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觉得将一些经典诗词改编成歌曲是非常可行、非常适合的。
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不少经典诗词改编成歌曲,深受人民的喜爱。因为经典诗词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再配上优美的音乐旋律,从而成为一种更加完美的艺术形式。诗词歌曲不仅不会减少诗词原有的内涵、意境,相反,配上优秀的音乐旋律,会更好的烘托、渲染经典诗词原有的内涵、意境,从而实现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使诗词歌曲成为新的传世经典。
一、经典诗词歌曲已经成为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1.毛主席诗词中的《沁园春.雪》、《七律.长征》、《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等早就被改编成了歌曲、戏曲、评弹,有的成了革命历史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深受人民喜爱并被广泛传唱。毛主席诗词作为革命史诗和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被谱成歌曲后,更加深入到人民心中,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成为人们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
2.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都被改编成了歌曲。通过传唱这些诗词歌曲,人们对岳飞的精忠报国,苏东坡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位居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1987年被改编成了电视连续剧,原著中的大量诗词被改编成了主题曲、插曲。如《红楼梦序曲》、《枉凝眉》、《葬花吟》、《题帕三绝》、《红豆曲》、《晴雯歌》、《香菱歌》等。这些由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作曲,由著名歌唱家陈力、王洁实、叶矛演唱的歌曲,可以说使原著、诗词、歌曲,音乐和电视剧达到了最完美的结合,深受广大观众的推崇和喜爱。
二、经典诗词改编成歌曲须由作曲家精心再创作
经典诗词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要把经典诗词改编成歌曲,必须经由作曲家的精心再创作。而作曲家必须认真学习理解经典诗词的文化承载、深刻内涵、和意境。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优秀的音乐旋律,和经典诗词达成完美的艺术结合,形成影响新时代的正能量,才能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时代精品。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首先,给古诗词谱曲的不少,有了音乐加上歌手的深情演唱,让经典诗词更增添了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唤起人们美好的情感情思。我觉得在这方面,似有必要重视。吟唱当然也好,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次,改编成歌也是好的,所谓改编成歌,不单是歌词的古雅,文笔的古风,也不单是化用古诗词的句子,这些都没错。根本的是那种情绪情怀,这比较难。物质日益丰厚,而情感世界日见贫ji,乃至于只剩下本能欲望和荷而蒙。深情成为奢侈。为了这些,通过改编普及是大好事,高手不会影响内涵意境。
其他网友回答:我觉得经典诗词改编歌曲,应该是可行的。这是因为诗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音乐属性。比如《诗经》中的诗歌最初都是可以唱的。汉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很好的音乐属性。就是说都是可以唱的。比如北宋柳永的词,民间传唱甚广,“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现在你读着那些古诗词的时候,只看到文本部分,其实古人是可以用来唱的。只是那时候没有留声机,只能去脑补了。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须注意的:
一:重视挖掘和继承古谱,历史上本来是有大量的诗词乐谱、曲牌乐谱,但由于历史变迁,有大量的古谱已丢失了。但也有少量部分保留下来了,需要继承和发扬。
二、由相当代著名的歌唱家歌手改编的经典诗词也不在少数。下面重点推荐一下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里的几首歌。这些古诗词被演绎得好听之极。经过了上千年历史检验的文学精品,配上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张最具邓氏特色的专辑,充分彰显出邓丽君情歌演唱的绝代才情和旷世才华。可以说一读到文字,那美妙的韵律就会在脑海浮现。音乐实在是个奇妙的东西。你不要说没有听过哦!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词: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獨上西樓》(相见欢) 词: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几多愁》(虞美人)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約黃昏后》 (生查子)词: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胭脂泪》(乌夜啼)演唱:邓丽君 词:南唐后主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你喜欢哪一首古诗词的歌呢?
我是尔东说话,欢迎关注我,给我留言哦!
其他网友回答:多数不太合适。经典诗词的意境,意喻都比较深。
一般的歌词比经典诗词直白的多。
歌词与作曲配合,有《起,承,转,合》。长短句有规律,包括每句几个字数。
而经典诗词是千古绝唱,古诗词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和要求。想当初,诗人不曾想,已步入現代化的社会,今天还要翻出来,当做歌词。内容,情感未必合适。
其他网友回答:谢悟空邀。
抱庸认为, 现代流行音乐从古诗词中寻找灵感、拓展题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就音乐而言,可以增其雅。古诗词大多是经过历史涤淀的文化精髓,较之当下一些流行歌词中的“自我、任性、极端、俗不可奈”,更为端庄雅致。就古诗词文化本身而言,音乐本身也是一种传续的平台和渠道,不失为继承乃至复兴民族文化的一种尝试。
当然,凡亊皆有度。抱庸主张现行流行歌曲可以从古诗词中寻找灵感,并不代表就赞成随意更改原作内容、曲解原意、甚至胡扯八道。有两点建议(或者说是底线)供诗友考虑。
①音乐曲调可以自由创作,诗词原文不宜擅自改动。 古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都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检验的,增减一字都可能会大失意境,造成艺术流失。很多古诗词朗朗上口、篇幅适宜(五言七言排律诗、宋词中、长调),完全可以原文入词。比如邓丽君所唱《清平调》(王菲)、《月满西楼》(安雯),就是李白的《清平调》和李清照的《一剪梅》原作一字未改直入歌词的,都成了经典,深受大众喜爱。
②一旦歌曲入词对原诗作了改动,就绝对不宜冠以原作之名。这不仅是版权的问题,更涉及尊重原创作者和传统文化的态度责任。古诗词都有严格的声韵格律要求,就拿宋词来说,它本身就是依词牌填作,每一字都对应着平仄要求,包括词中的领字格,都不宜删减改动。一旦改动,就名不副实,甚至会“以讹传讹”误导后人。 音乐人如果真想以古词形式表现歌艺,可以请人自行创作。比如擅以古风形式入歌词的方文山老师,也是一种参照。虽然有不多人并不十分看好方老师的类古风歌词作品,但的确可为参考、其径可循。
抱庸斋主,欢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沒有什么合不合适,因为诗,特别是词,它们就是为演唱而作的,只是现代大多数人不知道而己。能有一种形式让中国的诗词传承下去就是好事,当然合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不就改编得非常成功吗,弦律非常美,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苏东坡的这首词。
当然,要把经典诗词中的意境、内涵演唱出来是很难的。需要作曲者和演唱者都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才能演绎出来。我也不赞成随便改编。特别是那种快节奏的不知是念还是说(反正不是唱)的演唱方式就不适合。
其他网友回答:谢悟空邀!
以一曲《永遇乐》说明
古典诗词,本来是歌词,流传下来的也不少。那么现今要改编恐是新乐,唱唱也无妨。说起唱歌,从远古先秦就开始。先民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活中就创了音乐,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桑林》《濩》《裓》《大夏》等乐舞。从“百兽率舞”与《奋五谷》到《大武》、“九歌”,以及《诗经》之十五国“风”,已具备伴奏歌舞了。秦汉以后以西汉乐府为著称,唱词来源于收集、整理和改编民间诗歌外,主要创作新的作品,如《大风歌》用排箫、管、琴、瑟、竽等乐器演奏。隋唐时期的《阳关三叠》,其歌词有五言、六言、七言,也有后来在每句间及每句末加上“和声”,如“门前春水(竹枝)小苹花(女儿)”等。此种唱词形式的出现,标志着宋词将要孕育诞生了。对此,所谓经典诗词,一般泛指唐诗宋词。的确唐诗是音乐文化,原本是用来唱歌的,宋词更是如此。现在将经典诗词改编成歌,词还是那个词,调是不是那个调,难说了。比如《永遇乐》,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吴文英《梦窗词》注林钟商,晁补之词名《消息》,自注越调。现在把《永遇乐》词谱曲是否原调,已无关紧要了,只要证明宋词能唱歌就足够了!下面分享《永遇乐.校园卫士之歌》。
校园卫士之歌mp3
三上词话_百度百科
其他网友回答:谢谢悟空邀请!我是梦酣三天,和大家一起交流诗词心得。
将一些经典诗词改编成歌合适吗?是否少了内涵意境?
我的观点是: 内涵意境减少是必然的,但是欢迎改编!
一,先说诗词的内涵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极具天赋和才华的诗人们的自觉选择,蕴含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注重炼字炼句炼意的诗句,甚至达到一字千金字字珠玑的作用。
炼字,又称“炼词”。修辞方法之一,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炼字的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诗史中例子不胜枚举。最广泛流传的就是宋代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苦吟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著名的词语推敲也是与他有关。
炼字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同理的还有炼句,炼意。而从诗经就开始运用的赋比兴的手法,从来不曾离开,诗人们还运用典故,借古人之事,抒个人之情,以古况今,使诗词画面更立体,感情更饱满,意蕴更丰富,意象更玲珑。
二,再说,诗词修改为歌词。
一字千金字字珠玑的古诗词,如果修改,甚至被改得七零八落,不止是作者,谁见了都会心痛。但为什么要改?答曰诗词发展和社会现实需要。
任何事物都会有发展有高峰有衰落,诗词也不例外,在如今的多媒体时代,仅靠诗词的形式,很难比得上其他的文体形式,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不便传播的劣势尽显,小说,戏剧(广义,含影视剧)发展迅猛,诗歌中的新诗频传笑话,而作为流行歌曲的一部分,歌词传播却席卷全国。
诗词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如何借得东风力,送诗再青云,一直是诗词从业者的愿望,但诗词改歌词,属于再度创作,对原作意蕴和内涵的伤害在所难免,即便改编优秀的作品,也会受到诟病。
修改的比较好的作品,二十多年前有一首,<<涛声依旧>>,带有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想当初毛宁的白围巾不知攻陷多少少男少女的心田。改得面目全非的,有<<中华民谣>>,此歌刚流行时,不知受到多少诗词卫道者的口诛笔伐,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意蕴改个七零八落,至少读起来还是很美,并且,传唱度很高。
后来,方文山异军突起,不是直接修改,而是化古为今,截取诗词意蕴,重新裁剪拼接,以流行的方式解说情感,以古风歌曲广为传唱,借助了周董的音乐,诗歌重新插上翅膀,飞得未必更高,但能飞得更远,也是功德一件。
有人说,方文山只是捡到了诗词的皮毛,这种观点不做评判,但广受认可已经说明一切。试想一下,如果有更高水平的人来改编,岂不是影响更大?改编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还会继续深挖沧海遗珠,这样,巨大的诗词宝藏被逐渐发掘,这样的明天,是不是很美?
所以,个人建议不要供着经典抱残守缺,有才力改的,欢迎之至,改得不成功?那就不关注呗,市场是检验是否成功的一大要素,我们乐见其成。
我是梦酣三天,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会尽力送上更优质的回答。
其他网友回答:这里应该是指《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吧,将古典诗词改变成流行歌曲,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其实诗词和音乐本身就有莫大的渊源。
诗歌的起源中国古代把合乐的韵文称之为歌,不合乐的则称之诗,我们如今统称为诗歌。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但第一部诗歌总集公认的是《诗经》,《诗经》是用来唱的。
《礼记·乐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先秦时期的诗和音乐是息息相关的,只是后来诗和音乐逐渐分离,并各自发展成独立的文体。
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的诗词史也是一部音乐的发展史。随着西域乐器在中原地区的普及,萌芽了另一种诗与音乐结合的形式——词。
词的出现最初是为了配合宴乐助兴,与早期诗歌不同的是,词是定谱的,格律是由乐曲决定的,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倚声填词”。可惜的是,随着曲谱的失传,现在已经无从得知词牌原来的旋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词与诗无异。
在中国古代,词人是地位很高的。人们传唱一首作品,最关注的是词和作者,这与当今的现象正好相反。大众过分盲目崇拜歌手,往往容易忽视歌曲的内涵,于是出现大批粗造烂制的作品。在市场经济下,很难出现优秀的词人。
近年来中国风歌曲备受关注,我认为这是大众潜意识里对于传统文化认可的信号。虽说目前大部分诗词改编的歌曲不甚理想,但至少可以说是当今乐坛的新方向。对此我认为不该一味地批判,相比如今浮躁的作品,我觉得更应该鼓励和引导。
我相信,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提升,庸俗的作品将会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优秀曲词人,届时我们不再需要照搬古人的诗词。
华人不灭,诗词不亡。
其他网友回答:不合适,
因为无论怎么改编,
都要增删词句与语序。
真正的好文章,
《道德真经指归老子指归》云,
增一字即成疣赘,损一文即成瘢疮。下一篇:如何评价《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