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论语》子路篇中记录的孔子和叶公的对话。原文大意是说,叶公告诉孔子,他们那里有一个人的父亲偷了羊,儿子告发了父亲,大家认为这个儿子很耿直。孔子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父子之间无论谁犯了错,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为父隐瞒,这才是正直的做法。
孔子认为,人世间没有比父子亲情更深更浓的感情了。当道德或律法碰上了亲情,还是要以亲情为先。为什么呢?因为符合自己内心的、符合人之常情的才是真正的直。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作为儿子,心里肯定是不愿意把这件事张扬出去的,这是人之常情,是父子深情的体现,因为这种感情所做出的举动,就是由自己内心的真实流露,这就是直,所谓正直,不是简单的仅仅以道德、律法为标准来判断,在道德、律法中还要加入情的因素。父子相隐,就是顺应了人之常情,不违背内心真情,自然就是一种正直的做法。
相反,父亲偷了羊,儿子跑去告发他,这样的人,连最浓的亲情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抛弃不了的东西呢?这样的人不是正直之人,而是无情之人,是为了名利可以抛弃一切的人,是一种虚伪的正直,孔子对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
真性情的流露、表达就是正直,每一个有此真情的人都可以具有正直这样的美德 的。
原文诵读:《论语》子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欢迎大家关注繁星国学,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父亲为儿子隐瞒事儿,儿子为父亲隐瞒事儿,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正直的人,父亲偷别人的羊,做儿子的就告发了他。”孔子说:“我的家乡正直的人却不同:父亲为子隐瞒,儿子为父隐瞒,这才是正直的做法。”
这是《论语》子路篇里孔子和叶公之间的对话。孔子的论点是,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比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更深的感情了。如果亲情遇上了道德、法律时,一定要优先考虑亲情。
为什么要这样呢?孔子认为,这是因为亲情它符合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才是世间的正直。比如,作父亲偷了人家的羊,那么作为儿子,肯定不能把此事对外宣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之常情。
而父子之情也是人之常情,这种亲情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正直。正直,你就不能用道德、法律的标准来约束它。因为在道德、法律中还有亲情的存在。
父子相互隐瞒,这种发出内心的亲情就是人之常情,只要你不违背自己内心的真正情感,这种做法就是正直的。
如果父亲偷了别人的羊,做儿子的却把父亲给告发了,儿子就不是正直的人,因为他连世上最珍贵的亲情都可以不顾,那以后他就会抛弃任何东西。所以,孔子认为这种人不能算是正直的人。这就是一种虚伪的正直,孔子是不赞成和反对的。
纵观孔子的言论,孔子在法和情的交集中,强调了情大于法,是正直,而法大于情,就是不正直。这和孔子平时所说的要克己复礼,人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是不是有些不一致呢?
在这里,我们不能赞同孔子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的说法。一个人面对亲情和国家的法律时,绝不能分不清什么是正直。
做为公民,在法律面前,我们一定识是非,辨真假,不能把个人的亲情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不管是父亲还是儿子,如果触犯了法律,都不能包庇隐瞒,而是要以大义为重,让他们去接受法律的惩罚。否则,只会使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你把这句话理解成孔子认为情大于法,把“隐”理解成隐瞒,把“直”理解成正直,说明你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一知半解。孔子时代,所用文字的字义,还都是古文字的本义,所以,根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本义,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本义。
人家问,父亲顺手牵羊,儿子举报并作证,这算不算“直”?所以,我们首先要清楚古文字中对“直”字的定义。
“直”,上“中”下“目”。古文字中,中,动态匹配;目,从客观角度看问题;故,“直”字的造字本义是:客观上动态匹配了,即,处于恰到好处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直”。引申才是,不走弯路的、正直的、直截了当的、真正的等等。
所以,人家问的问题是:如何恰到好处的处理父亲顺手牵羊这件事?按法律报官,算不算是恰到好处的办法?
孔子的答案是:按法律公事公办是很低级的办法,那么,怎么才能恰到好处的处理这件事呢?孔子的答案是“隐”字。
“隐”字,阝+针对短处的上下其手+心。古文字中,阝,常做困难重重的讲;心,常做自己尽心尽力讲;故,“隐”字的造字本义是:在麻烦当中,找出关键短处,竭尽全力的使之消除,即,消弭于无形。引申才是:使之看不见,隐蔽,隐瞒,隐士等等含义。
所以,发现不匹配,在造成危机之前,自己想方设法化解掉,才是真正的“隐”。
因此,父子相隐,本义是:父子不管谁犯错,另一方赶紧想方设法弥补,使之消弭于无形。所以,这里的“隐”,根本不是亲亲相隐、包庇纵容、隐瞒错误的意思。
比如发现父亲顺手牵羊这件事,你怎么做才恰到好处呢?赶紧把羊给人家送回去,赔礼道歉,再送点礼,回家再跟父亲说下不为例,这样的结果对大家都好,这才是真正的“隐”,这才是真正的恰到好处,所以孔子说,“直在其中也”。
客观上,凡事到了打官司的程度,不管对谁,都绝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南海问题,想方设法消弭于无形,才是真正的中华智慧,才是真正的“直”。所以,直,就是恰到好处的处理问题,产生客观上普遍都好的结果。想要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欢迎关注老慢的头条号。
其他网友回答:这是历史上让儒家弟子非常纠结的一段话,让孔子背上了“人治而非法治”的骂名。
有很多很多的解释,来说明孔子说的都是对的。。。很多是训诂学上的东西,比如说什么是隐,什么是直,等等,都是试图解释,孔子考虑的,现在依旧是符合法律的。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一,让我们看看原句,这个很有必要原句是孔子与叶公说话: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里,有几个词,我们确认一下
攘羊,是顺手牵羊,与盗窃不同;
证:是说儿子向羊的主人证明这羊是他爸爸牵的
隐:与可以是隐瞒,也可以是“不言”。
直:正直
这么一来,上述的表达,是蛮有故事性的,就这个案例看,“老爸牵了别人的家的羊,在别人发现以后,儿子应该如何”,叶公的意思,是应该“去作证”,孔子却说,不应该,而要隐,隐才是真正的“正直”。
二,我的理解:亲亲为大儒家很重要的是家国一体,把家同构到了国,把血缘关系“泛化”。
这一点,是儒家的根基,而孝悌是基本关系,这个基本关系,一直一轮一轮的扩大,就变成了“王道----仁政”。
这个不去说对错,孔子当时就是那么认为的,当时也不为大家去认可,现在也不会。但是这儒家思想,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不认可”的状态下,一直的渗入到中国数千年的延续血脉中,你看看我们的所有思维和语言:
父母官,爱民如子
兄弟城市,姐妹城市,兄弟院校
称兄道弟,哥们,姐们
血浓于水
当时的春秋战国,公德就是周礼,所以法律和家规是一体化的,所以守住家规就是法律。
在法律和家规冲突的时候,有两个情况,
1)犯罪清晰,法律办
2)可上可下,家规办
站在中间的是“正直”。
个人观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在当下的环境下,法律的刚性线,有一个细的模糊地带,这个地带,用陪审团的综合投票是一个模式,用亲亲为大的孝悌,也是一个模式。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对错。
直,很难。
尤其是直于“中庸”,恰恰正好的中间点。
其他网友回答:正是因为这样的话,才说明孔子是圣人,而不是“酸儒”!因为这是符合“道”的做法!
老子云:曲则全,枉则直。
“隐”而不报,似枉实直,看似徇私枉法,实则情在其中,爱在其中,和在其中,睦在其中,“道”在其中……
一个无情之人,定是孤立之人,定是孤家寡人!
其他网友回答:“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翻译过来就是:父亲为儿子遮掩错误,儿子为父亲掩盖过失,直德的道理就在这里。
这里说的直德,是直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孔子主要思想“仁”的基础。是说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道德是发乎情的,也就是要顺应人之天性。
话说一日,楚国大夫叶公闲来无事,给孔子讲了一个孝子的故事。说有个叫直躬的小伙,他亲爹偷了人家的羊,他马上去官府揭发。等官吏来捉拿他爹时,这小伙赶紧下跪求官吏饶了老父,他愿意代父受过。
官老爷一看,这孩子既能大义灭亲检举揭发,又能舍身取义代父受过,喜欢的不得了,不仅放了他和他爹,还大大表彰了一番。
叶公感慨:“这样正直的年轻人这是世间少有啊,当竖为典范。”
这时候,孔子沉默、摇头,语重心长地说,我讲的“直德”可不是这个意思,表面上看是小伙又直又孝,实有沽名钓誉之嫌,最重要的是他这样做违背了人之天性,超出了人之常情。
家人犯错,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是出于本能的反应,是出于对家人的保护。这才是人之本性,是人之常情。
一个人,一旦超过了这份亲情的自然反应,过于冷静,很可能变成铁石心肠,为了名声利益,不惜以牺牲亲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他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是很危险的。
孔子的观点,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管仲临死之前告诫齐桓公,一定要远离易牙、卫开方和竖刁这三个坏人。
齐桓公听不进去呀,怎么能说这三人是坏人呢?竖刁为了能伺候本公,心甘情愿地阉割,做了太监,这是何等的衷心?
卫开方为了效忠本公,远离故土,抛妻弃子投奔而来,问他是否想念妻儿,他诚恳地回答:“不想,跟大王比起来,他们都是粪土。”多让人感动啊!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易牙,本公随口一说没吃过人肉,易牙转身就把儿子炖了,热乎乎地端到面前,谁还能比易牙忠诚呢?
管仲说,大王啊,此三人为了取信取悦于大王,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儿子的性命,这是不合乎人情的。违背人性做事的人,不可信呀!
齐桓公是说啥也听不进去。管仲死后,齐桓公更加宠信这三个“宝贝”。
结果怎样呢?齐桓公病卧在床之时,这三个没有人性的人见齐桓公失去了利用价值,做了一件更加灭绝人性的事:活活饿死了齐桓公。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孔老夫子讲的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顺应天理人情做事,才是真正的直。
为了自己博得好名声而告发亲爹的直躬,如果不加以劝诫、引导,很可能就变成不择手段的易牙和竖刁,失去了人性,极其危险。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是提倡父子互相包庇,而是说凡事有度,顺应本心,顺应常理,顺应常情做事。
这句话对我们的处事交友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论是寻找伴侣、生意伙伴还是结交好朋友,一定要远离那些违背人性做事的人。
没有人不爱惜自己,一个人为达目的而伤害自己,来取信或迎合别人,这会让他的人格扭曲,有朝一日,他一定会变本加厉地找回来,他会变得不择手段,这是很危险的事。
我们远离这种人,有效地保护自己,这也是人之常情。
那卖了父母的房子,拿钱跑路的人,那父母生病住院,无动于衷的人,我们怎么能相信他们会是有诚信的合作伙伴?
那些置配偶儿女于不顾的人,那些骨肉相残、不顾亲情的人,他们怎么会对朋友坦诚相见?
这样的人对至亲的人都不能温柔以待,怎么能期待他们能成为最好的朋友?不如远离,一定远离。
以上是有书君对"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这句话的理解,您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呢?有书君不吝赐教,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亲爱的书友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呢?您身边有没有违背人性做事的亲戚、朋友呢?他们给您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呢?欢迎大家都来谈谈哦~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网友回答:历史典故的由来:
孔子一生为什么著述颇丰呢?源于他带领众多弟子们周游了列国,且所到之处皆体察甚微、广纳群言,再加之自见付诸讨论后才结集《论语》的。
这不,孔子及其随行弟子游历来到了叶邑,住下不多日,有一只叶府里的羊跑进了孔子的住处。弟子曾点见到后将其杀了吃掉,曾点的儿子曾参感到羞耻并将此事报告给了孔子。
孔子心下思量,曾点的儿子只是说与我,并未直接告发到叶府上,说明他心中很为难。一来是父亲顺手牵羊,虽未直接去抢,其实也算偷;二来是因生活困苦,父亲杀了羊吃,做儿子又当如何?
自古忠孝难两全。于是,孔子肯定了曾参的行为,答应帮忙去叶府上同叶公大人述理并调和一下。这叶公到底是谁?想必大家很清楚一个成语“叶公好龙”吧,这里的叶公就是其人。
叶公,名叫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的宰相,也是一位有建树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他皇封领地在河南叶邑,所以习惯称谓自身为叶公。至此,关于曾点吃羊一事,叶公与孔子的认知争论详见《论语.子路第十三》: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
孔子语什么意思?
两个人相互争论中,孔子此语一出,作为“叶公好龙”那般偏执的沈大官人是怎么也想不通?照孔子你的说法岂不是相互包庇、纵容犯罪么?
殊不知,孔子是仁者为大的“圣人”,他的言行举止非表面现象也。诸如此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就是一种亲情下处理问题的实质效果。
其义为:父子之间不应该相互告发、扯清责任,确切的做法就是相互依靠,团结一致地去面对所犯的错误。这样一来,亲情更深更浓,犯不着为一件事结隔夜仇。
话说回头,儿子告发父亲,是一种大公无私、令世人赞叹的行为,即所谓的“大义灭亲”。但从孔子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他认为这种作法不该提倡,同时,也有违孝道伦理。
广义上讲,一个连父子之间都产生怀疑、不信任,也不论谁犯了错,一味地告发,那岂不是陷入尔虞我诈的地步。一个连亲情都不顾及的人,还有他(她)什么不可抛弃的,这样的人将来有指望吗?
直在亲情之中也。
为什么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是片面的那种“相互隐瞒”呢?
大家不妨先阅读一下《庄子.齐物论》,这其中就有关于“隐”字的特别解释,讲的很清楚,“隐”不是一定性质意思上的“隐瞒”,而是可以是一种“依靠”或者“凭障”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这话并非同叶公之语相对立,而是一种融于一体的亲情告白。某些时候,法律判决前,都尊循先调解原则,这其中就有一种亲情感流露在里面。血浓于水,父子连心,只有共进退。
人生的直率坦白也许就在其中,父子和,家道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存在迁就,着实是沟通了一番,找出了应对之策。所以,这是一种正面而积极有效的配合理念,而不是那种负面又消极的解释套路!
总之,亲情为大,在法律面前虽人人平等,但凡事须讲究个“情理”二字,与法不唯情,与事要沟通。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其他网友回答:感谢邀请。为了不引起人们再次对孔子的误解,我把原文列出来。这是孔子和叶公的一段对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大意是说:叶公告诉孔子,说他的同乡中有个号称是正直的人,他父亲牵走了别人的羊,儿子主动去告发父亲。孔子对这个儿子的态度不认同,说我认为真正的正直是,父亲要为儿子隐瞒,儿子要为父亲隐瞒。这才是真正的正直。这句话成为孔子不讲法治的罪证,搞得孔子好像是个窝藏犯。
其实,这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良苦用心。孔子认为,人之间最大最深沉的爱是孝,如果连父子之间都充满怀疑,那社会将会陷入尔虞我诈的境地。后来的孟子也就类似的问题,回答过。有人问孟子,说舜的父亲要是犯了罪,应该怎么办?孟子说,最好是舜放弃君主的地位,带着父亲远走高飞。
这种因亲而隐的法则,在世界法律史上,都有反映。所以,不可以说孔子就是不讲法治只讲人治的思想家。
其他网友回答:先举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解释如下:
叶公对孔子说道:我们这里有个正直人士,他父亲偷牵人家羊而(被人控告),他儿子亲自作证其父丑行。
孔子答叶公道:我们那里的正直者,与此不同。父亲会为儿子隐(恶),儿子也会为父亲隐(恶),正直也就自然在其中了。
一般情况下,令父子相告相揭发检举的所谓“大公无私”一定是伪道德,这是古今正常社会皆然的道理。故孔子不赞同叶公之所谓“直”。
如果一个社会父子相检举,师生间相互揭发,将会破坏基本人伦,反而会最终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因此不是应倡导的合理的基本社会价值观。
其他网友回答:理解这句话,必须要知道当时对话的背景。
这是孔子和叶公的对话,叶公就是成语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实际上叶公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楚国官吏,后世有儒家弟子对他的丑化才有了叶公好龙一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聊这件事情。
叶公就是沈诸梁,他是楚国令尹,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据说是叶地的第一任行政长官。
孔子有一次和叶公坐而论道,聊的是治理天下。
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家乡有一个人很正直的人,父亲去偷羊,他马上去举报并且证明父亲去偷羊。
孔子听完了说了一句: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显然孔子是不认同叶公这个观点的。
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们家乡的不一样,我们家乡的出现这样的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这中间。
叶公和孔子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孔子直接反驳让儒家弟子认为叶公应该被批判。
很多人对这句话不理解,认为怎么可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呢?这可是坏事啊。
理解这句话你应该站在这两人的位置去看,也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叶公是一个管理者,管理者最希望什么?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对楚国律法的遵守,让法进入任何社会关系之中,在管理者眼中严格遵守律法,大义灭亲的就是最正直的人,因为家庭是最牢固的社会关系。
孔子则是站在天下看问题,他看到法与人性的关系。
如果宣扬和推崇举报父亲人为最正直的人,儒家提倡的“孝慈”的根基就不复存在。
“孝慈”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儒家认为人人做到孝慈,天下就会慢慢变得有序。
如果叶公这么一折腾,那天下如同秦始皇时期一样,一切置于法之下,这就成了韩非、李斯之法,而不是儒家了。
法家是希望用法去将整个天下理顺,而孔子不是这样想。
所以孔子才提出这句针锋相对的观点。
有人会提出疑问,孔子这样说是不是代表着父和子必须要相互包庇?合谋犯罪?
如果这样想那就曲解孔子了,孔子的意思是父子之间有错,不应该由父子去举报,因为父子关系有着另一套伦理,而不是说要跟着做帮凶,或者包庇。同时孔子反对宣扬这种正直。
叶公所说的那个正直的人这种价值观宣扬,会使得很多人冲着“正直”之名而不顾父子之情,其心就异了,如果持续几百年下去,父子之间也就没有任何亲情可言,那家也就不存在了。如果父子之间无情可言,儒家的根基也就不见了,儒家也不可能有实现的一天。
当然这个观点是存有争议的,有人认同孔子的做法,也有人认同叶公的做法,无非是站在哪个立场看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