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网友回答:
能看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对书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观察。我们了解一下汉字的沿革过程就理解了,最早出现的汉字是一些近似于简笔画的象形文字,后来又有了刻在兽甲、骨等上面的“甲骨文”及浇铸在器物上的“金文”等,随着笔的出现才有了大篆、小篆,它们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化而来的,自然就会带有前者的影子。这些字最大的问题是难写难记,所以又有了进一步的演化过程,到了汉代,篆味浓厚的隶书体就成为了通用字体。文字是为了好认好写,到了唐代就有了法度谨严的楷体……
这个沿革过程告诉我们,每一种字体的出现都是前一种字体的进步与取舍,它们是血脉相连而且一脉相承、互相渗透。别说古代书法,就是现代人写出篆味的隶,隶意的楷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他网友回答:笔法有分体区别,这是指惯常情况下,便于区分和解说。但笔法实则无分体的区别,多种笔法的综合应用,正是书家学养、手段、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正是水平高低的主要区别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这问题提的好!这问题首先要从书法书体的演变发展史切入。秦李斯集先古各陶、甲、金、鼎、石、盘......等大篆于一体創立了小篆作为秦统一文字。今人凡学小篆者都有慢而废时之感!写好小篆很吃功夫,秦时大臣写奏章均有慢而废时之感,因此,秦中晚期时,文人在书写过程为快捷,在小篆基础自然发展便形成篆隶,在秦晚期时隶书便已形成,延用至汉代,并被汉立为国书,称为汉隶。此时的隶书多有篆书特点。在汉初期书写隶书中,仍感慢而废时,因此在汉代文人中,为节省书写时间,便出现了楷书,为了书写更为快捷省时,便出现了行隶、行书、草隶、章草进而草书、狂草等。在汉代书法真乃进入百花齐放。以后历代书家由于审美兴趣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楷、行;有人喜篆、隶;有人善行草、狂草.....等。因此不免在历代某些书家为彰显自己风格特点,集历代书法演变特点及名家特点于一身,难免在文字上出现多字体融合之现象。因问答,不能展开深谈,深谈足能写一本书法形成、演变、发展史,今只能谈点梗概。
艺术创作,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出现多种笔法合体,应该在明清以后。一些失意文人,以书画为生,尝试多种多种形式书法创作,比如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一批书家。把书法和艺术融为一体。有些创新受到了市场认可,就成为了书法历史上一段佳话。
其他网友回答:篆、隶、楷、行、草
应该这样细致区别
(一)篆书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 大篆
(1)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2)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 小篆 李斯刻石。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二)隶书
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的起源——秦隶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隶书的繁盛——汉隶
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隶书的第二次高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的演变——隶变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
古隶 今隶 秦隶 汉隶 佐书 八分 草隶 魏隶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 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 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 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 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简的限制,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立下来了。隶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三)草书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
2.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鲜于枢、祝允明、文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锋等书法大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述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载《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
(四)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俯(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分为行楷和行草。
1.行楷。如: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现代见到的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碑帖,并不是他的原迹,多是由后人临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迹多数随葬在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 《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2. 行草。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是界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最适用的一种书体,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行草是王献之创立的书体,《鸭头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行书碑帖众多。
(五)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後,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兹分别简介:
1.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2.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3.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小楷: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俯、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传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大楷: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楷书是最晚形成的字体,始于汉末。汉钟繇《宣示表》、钟繇《荐季直表》、北魏《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晋王羲之《乐毅论》、晋王羲之《黄庭经》。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一道士知王羲之爱鹅,以白鹅换《黄庭经》,所以此帖又称《换鹅帖》。
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南朝《爨龙颜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颜真卿《勤礼碑》、唐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钟繇对创立楷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宣示表》是晋唐人临摹的。用笔质朴浑厚,雍容自然。体势尚存隶意。魏碑和《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都属早期的楷书,以方笔为主,开雄强古朴之风。楷书到晋代就完美了。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端庄并非横平竖直的呆板,细心的欣赏者可以看到书者微妙而又协调的变化。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
其他网友回答:篆楷隶行草,五体的笔法并没有严格区分,相反,相互融合,更加精彩。最代表的如吴昌硕,以其深厚的石鼓文功底,以篆籀笔法入行草书,奠定了其雄浑厚重的书风,成就近代艺术巨匠。
其他网友回答:关于书法用笔的多体混合是比较晚些时候才产生的,这有它的时代性。如题所问,前人有的作品确实是将多种书体的笔法容纳于一幅作品之内的,而这个风气的流行大约是从明清以来金石的复兴所带来的。也就是说宋元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思路和创见,也没有这样的必要。这是后人被挤到墙角后不得不求变的结果。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原因:
1、秦篆、汉隶本身之成熟完备;
2、书法的继承与复兴不能原样照搬;
3、分而后合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
4、各人的配方不同,艺术创造便有无限的可能。
下面,我就试着从这几个方面为大家稍作分析和探讨。
1、秦篆、汉隶本身之成熟完备首先,我们知道,小篆出于秦,隶书兴于汉,而且在当时就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可以说是一个个书体的顶峰。无论是秦篆,还是汉隶,其法度已经非常的完备,结体的原则也非常的精细了。
小篆将大篆(这里主要是以秦国大篆为基础)的随形就势的结体原则规范化,形成一种瘦长的统一结体,用笔纯以中锋行笔,首尾藏锋,笔画只有直线和弧线两种。
而隶书取篆之八分,增加了波磔,使笔画有了轻重厚薄之分,并且为直线条增加了一定的弧度,让篆书活动起来了。
那么这两种书体在当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致,以至于后来很长的时间内,都少有人去挑战秦篆汉隶的高度。
拿篆书来说,在明清复兴以前,真正通篆的高手屈指可数,也就无怪乎唐朝的李阳冰会说“斯相以下,直至小生”,这并不是狂妄,而是随着汉末楷、行、草的兴起,篆书已经少有人涉及了。可以说是一脉孤悬也不过分。
而隶书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太过于程式化,而遭到大多数人的摒弃了。原因是唐人多以楷法写隶,让隶书失去了汉隶的朴茂和生动,变得死板。清代的钱泳就曾批判过,他说
“汉人碑碣,一碑有一碑之面貌,无有同者,即瓦当印章,乃至铜器款识皆然,所谓俯拾即是,都归自然。而唐人则反是,诸人同一种戈法,一种面貌,既不通说文,则别体杂出,有意圭角,善用挑踢,与汉人迥殊,吾故曰,唐人以楷法作隶书,固不如汉人以篆法作隶书也。”
可见,由于不通六书,不通说文,又加之魏晋南北朝的战乱对文化的冲击,使得唐以后人对于篆隶之道已然音信隔绝。
2、书法的继承与复兴不能原样照搬所以到了明清,尤其是以清代碑学的中兴时期为主,使得篆隶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其实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清朝满族统治者对于汉文化虽然崇拜,但对汉人却非常忌惮,于是康乾之世大兴文字狱,使得汉人虽有锦绣文章而无所用其功,人心警惕。但文人总该发挥他的本事,既然写新文很危险,那么不如整理旧国故,这样一来,他们一致把头转向了考据之学,从而对过去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总结和整理。金石书法当然是其中之一种。
随着对于古代金石的重视,篆书、隶书、魏碑等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这时人们才发现,它们真美,于是学篆学隶学魏碑的风气大盛。
翁方纲、邓石如、赵之谦、陈鸿寿、伊秉绶、何绍基、金农、康有为等大批学者都打着复古的旗帜,重兴碑学。但问题来了,所谓的文化继承难道就只是照搬吗?难道把篆书写的和李斯一样,隶书写的和蔡邕一样,这就行了吗?
很显然不是。书法的继承与复兴不能原样照搬。那怎么办?当然要闯出新路子。
因为艺术是有生命的,它和人一样,得千人千面,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才能保持生机。而绝不是原样地复制,跟随,那样就太没有意思了。
3、分而后合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那么怎么变呢?
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归于一”,如此往返,生生不息。所以世上的事物就是阴阳不断地分合,汇聚离散,从而衍生出多变而丰富的大千世界来。书法也是如此。
而从书体上来突破已经很难,毕竟从唐以后,基本就没有新的书体产生了,篆隶楷行草,大家都在吃老本,只能产生风格的流变,而无法撼动书法的根基。所以,书体融合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唐以前,乃书体革新之阶段,唐以后,乃风格流变之阶段”
事实证明,清人成功了,他们在继承了秦汉魏晋的基础之上,将各种笔法试图融合起来,那么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化。用隶书的笔法去写篆书,或者用隶书去改造楷书,用楷书的笔法去改造篆书和隶书,用多体的笔法去改造行书,乃至产生了杂书体,六分半书等多种多样的面貌。
分分合合,似乎原本已经显得狭窄的道路又宽阔了,原本灰暗的又重新敞亮了。
4、每个人的配方不同,艺术创造便有无限可能虽然清人热衷于改良篆书,改良隶书,改良魏碑,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情和审美都有差异,这就使得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面貌,书法一时兴盛无两。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融合各种笔法的。
如图,邓石如的隶书之中多用楷书的笔法,出现了一些非常刚硬的方折,这样一来,他的隶书虽然不如汉隶简约,但又多了一种特别的味道,有时代的新意。但从今天来看,有些也未必就是好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伊秉绶的隶书自成一派,减去了隶书的波磔,增强了篆书平直,又有魏碑的方整,使得他的隶书极有新意,又意韵简净高古,这是他的以篆入隶的笔法融合。
赵之谦的《汉铙歌册》是他篆书的典型,其用笔融合了篆隶楷行四体的笔法特征,结体灵活生动,姿媚而又不失端庄,跳脱而又不失沉雄,可以说将多体用笔融合发挥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
此外,还有金农的漆书,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都是不同程度的多体用笔的融合,尤其是郑板桥,一幅作品之中,往往随心所欲,篆隶楷行草五体间杂,如卵石铺街,这都是一种突破性的尝试和创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清人在书体融合的道路上实在为我们贡献了大量的实践和材料,不管成功也好,不尽如意也罢,总之他们很好地启发了现代书法人的思路。比如今人又因为汉简秦简的大量发现,也从此融合去,亦会有新的面貌奉献给世人。
所以题主问可以吗?这当然可以,而且如果领悟到它的内涵,也就是书写本身不必被限制在某一个死的框架之内,那么书法就仍有无限的未来和可能性,等待着今人和后人去开发。如此,书法艺术才有生命力,才有趣味。
全文终
感谢您的阅读,这里是鱼生文化杂谈,喜欢的就点个关注吧,您的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其他网友回答:你不如问为什么现代有些动物是马牛羊猪合体的。
其他网友回答:那是隶楷发展过程时期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