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黄帝内经》吧!因为所有的中医精髓都在这里。
有人说《易经》为万经之首,不管是研究儒、释、道,还是学习医、术、技。
有人说《内经》为医学之宗,不论是养生保健治未病,还是悬壶济世救病患。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实,最惜命的就是中国人。惜命就会听话,听话就会没事。有的国家,不让出门非出门,不让集会非集会,结果就是没结果,因为没机会了。
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和中医药的神奇魅力,而这种魅力的根源就在《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人的长命真经,是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寻求健康养生祛病之道的宝藏。
其精髓主要体现在:
|遵照“天人相应”的养生精髓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极富哲学意味,因而有人认为这也是一部蕴含中国生命哲学之宗的思想著作,其思想的核心便在于“天人相应”,书中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禀受天地之气而生,按照四时的法则而生长的。人只有“顺四时而适寒暑”,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看看当今社会,许多人难享天年,难享无疾而终,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最优质的医疗条件,却疾病缠身,痛苦不断。何因:冬天吹暖风吃冷饮,夏天开空调冻得发抖,晨昏颠倒地熬夜,贪婪地暴饮暴食,宅在家里不喜运动……致使阳气不足,牌胃虚弱,抵抗力低下,时常感冒,患上各式各样的慢性病。
怎么办?怎么改变?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按照自然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照着做就行了。
|根据“不同体质”的养生精髓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养生应“因人施养”,并将国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就像人长得不一样,每个人的体质也不同,不同体质有各自的特点,易患不同的疾病,因而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运用“调节情志”的养生精髓
佛家讲消除“七情六欲”,方能成佛。而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会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会导致疾病。《黄帝内经》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在各类精神疾病高发的现代,认识到七情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掌握古人调摄情志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按照“食卧规律”的养生精髓
《黄帝内经》中提出“居处依天道”、“饮食遵地道”,这是按照“天人相应”的养生思想,人的起居应该顺应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天亮就起床,让人体自身的阳气与天地的阳气一起生发。天黑就应该睡觉,这样才能使阳气潜藏起来,以阴养阳。平时吃东西要按照节气規律去吃,尽量吃应季食品,“不时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这才是正确的饮食观念。
而现代人的暴食暴饮、吃反季果蔬、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成为疾病的根源。要想不得病,就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式生活,“病从口入”并非虚言。
|领悟“上医治未病”的精髓
《黄帝内经》并不主张求医问药,而是教给人们通过“内求”的智慧来调理脏腑、养足气血、畅通经络,这样便不须求医问药。于疾病未发之前,防患于未然。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处于平和状态的时候,是可以和所有的细菌、病毒和平共处的。而如果身体状况变差,那么细菌、病毒这些邪气就有了可乘之机,会压过身体里的正气,正气不如邪气,那人就会得病了。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时代,更应该内养正气,外避邪气。
古语说:“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一切中医的精髓都是从《黄帝内经》中来的。
张仲景《伤寒论》,一字之安,坚如磐石。用白话解释,一句顶一万句,中基《中医基础》显得苍白无力,连药引的作用都起不到。
其他网友回答:根据个人的体会。如无任何基础读中医书选择顺序建议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宗金鉴》《本草纲目》。外加一本《古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
事物有其逻辑性,中医也不例外。必须按照理、法、方、药的顺序才能不会误己误人。毕竟事关性命,还是谨慎为好。
《黄帝内经》主要是对中医的原理作出了解释。后面的书都以此为理。搞明白原理学起来会比较容易理解,也能稍微快一点。否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样是半桶水半吊子医生。就会害人不浅。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名著,主要谈施治之法,分型辩证,还带有方药。法和方都全活。这本书是重中之中,也是完全治法。能不能成才就靠它了。需要注意的是张仲景出生在中原,为官长沙太守,他的成书就是在那个时候。补充这个是想说明内文所用的方药、案例和熬药的方式都带着当地的环境因素和语言习惯。如果不加仔细分辨,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为此推荐了本清朝乾隆太医吴谦所著的《医宗金鉴》,他对前面两本书内容有很清楚的整理和解读,里面有图、说、方、论及歌诀,可以说是初学者最全面的笔记。这本书里可以跟前面的书对照阅读,会收获很大,熟读之后可以说是豁然开朗。基本就可以实践检验了。
《本草纲目》和《古汉语词典》我觉得是现代人学中医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特别是对古文字不太熟悉的读者尤其重要。
读完这些就可以选类似《温病条辨》之类的来系统完善和补充了。学中医不可一时头脑发热,需要时日,持之以恒,可以通过日常的小案例来检验自己的心得体会,刚开始的读完一本书,进入到经络开始就会头大,象遇到了一个坎,怎么都上不去。这时可通过寻找其他的辅助书籍来理解。等过了这个门槛就会有一马平川的感觉了。
学中医一定得持心正仁慈的态度,古语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先不说这么高的远大理想,就给自己和家人日常养生也很实用。乐趣无穷。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的面世,形成了完备的理法方药中医理论体系。
后世在此基础上进行增补、升级,代表著作有【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瘟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中国医学大成】、【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它们使中医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出现新的繁荣局面。
其他网友回答:1.方
学习中医,我意当从方剂入手。
方剂之祖为仲景,因而读书还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入手为好。仲景最讲求的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六经标题,首揭“辨三阳三阴病脉证并治”鲜明地昭示后人。论中更有“随证治之”、“依法治之”等语。在具体治疗中则某病以某方“主之”,某病“可与”或“宜”某方则是点明专病专方与辨证之下随宜治之的方治精神。《金匮要略》则论述三因,以专病专证成篇,题目亦揭出“辨病脉证治”,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基础上行使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总之,仲景之书分论各治,既昭示人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又指出了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其规律之谨严,对临床实践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
2理
《内经》分《素问》与《灵枢》二部,主要讲中医生理、病理,要读。不懂《灵》、《素》即不懂中医的生理、病理,就不懂中医的基本理论。读《内经》,其中的生字、难句首先得懂,才能读。这就牵涉到文史哲的修养,古汉语文化的功夫。这些知识,也是学习中医的人必须具备的。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著,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3医论
各家学说中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六书》为好。金元四大家各有长处,他们的书都可以看。只是张子和太偏,不善学者,反而有害。
温病学方面,叶、薛、吴、王四家以王孟英著作为最好。比较细致,用于临床较多效验。《温热经纬》和《王氏医案》都需要细读精研。其次,何廉臣的著作对温病也多发挥。何是温病学后起之秀,特别是继承了王孟英的学术思想。他的《重订广温热论》和《重订感证宝阀》为少见的好书。诊断确切,于舌诊尤其精到,用药熨贴,分析入微,文字清晰,是书说出了温病真象。
4药
药物学方面,初起先看《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这类书朗朗上口,便于习诵。之后可看《本草备要》。再深一点,可看《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至于《神农本草经》文字古奥,不大适合初学。但为本草之源,义蕴精深,且简明易诵,是其长处,与《内经》、《伤寒》、《金匮》合称四大经典。凡欲精研中医亦为必读书之一。
5类书
类书方面,清·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甚好。此书比较实用,各科齐备,辨证详而方药精。书中对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编次订正,也下了很大功夫,有其意义。前清时,太医院考试就以此为标范,至今北方医生中,学《金鉴》名世者不乏其人,于此也可见该书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其他如《六科准绳》、《张氏医通》、《东垣十书》也是好的类书,亦宜一并披阅。
理解中医的精髓就在于深刻理解阴阳二字。因为中医一切的理法方药归根结底是阴阳。但阴阳过于抽象,很多人理解的一知半解。彭子益先生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从自然界热的升降沉浮角度还原阴阳的本质,着实受益匪浅。
其他网友回答: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书籍本无优劣之分,就看读书之人的立场,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作反面教材。有如杀器,君子持之用于匡扶正义,小人持之用于谋财害命。又如人参与砒霜,用法得当均可救人,用之不当又杀人于无形。
总之,读书要细细品味,一本书细读十遍,每遍都会有进一步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