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些网友的回答,很受启发,我也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几句偈语是六祖慧能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诠释,所体现的是"无我"的人生境界。人的修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那尘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看透和看开。什么功名地位,什么金钱美女,什么忧愁烦恼,也就不存在了!这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生态度。尽管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对人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人两手空空来到这个世界,又两手空空离开这个世界。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期间经历了生死荣辱,悲欢离合,到头来仍然是一个空字。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对的。但是人毕竟是现实的人,作为现实的人又是不能超然物外的。因此,人生于世,就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担当,要有人生追求和人生目标。既然早晚要归于尘土,何不在有生之年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达到什么程度。这样,你回顾人生时才不会后悔!至于空无一物和看透、看开,主要是指人不要太执着、太纠结,不要心存贪念和贪欲。以不计得失看开,以奋发有为做人。这样的话,不管结果如何,你都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上走一趟,你的人生就会是灿烂的人生!
这是句佛教偈语,源于一次佛教门徒的“论道”,还有一句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两句话代表了修行人两种境界,一种是“执迷”,一种是“超脱”。
《六主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为传授衣钵,一天集合弟子,让弟子们各作一首偈子,察看弟子们修习佛法到了何种程度,有谁可以堪当大任。当时大家认为非大弟子神秀莫属,但神秀并没有自信,可又不能不作偈,于是将偈子写在廊下的壁上,内容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另一句则是慧能大师的偈语。“菩提树”是释迦牟尼成佛的地方。后人逐渐将菩提树视为一种智慧、开悟和觉醒。
“镜子”是女孩用来装扮自己的事物,后来人们将镜子的作用衍生到内心世界,成为一种可以窥视心灵的象征。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话讲的是执迷执念。修行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超脱这个世界的种种苦难,种种悲哀,甚至是种种无奈。可是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忘却了成佛是为了什么,以致于只是为了成佛而成佛,为了成佛而修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讲的是超脱。菩提树之所以成为了“大觉悟、大觉醒”的代表,是因为释迦摩尼在此成佛,而释迦摩尼成佛,是因为他内心想要人们脱离苦海的这种大愿景,是因为愿景想法,才使得释迦摩尼成了佛!是因为愿景想法,才使得这棵菩提树有了那么大的功德和寓意!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有大愿景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不执迷于肉体,不执迷于财货,不执迷于功名利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中愿景而存在。
拥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思想境界的人,必定不被名利欲望遮蔽慧眼,必定能够直视根源、直指本心,大凡“舍生取义”者,都有着这样的思想境界,而且也都是值得普通人敬仰的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大彻大悟的空明境界。
这涉及到禅宗的一段公案。不能说地球人都知道吧,但流传甚广,知道的人不少。
据《坛经》上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晚年想传衣钵给大弟子神秀,便考察他对教义的参悟。神秀修行不错,也不含糊,随口念个偈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得到了一众师兄弟的称赞。
这时,大字不识的挑水僧慧能也随口念了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立马高下立判。
五祖弘忍决定偷偷把衣钵传给慧能,并悄悄打发慧能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后来慧能就继承了衣钵,即六祖,把禅宗继续发扬光大。
两组偈子的含义浅显易懂,想必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边倒地赞成六祖慧能,六祖慧能的偈子也确实把一个佛教徒对经义的参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空是真空,连尘埃也无处依附!
但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修行来说,还是神秀和尚的境界更有实用价值和借鉴之处。
我们一般人绝大多数不可能有六祖慧能那样的慧根,六祖慧能虽是文盲,但一通百通,契合经义 ,直指内心,顿悟成佛。不管你信不信,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话题。
以我们一般俗人的领悟能力,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渐悟,就谢天谢地了,而且像学习一样,要及时巩固,防止退步。
我辈俗人,内心不静,身处红尘,难免邪念横生,所以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否则,我们的心灵之镜就会蒙上厚厚一层污尘,坠入混沌之中。
在这一点上,孔圣人早就心如明镜,谆谆善诱后世弟子,别老想着一步到位,要“吾日三省吾身”,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你定力不够,慧根没有,既然你对假恶丑没有免疫能力,惹不起就躲总行吧,否则你真可能被和平演变过去。
圣人之所以为圣,绝非浪得虚名,连我们会犯什么错误都有预设。
人生苦短,及时修行,选错目标,终将裸行。
与志同道合的友友们共勉。
其他网友回答:是佛教与中国人生态度的统一,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当思考时,忘我不可能,只能观周围世界,那树就在那,否则你不会知道,那尘埃也是人间物,染不染,惹不惹,都客观;一句广告语,舍得,舍得,舍与得合二为一,"鲲鹏展翅,九万里,阅尽人间春色″更壮更美,人生就是与自然与社会共处的,累了静心,平时思考,有时忘我;但要始终不忘责任担当,不忘自已所应所责,人生几十年,上承祖恩与奉献,下奉献贡献下代,也许理解有误,就议论吧。
其他网友回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雄为菩提树。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毫末看不见为雌。
婴儿戏水,天真烂漫,儿童心理本来无一物,到处惹尘埃又自身感受不到尘埃。
我所以有大患者,为我有身,及我无身,我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我无身,我无患。
本来无一物,大相无形,可以托天下给雄才大略的人。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普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挫菩提树锐气,通过明镜擦掉脸上污染。和光芒在一起所以无物,同其尘,大相无形,所以没有感觉沾尘埃。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
菩提本无树,明镜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质就是神得一以灵。
其他网友回答:武则天时代起,发源于中国本土的佛家禅宗因为这句偈语一分为二,作出此偈子的六祖慧能逃走,在南方成立了禅宗南派,慧能的师兄神秀在朝廷的扶持下成立了禅宗北派。
要想理解这个偈子的境界,就需要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两句偈语,决定了禅宗继承人选这是慧能弟子在争夺到了朝廷扶持,南禅宗最终战胜北禅宗取得正统之后,为了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而编造出来的故事。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渐老,需要找一个弟子继承他的衣钵。这个衣钵是真的衣钵,类似丐帮的打狗棒、皇帝的传国玉玺一样,是有实物存在的。他的方法是让他的弟子做偈语,哪个做得好就选哪个。
一直以来,众弟子中最优秀的是大弟子神秀,众人包括他自己都认为这个继承人非神秀莫属。这个神秀也确实佛法高深,他为此做的偈语是: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是比较满意的,但这是在看了当时连弟子都不算的慧能写得偈子之前。慧能看了神秀的偈语之后,对神秀的思想表示鄙视,于是模仿他另做一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显然,弘忍更喜欢慧能的偈子,于是收他为弟子,连夜为其讲经,更是秘密传其衣钵,又担心神秀因为嫉妒而害他,送慧能连夜逃去南方。
两首偈子,虽无高下之分,但有可行性差别乍一看,慧能说得比神秀玄乎。神秀的意思是要时刻记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被世俗尘埃蒙蔽;而慧能是说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既然尘埃连落的地方都没有,自然就不用我去拂拭了。
带着这种玄乎的思想,慧能在南方的出名是因为一次争论。有一次听讲经,风吹幡动,引起两个僧人争执。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这时候也在旁边听讲的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一句话镇住了在场所有高僧,出示五祖衣钵之后,方才知晓原来是六祖光临,慧能的名声也因此在南方噪响。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禅宗终于完全沦入了虚无的境地里。把参禅、顿悟这一类叩问本心、不问外物的修行方式走到了尽头。
然而,慧能虽然在言语上讨得了高深的名头,但他的想法却并不如神秀实际。
听着好听、高深的思想或许令人佩服,但有意义的思想却还在于是否行得通。所以,神秀的思想其实更实际一点。慧能的这句偈语,只能当做一个不切实际的空谈而已,并无人生境界可言。
其他网友回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唐代六祖慧能的《菩提偈》其三。《菩提偈》是六祖慧能针对唐代僧人神秀的《无相偈》而作,是对《无相偈》的反对和否定。
《无相偈》的全文如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相传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静思打坐,最终证得菩提而成佛,因此毕钵罗树也被称作菩提树,“菩提”有觉悟之意。“明镜”指禅堂中悬挂的镜子,用来协助佛徒坐禅时内心的修行,据说是佛与众生感应的媒介,“台”是一种客观存在。“尘埃”:佛教术语,指人世间的各种俗事。
《无相偈》的大意是:身是菩提树,心像明镜台一样澄净透明。时时拂扫擦拭,勿要沾有尘埃。
在六祖慧能看来,菩提只是一种觉悟,不是客观存在的树木;明镜是一种心性,也不是客观存在的镜子。“本来无一物”是一种四大皆空的观点,所以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怎么有尘埃呢?这首《菩提偈》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类似于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既然树和台是客观存在,那么两者就归属于物质的范畴。《菩提偈》想要表达的是不要被客观存在的物质所羁绊,心无所住,就是心中不要有任何的牵挂,识自本心,就可以见性成佛。
其他网友回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感恩邀答:
这个题目出得“高、大、上”了,诗句出自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承授衣钵前《菩提偈》诗句,此诗一出,便成宗师。
此想起佛学的阿弥陀佛,即《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都是指有实象的,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为最高修行,所以心心念念是阿弥陀佛。
与之相对应的是便《心经》、《金刚经》那是在讲虚象的,便是空,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看看我们的《黄帝内经》上古圣人教什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们把虚象作为平时养身的方式,只守住一份精神。
讲述到这里,就需要“正襟危坐”,我们现在只知道“打坐”,不知道其它。其实我虔诚地推荐“正襟危坐”,每一个读书人、上班族都可以做到,静坐不在于外形,而在于心中无有所思。
(正襟危坐:双脚平放与肩齐,双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眼睛平视而开始合眼。小毯子从膝盖始盖住脚,这个不能忘。不要有杂念,可以念经消除杂念,也可以念诗,只要能使您平静下来即可。念经念诗不是目的,只是一条渡船,目的是消除杂念。)
又想起孔老夫子的“君子不器”,不也是在讲述这个道理嘛。做到不器,心便通透。
那道经又在讲什么?天地之始便是无名,名都是后人想出来的,您把这些都去掉,不就回到那道上去了吗?也是在讲虚的,所以读书人爱《心经》、《金刚经》是与中国文化的一致性。
再看看八卦,那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方现大道,万物彰显之虚,生生不息之虚,这样与天地合德,可与天地同参了。敬奉!
其他网友回答:无我。
本来没有佛,佛字就是一个无我精神。
信佛的人,行为是好的,拜佛是错的`而且是犯罪。
吃的,穿的都是上帝赐的,你却去拜没用的像,就象一个女人,男人养活着,供吃供喝供穿,却去侍候别的男人,犯了奸淫罪,拜佛的人,都犯了奸淫罪。
这是大罪。
其他网友回答:《坛经》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当时惠能在碓房里踏碓,适从此过。其本不识字,故请人一读偈语,然后作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偈子》是以世人之身如同菩提树,以心喻为明亮的“台镜”。“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所以神秀是“以心为佛”,以身为“修行之所”。若非身据此形,则修行无从下手。因心驻肉身,故易“七情六欲”沾染,因此要象拂拭镜子一样拂拭“心境”,即“以净为镜”,通过对情绪的自我调整而剔除“贪嗔痴”。若世人无“贪嗔痴”的干扰,则“平常心即道”。
《神秀偈子》是以“镜子”的明亮比喻“心境”,因怕受到污染,故而要勤拂拭。《慧能偈子》是以“镜子”的功能比喻“心境”,即“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从镜子的功能上比喻“心境”,则镜中之物都为“幻象”想留也留不住。人有“眼耳鼻舌身意”以接受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这种对信息的接受是人天生的能力,即为“般若智慧”。以“智慧”喻为“菩提”,故《慧能偈子》道“菩提本无树”。人心具有镜子的功能而不具有镜子的形体,此即“明镜亦非台”。“心”既然无形,则七情六欲就都是外在世界的投影,并不会真的影响心境。所以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偈子》以心生于身立论、《慧能偈子》以心生于智慧立论,所以说《神秀偈子》是以七情六欲为污染,是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慧能偈子》以“七情六欲”为智慧的体现是肯定其存在的意义。所以《神秀偈子》是以“清修、闭关、出世”的修行方法,《慧能偈子》是“入世、因缘、慈悲”的修行方法,所谓“大乘小乘”由此分晓。