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赖活
其他网友回答:作者:王凯
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结,李鸿章的心中最为苦涩,因为耗尽其一生心血的北洋海军从此垮台。李鸿章的一位朋友曾经在文章中回忆说:“平壤之败,李相(指李鸿章)痛哭流涕,彻夜不寐。……及旅顺失守,愤不欲生。”
与外国人交涉的李鸿章(中)
但最令难堪的是朝廷竟然还派李鸿章到日本求和谈判,历史学家姜鸣在《天公不语对枯棋》一书中这样写道:“都熟读过历史,知道此行的结局,必是谈判者个人声誉的毁灭。”但李鸿章没有推辞,当他邀请一味主战的户部尚书、帝师翁同龢同赴日本时,翁圆滑地婉拒了。
李鸿章赴日本马关义和,期间遭日本浪人袭击,捡了一条命。《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斥为卖国贼,遭国人一致唾骂;他本人也被免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以文华殿大学士空衔在京师贤良寺闲居。
李鸿章(中坐者)在贤良寺与众人合影
从1895年到1899年,这一幕闲就是5年。
1899年,李鸿章外放两广总督,离开了贤良寺。此时,维新变法刚刚失败,保守派与激进派势同水火,国内外矛盾激化,义和团开进北京,围攻使馆,滥杀洋人。随即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中国北方一片大乱。此时,李鸿章联合两江刘坤一、湖广张之洞、山东袁世凯等东南督抚展开东南互保运动,为国家保留了一点体面和中国东南的安静。
李鸿章乘轿离开贤良寺
1900年10月11日,李鸿章在此住进贤良寺,主持对列强谈判。经过将近一年的唇枪舌剑,又屈辱地签下了《辛丑条约》。这又成为李鸿章的一大卖国罪状,而当年招惹西方列强甚至不惜与其宣战的慈禧等人,这时都一言不发,仿佛没事人一样。
签完和约后,李鸿章也油尽灯枯了。弥留之际,李鸿章两眼炯炯不闭,他的老部下周馥哭着说:“老夫子还有什么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经手未了之事,我们可以办了,放心去吧!”听了这话,李鸿章眼里滚出泪珠,嘴唇翕翕而动,放佛有话要说,但终究没有说出。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总布胡同私宅去世,享年78岁。
你也说了“背负骂名”,其实是替慈禧和光绪背的。
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中法新约》;1895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189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中日《辽南条约》;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中俄密约》;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可以看出,自甲午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后,又由李鸿章签署了7个条约。
李鸿章的骂名皆由此而起。骂李鸿章的人,我只想问你,城下之盟,换做你,你能签订平等条约。
“年少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只有随着阅历的增加,认知的提升,才能明白时代之沧桑,个体之不易。个人之长,难补时代、体制、国情、民性之短
“王爷,你还年轻 路还长着呢 由我来吧。”在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对庆亲王的说的这句话看哭了多少人?
毛主席对其评价就中肯的多了“舟大而水浅”,只能说李鸿章生不逢时。
还在骂李鸿章的人,真的建议你们去看看《走向共和》。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蒙羞!
最后送上李鸿章的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
可以说李鸿章的一生是死不瞑目的一生。这是时代之悲剧,是体制之必然。是该为老人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其他网友回答:他只是满清的代表,代表满清皇帝签字而已。现在还有人信‘皇帝不坏,大臣坏’的鬼话,也是醉了。
其他网友回答:这就是个伪命题了。卖国又不是卖他身上的肉,他能吃能喝也能睡干嘛活不到78岁呢?……卖掉国家的领土又不是他家的百亩土地他心疼可惜,一点影响都没有的……
其他网友回答:李鸿章是大清的中兴名臣。只是生不逢时。
其他网友回答:请问一下一个满人政权为什么要派一个总督去谈判 而不是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去谈呢 要知道英法联军进北京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可是恭亲王去谈判的
其他网友回答:卖国贼最大是喜悦就是卖国有成就,有成绩就高兴。李鸿章割地赔款成绩斐然,兴高采烈高兴就长寿,所以李鸿章长寿。
其他网友回答:李鸿章签了那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他却活了七十八岁。与情与理他应短命,符合传统的心理。但人的寿命长短,是与个人性格、遗传、心理素质、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做了坏事,按照传统伦理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由此推理那么也就该早死。这只是一种愿望罢了。
上一篇:人因为什么才能变得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