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张守孝要三年,对此你如何评价?
在当今时代,研究并弘扬儒家“孝道”文化是时代发展必须的,但我不赞成呆在家守孝三年,主张对“孝”的内容与形式应与时俱进。
理由如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起初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父母或长辈,可以说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形式。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复兴周礼为宗旨,发展了“孝道”。《论语·学而》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认为,父母死后,作为孝子应该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在孔子看来,子女只有继承父志,才算是对父亲的尊重,才是真孝。他赞美孟庄子的孝,就是由于他能够继承父志。儒家对孝道最权威的解释来自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结合语境,这里的“无后”,指的不是没有后代之意,而是舜帝娶妻本来应当告知父母,但是他却没有告知,未尽后代应尽的责任义务。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辞书,也是第一部训诂书,为儒家经典 十三经之一。
《尔雅》给“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解释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对“孝”有了完备的权威性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综上所述,“孝道”的内容与形式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那么在当今社会,父母去逝后,还呆在家不去工作,躺在墓地旁守孝三年,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孝”的本义的。我认为这是一种愚孝,更何况“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成佛无需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
我也不提倡“唯父母之命必从”的愚孝。当今社会,我认为作为子女能修身,齐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并让父母无忧无虑平安健康度晚年,更能体现《论语》中所阐述的“孝”的本质含义。
当然,《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其中所蕴含的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道德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发展和弘扬传统的儒家“孝道”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城二中 黎文
二0二0年元月二十八日
其他网友回答:先圣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其中讲的关于治国、持家、处世、为学和做人等有很多好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但这守孝要三年就太过分了。在快节奏的现代,连骑自行车上下班都不适应社会速度,再拿出三年守孝就怡笑大方了。
“成佛无需菩提叶,梧桐树下亦参禅”,不光在佛道上,在孝道上亦如此。不用搞形式主义,有心,并能付诸于行动就是最好的。
儒家主张守孝三年 ,来源于《论语》“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意思是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之丧,也是天下之通用之丧,只有守孝三年,才能报荅父母的养育之恩。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已经存在了二千多年。儒家主体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庸和孝道。尽管在历史的各个不同时期,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有所差别,但孝道观念,一直是儒家所推崇和提倡的。孔子虽然不主张厚葬,但主张崇尚精神性的哀悼,他提倡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代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淮南子》“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立也”。
孝道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国人无论贵贱与贫富,都深深受到这种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记之一。“百善孝为先”,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
在隋朝隋炀帝时期,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度,逐步形成了社会,公开的人才选拔。在此之前,朝廷选拔官员,靠得是“举孝廉”立仕,由官员或社会名流,共同推荐孝谦之士,入朝为官。人品是最重要的,其中忠孝被看作,是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准。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为父母守孝三年。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武,也不管官有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监察御史,马上可以提出弹劾,甚至罢官,永不录用,是很严重的事。
就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而且在丧期内,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基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批准。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丧事没有发布之前,先办婚事,然后,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
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古代如此,今天也如此。丧礼,并不是靠法律规定的,而是发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父或母不幸,居丧期间,内心思念的悲愁,吃饭都没有味道,听到音乐也不快乐,睡觉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没有礼乐。这就是中国文化中,三年之丧的道理了。
三年之丧,这是报答父母的三年养育之恩。你不是父精母血所生吗?父母都不孝顺,还能指望你,为这个社会干点什么呢?但守孝并不是,评价人品的唯一标准,床前尽孝要比死后守孝,好得多的多,久病床前,才是真正的孝。有句老话,“活着不给吃,死了供献出”,这样的守孝,有什么意义呢?
其他网友回答:古时要求守孝三年,宣扬“孝”,其实是为了贯彻“忠”。
我们现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形式主义,可能都是源于此!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主张守孝三年有积极的一面,亦有消极的一面,积极面在于其主要是用三年丧期帮助生者宣泄自己失去亲人的悲伤,消极面就在于后世僵化于三年丧期的形式,让其三年丧期流于表面形式,失去其意义。
儒家主张守孝三年,主要作用不在于守丧的形式,而是通过守丧,让人有一个缓冲阶段调整自己的心情,消化自己亲人逝去的悲伤,同时也表达了人对于不孝、非孝之行为拒斥的情感。所以,儒家主张守丧三年,在慰藉生者逝者已逝方面,有其合理性,而我们要继承的,也是这种情感上的慰藉功能,至于三年守丧的僵化形式就不太适合现代社会了,所以可以选择性继承儒家的三年守孝。
1、儒家主张守孝三年的积极面:慰藉生者,满足生者的情感需要在《论语》中记录着孔子关于三年之丧的议论,它是这么说的: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这是在说,孩子生下了以后,大约三年左右,才能完全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独立行走,所以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
孔子这里明面上虽然是以人要在父母怀中三年,才能完全独立行走,作为三年之期的依据,实则有“报恩”、“孝顺”的潜台词。守丧三年的作用,也是在于报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情罢了,是为人子心中尽孝的一种表达方式。
而儒家理想人格之君子,在面对亲人的丧失的时候,往往是十分悲哀的,关于这一点,孔子说: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孔子这是在说君子在服丧的时候,因为失去亲人太过忧伤,于是,吃好吃的不会觉得香甜,听好听的音乐不会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亦不会觉得舒服安宁。
也就是说,如果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亲人死了,自己反而吃好喝好,品德高尚的人更加受不了,他们需要一个情感发泄点。所以,守丧三年这种“自苦”的形式,恰恰就能满足品德高尚之人发泄因亲人逝去而萦绕在胸中的悲伤情感。实则,孔子也是在利用“三年丧期”告诫生者,逝者已逝,三年守丧期过去后,就不要再继续悲伤,要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所以,儒家主张守丧三年,毫无疑问是有其积极作用,主要作用在于慰藉生者,帮助生者宣泄悲伤的情感,也就是满足生者的情感需要。
2、儒家主张守丧三年的消极面:后世出现不知变通的情况,僵化于守丧三年的形式诚然,儒家主张守丧三年主要是考虑到品德高尚之人的重情重义,需要一个时间来消化逝去亲人的悲伤,也需要一个理由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但是,后世却渐渐僵化,不顾时代背景的变化,以三年丧期作为评定一个人孝与不孝的标准,这就非常容易形成道德绑架。
儒家主张守孝三年的初衷肯定不是强调三年守丧这种“自苦”形式,而仅仅只是考虑到当时那个社会下人们发泄逝去亲人之忧伤情感的一个发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实在没有必要按照孔子那个时代那般,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守着逝去亲人坟墓。
所以,要说儒家主张守丧三年的消极面,就在于后世出现不知变通的情况,僵化于守丧三年的形式,而让守丧三年逝去了其情感慰藉的作用。
3、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儒家守丧三年主要还是基于生者哀悼逝者感情需要这一考虑而提出的,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肯定了人“孝顺”、“知恩图报”等美好品德,并以三年丧期的形式帮助人们宣泄心中的悲哀,给人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但是,三年丧期的消极意义就在于后世对于三年丧期的僵化运用,仅仅拘泥于守丧三年的形式,而丢了形式背后的精神,这就有些可悲了。
其他网友回答:孔子曾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孔子这段话是对父母丧要守孝三年的解释。但这段话也说明,在孔子之前就有为父母丧守孝三年的社会习俗。孔的解释既是对这一习俗的总结,也是对这一礼仪合理的解释。在过去的生存环境里,人出生后的前三年确实是父母亲最艰辛的三年,父母去世了为他们节俭三年,三年之内不寻欢作乐,以示对父母的悼念也是应当的。
因为孔子儒家的首魁人物,他的总结,他的解释便成了儒家的祖制了。
对于历史我们不可非议,非议了也没有实际意义,最多是吸收教训或加以改造罢了。现在这个守孝三年的礼制,几乎是无人遵守了,大部改成三天了。父母下葬三天后“复山”
(下葬后第三天到父母坟前再次祭祀)了事。有的当天下午“复山”后就各散五方。
为父母守孝,是对父母的怀念,但对先人的怀念,不能停留于形式,重在心里和行动:心里常挂念父母的好,父母的恩情;父母生前美好的期望尽力去实现,父母生前善意的劝诫不要去违反,而且遵行一辈子。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最高的孝!
孝是中国传统美德,我认为生前尽孝,要比死后守孝更为重要,只要珍惜眼下尽孝的时光,多陪陪自己的家人,老人最希望的是生前多看看自己的子女,多陪陪自己,而不是死后去守孝,那一切都是徒劳的,尽孝的重点是生前照顾,而不是死后守孝,请大家珍惜当下,多陪陪自己的父母。
其他网友回答:①在当时生活工作沒那么紧张,②传承下来的文化要其精华弃其糟粕,孝这种精神是好的,但是盲目的,愚蠢的孝是不可取的,如果守孝三年,放在现在紧凑生产生活是不适应,也无法进行的。
其他网友回答:我认为那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的社会而言、它已经过时了。
其他网友回答:儒家守孝其实是27个月,笼统的讲是三年,对于入仕做官的人讲就是丁忧,守为后,晚一点,进孝才是真正的孝,儒家被统治阶层奉为国策,有他的内在的联系,一个人能尽孝道,大体上也能为统治阶级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