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爱无等级,也无档次,贫贱、富贵都是平等的,所谓的门当户对已经成为历史,千金小姐、甚至万金贵门,追求、嫁给打工者、平民百姓的太多。
其他网友回答:在现实社会中应该是二者兼有之。
其他网友回答:<2>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儒家的“爱有等差”与墨家的“兼爱无等差”算是比较合适的。
儒家认为人性的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由此及彼的,是有亲疏远近的,因此爱是有等差的。这是基本符合人性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一味的提倡如此,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容易偏爱、偏私,这在小群体中可能还没有什么问题,可是一旦上升到国家、社会的层面就成了大问题。如果人人都是爱有等差的,有私心过重的话就会‘因私废公’,容易阻碍社会的发展。
正是因此,墨家才会主张“兼爱”,主张“爱无等差”。然而你要所有人一视同仁,这显然又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也是当年儒家攻击墨家的一个重点。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其实,在近现代这个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较好的解决了,那就是公私分明,先国后家,我们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都做到了这点。相对于陌生人,每个人肯定更爱一点自己的亲人,然而这种爱也要遵守原则,你自己的私人出力、出钱帮助都可以,如果利用职务之便行废公就私之举就不行。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的仁爱思想就是爱有等差观点。爱有等差适用于熟人社会,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农业文明社会,也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所以,中国人接受孔子的爱有等差思想。
墨家的兼爱思想就是爱无等差的观点。这种思想适合于陌生人社会,这是一个大爱思想,但是在传统中国社会,大家在等级制的条件下,无法做到。但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大城市属于陌生人的社会,人员流动性大,来自天南地北,办事要求不能分亲蔬有别,需要一事同仁,需要墨家的兼爱思想。
其他网友回答:无论谁的主张合理,历史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在运行。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所提倡的等差爱,比方:朋友之爱、父子之爱、夫妻之爱,自然是各不相同。墨家主张的兼爱无等差,比如:中华民族的民族大爱、无产阶级团结一致的大爱、同事同仁间相互协助的大爱……自然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所以说:我们的儒家思想、墨家学说是相辅相成、相互兼容的,并不矛盾。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儒家更合理,因为他与我们社会发展更接近。
儒家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一,与其它诸子百家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
1、本质相同: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本质都是爱人。
2、基础相同: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仁爱”归根到底是对父母的感恩于报答,“兼爱”则是视人如己。
不通点:
1、等差不同:两者固然都是施由亲始,但实施程度大不相同。“仁爱”强调爱有等差,但是“兼爱”强调爱无等差,一视同仁,人人平等。
2、角度不同:“仁爱”的“任”更多的是作为道德的本源,表现了“仁”的独特魅力,而“兼爱”有功利性,说想要别人善待自己,就要先善待别人。
3、代表阶级不同:“仁爱”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的约束,强调从政治角度去实施,而“兼爱”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畅想,人人平等。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爱有等差的主张更加合理。
墨家之兼爱思想讲究爱无等差,诚然,这个“无等差”的状态确实听上去很美好,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就是因为太过理想了,反而显得不合时宜。因为墨子的“兼爱”思想不是基于人不相爱提出的,而是基于人因为血缘或者其他一些因素,在感情上更倾向于与自己亲近的人提出的,墨家所反对的,是“人之常情”。换句话说,墨家之兼爱的落脚点,是在反对“爱有等差”的社会现象,这一点虽然不是不能理解,但是“绝对的博爱”对人来说,还是太过苛刻。
1、墨家之兼爱并非反对人之“不相爱”,而是反对“人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爱”这种现象为何认为儒家之爱有等差更加合理一些?因为与墨家之兼爱相比,儒家之爱有等差确实更趋于“人的自然之性”,而墨家之兼爱就“极端”了。
如果说墨家之“兼爱”思想是建立在“人不相爱”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也比较好接受一些。万物生来就有利己之性,荀子早有阐述,也有其合理性,从此方面展开议论,继而提出兼爱,因为兼爱有其限定范围,也能一定程度展现其合理性。
但是,墨家“兼爱”思想的问题就出在了它是建立在反对“亲疏之爱”的基础上的。虽然墨家提出这个思想也能够理解,墨家的成员大多都是社会底层的手工业劳动者,自然是受到过贵族阶级的压迫,“兼爱”不过是喊出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心声罢了。
但是,心声归心声,“兼爱”放在阶级间,用来抹平阶级对阶级的矛盾还挺合适,但是把“兼爱”细化,放到社会伦理间,就显得有些个“极端”了。像爱自己父母一样爱天下所有人的父母?很高尚的想法,但很难。
2、儒家之“爱有等差”一方面属人之常情,一方面维系了封建社会秩序的稳定无论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明,人类社会的进程不免存在一个有阶级矛盾的时期,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个时期,以及这个时期的文化。社会要在稳定中发展,必须产生维系该时期之社会秩序稳定发展的文化。
儒家文化从春秋时期之孔子开始,到后世王朝之更迭,其文化内容渐渐被后人丰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丰富入学的一些观点,有的很有积极性,但也不乏出现具有消极意义的观点。这很正常,理性看待便好。而儒家思想即便再怎么被后人丰富发展,我们总是能看到儒家思想中对社会尊卑秩序的维护,其实,“维护尊卑秩序”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而儒家做这件事的意图,不过是让人“各司其职”,以期借此维系社会秩序之稳定罢了。
同时,儒家之爱有等差无疑是诸位先贤体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爱有等差”一方面是人生来就有的天性,人自然是更加亲近一直照顾自己、爱惜自己的父母,而不会去犹如呵护自己父母一般呵护素不相识的“夫妇”。这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中表现出来的差别,不应该被进行“道德评价”,如果连更加亲近自己父母这种不自觉的感情倾向都被拿出来进行“道德评价”,这就太不正常了。另一方面,“爱有等差”也是儒家作为维系封建社会秩序稳定的法子。
3、儒家思想之爱有等差更加接近人之常情,而墨家之兼爱虽然美好,但太过理想化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儒家之爱有等差思想无疑是更加符合我们的天性。不仅是人,即便是动物,也是更加亲近一直照顾自己的人;而墨家的兼爱之爱有等差,显得过于极端,虽然很美好,但是却太过理想,显得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