欣赏学习有更大的平台、圈子,如果想有一定的成绩、收获,想进入到这个圈子,肯定要走出去,花钱去陪训进修学习,结识本地的书法大佬。
现在是经济社会,不化钱不攀导师哪能轻易让你进到这个圈子,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你的作品?
除非你化钱自己办展,去买骗人的山寨证书。那有意义吗?
如果没有东晋会稽山上的那场文期酒会,世间可能就没有《兰亭序》。无论是初学书法,还是老手临笔,有一种治学叫切磋。思想交锋,心得交流,经验共享,共同欣赏,肯定比一个人闭门写字更有乐趣、更有收获。
自已欣赏,就是孤芳自赏,难免管中窺豹。就像有些人练了几十年的字,只能算江湖体;有些人能把欧楷写得跟田英章一样好,却看不懂沈鹏的字。艺术必须开放,否则就是坐井观天。就像交大那对博士夫妻相声,闭门自创,必定不被世人接受。
艺术之旅有个词叫顿悟。世界上没有无师自通的书界天才,但凡大师都擅于博采众长。王羲够厉害了吧,但他也曾师从卫夫人,集贤于古圣。有时高人的一句指点,真的会让你茅塞顿开,可能会少走十年八年的冤枉路。
书法之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其他网友回答:象我们老年人,开头只想老有所乐’写不好沒关糸自愉自乐’写的好要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为争钱而是为了进步,学好中国字是每個人都应该推广p学习’因你是中国人。
其他网友回答:谢邀。当然学习书法个人悟性很重要。但是这悟性并非时时可以获得。有时需要长期积淀,然后灵光一闪,忽然发现或感悟。如果有明师在旁时时点拨,或与造诣很深的书友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会进步更快。常闻“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也经常这样做。怀素曾跟邬彤学字,一次颜真卿问怀素“邬彤学字有什么秘诀?”怀素说:“邬彤的字象折钗股。”颜说,‘’折钗股哪跟屋漏痕好。‘’怀素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抱住颜真卿的腿大喊“被你这老賊说着了。”颜又问怀素“你写字得到什么秘诀?”怀素说:“我见夏天的云多奇峰,就学得了它的变化无定。后又见墙壁上的裂纹,都很自然,不是人工造作可成,我就把壁坼的道理结合到书法里去了。”颜真卿听了也很佩服。这个故事说明了交流切磋的重要性。它有时是你几年甚至十几年悟不出来的道理,而刹那间就领悟了。这是多么难得啊。
其他网友回答:谢友友盛邀,谈点粗浅体会。书法应属文学艺术范畴。应百花齐放,应大众化,取百家之長,补自已之短,互相交流学习,书法艺术才会有无限发展空间。但目前好像缺少这样的氛围,应该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其他网友回答:自已玩的东西,修身养性,更具体点:会使人安静下来。气质会有所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上一篇:毛笔的正确执笔方式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写字的时候,怎样的字才算放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