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承载大篆之成,被尊崇为“石刻之祖”。吴昌硕一生致力于《石鼓文》书法的研究,他临摹《石鼓文》38年,始终是忠于原帖古朴雄秀的石鼓风骨,尽得原帖精髓,在本质上是相同相通的。他师法原帖又“临气不临形”(吴昌硕语),以临为创,始终站在创作的之场上向古人学习,无不彰显“古人为宾我作主”(吴昌硕语)的一贯原则,对吴昌硕《石鼓文》的总体评判是:已意多于师法,自创大于继承。主要的不同有以下五点:
一,最大的不同就是吴昌硕改变了原帖文字的体态。原帖文字的结体十分注重“平整”、“对称”、“均衡”和“匀停”,而吴昌硕《石鼓文》则大多“不平整”、“不均衡”、“不对称”、“不匀停”,"长短不齐、左低右高,偏斜取势"成为了吴昌硕《石鼓文》的字体常态和显著标签;
二,吴昌硕《石鼓文》改变了原帖的字形。原帖字形都是“方中显长”,而他却变成了偏长或超长的字体外形。主要原因是吴昌硕吸取了秦分篆字的形态,承袭了邓石如篆书的结体,使原帖笔画结构更加强调了“上密下疏”、“上紧下松”、“上收下放”的“纵势”,更利于笔墨挥洒而不显拘谨、不受约束;
三,吴昌硕《石鼓文》调整了原帖各字的笔画分布。在结字笔画的疏密上,呈现出笔画紧凑部位更密、虚白之处更疏的特点,一改原帖均衡分布"的结字体势,大大提升了笔画结构上的“空间张力”;
四,吴昌硕《石鼓文》改变了原帖"笔划粗细一致、总体偏瘦"的石刻特征。他将写意画技法融入临摹,下笔如泼墨、行笔有提按,粗细自然,偶现苍涩意味,把原帖的石质刀味化变为“书写感”;
五,吴昌硕《石鼓文》改变了原帖“婉通”的行笔风格。孙过庭曾概括:自古“篆尚婉而通”,并被视为作篆的“法则”“规范”。原帖也不例外,行笔时婉转而无顿挫,接笔时通畅而无痕迹,而吴昌硕以籀作篆,在行笔时不拘于“婉通”的用笔惯势,有意识地强化了“顿挫倔强”,使笔划线条雄强硬朗;在接笔之处自然保留“痕迹”,使笔划线条浑厚奇崛。
十只石鼓,不知因何而成,很长时间里,一直在陕西凤翔的田野中日晒雨淋,直到唐初面世,一时轰动,杜甫、韦应物、韩愈等都有诗盛赞。
《石鼓文》是大篆的典范作品,笔画匀整,结字疏朗,用笔遒朴逸气。它虽从西周金文发展而来,但不同于西周金文过多的装饰,而显示出自然、朴质的艺术持征。
吴昌硕的书法,以篆书和行草书成就最高,而行草书也得力于篆书。他的篆书从《石鼓文》中得益最多,在不同时期显示出不同特点。
他早期所临《石鼓文》,工稳秀逸,中年后将其结体易方为长,取欹侧之势,与原碑拉开距离,晚年个人面貌凸现,遗貌取神,用笔凝练遒劲,气度雄沉,天真烂漫,苍古老辣。
他的《石鼓文》,在结体上左右、上下参差取势,一改原石鼓文工整勻称的结体,给人以“耸肩”的感觉,打破平正而有出人意料的感觉。
用墨上,他追求刚柔、润渴的融合,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出毛而润、湿而畅的独特审美韵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石鼓文》强调中锋用笔,线条骨肉相济,圆畅匀称。这种典型的“圆笔”线条,在后来的相传为李斯所写的《泰山刻石》继续发扬光大。
《石鼓文》跟其他的篆书一样,取势追求稳健端庄,匀称协调。结体上讲究“上紧下松”。
《石鼓文》整体章法布局采用横竖成行的字群排布形式,上下字距与左右行距都较大,布局均衡、行列分明,给人和谐统一、规整简明的深刻印象。
以上是对石鼓文本身从笔法,结字,章法来分析的,那到底吴昌硕是怎么进行学习的呢?
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并不仅仅靠天分,而是比常人付出百倍的刻苦努力!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的吴昌硕,30多岁才开始临摹学习石鼓文,从零基础到写的最好,那他的石鼓文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吴昌硕临摹《石鼓文》全本,最受后人关注者有四个阶段,即分别为五十九岁、六十五岁、七十二岁和七十五岁时临本。
他在六十五岁临本中写道:“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沙孟海于缶翁“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中寻出味道,“我看他四五十岁所临《石鼓》,循守绳墨,点画毕肖,后来功夫渐深,熟能生巧,指腕间便不自觉地幻出新的境界来。正如怀素《风废帖》说:‘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不自知耳。’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鉴赏先生晚年所临《石鼓》的高妙”。
吴昌硕所临《石鼓文》大概经历了中年平实、精雅,到中老年奇伟、恣肆,至晚年老辣、雄强风格的变化,面目多样,每每出其“心意”。他所书笔笔施以中锋,让笔画线条的质量取得圆浑遒劲、力能扛鼎的效果;
结构精营极富变化,左右欹侧,尽其恣肆之能事,使其郁勃之气贯穿始终,正是“苦铁画气不画形”(吴昌硕语)的艺术追求使然。最终形成了苍老、雄强、深沉、秀润的独特面貌,给人以丰厚的审美感受。
学习篆书,若取法《石鼓文》,上可接金文,下可接玉箸或铁线小篆,质朴秀雅兼具,不失为取法乎上。若学习未深而取法吴昌硕所临《石鼓文》,当效其专一、刻苦的精神与治学方略。
其他网友回答: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这些文字分别刻在10个像鼓形状的石墩上,共计718字。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只有拓本上的400多字。最完整的宋拓本现存于日本。而其母体——石鼓,自唐初发现以来,几经辗转,已经全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只是时光荏苒,这些石鼓经不住岁月的敲击,已是斑驳不堪,有的(马荐鼓)甚至一字无存了。
石鼓文集甲骨文、金文之大篆所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的过渡性字体。其字浑厚高古,自然生动,刚柔相济,遒劲精细。章法上字距匀称,行距适宜;书风追魂夺魄。
石鼓文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地位十分尊贵,是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千年之后的杜甫、韩愈都有佳句吟赏。
书画大家吴昌硕受益于此。潜心研究几十年,深得其意。不仅自身书法脱颖而出、自成一家,也为后人学习石鼓文树立了典范。幸甚至哉!
一、《石鼓文》原帖气象浑穆,气息高华,总的来说,还是呈静态之美!
二、吴昌硕以毕生精力学《石鼓文》,经过不断摸索和大胆突破,强化《石鼓文》动的因素,形成了于奇崛中寓妩媚,老辣中见圆熟的风貌。强调了从上到下的轻重对比,使“势重"之感更为明显。而且对左右结体的《石鼓文》进行了新的处理,适当地加长字形,就出现了变横为纵,左右上下参差取势的特点。
吴昌硕写《石鼓文》与原帖相比,少了些静穆之气,正因如此,他才赢得了写《石鼓文》“三百年来第一人"的美称!
三、当然,也有人批评他是“村气满纸,篆法扫地"。批评虽有点过,但对后学者是有益的,因为临习风格强烈的前人法书,稍不慎,确会有意无意中夸张其缺点。
吴昌硕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画家,以画为书,这也许是他篆书结体能有新的造型的"秘诀"所在。[鹏誉轩笔庄(淘宝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不想仅仅从石鼓文和吴昌硕临写石鼓文的异同点去作简单的比较,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一理:
一是本人认知的石鼓文原碑的历史价值和特点;二是个人评价吴昌硕对临写石鼓文的收获和书画篆刻的文化贡献;三是本人对临写石鼓文的一点浅簿的体会。
一、石鼓文归属大篆,虽然遗留的文字不多,但在书法的发展中也是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一环,它是金文向篆书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也可以说是非金非篆,它的用笔结构的粗细变化(小篆的笔划是比较均衡的)、拓刻的笔划走势(一般篆书是采用鼓锋而书)及结字的浪漫组装、轻重的合谐搭配协调(结字比小篆更丰富多样),特别是经岁月的洗礼更显沧桑残缺之美,表现得古朴大气、沉稳。
二、吴昌硕的贡献是发现用石鼓文的历史价值,用篆意来表现石鼓文,使石鼓文更具有书写性,并从石鼓文中吸取更多的用笔体验,使吴昌硕的字画用笔更显苍劲古朴,特别是篆刻创作中吸收了用之不尽的养料,这也是吴昌硕一辈子都在反复临写石鼓文原因。使之成为一代宗师。沙孟海师从吴昌硕,也深受其影响。
三、本人临习石鼓文的体会。本人比较喜欢颜真卿一路的书写风格,为了更好地把握颜体的雄壮大气、自然朴实和颜筋劲力,我特意反复临写四本“破帖子”,目的是探索碑帖的原貌和追求书写的残缺风化沧桑之美,这四本破帖子,一是“张迁碑”,二是风化过的“勤礼碑”,三是风化过的“东方朔画赞碑”,四是“石鼓文”,这四本帖子的共同特点是字体残破,多为拓本,带有岁月年轮、风化残痕的沧桑,很多笔划要反复琢磨才能明白笔划的来龙去脉,但却给了书写的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尝试着用艺术化的思维去有意无意地強化某些笔划或者弱化某些笔划,一边看帖临帖一边又给予了艺术创新的空间和思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孩提的时光,在床上看着墙面的痕迹可以想象有很多的图案,是小狗,是一个弯腰老人或者侧面的一个女人头像,换个角度看又变成了另一个图像,非常有趣好玩。而今习这四本残破的字帖找到了童年时看破墙面痕迹的美妙时光和乐趣,一边看帖一边琢磨字形变幻,用笔去改变造型,可以写出不同感受的字形,笔法上也悟到一些大自然刮风暴雨、飞沙走石后打击风化过的随意而无作态的灵感和千姿百态,真是书写无限,快乐无穷!所以我往往原貌帖子和拓本风化过的二本帖交换着临写,寻找书写新的感受和启迪......。这石鼓文也无意也成为我案头常翻阅和临写的常用帖子,虽然我收集了千余册古人字帖,临写过上百个帖子,但作为心中钟情的帖子并不多,这是书法取向也是人的精力所限,但石鼓文的厚重和朴实的气息也多多少少地影响了我的审美情趣和书写风格。我尝试着用篆味書写和金文用笔方法書写,无意中形成了二种书写风格,一个是挺拔筋力,另一个是残缺变化莫测又碎石浪漫,但不管被不被人理解和接受都无所谓,有意思的是自己去探索了,去尝试了,去琢磨过了.......。
吴昌硕临的石鼓文是在名家所临石鼓文中间比较杰出的,他体现了石鼓文的风骨精神,很能让人体会到石鼓文杰出的神彩。
但所有的著名临家,最突出的特色都是意临,他们在临写的时候,不免带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理解。
吴昌硕的石鼓文也是这样的,有他自己的風格。吴昌硕的石鼓文比较细长,原贴是比较方正;吴昌硕的石鼓文有小篆的色彩,而原帖是保留大篆的結体方法;吴昌硕的石鼓文轻松自由,而原贴比较方正大气;吴昌硕比较有个性,而原贴比较平稳端正,没有书家独特的一些个性。
吴的临作在原帖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字的错落组合,加之书写的笔触比原帖更苍茫,更灵动、更大气,更具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