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营业员都是思想纯正,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很清风正气,责任心强,服务周到!人人爱单位为家,个个都是无私风格!
其他网友回答:真有文化的并非傲慢,只是不流行,且似凹陷的象征。只是随时间演化而变化,角度展現的区分。花红柳绿同桃李,喜怒哀乐各春秋,也属文明的一部分。
其他网友回答:实话实说只一句:六七十年的营业员,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服务周到,责任心极强,思想觉悟很高,从不私占"公家"一针一线。
其他网友回答:卖方市场都这样。只有过渡到买方市场,顾客才是上帝
其他网友回答:国家物质匮乏不能说计划经济造成,而是建国初期,国力有限,生产力有限,与我国人口不匹配。营业员工作责任心强,为控制好有限物资,必须严格管理好票,证,本。作到合理分配。当时包括菜,烟,酒都憑票。应该说他们尽职尽责。如果松手,放开,后果很麻烦。应该这样看当时社会分配。营业员不是傲慢,而是责任。
其他网友回答:那个年代的四大拿,也就是吃香的职业:
大盖帽 方向盘
听诊器 营业员
其他网友回答:营业员态度傲慢是体制决定的,顾客多少,营业额高低都与自己无关,该挣多少钱还是多少钱,用不着热情服务。再加上这些人文化都比较低,甚至没文化,素质就谈不上了。还有,一些营业员原本就是小商小贩,这回公私合营了本来就有一肚子怨气,对政府不敢说啥,就把怨气撒到顾客头上。所以八十年代随着个体商贩的出现,服务态度相比天壤之别,供销社就维持不下去了,最后走向倒闭。
其他网友回答:据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讲了一个故事:公社书记来小学视察,对教师说:“好好表现,表现好了,我提拔你到公社商店当营业员。”
其他网友回答:计划经济导致的物资匮乏,于是就连直接接触紧俏物资的营业员等工种也成为特权人物。买方市场,卖方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可以令买卖不能进行成功。有了特权才会有傲慢。于是当营业员也能冷淡接待顾客。
其他网友回答:当时不少东西要凭票,有的不要票,但货很少,难买到。但营业员能预先知道什么时候有货供应,所以不少要买东西就讨好营业员,这就是所谓营业员的傲慢。(但绝不受贿)。
如我弄堂一居民,在出售樟木箱的商店工作,当时女同志结婚是必备的嫁妆(一般是二只)。就请他帮助告诉什么时候供货,她当天就很早在店门口排队,才能买到。当时一月就供应二三次,每次也就是二十人(每人限购二只)。在物资紧缺时代的现象,现在当然没有这情况了。
上一篇:信仰是迷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