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拉着孙子朱允炆。
指着大明版图说:你的叔叔们都被我分封在这里,这里,这里。如果有人造反,叫你叔叔们来就好了。
朱允炆抬起头看着朱元璋问:那如果我的叔叔造反呢?
朱元璋,卒。
其他网友回答:明朝把各位王爷分封到全国各地,是为了守卫边疆,拱卫京师,稳固老朱家的统治地位,因为朱元璋觉得所有外人都不可信,只有自己家姓朱的才可信;清朝把各位王爷限制在京城,不允许他们出去,是害怕王爷们造反,因为清朝廷觉得外人造反不可怕,自己家里人造反才最可怕。
明朝的王爷,不能留在京城其实不仅是明朝,应该说明朝之前的王爷们,都不能留在京城,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为了加强统治,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从历史上的实际效果来看,其实并不尽如人意。秦始皇曾废除分封制,刘邦建汉后恢复,结果异姓王基本都造反了,刘邦称帝之后,不是在忙着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没过几天安稳日子。
刘邦以为这是因为诸王跟他不是一个姓的缘故,于是杀白马与众大臣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结果诸侯王坐大,汉文帝、景帝、武帝三代明君集近百年之力,才削藩成功,将此事摆平,期间还出了“七国之乱”,差点葬送了江山。
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也迷信这一点,他大肆分封宗室王,共封了27个同姓王,且将所有权利下放给诸王,包括兵权,以为万无一失。结果,他死后第二年就爆发了“八王之乱”,直接将晋朝的底子掏了个空,司马家族的人几乎被杀光,只有一个司马睿跑到南方建立了东晋,苟延残喘。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同样信奉“非我儿子,必有异心”的信条,他信不过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凡是有点能力的,几乎都被他杀了。可是,治理天下总还是需要人啊,用谁呢?只能用自己的儿子们。
而且当时明朝虽然已经建立,但元朝廷却没有被消灭,而是主动遁入了大草原,时刻觊觎中原地区。所以明朝前期必须要在边疆驻守大量的军队进行防御,如果外人掌握了这部分兵权,朱元璋可不太放心,那怎么办?还是只能用自己的儿子们。
好在朱元璋的儿子够多,除了太子朱标坐镇京师,一个儿子早夭之外,其他24个儿子全部封王,镇守全国各地。朱元璋想得也很好,儿子们在外镇守,太子坐镇京师,一旦朝中有人图谋不轨,诸王就可以举兵进京勤王。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造反,那么诸王可以就近联合剿灭,可谓万无一失。
可是朱元璋没想到,亲儿子造起反来,可比外人厉害多了。他死后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燕王朱棣表示不服,于第二年起兵造反,美其名曰“靖难”、“勤王”。四年之后,打入南京,登基称帝。
所以,纵观历史,皇帝依靠分封宗室诸王来稳固统治地位的做法,往往当朝有效,下一个朝代就过了保质期,变成了祸害。
第二个是为了避免皇子争储。朱棣是藩王造反当上的皇帝,那么他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让别的藩王造自己儿孙的反,所以对藩王的权力进行了大幅削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朱棣并没有废除封王的制度,这就是涉及到第二个原因:诸子封王之后,必须要离开京师,为的是避免与太子争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权力的地方,就有争斗;如果争的是皇位,那么注定要争个你死我活。皇子们凑在一起,难免就看太子不顺眼,觉得对方不就靠着嫡长子的身份才上位的吗,论能力,论才气,那样能比得上自己?这种眼光,其实大家都很熟悉,比如你看自己部门主管的时候,就会经常这样想:哼,不就是进公司早混上了主管吗?要是我当主管,哼哼……
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太子是李建成的,但李世民的功劳很大,于是李渊就想让李世民到洛阳去,就是不想两个儿子争储。但是,李建成不敢让李世民走啊,因为洛阳这地方原本是王世充的,后来被李世民打败占了,之后便留在这里安抚民心,所以在当地威望很高。如果李世民真去了洛阳,在李建成看来就是龙入大海、虎归山林,再也不能制衡了,所以极力阻止了这次任命。于是李世民留在了长安,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自己成了太子。
李世民登基之后,依然无法避免这个问题。他的太子是李承乾,但同时他又很喜欢嫡次子李泰,搞得李泰以为自己很有希望当太子。李承乾也很担心,以致于暗中谋划造反。事情泄露之后,李承乾被废,李世民又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将李泰封王撵出了京城,李治这才顺利继承了皇位。
朱元璋有20多个儿子,其中很多都已成年,如果都留在南京,恐怕儿子们之间早已开始了明争暗斗,大臣们恐怕也要被各个皇子拉拢,分成好几派,势必要影响朝堂政事。朱元璋将儿子们都封王到外地,未必没有这个想法。而朱棣只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次子、三子其实也都觊觎太子之位,屡次陷害太子。
朱棣虽然更喜欢次子朱高煦,但为了保证太子的地位,还是忍痛将其封王,赶出了北京。当朱棣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之后,太子因为得到消息较早,而得以安全继位,试想如果朱高煦也在北京,只怕当时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啊。甚至朱高炽死后,朱高煦也是因为不在京师而没及时得到消息,让朱瞻基从南京赶回来顺利登基。
所以,从朱棣之后,诸子封王,便须立即离开北京,就封地就藩,就成了一种硬性规定,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太子的顺利继位。
清朝的王爷,不能离开京城与明朝相反,清朝的王爷不能离开京城。很显然,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不敢再让诸王到各地就藩,以免将来“勤王”。
明朝的规定是,诸王不奉诏不能随意离开封地;而清朝的规定则是,诸王不奉诏不能离开京城,两者恰好相反。
清朝的王爷有两种,一种是和硕亲王,一种是多罗郡王,亲王每年的工资是一万两银子,外加一万斛的禄米,郡王折半。虽然看着不是很多,但是要知道清朝一品大员的工资也就180两而已。从俸禄上就能看出,清朝是把王爷们养起来了,不求他们办事,只求他们不要惹事。
当然,如果是有能力的王爷,那也不能浪费,毕竟是自己家人,还是可以信任的,那么就派他们做一些巡视、监察之类的工作,一般时间都不长,做完了就回来,还是个悠闲的王爷。但凡是总有例外,雍正时期,他格外信任怡亲王胤祥,给他派了很多差事,结果活活把这个弟弟给累死了。康熙时,十四阿哥胤禵还做过大将军王,统帅西北兵马。但这些都是个例,请勿作为抬杠资料。
然而,清朝诸王不能离开京城,从根源上避免了他们起兵造反的可能,但却带来了另一个祸患,那就是皇子们无所事事,便于太子争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
九子夺嫡的经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皇子们在京城中各自拉帮结派,朝中大臣有拥立长子胤褆的,有拥立四阿哥胤禛的,有拥立八阿哥胤禩的,乱成了一锅粥。以康熙的英明神武,也无法做到妥善处理。所以,二阿哥胤礽虽然是康熙唯一的嫡子,但最终也没能保住太子之位。
综上所述,皇子们分封在外,则容易掌握实权,进而造反;拘留在内,在容易拉拢朝臣,觊觎太子之位。总之,无论如何做,都是有利有弊的。在我看来,清朝将王爷们限制在京城的做法似乎更好一些,理由是无论皇权内部争斗如何激烈,至少不用打仗,老百姓不需要为其买单,九子夺嫡也好,玄武门之变也好,总好过朱棣的靖难之役吧。
其他网友回答:朱元璋为了巩固、传承自己的千秋大业,将自己的儿子们裂地为王,掌握着地方大权,必要可以领兵“靖难”。为了防止王爷权势过大,形成自己的小朝廷,朱元璋规定必要时,皇帝也可以削蕃。而建文帝登基后,为了巩固皇权,密谋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准备削蕃。而全国所有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同时朱棣还是早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的王爷之一。
燕王朱棣在幕僚姚广孝的建议下,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挥师南下,反抗削蕃,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的最终结果就是朱棣打垮了建文帝,自立为帝,史称永乐帝。
有了明朝这个前车之鉴,清朝的开国皇帝很明显对这个教训铭记在心。
清朝王爷不出京,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以预防王爷们自立为王,形成自己的小朝廷、私家军队。另一方面,也是限制王爷的权势,不至于威胁到皇权。
其他网友回答: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的谋士们在总结历史上各朝代兴衰更替时,一致认为,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的藩屏。以前朝为鉴,朱元璋决定建藩。于洪武三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封藩制度,在初期确实起到了抵御侵略、拱卫王室的作用。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了巩固皇权,密谋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准备削藩。燕王朱棣在幕僚姚广孝的建议下,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挥师南下,反抗削藩,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他担心自己走过的路,被后来的藩王学去。就令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这样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封藩制度没变一直延续至明末。封藩制度使明朝共有过四次宗藩叛乱,即建文时期的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宣宗时期汉王朱高煦之乱,武宗时期安化王朱寘鐇和宁王朱宸濠之叛。
清朝建立后,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藩王势大,不但加剧了国家财政危机,而且威胁皇权。皇太极在位时规定,分封制只实行于宗室,宗室分封的爵位,第一等是和硕亲王,第二等是多罗郡王,第三等是多罗贝勒,第四等是固山贝子,以下是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再低的是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他们没有自己的领地,不建藩国,这种改革的分封制叫做“封而不建”。这样皇子及宗室王公全部聚集京城,王府都设在京城,没有皇命不得离京,以避免皇子在地方拥兵自重;同时军队国有化,军权收归中央;若遇征伐,调兵遣将即可,甚至御驾亲征。皇子虽然不涉兵权,却可在京城培植党羽、网罗朝臣,以另一种形式夺嫡。著名的就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事件。
看来明朝不准王爷进京与清朝不准皇子出京的作用都是异曲同工,就是防止造反。
历史各朝代中,每一项社会制度的建立都只是为了解决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具体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矛盾的产生,落后的制度就会阻碍社会的进程。人们继而寻找新的解决之道,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这样生生不息的探索,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既是人类发展中永远没有完美的悲哀,也是人类在缺憾面前从不停止追求臻境的伟大所在。
其他网友回答:<2>明朝把王爷分封带全国各地,是明太祖洪武皇帝所做的一种制度设计。
与嫡长子继承制相辅的诸王分封制诸王分封制之所以重要,主要在于分封制对王朝的护卫作用。这种护卫作用主要依赖于藩王的军事权力。每位藩王拥有约一万九千人的护卫军,及对地方军队的紧急征调权。朱元璋在祖训中规定,当朝廷内有奸臣为乱时,诸王可以依据天子密诏,起兵助天子除奸。当外有警急时,诸王亦可调遣地方镇守兵、护卫兵抵御外侵。因此,封国在边地的燕王、晋王、辽王等尤被重视,其军权亦较其他诸王更重,此即后来明代人所评价的守在藩王之策。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的起兵资本与名义正是来源于朱元璋的这一策略。而其“靖难”成功后,则将诸王从边塞徙于内地,复削减其护卫军,以边将替代藩王守边,朱元璋诸王分封制的本意亦不复存在。后景泰皇帝时,又以边疆镇巡役军过多,改永乐帝之策,革边将耕牧之制,而归其土于民,于是守在朝廷,此乃边政三变。
上图湖北襄阳,襄王府
朱元璋虽明确了以分封制拱卫皇权,依靠家族力量维系统治的基本策略,但有鉴于汉代七国之乱,朱元璋在分封的同时,对诸王也有所防范,在分封地域和诸王的权力等方面都做了一些限制。
上图醇亲王奕譞
清朝的封爵制度清代吸取了历代藩封的教训,只封爵不列土。诸王有爵位而没有领地,同时还不准他们离开北京,每一个王被封之后他们就在北京建立自己的府第。因此清代的王府都集中于北京,有清一代所封之王近百位,王府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上图北京恭王府
乾隆时,定开国元勋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及承泽亲王(后改号庄亲王)共八位王的王爵世袭罔替,不降等,不计袭次,即使因事而被黜革,仍选旁支堪任者继任,京师俗称“八铁帽子王”。清朝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即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其余宗室的爵位以世递降,至奉恩将军不再变化,世代承袭奉恩将军罔替。
其他网友回答: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这就是散养和圈养的区别。
明代初期,朱元璋时期,他的儿子都是分散各地的,诸如朱棣之类还有一些兵权。
但是,朱棣时期以后,王爷就完全没有兵权了。虽然王爷在各地还有封地,但并没有行政权。也就是说,王爷只是有封地的地主而已,没有实权没有军队,只是散养在各地享福。
实际上,王爷的居住地点是固定的,都有自己的王府。明朝共实封亲王六十三位,在陕西、山西、北平、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四川、广东九布政使司、云南,及北平、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万全、辽东都指挥使司等地建造亲王府四十六处。
而王爷的孩子们,各府郡王必须依本支亲王附城居住,不允许自己胡乱找地方居住,唯恐借机继续力量造反。
明代王爷叛乱其实难度极大,因为他们备受监视,也没有实权。
宁王叛乱主要是勾结武宗的权臣太监刘瑾、钱宁等人,减少了监视,并且暗中在南昌网络了大批亡命之徒,最终才得以反叛。而宁王反叛,仅仅43天就被剿灭,形同闹剧。
况且,明代王爷只要不叛乱,一辈子可以养尊处优,骄奢淫逸,谁没事做冒着挫骨扬灰的危险叛乱呢?
清朝则更彻底,干脆将王爷圈养在京城。京城的防卫最为严密,八旗分别驻防,九门提督管理防卫,在这里叛乱起兵造反,绝对没有可能。
所以,清代也没有王爷直接在北京兴兵造反的先例。
而明朝王爷毕竟散在各地,如果和宁王一样暗中养死士,朝廷还真不知道,多少存在叛乱的可能。
其他网友回答:明朝的分封藩王和清朝的王爷留京,从制度设计上都是出于维护皇权统治的需要。虽然一个失败一个还凑合,但二者还有着明显的借鉴承接关系,下面咱们来延展一下。
朱元璋的明朝政体建设参考了五代、宋、元的得失。宋朝前期中央禁军的疲软,节度使的尾大自重,以及元朝对地方的失控引发的红巾军大规模起义,让朱元璋着手在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兵部以及地方的都司、卫所之外,设立了第三道保险的诸多藩王,常时就藩守护国门,非常时进京勤王,貌似设计的非常科学。
后来起事的朱棣正是借着屏障国门在蒙古人身上打怪练级,然后打着“靖难勤王”的旗号开进了南京,狠狠扇了朱元璋的耳光。
当然,朱元璋让藩王出京就藩,还加了几道紧箍咒:无诏不得入京,无诏不得出藩城,严禁藩王接触京官的文武大臣,严谨藩王结交就藩的地方官员,杜绝培植私人势力的任何机会,以免动窥伺神器的非分之想。除了朱棣的篓子,再结合李自成起义时各地藩王的猪头表现,朱元璋在实验室里搞的空想,简直就是笑话。
清朝统治者也许又参考了朱元璋制度的得失。既然亲王就藩并没有发挥预期效果,还弄出来几十万宗室人口,导致国家财政吃紧,索性就留京听用好了。加之地方督抚基本由满族贵族担任,用的也比较放心,皇子亲王们就放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有个风吹草动也好及时处理。
从最终结果来看,除了康熙大帝的皇子们闹了一通,清廷的设想基本实现了,一直到清朝灭亡,皇子亲王们也的确没闹出太大水花。
感到靠谱你就拍个赞,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司马砸光,缘分啊
其他网友回答:皇帝们的儿孙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上百,但是皇位就一个。这就说到历史上对于皇室宗亲的几种不同的安置办法了。
比如周朝,皇家子孙和某些外臣统统封一块地盘当王,就是诸侯王。后来的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就是诸侯们不鸟天子了,开始自己抢地盘。这就是分封制。
到秦朝的统一以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皇室子孙就基本都窝到咸阳成了,这种就是封王不封地。(即使封地也是名义上的,不让实际管辖)
这样,分封诸侯王和封王不封地成为后世各王朝参照的两种安置皇室子孙的惯例。有的选其一,有的两者并行。
当然还有第三种办法,就是像秦二世胡亥一样,全部杀光。
两种方法给有利弊,所以皇帝们也很纠结。比如西晋八王之乱就是分封制埋下的隐患。比如唐朝玄武门之变的血腥夺嫡,就是封王不封地,诸王挤在都城太容易引起夺嫡之争。
朱元璋选择了给儿孙诸王封地,想让朱家子孙为大明守四方,没想到诸王尾大不掉,引起靖难之役,导致燕王抢了朱允炆的皇位。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就转到封王不封地这条道上来了。纵观清朝,没发生过王爷造反,这点做的很成功。但是唐朝玄武门之变的血腥一幕,在雍正时的“九龙夺嫡”也上演了。再到后来满清皇帝的子嗣比较少,夺嫡之争几乎没出现了。基本上,所有朝代中皇位之争,在清朝出现的算是比较少的,满清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
其他网友回答:泻药!
中国历史上,因为皇位手足相残的事例简直不要太多,所以,王爷的安置工作,也就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历代都是分封藩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且对限制藩权最为严苛。而清朝虽然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是更多的却像是继承了古制,藩王虽然同样没有实权,却可以入京为官。
那么,明清在这一问题上的处理,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先说明朝,朱元璋得国以后“以藩屏帝室”,意思就是以藩王拱卫京城,所以在洪武年间大封诸王。这些人不但待遇优厚,而且军政权力极大。尤其是有兵权,北方几个藩王,诸如宁王,燕王,谷王,辽王等王爷,更掌握着明朝精锐武装,各个雄视天下。
到后来,历史上最成功的藩王朱棣从建文帝手里夺得天下,作为胜利者,当然对此利弊感同身受,史上最严的削藩令就此出台。各地藩王封地内的赋税田亩,必须经过朝廷的专人管理。不能私募亲兵、不能入朝为仕、不能进京议政、更不能拥兵自重。除了混吃等死,只需要享受与生俱来的富贵人生。
再来说清朝。后金发迹于白山黑水之间,就算后来立国二百余年,部落制的影子却从未在身上彻底的抹掉。他们靠着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个群殴战术,打下了天下,所以首领的兄弟儿子全部都是将领,他们紧紧围绕在以努尔哈赤为核心的中央权力周围,自然也就造成了宗室干涉朝政这种隐患。
举个最著名的例子吧,有兴趣的童鞋,可能都知道康熙九子夺嫡的事情,这件事情结局不太好,卷进这件事的九个皇子中,大皇子胤褆(yìn tí)、二皇子胤礽(yìn rénɡ)被终生监禁,三皇子胤祉(yìn zhǐ)惨死石景山、八皇子胤禩(yìn sì)死在宗人府、九皇子胤禟(yìn tánɡ)死在充军路上、十皇子胤我胤誐(yìn é)被关入大牢,直到乾隆年间才被释放、十四皇子-胤祯(yìn zhēn )被软禁,直到乾隆朝才获释
可以说,这场九龙之争,除了老四胤禛,其余的都没有好下场。
总之,明清两朝的藩王制度各有利弊,就看从那个方面来取舍,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他网友回答:明清两朝对待亲王的态度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源于两朝的权力结构的不同。简而言之就是:明朝把王爷当猪养,清朝把王爷当狗养。
先说明朝:
明朝分封亲王是从太祖朱元璋开始的。朱元璋一辈子精明,却在分封亲王这件事儿上犯了糊涂。他想的挺好,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地来镇守,手里管着各自的军队。一是拱卫中央,防犯外敌,二是一旦中央有变,各地的亲王可以有力量勤王,看起来很不错。
但从西汉开始,西汉西晋等无数次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地方的王爷手里有军队以后是会造反的!明朝自然也没有例外。老朱是开国皇帝,亲王们都是他的儿子,他自然不用担心。果然老朱一死,孙子朱允炆继位,就开始管不住地方的王爷们,削藩不成削出了一个靖难之役,燕王攻下南京当了皇帝,也就是永乐皇帝。
由于永乐帝自己是亲王造反,所以自然对王爷们极为忌惮。上任以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削免了全国王爷们的权力,军队是不要想了,地方政务也绝不许亲王们插手。而且各地的地方官还有监督亲王的义务,未经中央批准不许离开城池,更不要想进京了。
不过明朝对亲王们的生活待遇倒是很好,这点给后来明朝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明朝的宗旨就是——养着王爷们,好吃好喝,只要不造反,万事大吉。
即使这样,明朝永乐皇帝之后的历史上也发生了几次亲王造反,但规模都不大,但明朝的宗室政策导致的后果是明朝皇帝们想不到的。
(清朝亲王)
从古到今,中国的君权都是呈上升趋势。但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王与何人共天下?
皇帝权力再大,也毕竟是一个人,能力有限。尤其面对着庞大的官僚集团的时候,皇帝会感觉势单力孤,难以应付。所以皇帝为了避免文官们串联起来对付自己,必须要拥有一个忠于自己的集团,用来钳制文官们。
在两汉时期,皇帝依靠外戚钳制文官。魏晋的时候,皇帝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所以皇帝在以门阀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的面前毫无抵抗力,君权衰微。南北朝之后,军事贵族们崛起,有枪便是草头王。从南北朝到隋唐中期,皇帝一直是依靠军事贵族们来维护统治,对抗文官。唐末开始依靠宦官,随即进入五代的混乱时期。到了两宋,皇帝既没有外戚的力量也没有宦官和勋贵的力量,所以宋朝的皇帝在士大夫的面前相当弱势,权力很有限。
到了明朝,事情发生了变化。
明朝皇帝严格限制自己的血亲,无论是亲王还是外戚。而朱元璋把明朝的勋贵几乎诛杀殆尽,永乐朝以后的勋贵根基不深,于是明朝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文官,必然选择一个集团——宦官。
所以明朝历史上,宦官为祸非常普遍,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等,宦官的破坏性很大。
到了清朝,清朝吸取了明王朝的教训,宦官是绝对不敢用了。而且由于清朝是满族王朝,而文官却几乎都是汉人,所以清朝为了对付汉人文官,必须选择满族贵胄!
从清朝入关开始,清朝的亲王们就在政治结构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因为清初的亲王们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等于是军事勋贵和皇室亲王的结合体。甚至清朝初年的政权架构里,还有“议政王会议”这种机构,军国大事需要由王爷们开会讨论批准,王爷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这种传统也继承下来,清朝两百年的时间里,王爷们一直在北京,在北京的主要目的,一是不让他们掌管军权,防止亲王造反。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朝廷里担任要职。由于清朝的民族色彩,所以清朝的亲王们几乎都与皇室站在同一战线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清朝的王爷们在对抗文官上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到清末,满族王爷们和旗人还依然在清朝的政权里占据主要地位,曾国藩张之洞这种汉族名臣,想要做点什么事情,还要靠亲王奕忻的支持。袁世凯这种实权重臣,也要靠旗人亦誆做后台,满州贵族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不过这种政策也并非全无好处,终清朝一世,宦官始终没有抬头过,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李莲英小德张,跟明朝的大太监比,权力实在是小的可怜,这算是清朝政权设置的科学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