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应该有三个阶段:初读、通读。细读,比较。吸收知识,发现问题。批评(判)和提出建议意见是学术研究范畴。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分为初知,好知,乐知,并经常复习。要想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良好品质,应该从娃娃未进校门就重视起来,对学生感兴趣乐于学习的事情,鼓励去做,出错误时要热情引导,纠正错误,向好的方向上发展,出错时,千万不要挖苦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应该多加表扬,鼓励其去尝试学习新的东西,在学习中寻求快乐,只要学生不认为学习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能坚持不懈的学习下去,慢慢的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乐于学习的品质。有时习惯就是动力,爱好就是兴趣,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品质,就是要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
《论语》中,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境界的具体阐述。
学习,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儒家所倡导的一切道德行为的实践。孔子认为,懂得某一知识、某一行为的重要性,不如真心实意地去喜欢它、实践它;喜欢它、实践它,不如以它为乐,就如孔子在《学而》篇中所说的那样:“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深入研读这段文字,我们会发现,孔子在本章中揭示了学习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认识层面,学习者要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第二个层次是态度层面,既然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就要真心喜欢学习,采取勤奋好学的态度;第三个层面是境界层面,即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层次很容易达到;第二个层次较难,需要学习者保持持久的兴趣,付出艰辛的努力;第三层次更难,学习者如能以学为乐,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朱熹对本章的解释是:“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也。”
事实上,无论前贤如何看待学习,学习都不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比如现在的中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学习对个人将来发展的好处,但是一旦投入到学习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学习要付出时间和汗水,还要付出精力和脑力,绝对不如玩游戏、看电视来得快乐。因此,在一个教学班内能够做到喜欢学习、勤奋学习的学生并不是很多,以学为乐的学生就更是凤毛麟角。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优秀品质?这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四大策略:
一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自然会进入学习的第二层次。激发学习兴趣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目标激励法。在学习每一门功课之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门功课的学习目标和未来前景,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2)兴趣暗示法。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让学生心里始终默念:“这门功课非常有趣,我一定会喜欢它!”。
(3)增强自信法。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攻无不克。”,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让学生经常用“我能行!”这样的语言激励自己,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4)好奇心激励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现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欲罢不能,带着好奇心去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5)兴趣迁移法。对于某些学生不喜欢的学科,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对其它学科的兴趣,带动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从而逐渐引发对这些学科的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就一定能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
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只是进入第二层次的初级阶段,因为兴趣常常因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发生转移,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动力,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才真正进入了学习的第二个层次。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既要靠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监督,更要靠学生自制、自律。这些习惯包括:专心学习的习惯、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等。除了这些一般性的学习习惯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些习惯包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回答问题习惯,交流讨论的习惯,不迷信权威的习惯,创新的习惯,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不断反思的习惯等。学生具备了这些习惯,才能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从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三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有了科学的方法,学习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学生最终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就自然进入到学习的第三个层次,达到乐学的境界。学法指导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通用学法方法的指导,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参与课堂讨论、怎样提出问题、怎样高质量完成作业、怎样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怎样提高记忆效率等,这类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开设学法指导课、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其二是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对文章进行略读、精读、赏读的指导;作文教学中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指导等,这类方法的指导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大多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机渗透。
四是适当运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赏识是教育成功的支点,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有效途径。许多老师都明白这一道理,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课堂教学中,一位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虽然答案有出入,如果教师用一句激励的话语赏识其善于思考、大胆发言的积极态度,则会进一步激发该生勇于探究的勇气。
化学实验课上,一名学生的实验操作虽然失败了,如果教师善意地指出其失败的原因,并赏识其认真实践的可贵精神,这名学生今后做同样的实验,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失误;同样,对于学生的考试分数,尤其是通过纵向比较取得进步的同学,教师更应该用赏识的语言肯定其平时付出的努力,这类学生的自信心会随之增强,进步的幅度就会更大。教育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用赏识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保护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激发学生走向成功的自信心,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其他网友回答:简单回答:开教育先河,有教无类,因人施教,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三人行有我师。,,,。即现在小学,,学前班,初中,普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线上线下,一对一,因人施教。大学 ,三人行演化教育,启发式教学,探讨式,互动式 。以及流行的stem学习。科学精神。高中的定位在探讨中。新的教育改革在发展中。培养有思维,创造力,探索精神的学生。不是死背书本。话题无边,收住。且时有德配,礼纲之伦。这里只谈教育,并寄语莘莘学子,学有所成,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于伟大的时代。以一首小诗作结。
无题 ,中国教育之一 , 一源(陈庆荣) ,2020 年 05 月 21 日,
穷心不已尚力时 ,
问道游学三千几 。
传承六艺七二贤 ,
德化礼仁无类始 。
——————————
其他网友回答:<2>孔子将学习划分为哪几个层次,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孔子所划分的学习层次有三个,分别是知学、好学、乐学。
对于学习的层次,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源自于对学习的不同理解。
学习是一种获得知识技能和认知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认为学习是通过听读写记忆等方式获取知识,一种认为除了获取知识之外,学到的知识要用于实践。
从题主的问题来看,更倾向于是前一种的理解。对于这个理解的学习,有三个渐进的层次,即知学、好学、乐学。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一句话,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白话文意思是:孔子说,知道去做,不如喜好去做,喜好去做不如乐于去做。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来,对于学习这件事,孔子是分为三个层次的。
我们的孩子到学校去学习,他首先已经达到了第一个层次,就是知道要学习。每一天上课听讲,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被动的学习,还是主动的学习,是因为老师家长的要求去学习,还是发自内心,觉得喜欢而入迷地学习,这就显示出了不同的状态。
有的孩子是因为觉得不得不学,而去每一天面对学业,显得万分苦恼。有的觉得学习真是好玩的事情,喜欢学习,就显得学习起来非常的开心和快乐。
如果孩子好学,喜欢学习,一定是感到快乐,好学不倦的状态。只要爱好学习,专心追求学问,探索未知的知识世界,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学习起来非常的投入,不知道疲倦。这是家长最愿意看到的情形。
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品质,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出自少年周恩来。当时,校长向学生们提问:你为什么而读书,周总理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科目入手,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承担学科四人小组长,让他有学好课程的愿望,进而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习兴趣。
3、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学习了一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模拟其中的角色来对话或者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内容的有趣。学习到风景名胜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旅游经历。对于学生每一次进步,进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鼓励和尊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培养,一定会使孩子体会到好学的魅力,渐进到一个乐学的境界。
孔子有句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觉得孔子是将学习划分为这一句话里包含的三个层次。
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和好学,答案很简单,但是国内的老师和教育体制暂时不完全去能够支持到。那就是对孩子进行游戏化教学。
在国外已经非常多的学校里的老师去开发这样一个软件程序运用在课堂上,甚至有的老师会运用魔兽世界里的公会,带领学生在班里组织自己的公会进行学习和挑战。这个非常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相结合,因为老师不再是教授的主体,完全打破了教授的体制,而是老师创造氛围,学生主动的去学去探索,那么这个制约机制呢,就是游戏里的规则。
试问有谁不爱游戏呢?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并不是去培养游戏玩家,而是把游戏玩家变成学习者。
我是彤彤。关注我,每天了解一点教学和心理学,希望我的解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其他网友回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你有兴趣了自然就愿意去学,学的多了,自然就知道的多,这样就能形成乐学、好学的良好循环。
其他网友回答: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按照教学普遍规律来,划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和“习”。“学”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指书本知识,还包含射、御、书、数等各种各样其它的知识。孔子因博学而著称,除了本身读的书多,还在于他善于抓住一切时机,向自然、社会、他人等讨教的好学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习”呢,则是孔门教学法的另一个配套措施。所谓“学而时习之”的说法,就是指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习”的实践的过程。光重视了“学”,忽视了“习”,只重理论,忽视实践,最后只能培养出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而无法培养出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的。这种教育理念,到现在依然不过时。从过去的德智体美劳,到现在各级学校倡导社会实践课程,实际上还是没跳出孔门的教育思路。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颠沛流离,未尝不是将其前半生所“学”进行“习”的过程,也有点“少而学,壮而行”的意思。
另一种理解按照学习境界来,分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层次,是求知本身,是被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或因社会压力,或因老师、父母要求等。好之,则由被动变主动,上升了一个层次,但可能或出于好奇心,或出于与他人的比较心,功利性强了一些。最高境界是“乐之”——在“敏以求之”中,超脱任何功利的色彩,找到自身心灵的愉悦,获得精神的自由与高蹈,这才是大境界。
孔子固然一生不得志,但其“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通篇《论语》没有一个“苦”字)的源泉,就在于他达到了“乐之”的大境界。
至于如何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品质,这是个千古难题,恐怕夫子都头疼。大家都知道“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说法,可见孔子也不能让每个都乐学、好学。
为什么呢?首先人是有差别的。
关于人与人的差别,《论语》中有明确的记述。如所谓孔门十哲的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外,还有几种分法,比如“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的分法;“中人以上者”与“中人以下者”的分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分法等等,无不体现孔子实际是把弟子们按照天赋、智力、学习态度、特长、学习能力等多个纬度分了类的。
承认人与人有差别,不是说后天的教育就没用了,“好学与乐学的品质”就培养不出来了。孔子的方法有三,第一个谁都知道,那就是“因材施教”。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子路、曾参。很多人听说过子路负米、曾参杀猪的故事。翻开《论语》,哪个弟子挨的批评最多?无疑就是子路。子路少年家贫,除了是个孝子之外,就是个好勇斗狠的"混混儿”。可因为拜入孔子门下,不但从此步入正途,当上鲁国权臣季氏家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最后终成千古贤者。曾参呢,孔子曾评价“参也鲁”,也就是说,曾参其实也不是个聪明机灵的学生。
可以说,《论语》中有名有姓的弟子中,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出身不高的平民子弟,均属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孔子的秘诀是什么?“因材施教”罢了。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学精神,这是没错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闻斯行诸?”的那段机锋,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第二个方法是耐心。孔子的弟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出身也是五花八门,自然水平见识不一。怎么把这帮人整合在一起?靠的就是耐心。《论语》中,记录孔子骂弟子的事情有没有?有。孔门中有没有败类?有。但最难得的是孔子的耐心。这种耐心的具体体现方式,一个是宽容,一个是靠时间去堆积。孔子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是什么?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给了孔子无与伦比的耐心。他不但宽容弟子的错误,甚至容忍弟子对自己的误解。另一个耐心,体现在孔子与弟子们漫长的传道时间。
学界一般认为,孔子在30岁左右时正式收徒,至73岁孔子去世,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颜回、子路、子贡三大弟子,至少一直跟随孔子学习了30年。人才是怎么炼成的?固然有天赋出身的差别,也是时间堆出来的呀!几十年的耳提面命,诲人不倦,成就了孔门十哲,造就了一代教育传奇。
最后一点,想让学生好学,乐学,先做个好学、乐学的老师吧。孔子自言——“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培养了七十二个大贤,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本人是最乐学、好学的那一个。
其他网友回答:笃学、慎思、敏行。笃学前提是志趋,即明确自己志向和学习的目的。孔子志向在于道,成圣成贤,成君子,立于德。教导目的也是在于德。有志向目标,后面层次才自觉落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