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行政命令来管理、领导,用刑罚来整治、约束,民众只求免于受罚,而心中无羞耻感;用德行和礼制来管理、领导,民众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守规矩了。”
孔子的这番话,阐述了“为政以德”的政治理想,并精辟阐明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孔子认为,用行政命令来治理民众,用刑罚来约束他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就会为了免于受罚而偷偷干坏事,一旦行迹败露,虽然被处罚,但内心并无羞耻、悔改之意。学校管理中,没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是行不通的,但行政命令式的管理也不是万能的。有的校长把自己放在行政长官的位置,习惯于开会下命令、定制度,不主动与教职工勾通,朝令夕改,看上去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实则是一种家长式的陈旧管理方式,教职工对学校并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所学校规定:“凡全体教师开会迟到者,罚款五元,会后交会计室。”有一天,某某老师迟到了,会后按学校规定到会计室交了五元钱的罚款。不知什么原因,下次开会时这位老师又迟到了,会后照例去会计室交罚款,不过这位老师这次交的不是五元钱,而是二十元,会计问他为什么交这么多?他回答说:“把下三次的罚款一起交了罢!”
本来学校制定这一规定是为了制止教师开会迟到,没想到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使迟到者无丝毫悔改之意,更加肆无忌惮。这说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和处罚不一定能让老师心服口服,有时候反而会起反作用。其实每位教师都有一定的自律性,谁也不愿意开会时当着大家的面迟到。但凡迟到,其中必有原因,如果学校领导不用罚款的办法,而会后主动与这位教师交换意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适时帮助老师解决困难,我相信这位老师一生恐怕就迟到这一回了。
应该说,每一位老师都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更有羞耻之心,如果不具备这一点,也许他根本当不了教师。谁也不愿意被学校领导点名批评,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名字因教学成绩低而排在最后。因此,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要慎用行政处罚式的管理手段,要懂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校策略。当教职工在行为上出现问题时,只要不违犯国家法律,在执行学校有关规定的同时,要耐心地与教师交流谈心,让教师知道错在哪里,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将教师推向错误的深渊。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评述】
道,导,治理。齐,齐一。政,政策、政令。格,正。
以政策、政令来治理国家,用刑法来约束人民,老百姓表面看起来不敢,但私底下却不以为然。而以道德来治理国家,用礼制来约束大家,老百姓不仅不敢犯错,还不想犯错误。
这里的逻辑关系,举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了。
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的按劳分配。平均主义、按劳分配都是政策,但是前者限制了国家的发展,后者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不同,就在于“德”。为什么这么说?
说实话普通老百姓的“德”只到家庭成员,无法扩展到“治国、平天下”。而平均主义这种政令,却是需要“治国、平天下”这种公心的人才能得以完全贯彻。所以用平均主义,老百姓在集体干活时,就会磨洋工,不尽力。而按劳所得,就是考虑到了老百姓对于父母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这种“德”性。用多少付出,换取多少所得,来激发百姓的劳动热情。结果可想而知。
看了例子,也就不难明白刑法与礼的差别了。政令、刑、法用的是强制力,而礼用的是人性(德)。所以政令、刑法若是符合人性就是礼,不符合人性就是政令。
所以,制定政策时必须认识到:符合人性得政策才是好政策。
【注释】道,导,治理。政,政令。格者,正也。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最大的理想是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恢复西周时期的制度,即“复礼”;在个人修养方面,提倡在克己的同时也要“复礼”。克己复礼即仁(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国家治理上,孔子也是主张实行仁政或者叫德政,或者叫依德治国,即以统治者个人的道德魅力来治理国家,并推而广之,从而使整个国家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2·1)
在这里,孔子讲为政以德,并不仅仅是指在全社会、对全体人民实行道德教化,而是首先要求为政者自己先成为有德行的人。在春秋时期,道、德两个字很少连用,道是道,德是德,“德者,得也”。《道德经》又称《老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到魏晋南北朝以后,特别是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用,成为一个词。
孔子说,为政者要用自己高尚的德行来治理国家,那么老百姓就会得到教化,就会拥护你。这就如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在《学而》篇里,孔子讲了治国理政三原则,即“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1·5)这也是为政以德的具体体现。
也许孔子并不反对以法治国,但他更看重德的力量。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3)
“道”今作“导”;“政”是指国家的政策法令;“齐”,是划底线,整齐划一;“免”是指免于刑罚;“无耻”是没有羞耻之心,不知羞耻;“格”,“正也”,纠正的意思。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规范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自觉纠正自己。
孔子认为,你用严刑峻法去治理老百姓,他们只是按规定办事,心里没有道德标准,没有礼义规范,没有是非观念,不懂得以是为荣、以非为耻,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如果用道德教化,用礼的秩序去统一人们的行为,百姓就会懂得廉耻,并且会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
这只是孔子的理想蓝图,并没有几个人支持他。
孔子“适齐”后,景公和孔子谈论了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谈了两条重要措施,一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二是“政在节财”。景公很赞同,准备把尼溪这个地方封给孔子。孔子很高兴,认为按照他的理念治理国家的时机来临了。但是,遭到了齐相晏婴的反对。最终没有把尼溪封给孔子,加上其他原因,孔子回到了鲁国。
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晏婴认为,儒者这种人,能说会道,是不能用法来约束他们的;他们高傲任性自以为是,不能任为下臣使用;他们重视丧事,竭尽哀情,为了葬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能让这种做法形成风气;他们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自从那些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也随之衰微下去,礼崩乐坏已有好长时间了。现在孔子讲究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也搞不清楚。齐国如果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
晏婴是个务实的人,为齐国的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晏婴对儒家思想的评价,既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今天来看,也是客观的。综观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国家治理可以发现,仅仅依靠繁琐的礼仪来进行道德教化,是难以取得发展并实现霸业的。为政仅仅以德、以礼,就如同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仅仅依靠严刑峻法,也是不行的,法家思想治理下的秦国从崛起到一统江湖到最后的灭亡,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历史总是在不断的竞争中向前发展的。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即应当坚持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而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德治法治相结合,以法治为主,以德治为辅,还是比较靠得住些。
其他网友回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孔子的这句话讲的是儒家的治世之道,并不难理解。儒家治世,所崇尚的是以德治天下,王道仁政,若是事事处处能为百姓着想,为老百姓谋求福祉,对老百姓以礼相待,如此德厚而民心自归,老百姓亦自能知其廉耻,安分守己。
倘若是以政治天下,凭借刑法、政令、规定等来整顿约束老百姓,实行强制管理的办法,虽然老百姓遵守服从,不敢冒犯,可能人人守法,但是民心却寡廉鲜耻,不能老实厚道,小人得志。
儒家之学,孔孟之道,乃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尧舜帝的硕德仁政和文武王的礼治天下为宗旨,提倡仁义之道,既讲究君臣父子,又强调民贵君轻,各安其位、和而不同的治世之道。这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仁义之道无疑是万古长夜的一盏明灯。
其他网友回答: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而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 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孔子看清了法制与道德的各自本质,而无否认其各自功能之意。
秦朝独钟法制,而遇一赵高祸乱朝纲而亡国。
汉朝不仅“独尊儒术”,实则由萧何拷贝“秦典”,而后萧规曹随,才有西汉二百年的基业。西汉之亡就亡在没有“道之以政” 才使得王莽钻空子。
而今中国需要“苛法”,“苛法”使人畏法而不犯法。如此,才可以避免少年杀人而不惩罚,致使没有敬畏之心,则恣意妄为。
“德”字本义是“规范之下的最佳心境”。人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欢的事而获得最佳的心境,如此的免疫力好而健康长寿、包容而有人格魅力、有灵感而能创新、爱亲人而爱朋友组织和国家、而焕发纯真的心地而善良。
其他网友回答:将为㫢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锔,此世俗之所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搪囊而趋,唯恐缄滕扃锔之不固也,而乡之所知也者,不为大盗积者也!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崇礼节!多么严厉的刑罚都不可能完全的消灭犯罪!因为财富如水倾斜无常,永远有个二八定律!随着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二八已变成一九定律,资本主义国家尤甚!马克思说: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资源利益再分配的矛盾!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当矛盾到达白热化阶段就是战争!只有消灭了阶级,利益分配达成平衡!犯罪与战争才会消除!
其他网友回答:
直译:
以行政管理来指导教育公民,以法律刑罚来规范社会秩序,老百姓只能做到避免违法犯罪,而没有荣辱道德观念。
以道德素质教化公民,以社会公德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教养礼法来规范社会秩序,才能让全体公民既有荣辱观有道德,又能做到社会规范有序,长治久安!
出自孔子《论语.为政》,强调以道德教化为主,以法律刑罚为辅,来规范社会秩序。
但是,一直以来,不管东西方,几千年来,都是法制和道德教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
当代社会,是以有形的法制为基本手段,以无形的公共道德理念为行为准绳,来规范维护整体社会和谐运转。
其他网友回答:这句话出自《论语》。【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其实,可以从后面一句明显看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
”[感悟]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道:引导。
政:堂堂正正的规范。
齐:整齐。
刑:限制行为的规定、惩罚。
免:逃避、寻隙。
耻:耻辱、羞愧。
德:得。无论如何做事都能得,换个角度看,失也是得。
礼:得到认同、自愿遵守的规范。
格:整齐清晰的队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空间。
引导大众堂堂正正的做人,明确限制不能做的行为,用惩罚措施来处理走了歪路的行为。这种来自外在的规范难以得到大众的认同。可能会照着规范做,但心里不会在意。即使没做到所要求的规范,也不会有羞耻感。更有可能会去寻找规范的漏洞,为自身谋利。
引导大众明了什么是得、什么是失,让大众明白得就是失、失就是得。用得到大众认可的规范来约束大众的行为。这样的做法等于自身要求自身。有自我约束的认同,才会有没能做到自我约束的羞耻感。有自我约束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才能各就各位,各做各事。这样的社会结构就像是一个一个格子组成的社会,每个格子只有一个人,每个格子都有清晰明了的界限。这样的社会才是大同的社会。
其他网友回答:就是德治与法治的比较 德治感觉上比法治高级其实只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而已 一个想由内而外的教化人一个由外而内的约束人 但漂亮话好说但不好做 几千年了如果感化有用早就世界大同 但话说回来 梦想总要有的
下一篇:为什么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